军礼永远不会忘记。
东莞阳光网讯(记者 肖烨)在中国的抗战史中,东江纵队被称为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劲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东江纵队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并发展成为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如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早已英魂远逝,幸存者已寥寥无几。86岁的江煜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13岁就入伍打鬼子。
抗战年代的记忆印象深刻
来到老战士江煜棋的居所,他已经端坐在椅子上等候,虽然是86岁高寿的老人了,但端正的坐姿仍然显出军人的风范。他的老伴王姨告诉我们,知道东莞阳光网记者要来探访,老人一早就坐在门前等候了。老人如今身体仍然健朗,思路也较为清晰,虽然很多经历已经淡忘,但抗战年代的一些片段他仍印象深刻。
江煜棋,1929年出生在增城。由于家贫,7岁时就来到东莞打工,给有钱人家放牛。1942年,有一天在放牛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跟他聊了半天后说自己是游击队员,并动员他入伍打鬼子。“ 我那时候虽然小,但是也知道中国正乱着呢,日本人到处烧杀抢劫,我早就想当兵去打日本鬼子了。”江煜棋一听,能打鬼子,还能吃饱饭,高兴坏了,立马就跟着参军了。
年轻时的江煜棋。
军姿、军礼永远不会忘
谈起往事,几十年前出生入死的一幕幕对江煜棋来说仍然历历在目。多年的抗战革命生涯中,江煜棋参加了多场战斗,经历无数困苦磨难。在大岭山的一次战役中,江煜棋的大腿被埋藏的铁丝网划伤,留下了很深的伤疤。“我这点伤不算什么,能参加游击队保卫祖国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骄傲。”老人如是说。
虽然早已离开部队,且记忆力越来越差,但江煜棋对记者说,自己仍对军姿和敬礼手势了然于心。“我现在腿脚虽然没那么灵活,但军姿、军礼是永远不会忘的。你看。”语毕,老人挺直腰板、摆好脚姿、朝着记者兴奋地抬起了布满裂缝的右手。
在战场上,他们是英雄,在家乡,他们隐去一身光环,以简朴的心感受和平生活的弥足珍贵。曾经的战士们解甲归田,回归故里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仍留存着战争洗礼练就的一身浩然正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