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重庆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老兵忆抗战胜利那一天:鞭炮声不绝于耳,很多人在流泪
来源:澎湃新闻网   2016-12-06 15:21:10

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们日渐凋零,记忆也日渐模糊,但提到七十年前胜利的那天,他们却记忆犹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岁的老兵夏恒启记得当年放的鞭炮屑有十公分厚,记得当年唱过的歌。89岁的老兵蒋吉成记得当时见到美军对着他竖着大拇指用蹩脚的中国话喊:“小日本投降顶好!顶好!”95岁的老兵蒋德五记得各个县都办了胜利大会。
 

夏恒启:“很多人都在流泪,欢喜得很”



今年92岁的夏恒启。澎湃新闻记者李坤 图

“我是从无线电波听到抗日胜利的消息的,高兴得不得了。”时隔七十年,92岁的抗战老兵、重庆大足县人夏恒启和澎湃新闻讲起抗战胜利的消息仍然激动不已,“我就跑出去,哎呀,鞭炮声不绝于耳,地上的炮屑有十公分厚。很多人都在流泪,欢喜得很。”

今年6月初,在大足玉龙镇龙水湖畔的一栋旧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恒启拄着一根拐杖,在楼梯口等候澎湃新闻等来访者。交谈中,老人坐姿笔直,中气仍足。道别时,他坚持送到楼下,然后一直驻足凝视,直到客人上车后,他仍在挥手道别。

这位少年即参军黄埔、飞越驼峰线远抵达印度受练、中年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并偷渡回大陆的抗战老兵,在经历过诸多人生风浪,回望人生时,最难忘的仍然是抗战胜利时的欣喜,在几十分钟的采访中,老人惟有讲到抗战胜利时情不能已,激动得又说又唱。

2015年6月13日,重庆大足,抗战老兵夏恒启家的墙壁。夏恒启老人原籍安徽芜湖,黄埔17期学员,原第五军警卫营少尉排长。

“好音从天降,八年全面抗战忙……江南的父老,阔别的故乡应无恙……家中的父老,江南的草场,欣喜若狂,卷诗书,套行装,上征途,意气扬。……行看重整家园,天伦欢聚一堂,同建新中国,共乐安康!” 夏恒启断断续续高声唱着《还乡行》(陈济略词,张定和曲),因为想不起词、咳嗽几次打壳儿,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当时全能唱下来,现在老了想不起来了,等我想起来再给你唱。”
 

蒋吉成:“胜利当天,美军见了我喊,‘小日本投降顶好顶好’”
 


抗战老兵蒋吉成。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89岁的抗战劲旅18军11师老兵蒋吉成和夏恒启一样也住在重庆大足县,老人已双目失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胜利当天,美军见了我喊:‘小日本投降顶好顶好’。”在采访中,老人不断向记者重复这句话。

很多事情老人已经讲不清楚了,在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的帮助下,澎湃新闻梳理出蒋吉成的经历。

1942年,13岁的蒋吉成被“抓壮丁”,1个月后即上战场。16岁时,他成为一名机枪手。在一次追击敌人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名日军的埋伏。这名从树林子钻出来的日本兵,直接用刺刀刺向他的胸膛。眼疾手快的蒋吉成没有被眼前的情况吓到,顺势一躲,刺刀直接刺穿了他的手臂。跟上来的战友将这名日军制服后,蒋吉成捡起他的刺刀,将他“送回了老家”。

简单包扎之后,蒋吉成随战友们一起,继续追击。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埋伏的日军,差点要了他的命。在一个小山坡附近,机枪响了,一梭子子弹全部打在蒋吉成身上,腰上、腿上全是枪眼,左右膝盖全被打烂。

醒来后,蒋吉成已经不知道是哪一天了。医生要给他截肢,蒋吉成死活不肯。最后,“死马当活马医”,双腿保住了,但打烂的膝盖骨根本没法还原。在医院治了一年后,蒋吉成回到团部当警卫员,直到1950年才从广州走路回家。

1953年,蒋吉成结婚,婚后育有2儿3女,如今与二儿子蒋华中居住在一起。白天,由二儿媳妇照顾,晚上,由低保户大儿子蒋华鹏照顾。蒋吉成自感时日不多,在清醒的时候最喜欢唠叨的就是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壮举,常常说要不了多久就会去见战友们了。
 

蒋德五:“各个县都在办胜利大会”
 

同在重庆大足县的老兵蒋德五现年95岁,他与蒋吉成同一年被“抓壮丁”,两人都在国内战场打日本人。蒋德五在75军,是军长柳际明的警卫员。

蒋德五身体比较好,但记忆十分模糊,以至于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他都表示“记不清了”。他只记得自己是在部队准备去贵州独山的过程中,从綦江请假回老家的。“当兵吃不饱,一天两餐稀饭一餐干饭。”蒋德五说,正是因为这样,他回家之后就没再回部队。

问到抗战胜利的情况,老人家只是告诉澎湃新闻:“高兴得很,各个县都在办胜利大会。”

蒋德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介绍,他在湖北宜昌一个叫“七里岗”的地方,亲眼见到过一名战友被子弹射中胸膛,顿时鲜血直流。好在这颗子弹没有打中要害,这名战友幸运躲过一劫。

他曾表示,真正的战场,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死得那么轰轰烈烈的,都是在不经意间被子弹射中,然后在痛苦中死去。所以,他们打仗,也没有像电视里那样顶着炮火冲锋,而是在飞机、山炮轰炸之后再出击。

蒋德五育有3儿4女,他十分理解身在农村的子女们,即使生活清苦,也没有一句怨言。他曾告诉采访他的媒体:“农村的钱不好挣,孩子们也很辛苦。作为老人,我没有什么财富留给他们……”

随着志愿者对他探望次数的加多,他的子女们也开始对父亲曾经的经历有了更好的理解,老人一生清苦却乐观,讲起抗日胜利时庆祝的场景是他双眼放光最精神的时候,尽管他只记得“各个县都在办胜利大会”具体的情形已经想不起来。

(感谢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团队在采访中提供的帮助,文章部分内容参考《大足日报》相关文章,谨致谢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