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金牛区后沙湾小区,记者见到了参加过长沙会战、赣州战役、常德会战的91岁老兵罗见渊,当年仅仅13岁的他,在街头遇到征兵的宣传,他当场就报名参军。面对这个13岁的半大孩子,部队不愿意收。“抗日救国,不分年纪!”罗见渊急吼吼地分辩:“再说,我个子会长的嘛!”最终,倔强的他终于实现了抗日杀敌的心愿,跟着部队走上了战场。
其时,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抗战诗歌的鼓荡与感召下,沉沦与困惑的国人终于逐渐觉醒起来。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被点燃,万千热血志士奔赴疆场。一幅全国著名的抗战遗物“死字旗”,正是中国人血性喷涌的历史见证。
在位于四川成都的建川博物馆里,记者看到这幅著名的“死字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感动注视。四川安县的王者成,在送儿子出征时,送了一幅桌面大的粗布给他,中间豪迈地写着一个巨大的“死”字,左边的题字是王者诚送儿上沙场时的热血题词:“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这位父亲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鼓励儿子奋勇杀敌、马革裹尸。
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会长杨红雷告诉记者,1943年,中国派往印度缅甸战区的远征军急需补充兵员,四川在一月内就征召4.5万名优秀知识青年飞赴战场。杨红雷自己父亲当年也是抗战老兵,加入的是中美混编第十四航空大队,即传说中的飞虎队,当时是颇受苦难民众欢迎的空军,然而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向母亲求婚时,母亲坚毅地回应说:“抗战一日不胜利,我们一日不成婚!你只管好好打仗。”一直到1945年10月,父母亲才举行了婚礼。
诗人臧克家1937年写的抗战诗《从军行——送珙弟入游击队》中,有这样的诗句:“大时代的弓弦/正等待年轻的臂力。” 这些“年轻的臂力”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匆匆从戎,义无反顾地奔赴焦土前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