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四川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抗战老兵江硕朋:投身鄂西会战 保卫大西南
来源:央视网   2018-03-29 09:52:41

抗战老兵江硕鹏

  抗战老兵江硕朋

  抗战老兵江硕朋

  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中国半数江山不保。不能再退,再退就无路可退,几十万中国军人据守长江天险,投身鄂西会战,保卫重庆,保卫大西南。

  江硕朋就是其中一位,当年,他指挥炮兵,在宜昌构起一道坚固防线,为保卫祖国西南立下赫赫战功。

  设下华容道

  1918年,江硕朋生于四川,幼年目睹内忧外患,军阀混战,他立志报国,17岁考入成都华西大学,学习外语。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横行霸道,杀人放火。江硕朋认为,鬼子不除,何以为家?他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被编入第十四期二总队炮兵队。

  在上海和南京相继失陷后,江硕朋所在部队被迫西迁,军队步行三个月,到达成都。当时,24岁的江硕朋被调到军政部直属迫击炮第四团担任少校团副,负责训练士兵和制定作战计划。该团配属于长江上游江防指挥部,驻扎在宜昌茅坪陈家冲,司令官是胡奇伟,主力在宜昌南岸与日寇对持2年。

  处于后方的江硕朋不甘纸上谈兵,他一心想上战场,杀敌雪恨,经过反复申请,终偿所愿,他被派往前线。

  大战迫在眉睫。从秭归东头到宜昌南岸,约50公里防线,地势复杂,西高东低,山脉连绵,易守难攻。

  江防司令部给迫击炮第四团规定了主防线,即从杨家溪的南面至宜昌南岸。这里全是山地,中间有条小河,是日军进攻和撤退的必经之路。战士们称此地是“华容道”,意为“日寇有来无回”。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中国军人则是缺弹少药。当时能使用的是15公分口径的重迫击炮,优点是爆破幅度大,杀伤力大,适用于山地作战;缺点是射程短,瞄准值不精确,命中几率低。江硕朋建议,采取山炮交叉试射法,获得批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待敌人自投罗网。

  重创敌军

  1943年5月1日,日本军队指挥官横山勇为了减轻印缅作战压力,急于攻占重庆,他集中了6个半师团、十余万兵力投入战斗,鄂西会战开始。

  “在会战中,重迫击炮第四团在王家山和黑狮子堡的战斗,是由我参与指挥的,我布置好了40多门15厘米口径的重炮,严阵以待。当我们看见被困的大批日军窜入火力范围时,就按既定计划,实施炮击。在战斗中,迫击炮山地作战的优势大显神威,我们闪电式的向日军发射炮弹,仅一天就打死了日本兵四百余人,我亲手杀死日寇的梦想第一次成真。”江硕朋回忆说。

  1943年5月30日,中国各部队全线反攻,接连重创敌军,取得了“鄂西大捷”……

  解放后,江硕朋先后在新疆担任外语教师,文史馆馆员等职。他是个“潮”老头,96岁还会玩乐器,用电脑打字上网,写回忆录。只是曾经的英俊少年,如今早已白发满头,岁月的风霜镌刻出他那苍老的容颜,却无法改变他那拳拳的爱国之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