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90高龄的黔籍中国远征军老兵,在被称为“东方诺曼底”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作为上尉连级台长的他,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地前沿,收发长官部的作战命令和战地战报。幸得怀里抱着的无线电机器挡住胸口,才幸存了下来。至今,他的很多个部位仍然残存着敌人的弹片。
一生的戎马生涯,阅尽人间悲欢离合。这个记忆力至今仍然惊人的老兵,为了纪念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1996年,他把远征及其相关故事写成碑文,镌刻在石碑里,埋藏至今。
这个老兵叫汪再祥,如今居住在遵义的大山深处。7月28日至29日,记者与贵阳市红十字会“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赴黔北的大山深处开展公益慰问,并一同见证埋藏16年的碑文重见天日的时刻。
16年后,石碑重见天日
“遵义乡下发现一个90高龄的远征军老人,他把自己的故事镌刻在碑文上,埋在地里。”这个消息在“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中传开。
志愿者负责人李建华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在遵义县新舟镇白石村发现了一位90高龄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按照惯例,志愿者团队派志愿者对老人的身份进行了全方位的核实,确认了老人是中国远征军72师通信营无线电连电台台长汪再祥。
28日,来自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全省各地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开始向遵义新舟聚集。
正在帮汪再祥家盖新房的邻居告诉记者,得知志愿者们要来,老兵汪再祥和老伴放下了手里的活,一直坐在院子里等待。当志愿者们刚把车停稳,老人就迎了上来。
“我还能挑80斤的粮食哦。”满头的银发和长长银须的汪再祥,举手投足间,仍然显示出一个军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既然大家都来看我了,我很开心,那块石碑也不藏着埋着了,就让它见光吧。”说话间,汪再祥让老伴找来锄头。
为什么要刻下这些碑文?又为什么把它埋在地下?其间究竟有着怎样离奇的故事?
“我曾经被打成‘反革命’,离开了家乡,到了贵阳。”谈起往事,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掠过了一丝异样的神色,短暂的停留之后,又恢复了笑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汪再祥担心哪一天自己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他写了那些文字。
“看到了,看到了!”志愿者们惊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帮老兵家盖房子的邻居们找来木杠,把石碑慢慢掀了起来,并拉来了水管,慢慢清洗。
随着流水的冲刷,模糊的字迹开始清晰:“为国家民族足达印缅,为真理求解放踏遍神州,生性刚毅恃弱斥强,屡遭打击迫害五七迁居贵阳,文革遭磨难全家下放回乡……”
老人站在一旁,没有看碑文,却轻声朗诵出了碑文的全部内容。老人的惊人记忆力,让在场的年轻志愿者们无不惊叹。
“他的书法很好,这些都是他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邻居们称赞。
这块镌刻于1996年9月13日的碑文,10多年来,静静地埋在老兵汪再祥的院子里,只是在此前的修房子过程中移动了一下。7月28日,20余名志愿者与老人一起,见证了碑文重见天日的历史性时刻。
“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们这些抗战老兵,感谢大家来看我,今天我太高兴了。”看着站满了小院子的志愿者们要离开了,汪再祥说,新的房子就要修好了,以后他会在50多平方米的大客厅里,把志愿者送给他的写着“功昭日月国人共仰,抗日英雄中华脊梁”锦旗,以及有关抗战的东西全部挂上,让更多的子孙后代到他家里来见证那段峥嵘的岁月。
18岁,他投笔从戎
“我就是喜欢读书,就算当时家里很穷,也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老兵对知识的渴望,在儿时就无比强烈。那么,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投笔从戎,走上异国他乡抗日战场的呢?
1922年生于遵义县新舟区绿塘河一个贫困家庭的汪再祥,家中有4个哥哥,3个姐姐,他排行第八,“汪八”便成了他的乳名。小小年纪,父母相继离世,靠着姐姐的接济,汪再祥以优异成绩考入绥阳中学。他深知读书来之不易,学习分外努力,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铁蹄踏遍我国三分之二国土。在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身处黔北的汪再祥和他的同学们上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的愿望,一直萦绕在心中。
“我从小对那些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恨之入骨。”汪再祥说,在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他不仅参演了《流亡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还在街头演出抗日剧。
1940年秋,得知遵义招兵站招收青年学生抗日消息的汪再祥激动不已,立即去找班主任夏都棻老师,报告他要求参军抗日的愿望。作为绥阳中学第一个自愿报名参军者,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慎重地宣布了这一消息,表彰了他的爱国精神。
年仅17岁的汪再祥告别了老师、同学,搭乘一辆马车到了遵义。就这样,汪再祥成为了一名国民党的军人。9月18日,他们坐上了开往贵阳的军用卡车。卡车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贵阳次南门,这群学生兵驻进了红墙大院的黔宗祠。
然而,当一心想着上前线打鬼子的汪再祥被分配到无线电营接受培训时,大失所望,情绪低落。团里的干部告诉他:“通讯兵是长官的耳目,责任重大,是代替长官向前线发号施令”。当通讯兵也能指挥前线,这下可乐坏了汪再祥。培训除常规的军事训练外,重点是学习通讯基础理论和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有了新认识的汪再祥在军训、学习中格外刻苦努力,取得了军训优等的成绩,获得了2次嘉奖和1次全团通报表扬,并从下等兵晋升为下士。
战争中,幸免于难
就在汪再祥等人在贵阳刻苦训练和学习时,前方战事吃紧。还未到毕业时,1941年9月,经过一年培训的通讯三团移防昆明候令。大部分通讯兵输送到远征军团以上部队,汪再祥被分配到六十六军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所部,并从昆明乘飞机到印度丁江机场待命。
远征军大部是从云南出境入缅的,从北到南布满防线。
1942年9月,三十八师从战场调防印度兰姆珈扩充为新一军,首批接受美援现代化装备的训练,军长由孙立人升任,受命投入印度新平洋与日军作战。这时的汪再祥已晋升为上尉连级台长。他努力自修英语,不用翻译也能与盟军对话。训练中,无线电通讯方面增加了“中美合作电台培训”,重点训练英语收发,利于盟军将领不用英汉翻译各受其令。
汪再祥受命带手摇电机员和架设天线的5名士兵深入前沿阵地,收发长官部的作战命令和战地战报。这时日寇从越南、泰国增派十五、十八两个师团向印缅进攻。战斗正激烈时,日寇的炮弹击中了野外作业的电台,3人当场牺牲,2人重伤。
“日本人的炮弹在头顶嗖嗖作响,一颗炮弹飞过来把我的眼镜都打坏了。”汪再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角的泪花在打转。被弹片击伤的汪再祥,昏死于血泊之中。后经战地医护人员紧急抢救,用微型飞机把他送到兰姆珈治疗。
醒来后的汪再祥发现,头上、脚上甚至下颌,都留下了敌人的弹片。抢救时,汪再祥全身血肉模糊,战地医生用剪刀一块块把衣服剪了下来。由于抱着随时需要通讯的无线电机器,汪再祥的胸口以及肚腹部分才躲过敌人的子弹,幸免存活下来。如今,老人的多个部位还存留着敌人的弹片。
伤病刚有好转,由于牵挂前方战友、战事,汪再祥向部队递交了提前出院的申请。长官部将其接回,并留在首脑机关电台工作。
1944年6月6日,汪再祥收到了一份令他终生难忘的电报,那是亚历山大来电告诉孙将军,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东西两线夹攻势如破竹,德意法西斯的末日即将来临,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新一军,令战斗在印、缅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士气倍增,歼灭日寇的决心更大,作战更加勇猛。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汪再祥随孙立人所部回到祖国,开到沈阳。东北解放后,坚持“不打中国人”的老兵汪再祥,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后随军南下参加地方工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