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国际援华友人名录及事迹 > 内容正文

拉铁摩尔:探寻红色中国的团结之力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袁剑   2022-11-28 10:20:34

△拉铁摩尔一行在延安访问时与领袖的合影,左三为拉铁摩尔

  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是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作为一位著名的“中国通”,他在中国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并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1937年6月,拉铁摩尔一行赴红色圣地延安访问,虽然时间很短,但对他的影响却是终身的。这次访问,不仅让他真正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更经由他的记述,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了这支充满着理想与激情、必将改变中国的磅礴力量。

  认识的转变

  拉铁摩尔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他于1929年至1930年结束东北考察活动之后的著述中,曾认为“中共只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农民起义在20世纪的表现形式”,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判断,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对本国事务的深刻认识。基于对当时东亚地缘政治的认识,拉铁摩尔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中国政治以及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并开始寻找机会访问当时作为红色中国的心脏——延安。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拉铁摩尔实现了访问延安的梦想。1937年春,他回到北平时,曾去找过埃德加·斯诺,了解访问延安的方法和途径,斯诺给了他写信去延安的地址,之后得到欢迎访问的回复。与此同时,美国《美亚》(Amerasia)杂志主编菲利普·贾菲和他的妻子艾格尼丝·贾菲,以及美国外交政策协会远东问题专家毕森也到了北平,与拉铁摩尔建立起了初步的联系。为了解广阔内地的信息,他们也想着去延安看看,而拉铁摩尔刚好对中国非常熟悉,可以作为向导和翻译一起前往,双方一拍即合。由于当时前往延安的这些人大都和《美亚》杂志有关,因此这个访问团后来常被称为“《美亚》小组”。

  在卢沟桥事件一个月之前的1937年6月7日,拉铁摩尔一行从北平出发,前往延安。他们于6月10日抵达西安,住进当地著名的饭店——西京招待所,并得到了允准访问延安的介绍信,但必须自己解决交通问题。在这当口,他们找到了长期在中国生活、同时能提供汽车服务的埃菲·希尔同行,问题顺利解决。

  从国民党统治地区前往延安要冒不小的风险,但拉铁摩尔还是决定试一试。6月18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们全都挤进了希尔的汽车。为防止引起怀疑,他们没有退掉旅馆的房间,声称只是出去看一些皇陵。车子出了城门后一路前行,到了西安守军与红军之间的一处哨所。由于希尔在当地关系熟络,打过招呼后,他们顺利通过哨卡,并于21日抵达延安。仔细算起来,他们是进入根据地的第七批美国友人,同时也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最后一批采访中共领袖和红军将士的外国人。拉铁摩尔一行在延安总共待了四天,在这短短几天时间里,他们得以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蕴含着的团结之力。

  延安的四天

  抵达延安的当晚,拉铁摩尔一行就受到热烈欢迎。毛泽东、董必武、丁玲等前往他们的住处表示慰问,并专门举行欢迎晚会。22日上午,他们参观了在窑洞中办学的抗日军政大学,并见到了朱德给学员授课的场景。下午,毛泽东在住处会见了拉铁摩尔一行,向他们详细阐述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对英美的相关政策,并回答了相关的问题。拉铁摩尔后来回忆道:“我看到毛泽东主席就是在延安,他和其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次接见美国作家的地方也是这里……这些中共领导人,特别是毛主席……他们具有惊人的明晰的头脑,预言了战争的爆发、演变和结果,以及战争对国共两党围绕着爱国抗战的领导权进行的斗争和影响。”

  当天晚上,毛泽东等陪同拉铁摩尔一行观看了文艺表演,拉铁摩尔特别注意到,“在延安,晚上他们举行文娱性的集会。大人物们,毛、周、朱和其他高级领导人全部到场,坐在观众中间,他们没有特权者的席位,完全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他们了解人民的想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场景对拉铁摩尔的触动非常大,因为这跟他在上海、北平这些地方的所见所闻很不一样。这种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团结平等的精神,将会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23日上午,因为当地下起了瓢泼大雨,原定与朱德等人约定的篮球友谊赛不得不取消,拉铁摩尔一行改为在窑洞里采访朱德。朱德向他们介绍了当时中国的国内军事形势以及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等问题,并指出,中国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依靠全国工人和农民的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展开这场群众运动。下午,拉铁摩尔拜访了博古,向他具体了解边区的民族政策以及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当晚,他们一行又前去拜访周恩来,并就国共和谈以及统一战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

  24日上午,拉铁摩尔一行受邀在朱德主持的红军指战员大会上发表演讲,虽然条件简陋,但听众依然多达两千多人。当晚,他们结束对延安的访问,启程返回西安。在这段延安之旅结束后不到两周,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团结的伟力

  “在延安,我们是站在中国和亚洲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封建主义革命的中心。”要是没有这次延安之旅,拉铁摩尔对于中国社会与政治的认识将是不完整的,因为在这里,蕴含着变革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拉铁摩尔的这次延安之旅,让他找到了这支在中国社会中曾经被误解和掩盖,但却始终在蓬勃壮大中的力量。他后来的一段记述,能够让我们清晰地体会到他内心所受到的震撼:“有天,在回西安的路上,当我们等待汽车发动机冷却下来时,我问希尔:‘埃菲,你见过各种各样的中国人,你认为这些人怎样?’因为他在延安四处走动,跟人们攀谈过,我想听听他的反应。他说:‘告诉你吧。我遇见过很多国民党知识分子。我也曾跟军阀有来往。几乎没有什么样的中国人我没有打过交道。但是在延安,我第一次看到了一位能够领导中国的人(指毛泽东)。’”

  在这之后不久,拉铁摩尔撰写了两篇文章,《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陕北之行》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现在和将来:统一战线的理论》,虽然未能公开发表,却通过一些渠道让世界进一步了解到红色中国所蕴含的团结之力,也坚定了拉铁摩尔支持中国抗战的信心,同时他认为,中国必将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正因为如此,他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受害者,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渡英伦。但历史终有公论,到了1972年,随着中美关系转暖,他也在古稀之年得以踏上新中国的土地,那个在他青年时代曾经残破不堪、如今却日新月异的“第二故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