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在这里的,有一位巾帼英豪,她就是周喆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胡卓然指着周喆烈士的墓,给孩子们介绍这位烈士的事迹。
周喆1921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很早就参加革命,随新四军挺进江南。1941年6月,周喆被调到江宁地区,先后任江句县委妇女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等职。
周喆初到江宁时,日伪重兵盘踞,到处设立据点,频繁扫荡。为了开展工作,她机警勇敢,常化险为夷,与敌人周旋。她主要在淳化以东,索墅以北的赤山、青龙山等斗争尖锐复杂的地区活动,坚持敌后斗争,从来不避艰险,不辞劳苦。
1942年1月,青龙山地区的伪军展开大“清剿”。战斗中周喆不幸被捕,被关进土桥敌牢。伪自卫团团长徐茂隆想从她口中掏到口供,对她百般利诱,但她以严辞斥责和用绝食来回应。敌人又用严刑拷打和烧红的铁棍烙她,逼她说出党组织的情况,但她志坚如钢,决不吐实。最终,日军宪兵将周喆残忍杀害。
寻访江宁土桥烈士陵园
抗战期间,新四军和抗日武装一直活跃在南京近郊的江宁地区,以游击战的形式,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很多抗战将士英勇牺牲,长眠在江宁。目前,江宁境内有多个烈士陵园,埋葬着英勇捐躯的抗战烈士。
日前,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和三位小记者一起,在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青年抗战史学者胡卓然的带领下,探访江宁土桥烈士陵园,了解烈士们英勇的战斗事迹。
日前,记者和三位小记者一起,在胡卓然的带领下,探访江宁土桥烈士陵园,了解烈士们英勇的战斗事迹。
英勇牺牲的烈士,连姓名都没留下
“书生区长”
英勇牺牲在胜利前夜
土桥烈士陵园内安葬着周喆、周建平、李贯一、程水泉、龚绪祥、孙志金、邰贤聚、“杨班长等三烈士”、李延井等十几位烈士。胡卓然介绍,他们都是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在土桥、上峰等地和日军殊死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每个人都代表了一段英勇的斗争故事,但遗憾的是,其中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胡卓然说。
记者看到,一座墓碑上写着“杨班长等三烈士”。据介绍,1942年正月十五左右,活跃在土桥附近的新四军游击队趁伪军调防时机,主动向土桥伪军发动进攻,战斗从当天上午七点打到深夜。战斗中,杨班长等三人壮烈牺牲。可惜的是,这三位烈士,除了知道班长姓杨之外,其他的姓名信息都没有留下,后人只能称他们为“杨班长等三烈士” 。
1977年,土桥烈士陵园开始建设,安葬在土桥附近的抗战烈士都集中迁葬到这里。目前,土桥烈士陵园已被宣布为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
埋葬在土桥烈士陵园的周建平烈士,曾任江宁区地方抗日武装新二中队的中队长。据战友回忆,他个儿高高,白白净净,看上去像个书生,但打起仗来却勇猛顽强。1940年,周建平任中共江宁县青龙区区委书记,他带领区大队,多次在上峰寺和日伪军交战,对敌人造成重大伤亡。1945年7月初,在抗战胜利的前夜,周建平不幸被叛徒杀害,壮烈牺牲,年仅27岁,就埋葬在土桥。
土桥烈士陵园中,还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土桥人,他就是生于1906年的土桥上合村郑家边人邰贤聚。抗战中,邰贤聚曾任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索北区区长。他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做瓦解敌伪军的策应工作,经他的工作,100多名伪军携带各种武器向新四军投诚。1942年8月,日伪军偷袭上峰,正在当地开会的邰贤聚在战斗中被敌人包围,他顽强抵抗,最后英勇牺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