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鸿玉(1924-1945),女,沂水县大圈村人。作为抗战时期沂北县唯一一名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女战士、女指挥员,她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
牛鸿玉家原在葛庄村,因家庭贫困全家迁至大圈村,投奔亲戚,在大圈村落户。牛鸿玉八个月时,母亲病逝,两年后父亲去世。牛鸿玉与哥哥牛鸿远相依为命,靠群众接济度日,生活饥寒交迫。
牛鸿玉七八岁时,哥哥结了婚,在哥哥、嫂子帮助下,牛鸿玉进入下胡同峪村学堂读书。牛鸿玉聪慧好学,念完初小顺利升入下小诸葛高等小学。
1939年6月,日军再次占领沂水城,并在葛庄设立据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学堂被迫解散。葛庄附近的群众处在日军的铁蹄蹂躏下,很多群众被日军杀害,群众在恐怖中度日。日军的残暴行为,激起牛鸿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她幼小的心灵埋下革命的种子。
年仅15岁的牛鸿玉萌生参军打鬼子的想法,她找到葛庄村的同学王文淑,两人商议一起去参军。当她把想法告诉哥哥、嫂子时,哥哥、嫂子一致反对,觉得她年龄小,战场上太危险。哥嫂又找来亲戚邻居劝说,还是无济于事。牛鸿玉决心已定,铁了心要去。哥哥、嫂子苦劝无果,只能同意,含泪送别妹妹参军。
牛鸿玉与葛庄村王文淑一同踏上参军路。她们在南沂蒙找到八路军鲁中军区某部,因年龄小、又是女孩子被拒绝,她两人静坐示威,部队的同志把她两人带到团部,团部一位首长说:“你们要参军抗日,有志气。可是,部队经常行军打仗,非常艰苦,并且随时都有牺牲,你们不怕死吗?”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怕死。”这样两人被勉强留下,分配到卫生队当卫生员。不久,牛鸿玉被领导选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学习。在抗大学习期间,牛鸿玉跟随学校经常转移,躲避日伪“扫荡”,途中从不叫苦、叫累,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学到许多实战经验,出色完成学习任务。抗大毕业后,牛鸿玉回原部队,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牛鸿玉所在部队被派往东北。到东北后,牛鸿玉被分配到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第一军某部,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牛鸿玉练就军人高超的素质。她做事大胆泼辣,雷厉风行,打起仗来机警、勇敢,讲究战术,很快她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连队指挥员。牛鸿玉和她的战友们战斗在茫茫林海,与日寇进行了无数次战斗。能文能武,连队的计划报告、总结报告驾轻就熟。她会骑马、滑雪,长枪短枪,使用自如。轻重机枪,抄起来就用。她经常对战友们说:“一名合格的抗联战士,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庄户人常说,叉耙扫帚扬场掀,犁把绳索使牛鞭,捞起哪样会哪样,才叫真把式。”因作战勇敢,1945年,21岁的牛鸿玉已经成为抗日联军的团副参谋长。
在婚姻上,牛鸿玉于1944年嫁给战斗中结识的一位首长,1945年春,儿子降生。牛鸿玉虽然当了母亲,但一直没有离开部队,离开前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部无条件投降后,东北的日军却拒绝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联军投降缴械,东北各抗日武装向拒降的日军发起全面进攻。8月18日,攻打吉林省镇江地区日寇的战斗打响,牛鸿玉所在的团,负责攻打敌人一个高地上的碉堡,战斗异常激烈。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和猛烈火力顽强抵抗。我部伤亡较大,几次爆破均未奏效。牛鸿玉心急如焚,亲自率领爆破组冲向敌人火力点。刚迈出战壕不远,不幸被敌人迫击炮击中,光荣牺牲,年仅21岁。牛鸿玉牺牲后,她的遗骨埋葬在长白山下、松花江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