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华侨名录及事迹 > 内容正文

白雪娇——家书表志向 巾帼绽芳华
来源:中国侨网   2022-06-27 10:04:40

  “家虽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虽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这是广东华侨博物馆展示的1938年5月18日白雪娇给父母留下的一封告别信中的内容,信中充满了一个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表达了回国抗战、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白雪娇,又名白雪樵,祖籍福建安溪,1914年出生在马来亚槟城的一个华侨富商家庭。1936年入读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回到马来亚槟城当教师。回到槟城后,她马上投入当地的抗日救国活动,担任槟城筹赈会的妇女委员,积极宣传抗战,动员华侨购买抗日救国公债,参加抗日义演、义捐等活动,成为槟城妇女抗日救国的骨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封锁中国沿海交通,切断了中国接受国外救援物资的通道。为了抢运补给物资,打破封锁,1938年下半年,20万中华儿女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修建了当时中国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线——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地势极为险恶,国内当时又极其缺乏熟练驾驶车辆和会维修技术的人才。因此,国民政府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呼吁,招募熟练的司机及机工回国服务,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随即发出招募通告。得知这一消息后,白雪娇决定弃笔从戎,偷偷辞去教师的工作,瞒着父母,化名“施夏圭”报名应征。施是母姓,夏是华夏,圭是归,表明了她为国而归的决心。直至临行前,白雪娇才给父母留下了一封告别家书。但不巧的是,这一秘密在出发前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开始时极力劝阻,但见她言辞恳切、意志坚定,便同意了她回国抗日的决定。

  1939年5月18日,白雪娇等南侨机工在槟城集中,踏上回国旅程。那天,槟城万人空巷,为他们送行。回国支援抗战的南侨机工共有3000多人,其中4名女性,白雪娇便是其中的一位。1939年至1942年间,南侨机工通过滇缅公路运送了50万吨物资入境,为祖国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国路途中,生活、医药等条件都十分恶劣,还经常遭遇敌机的轰炸,但这些都没有吓退从小生活富裕的白雪娇。她多次要求上前线抗战,后在邓颖超的建议下,转到四川成都就读齐鲁大学,参加大学生抗日宣传队,进行抗日宣传、慰问伤病员,并将自己所写的关于祖国抗日的报道寄回马来亚,让更多人支持抗战。

  抗战胜利后,白雪娇回到马来亚,在华文学校当校长并积极参加当地的反殖民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白雪娇怀着激动的心情请人做了一面五星红旗,在华文学校的上空升起。这是槟城上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然而,这个举动却惊动了殖民当局,认为其是中共嫌疑分子,将其禁闭关押一年多,并于1951年遣送回中国。

  白雪娇回国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自己对家国的无限热爱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她先后在广东侨中、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师范大学等部门工作,直至70岁正式退休。在工作中,她给无数学生讲过红色经典,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才;在生活中尽她自己所能悄悄帮助同事、学生,用善良和关爱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广受大家的敬爱。

  (广东华侨博物馆供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