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绶(1891年—1966年),字印甫,山西省五台县槐荫村人,曾任晋绥军骑兵司令,军长、抗战时任晋绥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等职。以勇悍闻名,晋中战役败给幼年好友徐向前,被俘后真心悔改,致力于和平。
基本情况
赵承绶(1891-1966)山西五台县槐阴村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他是阎锡山系下晋绥军骨干将领之一,曾任晋绥军骑兵司令、军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水利电力部参事室参事、山西省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1891年赵承绶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槐荫村。其父赵长庚,子星西,前清附生、候铨训导,以教书为业。赵幼年随父课读,十四岁就学本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
因喜好武事,十八岁1908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继升清河陆军中学。
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后,赵回省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忻(州)代(州)宁(武)公团,在团长续桐溪属下任教练官。同年11月间,公团二千人经繁峙县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赵率左翼游击队为前锋,进至怀仁县,侦知大同同盟会已经起义,清总兵王得胜已率部退走,公团遂进入大同。同日,清驻宣化和张家口的淮军郭殿帮部,毅军陈希义部二千人前来增援大同,围城猛攻。公团与大同起义军坚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议和,各省停战,公团依协议撤至雁南,由赵翠左翼游击队殿后。1912年,忻代宁公团解散,赵复学于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科学习。
赵豪爽不羁,绰号二虎,学习不甚用功,考试常居榜末,但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见有群众围观一匹骏马,赵素爱马,遂上前观看。原来是一匹烈性马,不服驾驭,已摔坏数人。赵不听他人劝阻,一跃而上,马遂奔驰跳跃,赵被摔了下来,左脸鼻侧裂口出血。赵不顾疼痛,立即爬了起来,以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揽辔,再次跃上马背,以足镫用力夹击马腹,烈马终为驯服,不再暴跳,一气跑到太原。赵始就医,伤疤至老可见。
1918年
赵承绶毕业后回山西,在晋军步兵第一团团长杨爱源属下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24年升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一团目长,先后参加了阎锡山堵截续桐溪策划的樊钟秀建国豫军进攻山西的战役;阎锡山为策应吴佩孚军北上攻打驻在直隶省(今河北省)顺德的国民军第二军郑思成部的战役;奉、直、晋三方联合进攻国民军的所谓"讨赤"战役。
1927年
6月阎锡山通电易帜,晋绥军改编为北方国民革命军,赵承绶任第二军第二师师长。同年9月,他率部参加了进攻奉军的战争,占领新乐和石家庄等地。其后晋军作战失利,赵率部撤回,退守娘子关一线。
1928年
3月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北伐,赵承绶受命率部进攻平山,以威胁奉军侧背。赵部攻占平山后,继又与主力夹击石家庄的奉军,占领了石家庄。6月,奉军被驱逐出关,北伐完成后,晋军主力缩编为12个师,并改用全国统一番号,赵承绶改任陆军第三十九师师长。1928年阎锡山让赵担任骑兵司令,长达10年之久。
1936年
赵承绶,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同年11月15日,日伪进攻红格尔图。其时驻守红格尔图的即是赵承绶所属骑兵部队。面对敌之进攻,赵承绶部拼死抵抗,战斗持续两日,敌不能前进一步。16日,赵承绶与傅作义一起到集宁前线指挥部队,出其不意抄袭敌后,一举击溃了进犯之敌。之后,赵承绶又襄助傅作义策划百灵庙战役并大获全胜。绥远抗战一振全国士气,傅作义将军因此而享誉海内外,赵承绶也因绥远抗日有功,获颁二等宝鼎勋章。
1937年
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赵承绶所部改编为骑兵第一军,赵任军长,率军直捣热河林西县,一举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堑(属张北县)等地。正在扩大战果之际,因右翼平绥线失利,被迫转移,于1938年年初退归晋西北。赵的司令部先后驻宁武坝上,静乐南关等地。时八路军已先期进驻岢岚、五寨、岚县地区。因国共合作抗日,八路军第一二○师在晋西北的部队列归赵承绶军长统一指挥,师长贺龙亲至坝上与赵会晤。这次会晤使赵承绶思想上受到很大影响,他对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明整肃的纪律和军民鱼水般的关系十分敬佩。赵承绶多次与第一二○师互相配合,并肩作战,在宁武、轩岗和神池、五寨地区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义井等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1939年
赵承绶升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主任。赵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驻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返晋西北时,取道陕北,宿于延安以东不远的一个山村内。中共中央得知后,立即派人将他接到延安,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6年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赵承绶被阎锡山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1948年5月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击晋中。7月,赵承绶向解放军投降。随后,曾动员阎军第七十一师和第八总队起义。
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赵承绶任国家水利电力部参事室参事,山西省政协委员。1966年10月1日,病逝于北京。
骑兵司令
出任背景
1928年, 阎锡山统治了晋、冀、察、绥四省及平、津两大城市。阁锡山接收了察绥两省杂牌骑兵约四个军二十六个团的人马,包括在绥远满泰的一个骑兵军和王英的一个骑兵军,包头另有一个独立骑兵旅;在察哈尔省有张砺生的一个骑兵军和彭兆林的一个骑兵军。这些队伍都是利用“北伐”的机会,招收土匪骑兵扩充成军的,建制庞杂、素质不良,纪律很差;谁来就拥护谁,只知道要粮要饷,不知道服从军令。从扩充实力起见,阎锡山着意将其正式收编。 因此,察、绥甫定,即委其第六军军长傅存怀为骑兵司令,对杂牌骑兵着手进行改编。傅存怀出师不利,欲速则不达,酿成了王英部一个骑兵旅拉走当了土匪的后果。
走马上任
经过考察,阎锡山改任出身保定军校骑科的赵承绶出任骑兵司令,骑兵是赵承绶的本行,这是他归口的一个绝好机会,况且一上来就是独当一面的骑兵司令,何乐而不为。
三步治军
这时的赵承绶虽然春风得意,但是头脑却异常冷静,吸取傅存怀失败的教训,他就杂牌骑兵整编问题向阎锡山提出三点要求建议:第一,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第二,逐次编遣,由我斟酌用人;第三,创办一个教育机构,培养基层干部,以便逐步打入各骑兵队伍内部。得到阎锡山的全力支持后,赵承绶就任第三集团军骑兵司令,设司令部于大同。
组建军校
1928年10月,阎锡山批准的军事教育机构——“第三集团军骑兵教练所”设立,赵承绶兼任所长。教练所从培养基层干部、加强骑兵的正规化建设出发,分设两个军官队和五个军士队。
学员结构
军官队的学员一部分来自赵承绶老步一团的军官,一部分来自各骑兵部队中的中下级军官,还有一部分为在本地招收的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军士队的学员一部分来自赵承绶旧属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年士兵,一部分来自骑兵部队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年士兵,还有一部分是在本地招收的文化基础差一些的青年学生。
授课内容
所内讲授科目:军官队学科有骑兵简要教程和骑兵典范令,术科有马术和野外教练;军士队学科有骑兵典范令,术科与军官队同。1929年6月毕业,举办一期,共培养军官320名,军士630名。毕业后,军官队学员分发到各骑兵团充任准尉特务长,少、中、上尉排长,个别成绩的突出的直接充任少校连长;军士队学员少数分配到各骑兵连充任准尉特务长,少、中尉排长,多数任各骑兵连的上、中、下士等基层干部。
完美整编
由赵承绶一手训练出来的这批骑兵干部逐步被配备到复杂的杂牌骑兵中,通过他们,赵承绶及时地了解各骑兵部队的动态和具体情况,防范于未然,因此编遣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初步奠定了晋绥军骑兵统一的基础。
规模初具
与此同时,赵承绶从阎锡山规定的“不出事,编的越小越好”的原则,采取“培养基层、轮训中层、调配上层的办法,经两次并编,把这些骑兵缩编为4个旅12个团。”经过整顿、并编、教练, 晋军骑兵规模初步形成。晋军之正式有骑兵序列由此开始。
深远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赵承绶对于晋军骑兵起了奠基的作用。赵承绶本人也因此进一步得到阎锡山的信任和重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晋军骑兵虽几经变动,扩编、缩编、整顿,但骑兵司令却一直为赵氏所任,“承绶统领晋绥骑兵长达十年之久。”接管骑兵之后不久,1929年2月,赵承绶开始兼任第三集团军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同年11月,又任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统帅绥北各军。
再次扩军
1929年,阎锡山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再次扩军。赵承绶所属的骑兵扩编为四个师,所委任的四个师长都是赵的亲信。1930年夏,中原战起,赵承绶所属骑兵随晋绥军参加陇海线作战,归徐永昌指挥节制。9 月,奉军入关,反蒋军溃败,赵承绶率部退回雁北、绥远一带整顿。晋军整编,赵承绶仍任骑兵司令,驻节大同。同时兼任平绥护路司令、大同警备司令、剿匪司令等职。
奉命截匪
土匪军阀孙殿英,自盗挖清东陵慈禧墓葬后,受到多方责难,不知所从,不得已投靠了占有华北五省市主要地盘的阎锡山。
孙虽名义上投了阎,但仍很不安分,时时想着东山再起,令阎十分头痛。为稳定山西省境,遂怂恿其向西北发展,逼迫孙殿英离开山西。待孙进攻宁夏失败后,阎锡山决定派兵解决孙部,以绝后患。赵承绶奉命拦截孙部。据他本人回忆:当时,“孙殿英正处于被马鸿逵消灭的危险境地,赵承绶派骑兵第三旅吕汝骥部把孙从石咀子以南接应过来,于是孙的残部也得以安全渡过黄河,逃出马鸿逵的势力范围。”
“赵承绶一方面把孙部接应下来,另方面傅作义、王靖国、赵承绶三部早已在三盛公地区布成防线,阻止孙部再向后撤,傅、赵、王早已秘密商好解决孙殿英的办法。”“孙殿英退过黄河以后,狼狈不堪,兵无粮,马无草,完全陷于困境。
某日赵承绶以电话告孙说:‘傅主席已经到五原,请你立刻来五原开会,共商善后办法。我也在五原等你,请你务必立刻就来。’”孙对此毫不怀疑,径直前往五原。
赵承绶遂会同傅作义等按原定部署,向孙殿英出示事先拟好的阎锡山电文,内容大意是:“殿英未遵照中央命令去青海,反而攻击宁夏,蒋先生大为不满。殿英失败后,善后很难处理,也不好向蒋交待,希望速亲到太原商讨善后办法。”孙殿英自感穷途末路,只好答应亲去太原。随后,赵承绶交等又派专人送孙殿英到太原,实际上等于是押解交给阎锡山处理。
孙殿英离开后,赵承绶与傅作义同驻五原,专门处理孙部的改编事宜。这时,阎锡山指示赵、傅:不许给孙部留一枝枪,一颗子弹,一匹骡马。毫无出路的孙殿英所部不得接受改编:按序列先后开过山西军队第一道防线时被收缴全部长枪,到第二道防线时收缴全部马匹,第三道防线尽上所有残留的武器、骡马以及手枪等。除刘月亭、卢丰年两部编为两个旅外,其余散编于晋军各部队,赵承绶部“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满员,而且每个班都有备补兵几人。孙殿英到太原后,方知上当,无奈事情已不可挽回,在蛰居晋祠一个时期之后,只身赴北京,投了宋哲元。孙殿英后来提及此事,曾不无感慨地说:“万没想到我攻宁夏失败,竟叫几个小孩子(指赵承绶、傅作义等)就给收拾了。”
果决治匪
1932年,赵在绥远剿匪,收编了土匪苏玉生手下的一个团。但不久,赵得知该团军纪很差,群众反映极坏,并图谋哗变,便以果决手段收缴了全团的枪械。宣称发钱遣散回家,把全团官兵五六百人,装进五节铁皮车厢中,之后全部枪毙在乎绥铁路丰镇至包头的沿线各站。四方闻风肃堪,一段时期,绥省股匪为之敛迹。
支援家乡
抗日战争前,赵以六七万元支援家乡槐阴村建设。
主要项目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一所规模不小的两级小学,购置图书仪器,出高薪聘任有办学经验的校长和优秀教师;贫寒学生免费上学,学习成绩优良者有奖学金,修建了"承志"医院,村人免费就医,强令村人吸鸦片烟者戒烟,组织供销社,设立纺织厂,提倡植树种棉,从外地引进苹果树苗,免费发给,每株另给奖励金一元;修溶水渠,打自流水井一眼,源泉至今不息。赵援助家乡的建设工程直到抗战开始,尚未全部竣工。他修建的校舍,解放后除槐阴本村学校占用部分外,五台县办了一所高级中学。
抗日英才
奋勇杀敌
1936年1月赵承绶以战功获国民政府四等云麾勋章。同月25日, 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7月, 获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11月,获三等云麾勋章,在1936年冬,徳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和王英等部在日军直接指使下由察北进犯绥远省。其时,为了适应战时需要,经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晋绥骑兵整编为骑兵第一军,仍由赵承绶任军长,所属三个旅,整编为两个骑兵师,分驻集宁、武川、五原、临河一带。是年秋冬,日伪犯绥日亟,当傅作义将军获阎锡山首肯抵抗日伪,与驻兵绥远的赵承绶及王靖国等商谈抗敌大事时,赵承绶慨然同意傅对日伪的反击主张,并表示以全力支持抗敌。1936年11月15日,日伪进攻红格尔图。其时驻守红格尔图的即是赵承绶所属骑兵部队。面对敌之进攻,守军遵从抵抗精神,由第二团团附张著亲率两个骑兵连,一个重机枪连(欠一排)固守红格尔图。由第二团团长张培勋亲率两个骑兵连,一个重机枪排,从距红格尔图三十华里之高家地前往支援。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阵地猛攻。我英勇的骑兵部队则拼死抵抗。战斗持续两日,敌仍不能前进一步。16日,赵承绶军长与傅作义将军一起亲到集宁前线指挥,命令骑兵第一师师长彭毓斌配附二一八旅董其武一部,出其不意抄袭敌后,一举击溃了进犯之敌。红格尔图一战旗开得胜,赵承绶又襄助傅作义策划百灵庙战役。在百灵庙之战中,骑一军第二师与傅部孙兰峰旅担任主攻任务,第二师师长孙长胜、傅部孙兰峰旅长分任正副指挥。百灵庙战役在晋绥军赵、傅两部的鼎力配合下,大获全胜,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绥远抗战一振全国士气,傅作义将军因此而享誉海内外,赵承绶也因绥远抗日有功,获颁二等宝鼎勋章。绥战归来,赵承绶感慨系之, 奋笔自题一联,"出征未遂男儿愿,班师犹恨日本奴",以明坚决抗日之志。识中共
初识中共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赵承绶所部改编为骑兵第一军,赵任军长,率军直捣热河林西县,一鼓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堑(属张北县)等地。正在扩大战果,继续前进之际,因右翼平绥线失利,被迫转移,于1938年初逐步由呼和浩特退归晋西北,驻守岢岚、神池、宁武、静乐等县。赵的司令部先后驻宁武坝上,静乐南关等地。时八路军已先期进驻岢岚、五寨、岚县地区。因国共实行合作抗日,八路军第一二O师在晋西北的部队列归赵承绶军长统一指挥,师长贺龙亲至坝上与赵会晤。贺既胸怀坦荡,赵亦天性豪爽,双方一见如故,相与甚欢,遂共商晋西北地区对日作战的战略大计及有关协同配合等问题,至为融洽。贺并推赵为晋西北抗战部队的总指挥。
惺惺相惜
这次会晤使赵承绶思想上受到很大影响,他对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明整肃的纪律和军民鱼水般的关系等十分敬佩。
同时迫于抗日形势的要求和阎锡山为改造旧军的四新教育(新的教育、新的统驭、新的管理和新的作战)的号召,他深深感到必须革故鼎新,闯出一条新路子,方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决计在他的部队里掀起一个整军的热潮。旋将军司令部及所属主力部队,由坝上移驻东寨。
互通情报
赵每日鸡鸣即起,身着士兵服装,扎腰带、裹绑腿,集合军部全体官兵及驻在附近的所部举行早操,言传身教,对部队严加整顿,并置身行伍,演习操作,加紧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整训,部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是年6月,骑一军司令部移驻静乐县南关,与驻在岚县的第一二O师相距只有三十华里,经常联系,互通情报,关系尤称密切。
默契配合
有一次,贺龙师长亲率第一二O师文工团到静乐县为骑兵第一军作慰问演出,节目内容是赵承绶军长率部配合友军打败日伪军,收复了察北失地商都、化德、兴和等县的战绩。在演出前还由苏联顾问介绍了苏联政府对这一战绩的评价,和苏联小学生在表演这一戏剧时争当赵军长的骑兵,不愿扮演日伪军的情况。第一二O师文工团这一演出,极大地鼓励了骑一军的士气。由于同一二O师的频繁接触和深入了解,赵承绶看到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于是先后邀请了共产党员宋震寰到骑兵军任政治部主任、甄梦笔(现名甄华)任军部的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一时有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进入骑兵军,对赵整训骑兵军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段时期骑兵军抗日政治气氛颇为浓厚,俨然是一支抗日的劲旅了。
赵承绶骑兵军多次与第一二O师互相配合,在宁武、轩岗和神池、五寨地区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义井等战役中,两军并肩作战,取得了胜利。赵为感谢第一二O师协助骑兵军解救宁武之围,回访了贺龙师长,并以晋钞二十万元馈赠,帮助第一二O师解决了一段时期的军需困难,两军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
1939年7月晋绥军扩编为四个集团军,赵承绶升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主任。赵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驻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返晋西北时,取道陕北,宿于延安以东不远的一个山村内。中共中央发觉后,立即派较高级干部和群众代表数十人将他接到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承绶回到晋西北后,在兴县蔡家崖组设了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和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晋西北的组、政、军、经、教各部门统归他领导。
奉命剿共
晋西事变
是年12月,震动全国的"晋西事变"爆发,赵承绶奉阎锡山之命,率部自岢岚、宁武、五寨等抗日阵地撤至兴县、临县、万山县一带,作进攻新军决死队的部署。
赵的司令部移驻临县后,召开进攻新军的军事会议。赵请辛亥革命以来二十多年的老友、暂编第一师师长续范亭参加了这次机密会议。
计划破产
当赵传达了阎锡山消灭新军及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命令之后,续范亭在会议中借故脱身,策马飞奔岢岚县的中共晋西北驻地,立即向党委作了报告。因而新军决死第四纵队暂编一师、八路军第三五八旅等抗日武装得以抢先占领临县、方山、岢岚县间的赤尖岭军事要地,使赵进攻新军和八路军的计划与部署顿归破产。
仓皇败退
新军方面成立了山西新军临时总指挥部,由续范亭任临时总指挥,从1940年元旦开始向赵承绶部进行自卫反击,于1月14日即将赵承绶第七集团军总部所在地临县攻克。赵率部向离军公路以南仓皇败退,沿途遭到新军截击。赵部伤亡逃散,为数过半,一应军资器物几乎尽行丢弃。
事后阎锡山向重庆国民政府除自请处分外,并请给赵承绶以撤职留任处分。此后,赵承绶不得不离开他一手组建起来的骑一军,脱离军职。
和谈秘使
历史背景
“晋西事变”后,赵承绶遵照阎指示的"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四项原则,到孝义县白壁关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会谈,临行之前,阎锡山把赵承绶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
阎锡山对赵承绶说:“目前咱们的处境很不好,蒋介石要借抗战的名消灭咱们,不发给咱们足够的经费,也不给补充人员和武器,处处歧视咱们,事事和咱们为难。共产党对各位更不好,到处打击咱们,八路军在山西各地有严密组织,把老百姓都拿过去了。如果日本人再打咱们,那就只有被消灭。咱自己的人也不稳定,宜生(傅作义)已离开咱们,陈长捷也在动摇。青年干部左倾的都跑到延安去了,右倾的跑到蒋先生那里做官赚钱去了。咱们如果在中国存在,非另找出路不可。权衡情况,目前只有暂借日本人的力量才能发展咱们自己。
你这次去,主要是商量四点,也就是四句话,即‘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内政自理’一定要争取做到,如果内政不自理,老百姓就不会相信咱们,咱们就不会有力量。如果要让咱们象汪精卫那样,我是绝对不干的。”会谈中,赵承绶代表阎锡山要求日方给阎三十个团的兵员和装备,日方只是口头答应。次年3月,赵再次奉命到白壁关与日军驻汾阳若松旅团的宫内参谋会商。双方口头协议,消除敌对行为,共同防共,赵又要求日军把占领的孝义县城让出。三个月后,日本军果然从孝义撤走,由阎军进驻。其间阎、日继续谈判,达成了一个基本协定。
8月12日
赵承绶被阎锡山指派为全权代表,在汾阳县的日军若松旅团司令部,同日本侵略军头子冈村宁次指派的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田边盛武,在双方已经同意的《停战协定书》上签了字。
11月1日
赵承绶奉阎锡山命到太原,与日方研究履行《汾阳协定》的细则。赵要求日方先拨给阎武器装备, 日方则坚持要阎先通电脱离重庆政府。赵在太原滞留三个月,事情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因此他确认日本人“没有诚意”。回来向阎报告说,从商谈过程中的情况看,日方确是诱降,不是合作。阎锡山之所以与日方接触,某种程度是对日军的“缓兵之计”,是希望借“合作”来换取停战及物资的补充,听了赵承绶的话之后,决定改变策略,暂时采取观望态度。由于在战时和敌人秘密会谈不是什么光彩事情,所以阎锡山对此十分谨慎,他选用赵承绶担当这一“重任”,表明了赵承绶在阎幕中参与重大机密的身份地位,但同时也给他的历史染上了“投敌”的垢病。
赵承绶从1941年起,还先后担任民族革命同志会驻会高干、北区领导组主任,替阎锡山处理组政军经教各部门重要业务,以及统管阎统治区北部各区县工作。1944年,赵又奉命到浮山县接替了杨澄源汾东领导组主任的职务,利用其当年曾当过签字代表的关系,向日军交涉让出了浮山县,作为在汾东向解放区抢夺政权和进而侵入上党解放区的据点。
野战司令
1945年8月9日
日本宣布准备接受无条件投降。赵承绶奉阎锡山之命,由浮山经临汾到太原与日军联系,防止中共军队占领太原,并告知日军准备投降。赵到太原后,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司令部澄田商定,日本军队仍在原防区内防堵中共军队,听候阎锡山军队接受投降,日军如有调动,必须经赵许可。由于赵承绶先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阎锡山得于8月30日抢先进入太原。嗣后赵又受命办理日军投降的接受工作和其它善后有关事宜,并依照阎的指示,以志愿方式留用了一部分日军和技术人员。
1945年8月中旬
阎锡山命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第五专区专员续汝楫趁日军未撤退之前,由汾东去抢收上党,遭八路军沉重打击,迭电告急。阎拟命赵承绶率二万余人前往增援。赵以正在接收日军遗留物资和改编日伪军,难以分身为借口,不敢受命。阎乃改派赵的副手——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前往。结果,彭毓斌和史泽波所率领的三万八千余人基本上被消灭。赵又奉命到沁县收容残余部队和安慰军心,并在祁县来远镇会晤由长治撤退下来的日军第十四旅团长原泉福,携归太原见阎,留用日军三千人。是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嘉奖抗战有功人员,赵承绶获忠勤勋章;次年5月,再获胜利勋章.
1946年7月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赵承绶被阎锡山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频频出击,山西卷入大规模内战之中。解放军奋勇反击,几个月中,先后取得了晋北、吕梁诸战役的胜利。接着,解放军晋冀鲁豫部队一部,挥戈向东,对阎军守备薄弱的汾阳、孝义地区展开进攻,并于1947年1月17日攻克孝义,包围了汾阳。在此紧急关头,赵承绶“临危”受命,再掌第三十三军帅印,奉阎锡山之命率第七十一、四十六师及赵端、杨诚的第八、九总队和机甲队等部,及其附属部队,与孙楚、王靖国等部,由太原分北、中、南三路南下,向汾阳孝义反扑,展开汾孝战役。企图压迫解放军退出孝义县城。27日,赵承绶率部进驻汾阳田屯柄,令步、炮、坦克以猛烈炮火进攻解放军据守的孝义桃园堡,结果受挫。赵部第四十六师魏秉枚团由司马镇袭取孝义县城中伏,全团官兵尽数被解放军俘获。第九总队鲁效伊团向瑶圃进攻数次,毫无进展。赵承绶又命第四十六师进攻长黄,亦无进展,乃撤回司马镇休整。解放军乘夜经孝义以东地区向万户堡及薛贤村一线进击,赵承绶急命各部撤退,他本人仓皇从前线遁入平遥县城。赵部被围在中街的第七十一师、四十六师经五天战斗,弹药粮秣已告枯竭,面临被歼的危局,赵指挥第八、九总队以猛烈炮火,拚死向解放军攻击,付出很大伤亡代价,始得接应部队突出重围。
被迫投降
1948年5月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击晋中。晋中阎军有六七万人之众,赵承绶奉命统一指挥,加紧防备。7月1日,经过血战,由晋中通往上党的子洪口要隘被解放军攻克。时赵承绶驻祁县指挥,恐解放军进占东观镇断其归路,急忙撤至太谷县城。解放军突然占领太谷县城北面的朝阳和董村地区,切断阎军北逃之路。赵承绶虽派铁甲车往返射击,并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反攻,但仍未能稍挫解放军的攻势。随后解放军主动撤离,赵承绶野战军才得经胡村向北转移。途中接阎锡山电令迅速脱离战斗,撤回太原。前锋行至东阳、车辋以南地区遇到解放军阻击,汾河以西的解放军吕梁纵队亦渡河截击,两部于7月7日被赵承绶部压缩至榆(次)、太(谷)、徐(沟)三角地区的大、小常村,及三李青一带。16日拂晓,解放军发起全面总攻,赵承绶最后转移到第七十一师(师长韩春生)师部掩蔽部里,解放军的炮火迅速跟踪而来。
事已至此,在晋军中一贯以勇著称,敢打硬仗的赵承绶自知无力“回天”,恃勇再战已属徒劳,遂作出了最后的抉择,接受部下建议,派副官马续援持白旗和解放军联系,于下午四时,全军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
历尽劫波
赵承绶与徐向前
赵承绶从前线被送到解放军华北兵团指挥部后,司令员徐向前接见时以老友口吻问赵:"印甫呀,你还认识我吗?"赵承绶微微抬起头,看着徐司令员答道:"怎么能不认识呢?是子敬(徐向前的字)吧?"
徐说:"老同学了,你的眼力还不错嘛!分手这么多年,你还很壮实嘛!"(赵与徐家乡相距十里,早年有同学关系)
赵说:"说来惭愧,还说什么壮实!"
"哈,还蛮有点‘英雄'气概哩,是否还准备为蒋介石、阎锡山自杀呢?我可以成全你!"
赵嗫嚅着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感到对不起您!"
徐说:"你看你胡扯什么呢?晋中决战,双方死伤几万人,难道是我们老同学间谁对不起谁的问题吗?"徐向前接着劝告赵承绶不要为蒋介石,阎锡山殉葬,要学些为人民做好事的新本领。赵很受感动,后来经过学习,很快认识到过去参加反人民战争的错误,愿立功自赎。
成立军事工作小组
兵团参谋长王世英,敌工部长刘玉衡,抗战初期均与赵承绶相识,在他们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军事工作小组,由赵任组长,与赵同时被俘的第三十三军军长沈瑞、参谋长曹近谦和野战军总部参谋处长杨诚为组员,向阎军展开了政策攻心工作。
当时阎军驻在东山淖马村的第八总队司令赵瑞,和杨诚一样同属赵承绶多年的亲信部下,杨诚以赵的名义写信,派人送给了赵瑞,赵瑞遂于11月间率部投诚。解放军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代表兵团前委在榆次驻地接见了赵承绶,赵瑞和杨诚,向他们表示祝贺。赵承绶又到东山前线喊话,鼓动阎军阵前起义。他说:"你们告诉阎锡山,就说我赵承绶反了他了!"坚定地表现了他立场的根本改变,受到兵团领导的赞许和表扬。
协助攻打太原
徐向前向赵承绶征询攻打太原的战术意见。赵建议说:"阎锡山把太原比做一个人,东山是头,城池是腹,南北两机场是臂膀,西山矿区是腿脚,历来攻太原都是从东山——头顶上起步,李自成如此,日本人也是如此。这叫从头顶上攻身子的战术。现在阎锡山的头长得太长了——往东伸出三十华里,都是坚固设防的要塞和集团工事群。如果再从头顶往肚子里攻,势必误时费力,不如采取割头战术,卡住脖子,从小窑头、淖马、山头,牛驼寨这一线南北四个要塞一起下手,置四要塞以东地区于不顾——这段地带是‘雪耻奋斗团'史泽波、李佩膺的防地,他们在上党战役后受过共产党的宽大政策教育,对形势有所认识,势必防而不坚。如四大要塞到手,太原一城就是囊中之物了!"赵还说:"就怕我的建议是个歪主意。"徐向前表示:"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怎么是个歪主意呢!"徐向前原就有夺取四大要塞的设想,在得到赵的建议后,遂作出决定。果然,攻打四要塞时,李佩膺部就投诚了。
1949年4月,赵承绶受徐向前派遣,进入阎军第六十一军六十九师二O六团二营前线指挥部,要求入城谈判和平解放太原。当时阎锡山逃往南京,孙楚、王靖国答以"无人负责",拒赵入城。在解放军总攻太原的头一天,赵承绶又带着徐向前对城内守敌最后争取的指示,深入阎军前沿的一个团部,给太原守备司令王靖国亲自打电话,劝王走北平傅作义的道路,并要求进城会谈,复遭王拒绝。4月24日,解放军攻克太原,赵承绶进城后,见人就指责王靖国不足与谋大事。
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承绶任中央水利电力部参事室参事,山西省政协委员。1966年10月1日,他病故于北京。
参考资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