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日名将,提起他,莫不称冀中“吕司令”;他领导的部队被毛主席誉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解放后他们的事迹被搬上银幕,拍成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他是开国上将,成为1955年授衔上将中最长寿的一位,常笑说自己一生只干了三件事: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他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在冀中抗日烽火中度过,在这里,他还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后来一直相濡以沫,终生相伴。那段难忘岁月,最终被他写就了《冀中回忆录》;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记者曾在秦皇岛北戴河某疗养院,采访过这位曾在冀中生活战斗了十多年的抗战老兵,听他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他,就是人称“百岁将军”的吕正操。
2009年10月13日,106岁的老将军安然离世。然而他与冀中人民结下的血肉情谊却永留史册。
在冀中走上抗日前线
电影《地道战》家喻户晓,可今天的年轻人已不知道,提起地道战就不能不提起吕正操。
1991年初夏吕正操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时,张学良还记得吕正操当年领导冀中抗日因发明地道战被起外号“地老鼠”。
可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率领冀中军民在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中,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些事迹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搬上了银幕或舞台,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以及京剧《平原作战》等,都为这一时期的真实斗争作了艺术上的诠释。毛泽东曾表扬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谈及这段岁月,2005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吕老曾表示,自己的抗日决心是“受到冀中人民抗日热情的鼓舞”。
1937年“七七”事变,对于吕正操和当时他所率领的东北军六九一团的命运都是一个转折。当时国民党部队都在南撤,他们却提出了“向敌人后方退却,北上抗日”的口号。
当时吕正操率部随着五十三军离开石家庄,开赴冀中前线,准备和日本鬼子打仗时,目睹了冀中人民的抗战热情。“那时,我们还没有和冀中共产党组织接上头,群众是谁打日本就拥护谁。我记得五十三军开到任丘东北大苟各庄,后到永定河曹家务,当地群众帮助部队挖战壕,把自己家的门板扛出来支援抗战,送水送饭。”
吕正操所在的六九一团绝大部分官兵都是东北人,不断南撤,每个官兵都很清楚,这分明离家乡越来越远。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返回家乡,甚至也不知道,今后是不是还能回到家乡,能不能再见到亲人。南撤途中,士兵们纷纷说:“眼看着日本鬼子横行霸道,不让去打,真是活受罪。”“老子不干了,蒋介石不抗日,中国自有人领着咱们抗日。”
后来他们寻找机会,脱离了五十三军,在晋县小樵镇实现了改编。六九一团每一个官兵,此后无不始终牢记改编为人民自卫军的日期: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四日。因为从这一天起,他们的团队走向共产党,走向人民,走向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走向了自己的新生。
得到冀中人民鼎力支持
小樵改编后,吕正操就率部走深泽,过安国,入博野,往蠡县,打高阳,一鼓作气北进,名震全冀中,不久,人民自卫军被纳入晋察冀军区领导。吕正操被任命为首任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公署主任,创建了华北平原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在吕正操的《冀中回忆录》中,曾详细描写冀中抗日部队的创建。
当时吕正操手下没有老的革命部队基础,除骨干为东北军六九一团一部约七八百人外,还有许多游击队(党领导的或自发的)、联庄、会门、伪军、绿林和抗日的半抗日的保安队。他们始终坚持“谁愿意抗日谁就来,我们就收编”的原则,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在连队建立党支部,建立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制、部队统一编制等方式,对部队进行收编整训。依靠着一支主力,最后统一冀中各种武装,改编为八路军三纵队。
作为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在八年全面抗战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冀中人民的支持。“冀中人民拆城墙、挖道沟,改平原为山地,是个创举。现在我们有几万人马,几万支枪,还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老百姓,力量不小呀!无论小鬼、大鬼,都能打败它!”在吕正操的记忆中,他始终记得贺龙同志的这番话,因为这番话也道出了他的心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吕正操曾写下“人民是靠山”的字幅,作为自己回顾历史的心得。“抗战爆发后,党领导冀中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了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冀中人民政治觉悟和抗日热情都很高,只要党一号召,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拆城、破路,工程量那么大,但动员令一下,群众就干起来了。”吕正操一直记得当时的口号是“破路、拆城墙就是抗日”。“那时部队里不论是首长还是士兵大家都昼夜不停地和群众一起,一面战斗一面破路拆城墙。对所有汽车通行的道路进行全面破坏,按统一‘规格’把纵横贯连各村庄的大道挖成大道沟。这些沟深两米、宽三米,汽车在道沟中无法行走,而老百姓的大车却可以通行无阻。”“日军为了通行方便,强迫群众平沟修路。敌人白天平了,晚上我们又组织群众挖开。还有打狗运动,也是这样,因为我军经常夜行军,狗一叫,目标就暴露了,我们就开展了打狗运动。老乡对自家的狗很有感情,可抗日高于一切,群众硬是忍痛把自家的狗都给打死了。据说,冀中一开始打狗,冀南就接上了,山东也跟着学起来。”
在吕正操心目中,是冀中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自己,培育壮大了人民子弟兵。“如果没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我们这些人能不能活下来就很难说了。”在抗日战争的残酷环境中,吕正操形容和冀中父老兄弟姐妹的关系是“情同骨肉,亲如家人”。“那些年,我经常骑马往返各村,有的老大娘端着碗水,拦住马,不喝就不叫过去。有的房东老大娘亲手摘下一颗颗又红又脆的大枣送给我,要付钱,老人家就说‘动员了吧(捐献了的意思)。’”一直到60多年后,吕正操说自己“一想到这些,还总有一股暖流涌过心头”。
在冀中收获美好爱情
2005年,一部反映吕正操抗日的电视剧《吕正操·1942》在河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讲述了1942年吕正操率领冀中军民粉碎日寇发动“五一大扫荡”这段历史。剧中,吕正操的妻子刘沙被作为精简人员留下,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此时,距刘沙与吕正操结婚不过五个月时间。
刘沙是河北保定人,比吕正操小13岁,在北平上高中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7年回到家乡,参加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并和吕正操、黄敬、孙志远等党政领导在工作中常有接触,渐渐地彼此熟悉。1941年冬,刘沙已是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副部长。
提起与吕正操的爱情与婚姻,刘沙总会笑说是“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当时,黄敬和妇救会主任白芸很关心吕正操的婚姻。一天,黄敬托人捎给刘沙一个纸条,表示吕正操想同她谈朋友。刘沙表示这事不可能。后在黄敬的反复工作下,才带着“不可能”的想法与吕正操见面。
吕正操对她说:“我们交换交换意见,谈谈彼此的观点,谁也不能勉强谁嘛。”刘沙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因为跟大人物在一起,我受不了拘束,距离太大,我不习惯,恐怕合不来……”“什么大人物小人物的,都是共产党员,能有多大距离?”他打断刘沙的话,“说来说去,还是要摆开自己的观点、想法再下结论嘛。”
两人开始讲些大道理,从马克思主义的恋爱婚姻观点,谈到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生活。两人取得共识:男女双方必须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夫妻间应坦率、真诚,来不得半点勉强。但是,刘沙还是觉得和“一号首长”(战时代号)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吕正操开玩笑说:“要说有距离,就是有一点不方便——— 我身后总有警卫,说话不方便。”说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此后,他们敞开思想,多次深谈。慢慢地,固执而矜持的爱情防线终于被突破,刘沙感到自己再三说过的“不可能”的事已经成为可能。于是,径自找到区党委组织部长刘亚球,单方面提出结婚申请并征求党组织的意见。
吕正操这样的高级干部,婚事需中央军委和中央组织部批准。1941年年底,朱德和彭真来电,批准他们结婚。
由相知到相爱,最终结为伴侣,风雨相伴,他们的爱情大树始终根深叶茂。即使在“文革”岁月,有人想在刘沙身上找茬,没有得逞。吕正操在铁道部关押期间,刘沙只能通过小女儿每天去探望他的爸爸,并送去精心制作的饭菜,保证营养,尽量维持健康……
就是这样,他们在风风雨雨中相濡以沫,相携同行。
回冀中探望久别乡亲
1985年6月,年已八十的吕老曾和夫人刘沙一起回冀中探望久别的乡亲们,他将这次行程称为“探亲”。
在那次“探亲”之行中,他特意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老房东促膝谈心论短长,漫步在滹沱河畔,寻找当年的战场,8天时间,他走了12个县,看了11个村镇。
在晋县、高阳、任丘青塔、安平黄城、羽林、蠡县辛兴、安国、霸县,吕正操夫妇所到之处,乡亲们都迎上街来,争先恐后地和他们打招呼拉家常。
当年的自卫队员、妇救会员、熟识的街坊、送儿参军的乡亲叙谈起吕司令当年骑在于高阳缴获的大洋马上、穿着大马靴走在街上、打球时的情景,就像在说昨天的事情。
当后辈们仰慕他的赫赫战功时,他总说:“我不过是和人民战斗在一起的普通一兵,在党的哺育下,做了自己该做的一份工作。我常常想起失去的战友和壮烈牺牲的冀中群众,对他们表达无限的敬意和悼念。”
“我和河北很有缘呢。我虽然出生在辽宁,可据说我的祖辈是河北省清河县人,在明朝洪武年间,被官府发配到东北,就在辽宁海城唐王山后落了户。后来我先后在冀中地区驻防和抗战十多年。1937年5月4日,我入党就是在从定县去石家庄的路上。”2005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吕老曾这样解说自己与河北的渊源。“我虽然不是冀中人,但把冀中看做自己可爱的家乡,对冀中人民的乡音感到格外亲切。当年我离开冀中时,真是恋恋不舍。”于是,吕正操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样的话:“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久远,许多往昔的人事会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以至完全淡漠,但是,那些久萦于怀的令人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则是永远不会被忘却,相反的,更会历历分明地凸现出来”。
咀嚼着吕老穷毕生经历得出的真谛,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吕老“一直系念着冀中这块曾在此浴血奋战的热土,始终不忘那些曾和我生死与共的冀中人民”的热忱情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