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这句话,拿来匹配贺炳炎的人生再合适不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进行授衔。
1955年,国家对包括贺炳炎在内的55位将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新增2位,总共57位。57位将军统称“开国上将”。
贺炳炎是这57人当中,身份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唯一的准兵团级上将(按照1995年的评衔标准,贺炳炎的资历和战功只能授中将)。
别看现在的他沉睡在磨盘山最高处,鸟瞰祖国山河的静谧美好,上个世纪的他,可是战场上的“刀王”,以实际行动,鼓舞了无数将士为建设新中国勇猛向前。
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上映,片中独臂团长的原型,就是贺炳炎。
双“贺”友谊
贺炳炎素有“贺小龙”之称。他与贺龙(元帅)的生死友谊,一直为世人所称道。1947年4月29日,贺炳炎到第一纵队指挥部走马上任遇险,贺龙甚至有“我宁失一个师,也不能失一个贺炳炎”的言论。
1913年2月5日,贺炳炎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县刘家场一个雇农家庭。他给地主放过牛,当脚夫挑过炭,还未成年便流落他乡以打铁度日。原随祖姓,取名向从炎,后改随父姓,更名贺炳炎,寓意浴火重生,改写自己的命运。
贺炳炎自幼习武,个子不高,但长得壮实,臂力过人。
1929年春天,16岁的贺炳炎在一支路过松滋的红军队伍中,发现了先他半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的父亲,自告奋勇地跟上去,父亲不许,他就哭喊着说,“我不是跟你走,我是跟贺龙走。”
参加红军的当年,贺炳炎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贺龙是贺炳炎的伯乐。他将贺炳炎安置在自己身边,先派他去喂马,再安排他提小糨糊桶刷标语,后来让他穿越火线去给部队传令。
1933年5月到1935年6月期间,贺炳炎曾蒙冤被捕,被当作改组派关押,含冤期间常因战事紧急被临时征调参与作战,丝毫不动摇革命信念,甘当“补缺官”。一直到取得忠堡战斗的胜利,在余秋里(中将)的帮助下,他才恢复清白。从此轻装上阵,畅快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五六年的时间里,贺炳炎从贺龙身边的警卫班长做起,历练为能带领几千人当先锋打头阵的红五师师长,成为贺龙的左膀右臂。
痛失右臂
1935年12月,贺龙率所部沿雪峰山山脚直奔云南瓦屋塘,再从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进贵州,贺炳炎担任先头部队红五师的师长。
贺炳炎亲率部队发起了突进,他手提大刀亲自带领冲锋队向东山冲锋。东山之役,关系着大部队的生死存亡!
在十五团快要接近云南瓦屋塘的东山时,突遭敌人阻击。由于是遭遇战,贺炳炎的指挥位置十分靠前,弹雨纷飞间,一颗达姆弹击中了贺炳炎的右臂。
(达姆弹俗称“开花弹”、“榴霰弹”、“入身变形子弹”,是一种不具备贯穿力但是具有极高浅层杀伤力“扩张型”子弹。1899年海牙公约的第三项声明《禁用入身变形枪弹的声明》,明文禁止“进入人体后易于膨胀或变扁的弹头”。甚至连纳粹的军规也要求禁止使用达姆弹,任何子弹一律禁止改成达姆弹。)
红军拿下了东山,但中弹的贺炳炎倒下了。
转移到安全地点后,卫生部对贺炳炎进行施救,由于达姆弹铅心扩张、破裂,贺炳炎骨头被炸得粉碎,不截肢恐因肌肉坏死而危及生命。
贺炳炎因担心失去右臂不能继续参军,上阵杀敌,坚决反对截肢。军团卫生部长贺彪(少将,其子贺平是邓小平之女邓榕的丈夫)只能向贺龙报告,贺龙飞马赶到东山,一声令下,贺炳炎这才同意截肢。
截肢手术是在一座破庙里进行的,因为先头部队的转移,基本没有医疗用品。没有麻醉药,连手术刀都是用开水煮过的锯子充当的,贺炳炎被固定在门板做的手术台面上,嘴里咬着布条,闭目咬牙,生截了右臂。
手术6天后,贺炳炎便迫不及待地滑下担架,开始用左手练习射击、练习大刀,练习一个军人战争中必备的技能。
左手敬礼
1945年4月,贺炳炎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见到毛泽东主席,他急忙以左手敬礼,毛泽东连忙握住贺炳炎的左手说:“你是独臂将军,免礼!”两人就地交流了一两个来回,贺炳炎不依,声称“左手还在,部下见了领袖,当然要敬礼”,毛泽东拗不过,听了微笑着点头,说:“那就特批你用左手敬礼!”
(军人用右手敬礼是世界各国军队的习惯。左手行军礼,叫制式回礼,非现役军人检阅部队的标准敬礼姿势。)
一生功绩
在革命生涯中,贺炳炎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从一个喂马、刷标语的娃娃兵做起,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为让国人敬仰、敌人闻风丧胆的“独臂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贺炳炎历任第一集团军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
在任成都军区任司令员时,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病体,特地拨了一笔专款给他盖宿舍,但他却用来盖了军官宿舍。组织上只得退一步,给他的住房安装暖气。结果,他又把暖气片送给了医院。
除外,平时他亲近战士和军区大院里的各个劳工,一件旧棉衣补了又补,休息时间还亲自种菜养猪。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47岁。是开国上将中第一个去世的。
贺龙亲笔书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谭政(大将)书献挽联:“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同样在战争中失去左臂的余秋里扶柩痛哭。
同年7月5日,成都军区举行公祭,20万成都军民冒雨为他送行,将他安葬在磨盘山中轴线的顶端。
在四棵塔柏簇拥的大型墓园,正中一汉白玉墓碑,上书“贺炳炎上将之墓”,右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员”,左款为“公元一九六零年七月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