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湖北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饶正锡:从红军军医到“杏林中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秀梅   2022-12-01 10:07:04

  在1955年新中国首批授衔的湖北籍将帅中,饶正锡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从一名县城医生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又从红军军医成长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曾经三度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是我军卫生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由于长期从事军队卫生事业,并为人民军队卫生事业默默奉献了大半生,饶正锡被人们赞誉为“杏林中将”。

  饶正锡,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县(今钟祥市)文集镇一个贫苦家庭,儿时曾入私塾一年,后入读教会开办的免费小学。小学还没毕业,父母便患病去世,饶正锡痛失双亲,立志长大当医生救死扶伤。1926年初,他进入武昌博文书院读书,刻苦学习国文、数学、英语各科课程,一年后又由于经济紧张,被迫转到大冶县普爱医院半工半读。饶正锡在这里研习医术,并积累了一些给老百姓看病的经验,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1930年6月,红军指战员何长工到普爱医院动员医务人员参加红军。早就仰慕红军的饶正锡等5人决定跟红军走。第二天,他们携带部分药品、器材入伍,受到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热情欢迎和接见,成为该军团最早的医生。

  当时在红军部队里,像饶正锡这样既有文化、又懂医术的战士非常缺乏。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队伍里,饶正锡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成长,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怕苦、不怕累,竭尽全力地医治红军伤病员。1933年1月,在红三军团攻打黄狮渡战斗中,饶正锡随军团卫生部在离前沿只有十几公里的小竺开设野战医院,他和卫生部长何复生轮流上手术台,接连忙了三天三夜,救治伤员近千人。由于工作出色,政治上进步很快,1932年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33年7月,饶正锡被任命为红三军团卫生部医务主任。他按照卫生部的要求,采取边干边学和开设训练班的办法,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培训了一大批护士和卫生员,补充到军、师、团三级卫生机构。在反“围剿”作战中,饶正锡始终奋斗在救治伤病员的第一线,以高超的医术挽救了大批危重伤病员,其中就包括红三军团供给部政治委员甘渭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甘渭汉一向作战勇敢,战斗打响时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因此在战场上多次受伤。第五次反“围剿”时,红军在浒湾之战中失利,甘渭汉在此役中再次受伤: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左脚背,而且打断了动脉,一时间血流如注。送到红三军团卫生部后,由于当时医疗条件非常简陋,缺少止血和抗感染的药物,在场的医生主张锯掉甘渭汉受伤的左脚以保住生命。红四师政委彭雪枫因为受伤正在卫生队休养,得知此消息,立刻去找饶正锡。

  饶正锡并无处理这种伤情的经验,但他下决心一定要保住甘渭汉的这只脚。饶正锡根据掌握的医学知识进行分析,认为手术成败关键是能否找到被炸断的血管。他反复思考脚部解剖的知识和手术要点,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虽然手术环境和条件极差,药物和医疗器械都不足,但是饶正锡全力以赴,顺利找到并结扎了断裂的血管,终于使甘渭汉受伤的左脚保住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渭汉在多个场合满怀感激地说:是饶正锡同志又给了我一只完好的脚,使我能重新踏上革命的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

  哪里战斗激烈,哪里伤亡就多。饶正锡和总医院其他医生总是奋不顾身地冲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抢救红军伤员。彭德怀感慨地说:你们是不带枪的战士,但你们的战斗更艰巨,因为你们的对手是阎王爷!他高度评价饶正锡:你可是阎王爷的对头啊!

  由于在组建卫生机构、培训医务干部和医疗救护工作中成绩卓著,饶正锡多次受到军团首长的嘉奖。中央军委于1933年8月1日授予他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8月,他升任红三军团卫生部部长。

  1934年10月,饶正锡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在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下,红军连续作战伤亡很大,饶正锡带领卫生部的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治疗和救护红军伤员。红军给养匮乏,环境恶劣,西药来源基本断绝,只能依赖就地取材采草药。从苏区出发时,饶正锡随身携带了一本《中草药手册》,他就用这本书指导医务人员识别草药,给战士们疗伤治病。为了不让受伤的红军战士掉队、落到敌人手里白白牺牲,饶正锡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担架队和24人的看护队,负责抬运、照顾受伤的红军官兵。看护队的工作非常繁重,行军路上,伤病员的急救,以及吃的、喝的,都由他们负责。每次出发前,他们都要先给伤病员上好药。不能走的,用担架抬着;能走的,搀扶着走。一赶到宿营地,首先给伤病员烧水洗脚、看病换药,然后照顾伤病员睡觉。忙完了,自己没等休息,就又出发了,因此看护队员们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饶正锡身先士卒,除承担自己的组织部署工作外,也经常护理伤病员。他注重管理好这支队伍,做好卫生部战士的思想工作、不断鼓舞士气,使得看护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始终保持着饱满的革命热情。他还想方设法减轻他们的行军负担,当时每名红军战士按规定要带3天、7天或10天的干粮,而看护队带的更多。饶正锡舍不得骑部队分配给他的骡子,把看护队的粮食都集中起来用骡子驮运。在渡河时,让看护队和伤病员骑着或拉着骡子,以防被冲走。

  饶正锡率军团卫生部爬雪山、过草地,屡次突破敌人封锁线,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抵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饶正锡先后任军委卫生部医务主任、副部长、部长(兼中国医科大学政治委员)等职。在此期间,他克服重重困难,以当时奔赴延安的各科医学专家为骨干,组建了一所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八路军医院(这所医院在1940年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把卫生学校改建为中国医科大学,加强教学管理,为各级卫生机构培训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技术骨干;创办了一家制药厂,就地取材,以中草药为主、部分西药为辅,将中药制成“膏丹丸散”等成药、西药制成酊剂和注射液等,缓解了药品供应困难,保障了军队一般用药。此外,为交流抗日战争中医疗救护和伤病防治的工作经验,他还编印出版《抗战新药集》,主持创办了由毛泽东题写刊名的杂志《国防卫生》。饶正锡这一系列的工作,为保护和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提高军民健康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饶正锡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相继改称陕甘宁野战集团军、西北野战兵团、西北野战军)教导旅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解放西北、进军新疆等重大战役和军事行动。新疆和平解放后,1949年11月,他随军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先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组织部长等职。1953年9月,饶正锡调到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工作,先后任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卫生部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从1957年至1982年,饶正锡曾三度担任我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在总后勤部工作期间,饶正锡一直坐镇卫生部,负责卫生工作及整个后勤所属院校与科研机构工作。他亲自筹划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基本建设,组织调集了黄克维、许殿乙、洪民、蔡醒华、叶惠方、陈景云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安排添置了重要的科研医疗设备,并以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为基点,逐步建立我军门类齐全的医疗、科研体系。他非常重视军医院校建设,调整加强军医大学和军医学校,亲自主持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统一的教材,开展教学改革,使我军医疗卫生教学逐步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在构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军医大学三大支柱的同时,他还筹建了胸科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等专科医院,深入指导各大军区和军兵种防治体系的建设,为我军卫生工作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岁参加红军队伍,到76岁离职休养,从一名红军军医,成长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饶正锡始终兢兢业业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工作。他为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坚定信仰、坚持革命一往无前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