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拂,原名刘桂林,1902年8月生,汉寿县阳南塘乡陈家河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随陶峙岳将军一起率部起义,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新疆军区办事处主任,1955年授少将军衔。
扶弱济贫
1942年9月,刘拂族弟刘南普家里失火,住房烧成了灰烬,一家四口,无处安身,呼天抢地,悲痛欲绝。正逢刘拂回家,慷慨解囊,给他7000多元,为他修了一栋4封3间的瓦房。因此,刘南普一家人特别感激他,逢人便说,如果不是刘拂老兄伸手救济,我们一家人,只能住窑洞,住堤坎。
解放后,刘鼎凡在刘拂的汽五团当汽车修理兵,家属住在农村,生活很困难,刘拂每个月都资助他家生活费200元。有一次,刘鼎凡的妻子病了,写信到部队里,当他看了妻子的信后,急得泪如泉涌,想请假回家,可手头又没有钱,刘拂知道后,就给了他1000元钱,还批准他一个月的假期。刘鼎凡回家后对妻子照顾得很周到,诊病又及时,不到一个月,他妻子的病就好了。刘鼎凡回部队后,为了感谢刘拂的救命之恩,送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给刘拂将军,并深鞠一躬,以表示诚挚的谢意。
管教官兵
部队每周星期一都举行周会,而每次周会刘拂必到,并且在每次周会上他都严肃地向部下训话,每次训话结束时,他总是带领大家喊几句口号:“遵守四继八德,遵守部队纪律,”“节约是美德,奢侈是败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部队每次出差或调防,刘拂总是教育下属不要做坏事,不要欺压老百姓。1943年秋,他的部队从缅甸边境调到新疆乌鲁木齐驻防,数千里行军,历时两个多月,沿途秋毫无犯。
刘拂很注意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如果发现了好苗子,便想法设法保送他们到部队院校去学习。三连连长刘伯轩,入伍时是个农民,刘拂了解到他表现好又有文化,就把他送到汽车驾驶去培养,刘伯轩在汽车驾驶学校学习了半年,成了技术尖子,回部队后,刘拂提升他为排长。后来又提升他当了连长。
刘耀生,入伍时是个文盲,无一技之长。刘拂看他年轻,人老实,守规矩,就把他保送到汽车驾驶学校学习汽车修理。刘耀生学成回部队后,刘拂看到他在技术上文化上都提高很快,就安排他到新疆军区后勤部汽车大队担任运输连的工作。
积极抗日
1942年7月,在云南抗日时,刘拂带领的部队在会仙桥与日军遭遇。日军的兵力很强,约有1000多人,占领一个据点,修了两座碉堡,把住了交通要道,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那天,他带领三营官兵,从正面攻打会仙桥时,敌人的炮火十分密集,士兵不敢前进一步,于是他就亲自带领一个尖刀连,和连长胡国忠一起,从正面迂回到侧面,乘天黑下来带四个工兵,各带一包炸药,两人炸左边的碉堡,另两人炸右边的碉堡,由一班的机枪手担任掩护。爆破开始,几挺机关枪不停地扫射,掩护四个工兵爬行到碉堡下面。他们把炸药放在碉堡脚下,拉开引线,顿时一声巨响,火光冲天,敌人的两座碉堡立即灰飞烟灭。这时,他就指挥全营官兵,猛烈冲锋,追杀敌人。天亮时,战斗结束,大家打扫战场,清点胜利果实,共消灭日军200余人,俘虏日军20余人。这次会仙桥战斗的胜利,为我军进驻云南边境抗击从缅甸入侵的日军打开了通道。
在抗日战争中,他累立战功,由排长晋升为团长,被授予少将军衔。解放后,在建设新疆边陲的战斗中,他又身负重任,披荆斩棘,垦疆戌边,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他退伍在家,又拿起了笔杆子。他热爱传统文化,写了很多古典诗词,藉以咏志,写事,抒怀。如其中一首《盛世感怀》:“戎马生涯几十年,个中辛苦个中甜。投新起义报明主,学习工农着祖鞭。”曾经发表在乌鲁木齐的报刊上。(汉寿县史志办供稿 常德史志网发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