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黄涛(蕉岭客家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5期炮科、韶关北伐大本营将校团及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三期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五七师师长兼厦门警备司令驻守潮州。黄涛是打响广东省抗日战争第一炮的人。1938年厦门沦陷后,日军飞机不断窥视潮汕沿海。6月20日,日海军陆战队300余人,在29艘军舰和4架飞机的炮火掩护下,由钱澳一带登上南澳岛。日军占领南澳10余天后,时任一五七师师长、并驻守潮州的黄涛即召集会议宣布渡海收复失地的行动计划,决定以民众抗日自卫大队洪之政部为先锋,以第九四零团第一营吴耀波部为主攻部队,以饶平县海山岛黄隆为反攻基地;渡船由汕头警察局协助征雇,并于7月17日登陆南澳岛,收复南澳县城。打响广东抗日战争的第一炮。1939年9月18日任第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指挥一五七师在牛背脊战役中取得胜利。1939年第一次粤北会战打响之时,面对日军强大实力,十二集团军司令余汉谋曾打算放弃佛冈,退守韶关。时任六十二军军长的黄涛驻守在从化,他向余汉谋提出上中下三策。黄涛认为,上策是直接打到广州去,减轻日本对粤北的包围;中策是在从化打一次战役,切断日军北上的供给线;下策才是退守韶关进行防卫。余汉谋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于是就有了牛背脊一役的胜利。1944年的衡阳保险战役,黄涛率领的六十二军被派往衡阳打外围,在衡阳边上打了四十多天。那场大战很激烈,六十二军损失了两个师,没有后援,没有粮草,不得不以战马为食,军中伤员遍地,损失惨重。1945年先是任第二方面军派赴越南接收军械委员,后担任台南地区指挥官,黄涛中将率领62军主力于1945年11月18日14时在台湾左营军港登陆,然后逐次向屏东、台南、嘉义地区推进,对于台湾南部的稳定和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缪培南(五华客家人)。经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三期、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27年夏任第四军副军长兼任第十二师师长、中将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四路军参谋长兼广州警备司令,1939年秋任第六十五军军长,1940年任粤闽边区副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任东江行政公署代主任。1945年8月日本投降,缪培南任惠阳、博罗、东莞、宝安、海、陆丰等县的受降长官。缪培南任陈济棠第一集团总司令参谋长,拥护陈济棠的抗日反蒋的战略方针,参与指挥两次粤北大会战。1939年12月,日军第十八师团等部队六七万人,在日本华南派遣军司令安藤利吉中将指挥下进攻粤北。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五军(军长缪培南)和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第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总共兵力12万人,抗击日军,在清远、英德、花县、翁源等地发生激烈战斗,英勇杀敌,共歼敌1?39万多人,取得了广东抗战史以来粤北第一次会战的胜利。1945年9月8日缪培南乘电船由龙川直驶惠阳县城,于10日晨抵包公码头,受到进驻惠州地区各县的63军军长张瑞贵及各县县长和一些知名乡绅们的欢迎。缪培南入住惠阳县政府,接受日军104师团投降地点设在很破旧的原一间大戏院内。11日一早广场已围满了惠阳县城的居民。9时正,缪培南由张瑞贵、惠龙师官区司令罗献祥少将及各县县长陪同步行至广场,举行升旗礼后,即进入会场内。当时会场内由24名冲锋枪手各自进入警戒位置,受降官坐在舞台前正中央,两旁是张瑞贵中将与罗献祥少将,会场内坐满了63军团以上军官,各县县长、乡绅们以及进驻惠阳各军政人员。会场肃静后,缪培南命令投降日军少将参谋长签字投降。这些日军军官除为首的少将参谋长携一军刀进场外,其余的数个大佐、中佐的军刀均已缴交63军,只有徒手进场,向受降官一字排开。参谋长向前一步,向受降官一鞠躬后,即将其军刀双手奉给缪培南,由缪的副官代接,并递给日军少将参谋长一纸命令,令其在此投降书上签字。
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赵公武(大埔客家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三期毕业后,服务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历任排、连、营、团长。1935 年积功晋升为第二师第四旅少将旅长,旋即奉命入庐山将官班六期受训。1936 年调任税警总团第二支队少将司令。 1937 年,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坚守江湾阵地达 80 天。后又完成掩护大军撤退任务,于苏州河北岸,率军击退犯日军 10 余次进攻,毙敌甚众。1938 年春,因功奉调第十四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嗣又代理师长。其间,徐州会战爆发,公武奉命保卫砀山、归德两城及铁路沿线阵地。会战结束,升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随即率部参加保卫武汉战役,在瑞武一线激战 49 昼夜,击溃日军号称最精锐之九榴米师团 3 万余人。自后参与三次长沙会战。 1942 年秋,升任陆军第五十二军中将副军长;同年冬升任中将军长,率军镇守广南、文山、砚山、西畴、攀枝花等地。同时乘隙整军习武,实施部队训练。1945 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赵公武奉命率军自滇入越南北部受降,军部驻节河内,旋移海防。日军投降后,以军长兼代安东省主席。次年初,升任第三绥靖区司令官,不久,因病告假返南京休养。
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黄镇球(广东梅县人)。早年参加过反对袁世凯帝制的战争,后来追随孙中山。1929年赴德国学习防空学,1933年归国后历任防空学校校长、防空委员会副主任、南京防空副司令、防空委员会防空厅长、防空监、防空总监等。1934年7月黄镇球接任中央防空学校校长。接任校长后,他一边在学校开展以军队政府为主的防空建设,一边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以民间的力量进行防空建设,宣传培训地方人员学习防空知识,组织防空救护团等。中国的防空工作在他接任校长半年后就有了很大的改观。1935年底在南京进行第一次防空演习,后来把演习开始的日子定为全国"防空节"。他除了在城市组织建设防空设施外,还在全国建立了近五千个防空哨。每个哨所配三至四名官兵和一部电台。1937年8月15日,日机第一次空袭南京时,市民及时躲避,防空部队及时反击,曾经有过一发炮弹击落三架日军敌机的记录(一发炮弹击中一架轰炸机,引爆了机上的炸弹波及另两架敌机将其击毁)。南京战后,因防空有功,升任航空委员会防空厅厅长。1942年,重庆发生防空洞窒息事件,一下死了上千人?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召集一批大员商量对策,商量来商量去也找不到办法。蒋问,黄镇球在那里?当得知正在西安布置当地防空事宜时,立即下令,把他接回来。黄镇球乘飞机回重庆后不顾伤痛劳累,连夜查看了事故现场,发现主要还是防空宣传不到位,民众对空袭有恐惧心理,空防人员的现场指挥也有问题。发现问题后,他把防护团开到街上,向民众宣传防空避难知识,提高空防人员的指挥能力,打消了民众对空袭的恐惧。黄镇球还把有限的防空兵器部署在交通要道、主要城市,充分利用我们庞大高效的防空情报网和敌机打游击?由于指挥得当,高炮虽然少,也给予了敌人一定的打击?在美国援华航空队参战后,防空情报网及时给空军提供情报,协助空军指挥作战?在抗战胜利后,陈纳德回到美国特制了一万个飞机徽章委托黄镇球赠予在高山峻岭之上为国家站岗放哨的空防人员。罗斯福总统也因他对美国空军的贡献特授予他自由勋章。黄镇球著有《防空十二年》、《联勤讲话》等书,他是我国防空事业的创始人,也被称为中国的“防空之父”。由于他对抗战的贡献,国民政府授予黄镇球陆军一级上将和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范汉杰(大埔客家人)。幼年就读于梓里公学,后考进广州理工学堂、广东测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第一军邓仲元部任参谋和连、营、团长等职。1924 年进入黄埔军校,是第一期毕业生。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第一、二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1926 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十师师长。北伐期间,参加过大败军阀吴佩孚的汀泗桥战役和讨伐孙传芳的江西德安马回岭战役。北伐后出国留学,曾到日本、德国考察,研究欧美和日本的政治、军事。回国后,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九·一八”事变后,任十九路军参谋长、第三路军总部军长兼副总指挥。1933年,李济深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福建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他任参谋长,随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处长,后转任国民党军委会中将高级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二十七军军长,率部在山西太行抗击日军达 4 年之久。1941 年冬调升为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后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国防部陆军副司令兼郑州指挥部主任、第一兵团司令、冀热察边区总司令兼热河省主席、国民党军装甲兵团司令、东北“剿总”副司令等职。
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李铁军(梅县客家人)。 李铁军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二师排、连、营,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团长。1930年任第一师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副师长。1936年2月任陆军第九十五师师长。1937年4月24日任第一师师长。1937年9月参加淞沪抗战,在吴淞、宝山、杨行、顾家宅、张家楼、大场、苏州河等地,以劣势之装备抗击现代化的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三个月,全师官兵于断瓦頹垣一片废圩中,仍沉着应战。敌军一再增援,仍无法击退第一师,此役予敌军重创,而第一师亦伤亡惨重,旅长以下伤亡万余人。1938年5月李铁军升任第一军中将军长,随即率部转战中原战场,并于兰封地区包围日军土肥原部予痛歼,创造兰封大捷之战绩。7月参加武汉会战的外围作战,在信阳、罗山一线抵御日敌进攻,迭奏战功。嗣后调任七十六军军长,率部在津浦、汴郑、河洛、潼关一带,与日敌相持三年之久,日军虽不断进攻,亦难越雷池一步,使大后方固若金汤。1939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中将。1941年5月下旬中条山失陷日军后,七十六军从洛阳渡过黄河,担任正面阻敌任务。七十六军以第196师587团为先锋跨过黄河,向张茅大道急进,在庙凹以东不幸误入敌人伏击圈,全团一千多将士,全部战死疆场,无一生还。1942年6月升任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十六军军长,镇守泸州。 1944年3月李铁军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新二军军长,驻防甘肃河西走廊,率军入疆,安靖边陲。
抗战中的广东客家将领温鸣剑(梅县客家人)。1925年考入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毕业后,参加过东征、北伐。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革命阵营的国共两党分裂内战,温鸣剑毅然抛弃少校官衔,离开国民革命军,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深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眼见日寇侵占我东北大好河山,还虎视眈眈我晋察冀、内蒙等地,于是他又一次投笔从戎,考入北平陆军大学第九期及兵学研究院进修,“志在竭尽所能,为国效力。”由于毕业成绩优异,留陆军大学任教。未几又荣获保送去美国陆军西点军校深造。“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了全民抗日战争。温鸣剑刚好结束学业,惊闻此变,乃喟然而曰:“大丈夫当横刀立马,为国为民效命沙场。”于是回国投奔抗日战场。初任上校旅长,龙衢一仗,杀得日寇大败而逃,初立战功,升任副师长。后又领军在长沙以北,作为武汉保卫战的外围拱卫。再战杀敌遍野,保卫了武汉和长沙以北一带江汉平原,升少将师长兼任战区参谋长。1942年春,中国十万远征军出征缅印,初战失利后又误入野人山而损失官兵大半。1942年冬同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为培训中国远征军及作战方案,指名要求温鸣剑出任中国远征军的副参谋长。于是温鸣剑又出现在印缅战场,重招十万青年。温将军以云南昆明为训练中心,在昆明近郊的黑林铺、干海子、北较场为营地,参照印度蓝伽的训练方法,分步、炮、工、通讯、辎重、参谋、后勤、军医等科目,设专科训练班,每期六周,分批训练。经过大量的组织、人员的补充,轮训,换装,充实装备,约半年时间,新的十万远征军建立起来了。到1943年10月,已完成整训的有17个师。1944年4月,远征军开始滇西大反攻,很快收复了腾冲、龙陵,打通了中印公路(后又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收复滇西全境后,1944年秋蒋介石把温将军调回国内任青年军209师的中将师长,以训练新军,准备大反攻。于是温将军又回到福建,以上杭为中心,招募沦陷区的流亡青年和在校青年学生从军,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没有国,哪有家!”等响亮口号,吹遍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各省区。1945年春,209师青年军成立之后,马上投入训练。严格的训练,崇高的爱国思想品德教育,为年青一代新军,创建树立了新军风气,新一代青年军人成了精锐之师。而且在中国抗日大反攻中显示了威力,在闽、浙战场上屡立战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