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嫡系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家住广西桂林,出生地安徽凤阳。保定军校二期毕业。1911年辛亥革命时南下,任南方革命军第一军讲武堂教官。1917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自排长积功升为师长。1924年7月任黄埔军校教官,1933年3月参加长城抗战,成为第29位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1934年驻军广西兴安,兼任广西保安司令。1939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长,桂林办公厅主任。 1941任军委会远征军事务执法总监。1943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驻云南昆明远征军总监部总监,西南干训团团副,航空运输部司令。解放后任中共广西桂林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关押,1972年4月4日蒙冤离世。
内战硝烟
1892年11月17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八)出生在安徽省凤阳县府城内的一户书香门第。黄光华在家中行二,有一兄一妹,父名振邦,为清末秀才,主掌家务,二叔开办私塾,三叔、四叔经商,是以黄家家境小康。黄光华六岁时进入二叔开办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05年升入县高等小学校。黄光华于1907年秉承父意,改入位于安庆的安徽陆军小学堂第三期习军事。三年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辛亥革命爆发时,黄光华等人陆中学生分批前往武昌参加革命,被任命为革命军第一讲武学堂教官。中华民国成立后,清政府设立的四所陆军中学堂被全被撤消。位于北京清河的陆军第一中学堂改编为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校长商德全),黄光华于同年4月前往南京入伍生队受训,两个月后即编入预校第一期继续学业。
两年后,黄光华顺利毕业,并根据所填的志愿兵种——工兵,被分配到驻防北苑的第10师(师长卢永祥)工兵营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入伍锻炼,随后升入保定军校(校长曲同丰)第二期,仍习工科。保定军校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正规军官学校,其学科教育全盘仿效日本,精神教育则以忠君报国为主旨。在第二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曲同丰先率全体师生向总统袁世凯像行鞠躬礼,随后黄光华等学员向校长和教官鞠躬,在同学互致鞠躬礼后即按照袁世凯所颁誓言,举手发誓,内有“服从命令,尽忠报国,如违誓言,天诛法谴”等语。黄光华所在的工兵连有学员80名,但今后在军界中有所发展并进阶将军者仅有黄光华、马典符、耿志介、秦绍观、李云杰等五人而已。黄光华在经过两年的学习后于1916年6月毕业,此时袁世凯正搞帝制,改元洪宪。黄光华等反对袁世凯独裁的学员们决定前往上海进行倒袁运动。未几袁氏病逝,黄光华重返北京,旋因仰慕在东北起义的商震将军之名,遂前往山西投军,从此在商震麾下效力达二十余年。
1917年1月,黄光华被商震任命为第4混成团第3营(营长杨爱源)第7连少尉排长。同年8月,阎锡山以混4团为基础扩编为第1混成旅,黄光华升任第2团(团长王嗣昌)第2营(营长李培基)中尉排长。一个月后,第1混成旅奉命援湘,协助湖南督军傅良佐平定判军零陵镇守使刘建藩部。黄光华所在的第2团为先头部队率先进驻长沙,随即被派到永丰参战。第2团在前线经二十余天激战未得增援,渐显不支。而湘督傅良佐又在湘军总司令王汝贤的逼迫下弃职潜逃,以致第2团被迫撤军,结果在湘潭中伏,黄光华随营长李培基拼死突围辗转返回山西。黄光华在突围中因与李培基生死与共,两人就此结拜为异姓兄弟。
1918年2月,黄光华以湘潭突围有功被提拔为第2营(营长李培基)上尉营附,1921年3月又升任第2团少校团附。1925年1月17日,第1混成旅扩编为第1师(师长商震),第2团也随之扩编为第2旅(旅长王嗣昌),黄光华调升为第3团(团长李培基)第2营中校营长。11月,樊钟秀图晋,黄光华所在的第2旅奉命增援辽县,在寒王镇与樊部主力遭遇,黄营为第3团主力,正面攻击敌军,伤亡很大。此时友军第6团抵达,第3团与第6团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两面夹击,终于击破樊军防线,大败樊钟秀。
1926年1月,李培基升任第1师第2旅旅长,黄光华随之升任第2旅第33团上校团长。3月,阎锡山与直系吴佩孚联合,进攻国民二军。黄光华随部远攻顺德,经两天激战突破郑思诚部防线,并突入城内俘虏在郑部效力的晋军老将孔庚。顺德既下,第33团又奉调进攻保定的国民四军。时国民四军已经改编为正义军并归附吴佩孚,第33团就此结束作战任务返回山西。同年5月,国民军在雁北地区发起攻势,守军谢濂等部纷纷败退,而黄光华所在的第2旅未经休整即随商震投入到雁北战场增援友军。
第2旅抵达战场后,立即对国民军韩复榘部发起猛烈进攻,黄光华团以猛打猛冲的方式迫使韩部退守孤山,成功解救出在孤山站被围的谢濂第4旅残部。随后第2旅在第4旅的配合下继续向孤山发起进攻,双方经激战三昼夜陷入僵局。此时友军第5旅旅长丰玉玺亲率一个营借用大雾的气候从侧翼突入孤山,却因与友军缺乏联络反被国民军歼灭,丰氏被俘,使晋军士气遭到极大打击。国民军随即对晋军正面发起反攻,黄光华等部在前线奋力苦战,商震得知后急命第1旅投入战斗,终于稳住防线,此后商震根据形势决定采取守势与国民军长期对峙。
阎锡山根据前方战况分析,判断出国民军准备全力攻晋,他为保太原北面门户不失,急命商震率部退守雁门关。黄光华第33团随部撤抵雁门关后,奉命以全团三个营以及配属的第44团第2营防守雁门关前15里的张庄两侧,为商部前进阵地。时国民军以张自忠旅对张庄东侧发起进攻,守军第44团第2营防守不利被击溃。黄光华见侧翼受到威胁,急电商震请求撤军,商以雁门关主阵地尚未部署完毕,命令黄团坚决抵抗,并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向张庄增援,同时将防守不利的第44团第2营营长黄某枪毙以明军纪。黄光华见撤退已无可能,便决心破釜沉舟,严命所部抵抗。张自忠数度猛攻,始终无法突破黄团阵地。两天后雁门关防线部署完毕,黄光华奉命指挥所剩的500余人撤出阵地,开赴水峪口休整。三个月后,国民军因内部矛盾、物资补给等多种原因开始撤军。商震抓住机会命令所部全线反攻,黄光华团随第2旅行动一直追击国民军入绥远,并率先进占归绥,为商震就任绥远督统打下了基础。
1927年6月6日,阎锡山就任南京国民政府所委之国民革命北方军总司令,正式参加北伐。7月9日,李培基升任第1师师长,所留之第2旅少将旅长一职交由黄光华升任。同时,黄光华在第1军军长商震和第1师党部执行委员李志深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0月1日,黄光华旅作为左路军序列向京绥线的奉军发起进攻,协同友军连克张垣、宣化、怀来。10月8日,奉军调集主力第5方面军团发起反攻,第1师经四天阻击被迫退守张垣。11月初,商震调整部署,决定放弃绥远,以第1师增援五台山方向之友军,将奉军李振唐师击退,保住了五台山这个战略要点。1928年3月,商震下令对奉军发起全线反攻,其中黄光华第2旅作为第1军主力攻入河北,攻占完县,切断了奉军增援保定的道路,为友军占领保定创造了基础条件。同年5月,黄光华率部进驻保定,同时李培基升任第1军军长,以黄光华接任第1师中将师长。
1928年9月11日,第1师根据编遣会议的决定,在北平缩编为第3集团军暂编第1师(师长李培基)第1旅,黄光华降任中将旅长。10月4日,第1旅改称第32师(师长李培基)第94旅(辖唐永良第187团、李杏村第188团、李兰亭第189团),黄光华仍任该旅旅长。1929年10月4日,阎锡山以响应中央裁军方针为名,实为削弱商震兵权,将第32师师部裁编,黄光华的第94旅被拨归第42师指挥。第32师师长李培基专任绥远省政府主席脱离军职,此后再未与黄光华共事。随着李宗仁、冯玉祥、唐生智先后率部反蒋,阎锡山随之蠢蠢欲动。1930年1月,阎锡山将所部大肆扩编,并联合李宗仁、冯玉祥等地方实力派共同反蒋。在这次扩编中,黄光华的第94旅升格为第27师(辖唐永良第79团、李杏村第80团、刘春岭第81团),黄也随之升任中将师长。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第27师奉命由天津南下向归德的南京政府军发起进攻。先是第9军军长冯鹏翥命高鸿文第26师主攻归德。归德守虽只有韩复榘部一个旅(第20师第58旅,旅长展书堂),但其防御工事坚固,城外壕沟又极深宽,高师屡攻不克,自身反遭重大损失。冯鹏翥在受到前敌总指挥张荫梧的斥责之后改命黄光华第27师担负主攻任务。黄光华受命后立即召集所部三名团长共同研究作战方案。
根据情报以及第26师失败的教训,黄光华认为之前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炮兵与步兵协调不力。每当进攻发起时,炮兵虽然猛烈开火,但当步兵发起进攻后,炮兵却沉寂无声,步兵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大量损失;此外高鸿文没有布置步兵突击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有鉴与此,黄光华决定以所属第79、第80两个团为一线进攻部队,第81团为预备队,将总部配属的两个炮兵营分别归唐永良和李杏村直接指挥。当进攻发起时,一线部队应先以炮火覆盖敌阵地,步兵则应乘炮击未停之时实施冲锋,此后投入预备队向敌军纵深发展。如此部署,果然在头次进攻时即突破敌军防线,守军旅长展书堂慌忙率领残部撤回济南。归德一失,济南失去依托,韩复榘被迫放弃济南向临滋、益都方向败退。
第9军占领济南后,冯鹏翥命令所部继续发起追击,黄光华第27师和高鸿文第26师追至临淄时,韩复榘部固守不出,黄、高两师只能在临淄河西岸构筑阵地以待援军。但随着南京政府调集大量精锐部队增援山东战场并发起全线反攻,反蒋联军终因津浦路作战失利而下达了退却的命令。黄光华第27师先是奉命退守济南,继又奉命退过黄河北岸,至9月初撤往山西寿阳待命。随着反蒋联军的瓦解,阎锡山、冯玉祥先后宣布下野,其部队亦陆续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改编。1931年1月16日,第27师被缩编为东北边防军第4师(师长冯鹏翥)第7旅(辖李杏村第13团、蒋纪珂第14团),黄光华再次降任旅长之职。6月17日,第7旅又根据国民政府陆军师的统一番号改称第67师(师长冯鹏翥)第198旅(辖李杏村第395团、蒋纪珂第396团),黄光华仍任中将旅长。
血肉长城
第67师隶属第32军序列,时任军长商震屡次受到晋军嫡系将领的排挤,甚至连军事会议也不通知其参加。商震愤恨苦恼之余,决定联络旧部脱离晋军另找途径。黄光华作为商震的老部下,对于商的这个决定表示极力拥护。1931年7月20日,第13路军总指挥石友三在河北邢台发动叛乱,南京当局命第32军开赴河北参加平叛行动。这对商震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立即命令副军长李竞容通知昔日旧部,黄光华与第199旅旅长高鸿文共同响应,并根据商震的命令将部队集中到河北井陉、获鹿地区,随后向石门进军。7月28日,商震命高旅在前、黄旅在后的顺序沿平汉路追击石友三叛军,击溃其孙光前第1军,俘获万余人。8月5日平叛战役结束,黄光华旅奉命移驻邯郸休整。
商震在脱离晋军系统之后,通过东北军将领——义子刘多荃的关系取得了张学良的支持,使部队得到了充分的补给。同时,所属部队亦得到扩编。其中黄光华的198旅被扩编为三团制的独立第39旅(参谋长石彦懋,辖林作桢第415团、蒋纪珂第417团、李嘉霖补充第1团),黄仍任中将旅长。部队虽得到扩编,但该旅实际兵力仅有4000余人。1933年1月日军侵犯榆关(即山海关),独39旅奉命集结到开平备战,随后调到滦河西岸构筑防御工事。同年2月,国民政府为壮大声势,将前线参战各独立旅皆扩大为师级番号。独39旅于此时被编为第139师(参谋长石彦懋,辖林作桢第715团、李嘉霖第716团、蒋纪珂第717团),黄光华升任中将师长。
1933年3月4日,黄光华奉命接替友军冷口阵地以抵御日军。而当黄光华率部前进时却发现该地已被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米山先遣队一部占领,冷口的得失关系到滦河友军防区的安危,同时也关系到平津的安危。黄立即将这一情况通报军部,随即得到了收复冷口的命令。黄光华奉命后,于3月5日上午八时由滦县出发,向建昌营兼程急进。6日夜,黄光华率领师主力抵达建昌营南侧地区后命令所属第717团担负收复冷口的任务。7日上午六时三十分,第717团第1营在营长王长江的指挥下向日军阵地发起冲锋,经数小时激战歼敌大部并攻占冷口,随后黄光华又命令第717团第3营对溃败之敌实施追击,给敌残部予重创。
3月8日,商震在得知冷口收复的消息之后,增派第141师721团(团长郭维藩)和炮兵一营给黄光华,命其担负冷口及附近的刘家口、白羊峪一线防务,黄受命后所属第717团担负冷口——二道河——柳树行一线防务;第716团担负刘家口至冷口一线防务;第715团担负萧家营子以及上抱榆槐、南靓池子间各阵地防务;配属作战之第721团担负龙王庙至白羊峪一线防务,以掩护防守冷口之第717团。
3月19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在第6师团、第8师团各一部的增援下准备向冷口方向再次发起进攻。第139师715团派遣的侦察部队与日军在青龙县城以南地区遭遇,双方发生小规模战斗。21日,日军700余人再次发起进攻,侦察部队英勇反击,但以寡抵众被迫退回萧家营子。22日凌晨,日军开始对第715团马道沟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遭到该团顽强抵抗,双方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战至晚二十二时,团长林作桢在经过两次反攻之后,终于击退日军守住了阵地。
黄光华在得知第715团与日军激战的时候,决定抽调第717团、第721团各一个营,对进攻的日军实施两翼包抄,命林作桢在包抄部队得手后立即发起进攻,以期击溃当面之日军。23日凌晨五时,包抄部队按时发起进攻,但因山地崎岖和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等原因,延缓了行动进程,致使一场突袭战转变成一场混战。双方鏖战至24日晚才逐渐停止了战斗。25日,黄光华又命第715团团长林作桢组织奋勇队绕袭萧家营子东侧高地,该部经三小时激战后营长张克巽阵亡,但部队仍坚持与日军作战,日军先头部队不支,遂向北撤退。负责指挥混14旅团进攻冷口的第8师团长西义一见中国军队的抵抗“出乎意外的顽强”,便下令该旅团停止进攻重整战力。
4月1日,日军第8师团抽调第33旅团增强混14旅团战力,第6师团主力亦接近萧家营子至8日准备完毕。4月9日中午时分,第139师的冷口、萧家营子、刘家口、白羊峪等阵地与日军发生全线激战。10日夜日军复增兵2000余人投入战斗,马道沟、燕窝沟口阵地先后丢失,黄光华被迫命令第715团撤回长城口内防守。此时商震增派第141师主力驰援冷口,投入一线作战,同时命令黄光华收复燕窝沟口。黄在接到命令后,命第715团两个营以及增援之第141师723团(团长胡有义)由老君口以南、以西,同时对燕窝沟口发起反攻。11日凌晨二时,各部按时发起进攻,试图收复燕窝沟口,但几经冲杀,始终无法攻占阵地,参与进攻各部反遭到重创,黄光华被迫命令停止进攻。而日军见中国军队反攻失利,便于当天七时三十分发起全线进攻,守军第715、第717、第721各团皆陷入苦战,伤亡十分惨重,冷口以西阵地陷入混战状态。
随着日军宫崎支队向冷口右侧迂回,以及刘家口阵地失守的消息传来,黄光华深感冷口阵地无法支持,而援军也始终不见其影,全军覆没已不可避免。恰在此时,商震命令第139师放弃冷口,向滦河右岸撤退。黄光华于是命令各部于21日夜交替撤退,脱离与日军的接触,但冷口随之被日军占领。
中日两国签定《塘沽协定》之后,第139师奉命回驻邯郸整补,并担负平汉线北路的护路任务。为了面对今后日军可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可能,黄光华在防区内积极练兵,整军备战。1936年11月还曾与友军第39师进行了一次为期四天联合演习,以考察训练情况。冷口之战,第139师伤亡过半,但在黄光华的指挥下阻击日军达一月之久,有力的迟滞了日军的前进速度。其中尤以首战收复冷口之功,于1935年7月17日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是为该勋章的第29位获得者,也是参加长城抗战诸将中的第10位获得者。
1935年4月10日,黄光华被国民政府任官为陆军中将。同月,土匪刘桂棠部1600余人窜入邢台附近之内丘,危害到平汉铁路的安全。为了剿灭这股土匪,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命令第32军派队清剿,商震则将这一任务交给第139师。黄光华奉命后,根据敌情、军长意图、土匪惯用战法,决定发挥所部机动力强、速度快等优点。他命第717团(团长张效援)以及配属的七十余辆汽车为追剿主力,命令军部配属作战的骑兵团和装甲汽车四辆为追击先头部队,紧紧拖住土匪,师主力则随后跟进。刘桂棠不敢恋战,企图迅速脱离。但139师的行动速度完全出乎刘之预料,结果在跑到南宫附近时遭到第139师围歼,最后仅带着200余人突围而出。而第139师仍紧追不舍,最后刘桂棠仅带着三四个亲信脱离匪群方得脱逃。此战,第139师俘虏土匪700余人,缴获枪支800余。
黄光华剿匪告捷后率领全师移驻邢台。1935年12月,由中共领导的直南特委在巨鹿、南宫、任县、尧山等地组织暴动,并成立华北抗日讨蒋救国军第1军第1师,以刘文忠任师长,张杰任副师长,师辖两个团,有人枪500余。这支部队的成立严重威胁到国民政府在当地的统治,于是调集黄光华的第139师和赵登禹的第132师对该部实施围剿。其中黄师负责任县、平乡地区,赵师负责任县以北和尧山、巨鹿、南宫地区,此外还有第91师一部配合两师作战。经过三个月的围剿,势单力孤的华北抗日讨蒋救国军于1936年2月终告失败。黄光华以两次围剿有功,于11月12日被授予四等云麾勋章。1937年3月,商震为扩编所部增强实力,未经军政部的批示即自行扩编所部。第139师扩编为两旅四团制(副师长李嘉霖,参谋长石彦懋),第1旅(旅长孙定超)辖第717团、第725团,第2旅(旅长李兆锳)辖第726团、补充第1团。
抗战沉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第139师奉调北上参战,进驻晋县。10月1日又奉命进驻石门,并以一个团占领滹沱河南岸阵地与防守正定的第141师取得联络。10月8日正定失守后,第139师奉命留一旅在石门掩护第20集团军主力撤往元氏。黄光华以所属李兆锳第2旅担负掩护任务,自率师主力随集团军后撤。10月10日,日军第14师团一部对石门发起进攻,时第2旅已完成掩护任务,遂在阻击两个小时之后留两个连牵制日军,旅长李兆锳指挥旅主力撤离石门归还第139师建制。
10月10日下午十七时许,就在黄光华指挥所部撤抵元氏县城时,日军的先头部队已见踪影。此时部队尚未完全进入防区,也未构筑工事以及通信网络。黄光华立即命令所部第725团(团长苏知己)在猪龙河以北之北院家村、毛一村占领阵地,逐次抵抗掩护主力占领阵地,第1旅旅长孙定超指挥第717团(团长张效援)围绕以元氏县城抢占阵地并构筑防御工事,县城防务由第2旅担负。十八时,日军骑兵百余人接近第725团阵地,遭到守军伏击,日军应对不及狼狈后撤。一小时后,日军后续部队赶至,在炮兵的掩护下对第725团发起猛烈进攻,该团不支退入第1旅主阵地,县城亦遭到日军炮火轰炸。第139师抵抗至二十二时,已伤亡2000余人,营长董哲、李荫清等亦先后阵亡。黄光华判断敌情,发现己部有被日军包围歼灭的危险,急向军部求援。恰逢友军第47师裴昌会援军抵达,在与第139师取得联络之后立即投入战斗。两师合力御敌,由第139师坚守阵地牵制日军,第47师向进攻之日军右侧发起突袭,使日军陷入混乱被迫停止攻势。11日,第139师奉命放弃阵地向邢台撤退,与第32军主力汇合,元氏沦陷。
10月15日,日军第14师团土肥原贤二在占领元氏后继向邢台发起进攻。根据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的部署,邢台主要由第141师和第142师防守,黄光华的第139师奉命集结在火车站附近作预备队,并负责保卫位于火车上的集团军指挥部。一天后,第139师又奉命撤出邢台向安阳方向撤退。当该师于10月19日抵达后,又根据商震的命令占领宝莲寺以东的二线阵地。11月3日,日军猛攻安阳,守军第142师第6旅作战不利,致安阳仅抵抗了一天就被日军攻陷。幸得第139师的二线阵地已准备妥当,当日军追击第142师第6旅溃兵至宝莲寺时守军奋起抵抗,将日军击退。此后第139师即防守现阵地,并利用安阳河为依托,与日军隔河对峙。
1938年2月,第139师奉命移防开封朱仙镇,担负黄河河防任务。同时,根据第32军军部的命令,第139师与第142师调整建制,其中第1旅725团调归第142师第6旅序列,以该师第5旅724团(团长王润圃)归第1旅指挥。此外,副师长李嘉霖调任第32军教导团教育长,遗缺由参谋长石彦懋接任,参谋长一职由邓佐虞接任。同年3月徐州会战爆发,第139师奉命开赴徐州归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直接指挥。当黄光华抵达徐州后,又奉命开赴台儿庄东南的车幅山、黄家楼地区沿运河南岸构筑工事,并归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24日,日军猛攻台儿庄,第139师仍奉命在现驻地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4月1日,就在第20军团进入反攻位置时,第139师奉命开赴岔河镇并掩护炮兵第4团开赴邳县,归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指挥。3日,第139师投入到对台儿庄日军的反攻中,负责耿庄、凤凰桥、三河口、邢家楼方面的作战。日军坂本支队据守要点顽强抵抗,第139师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担负主攻任务的第726团因损失惨重而被调为预备队。黄光华改以补充第1团为主攻辅以第717团一部继续对贺庄、高家楼发起进攻。6日深夜,补充第1团团长马骥德利用夜色秘密潜入敌阵,不料中途为日军发现。马团长鉴于已有百余士兵突入敌阵,决定立即发起强攻,经三次肉搏,终以损失惨重而退回原阵地。与此同时,配合作战的第724团第1营也分别对凤凰桥、李庄、陈瓦房发起袭扰作战,以阻隔日军增援,第717团主力则向三河口方向挺进。7日,139师在得到重迫击炮第2营和第6师一个连的增援下继续对贺庄、高家楼发起进攻,仍无功而返。鉴于第139师连日进攻损失过重,被汤恩伯调到洪山镇休整,并改归第92军军长李仙洲指挥。
4月9日,第139师经过整理,奉命以主力占领傅山、青石山、石城岗、平山等地,以掩护第20军团继续对峄县的围攻,并派遣一部对向城日军发起围攻。14日,第139师奉命将阵地交由第4师后全部投入到对向城的围攻,并在占领向城后准备堵截由临沂增援的日军。当天日军据守向城的部队在外围日军的配合下开始突围,黄光华以所属第717团、第726团予以夹击,给突围日军以重创,其残部被迫退回向城。15日,黄光华命令所属三个团发起总攻,终于收复向城,全歼守城日军。此时,由于战场情况混乱,第139师与第20军团部失去联络,但与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之间的联络仍畅通。这时日军坂本支队向台儿庄支援,第139师经连日作战,始终没有得到补充,黄光华担心以残破之师无力阻挡由临沂方向增援的日军,越级上报称敌势力强大,造成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误判,立即命令正在税郭围歼日军残部的第20军团主力停止进攻立即收缩兵力。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认为战区长官部的这一决定使己部丧失了围歼日军的机会,便以“贻误战机”为由擅自将黄光华撤职查办,改以第2旅旅长李兆锳代理师长之职。
黄光华身为杂牌,经此变故而又无处申诉,遂被迫返回军部报道,被商震委以第32军中将总参议的虚职。半年后,失意的黄光华携带妻儿举家迁居云南昆明,过起了隐居生活。1939年7月又举家迁居四川江津。同年9月,黄光华得到保定校友张治中的推荐,被送入中央训练团政治训练班第四期受训,同时兼任该期第1大队大队附。两个月后,黄光华于结业之后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仍处赋闲阶段。1941年3月,军事委员会为了在西康省境内实行“限期禁绝烟毒”的目的,特成立西康省禁烟执法监(执法监李伴奎)。该执法监下属康雅区禁烟执法监调黄光华充任。黄光华到任后拟再有一番作为,但中央派遣之执法大员多利用此名义从中牟取暴利,黄光华虽屡次在驻军的配合下惩办种植、贩运者,但在这种类风气之下,始终禁而不绝,反而是越禁越种。黄光华在此情况下日渐消极,遂又于1943年4月被调回军委会,仍任中将高参直至抗战胜利。
清贫晚景
1946年7月31日,黄光华奉命退役,并将住在江津的家室迁回凤阳,以微薄的退役金维持家计。随着国民政府在全国各大战场屡战屡败的消息传来,黄光华已对政府失去了信心。1949年6月,黄光华举家迁往广西桂林,以期避开是非之地。然而自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国军一溃千里,战事很快便波及到广西。此时的广西军政极其混乱,尤其溃兵扰民事件日益增多。而黄家的经济情况亦陷入窘境。为了维持家计,黄光华除拍卖衣物之外,还经营起小本生意,如卖面包、油堆、香烟摊等,此后还开办起连环画图书摊,勉强维持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
1949年11月22日,当解放军进驻桂林之后,黄光华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1950年12月,桂林全市开始了镇压反革命运动,黄光华因是旧军官,遂到桂林市公安局登记,并缴纳原国民政府时期的证件。公安局按照坦白从宽的政策,决定对黄光华不予追究,仍以普通公民身份对待。1953年11月桂林市第一次普选时,黄光华还被推荐参加选举。然而到了1956年1月8日,黄光华突然被老家凤阳县公安局派遣的两名警察宣布逮捕。黄光华被押解回原籍后,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但始终坚信政府的政策不会随便冤枉自己。县公安局以黄光华为“反革命分子”送交县人民检查院判决。县人民检查院检查长曹金山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之后,驳回了县公安局的起诉。其理由有“虽是匪军官有一定罪恶均属于战场敌对不予追究”、“退休回家后……未有反革命事情”、“有进步思想要求工作,同时有二个儿女在我方工作”等。
黄光华于8月15日无罪开释后前往北京欲联系张治中解决工作问题,但因故未果,在结拜兄长李培基家中住了半个多月后于9月17日返回桂林家中,不久即得到桂林民革联系,参加学习。此前经营书摊生意因被捕而被迫停业,此时也因身体精神等原因而不再复业。黄光华决定专心学习,以备国家需要时能尽一份力量,1957年4月,黄光华被吸纳为民革桂林市成员。1958年3月,黄光华又被推举为中共桂林市政协1—3届委员。文化大革命爆发时,黄光华蒙冤离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