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海南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尘封档案再现琼籍将军沙场英武
来源:海南日报   2019-12-16 10:36:34


  开国中将卢胜的勋章。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开国大将张云逸的部分家书。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翻拍

  开国上将周士第绘制的地图。(省档案馆供图)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骁勇善战的军人奉献出自己的身躯和热血。在海南岛这片土地上,也诞生了多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开国将领,他们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建功立业。时值“八一”建军节,海南日报记者走进省档案馆,让我们从这弥足珍贵的件件档案资料中再次领略这些琼籍将军们的沙场英武,感受他们所留给后人的那坚韧不拔,永远向前的革命精神。

  琼崖代有将才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张云逸、周士第、庄田、卢胜等多位海南籍将领被授予军衔及勋章。

  开国大将张云逸1892年出生在海南文昌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190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独立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来,张云逸不畏艰辛,为革命奉献。晚年定居北京的他,时刻惦记着家乡海南,关心故乡教育事业发展。

  开国上将周士第1900年出生于海南琼海市中原镇,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等。在新中国成立后,周士第依然效力于人民军队的建设。直至1979年去世,周士第上将由于工作繁忙、身体欠佳等原因,未曾回到过故乡海南,在此期间,他曾作诗《故乡》《故园》《海南岛》以抒发自己对故乡浓浓的情意。

  开国中将庄田1907年出生在海南万宁,年少时便离开老家独下南洋,1926年在新加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漫漫革命路。1929年,庄田前往苏联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军事技术,后秘密回国。1940年4月,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共琼崖特委请求中央派遣军事领导干部到琼崖,参加和加强对军事斗争的领导。庄田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派,回到故乡支持和领导琼崖革命工作。

  开国中将卢胜出生在海南琼海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从戎。在国民党大规模反共期间,卢胜乘船去到新加坡,一边做工一边读夜校,了解革命思潮。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卢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粤边红军重要领导人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参加了孟良崮、枣庄、淮海等战役。1952年受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卢胜离开海南时仅22岁,直至他87岁病逝时,他都操着浓重的海南口音,心中更是时刻牵挂着海南的发展。

  开国少将马白山1907年出生在海南澄迈县银题村(今马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于192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马白山一直在为琼崖人民的革命事业奉献。解放后,他先后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等职。1992年于海口逝世。

  开国少将符确坚1906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25年辗转至新加坡在一家橡胶厂工作,他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并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符确坚回国并在文昌开展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符确坚一直在军队中工作,曾任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除了这被授衔的6位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冯白驹同在1955年获授勋。他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领导海南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在此之后,吴克之、陈青山分别于1961年、1964年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青山虽是福建人,但他自1940年代从马来西亚归国后一直活跃在琼崖革命战场上。

  尘封的档案 金戈铁马的岁月

  张云逸、周士第以及卢胜在1955年时被授予的勋章如今静静地摆放在省档案馆特藏馆里的展示柜中,枪声、炮声、嘶喊声,枚枚闪亮的勋章背后,是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与不怕牺牲的付出。

  微微泛黄的纸张边角已经破损,斑驳的字迹下依稀可以辨认得出内容,这是周士第所绘的“1939年3月23日各方面敌向我进攻形势(第五图)”地图,属于同期绘制的13张地图中的一张。绘图上标明了比例尺、方向、河流、大小城镇等要素,同时注明了敌军所在的地点、进攻方向和数量等信息。当时,周士第所在的第120师于1939年1月25日到达河北河间惠伯口地区,同冀中部队会合。周士第仔细研究了平原游击战中,行军、宿营、作战、侦查、警戒、通信联络的特点,提出了及时对付敌人突袭,打破敌人围攻的具体做法,极大地提高了部队开展平原游击战的自觉性。周士第在战争中沉着冷静,依靠自己的雄才伟略,终于将敌军击退。

  据了解,收藏于省档案馆的周士第将军实物、照片等档案资料共200余件,它们见证了周士第将军一生的南征北战与革命激情。在省档案馆特藏馆中,记者看到了随周士第征战沙场的望远镜,细看那周身的破损,周士第英勇作战的画面仿佛出现在眼前:连日连夜的血战,彻夜无眠部署战略,枪林弹雨中的无所畏惧,最终将大量敌人歼灭。铿锵铁骨的形象永不陨灭。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让老物件渐渐磨损陈旧,但沙场将士的英武之气却会永存。

  “红色娘子军连是琼崖妇女的杰出代表,她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获得彻底翻身解放,拿起枪杆子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她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斗争的史册!”这是庄田在1984年3月30日为琼崖红色娘子军所题的字,也被收藏于省档案馆中,寥寥数语是对琼崖武装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的肯定。1984年到1985年,《琼崖纵队史》的编写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着,当时已年近八旬的庄田不辞辛苦,经常回到海南指导编写工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泽东所作的著名的七言律诗《七律·长征》。在张云逸的实物档案中,一幅悬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内容正是这首耳熟能详的诗。这幅字是朱德元帅1965年2月题写赠予张云逸的。

  一卷一轴,一纸一笔,将军们的风采深深地刻印在这些深具历史韵味的藏品之中:横刀立马时的英姿飒爽、谋划战争布局时的雄才伟略,他们的爱国精神为后人永远铭记。

  件件档案精心征集

  省档案馆副馆长刘玉峰介绍,馆里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将军档案资料可谓如数家珍。这里的每一样物件,从薄薄一张纸到沉重的一件家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档案,也是一个难忘的征集故事。“我们也要感谢这些将军的后人们对我省档案工作的大力支持!”

  回忆张云逸大将档案征集过程,刘玉峰说,大将长子张远之夫妇的全力支持令人感动。在他们决定将张云逸大将的珍贵遗物捐赠给海南省档案馆后,省档案馆专门派工作人员前去北京协助整理,2015年,这些资料装满了一个集装箱车从北京运回海口。而为了让这些资料尽快整理归档,张云逸的长媳、张远之的妻子王婷更是亲自在省档案馆参与相关工作。

  就在今年6月,省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卢胜之子卢晓愉代表家人将卢胜的5枚勋章捐赠给了省档案馆。卢晓愉说,父亲后来虽一直没有机会再回到家乡看看,但他却时刻惦记着这里。母亲姜斑华十分支持将父亲的勋章捐给家乡的档案馆。“这5枚勋章代表着父亲这一生的荣誉,让他们回到故乡也算是圆了父亲的归乡之梦。”

  周士第的后人也在几年前将多年来搜集的有关周士第的书籍资料捐献给省档案馆。

  一段段尘封的历史,由这珍贵的档案所呈现、记录,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代代传承,军人之魂与赤诚之心始终被人们铭记于心。(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郑舒凡 通讯员 张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