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四川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李家钰率部血战东阳关
来源:王剑峰   2020-08-16 09:01:17

  2020年是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川军47军军长丶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上将殉国76周年。

  仅以此文献给李家钰将军和47军抗日阵亡英烈!

  他们的英名如日月经天,如江河行地,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而永垂不朽!

  当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份子蹂躏,而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英烈们直面生死,毅然决然奔赴抗日图存第一线,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换来了中国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地位,为我们民族今天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烈们勇于奉献、甘于牺牲、坚韧不拔之抗战精神,理应受到后人万世景仰,并发扬光大传之后世!

  李家钰字其相,生于1892年4月25日,于1944年5月21日在豫中会战中,掩护友军撤退时为国捐躯!

  李家钰将军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瓦子坪,先祖于明迁入四川洪雅县中宝镇,清初再迁蒲江县大兴场白蜡冲(现成都市蒲江县大兴场镇小区九组)。传自其父李如松时,有水田两亩,兼营油坊丶打蓝靛为业。娶有妻、妾各一,李家钰为母熊氏所生。

  李家钰幼年在当地从名师读私塾,15岁(1906年)考入蒲江高等小学堂,18岁(1909年),李家钰见外患纷然,国事日非,毅然投笔从戎,前往成都的四川陆军小学堂求学。由于步行,李家钰到达成都时陆军小学堂的录取考试已结束了!李家钰想如就这样回家,不仅自已的志向无法实现,还愧对家人,于是他便等在学校门口,直到考官轿子出现,他便上前拦道跪下,说出来意并一再央求考官加试录取他,考官被他的诚恳所打动,便予加试,他才有幸入学。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李家钰积极参加罢课斗争,又参加组织学生军以响应辛亥革命。

  22岁(1913年),离开成都,远赴南京经多方努力进入南京陆军中学学习。

  同年,孙中山丶黄兴发起二次革命,李家钰积极联络四川革命同学,晓以反袁大义,组织成立反袁学生军,由南京赴上海,参加攻打制造局的战斗,这是李家钰参加的首次实战。失败后返回四川继续进行讨袁斗争,途经万县时参加了当地的讨袁军,并于同年10月由万县回到成都,转入四川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

  1915年1月,李家钰毕业,分到川军第2师刘存厚部第7团第2营邓锡侯营长下辖的第4连第2排任见习带兵,由于他训练有方,并严格要求自已,故使全排士兵心悦诚服,训练成绩和军纪都大有进步和提高,不久即被正式委任为第2排排长。1915年8月,移驻长宁。

  1916年,李家钰随邓钖侯由长宁赶到叙永,参加擭国战争。与士兵同甘共苦,英勇善战,而升任连长。李家钰每战谋定而动,奋勇当先,而先于士卒,且赏罚分明。后在与北洋军阀曹锟、张敬尧战斗中,功绩卓著而以战功擢升营长。

  1920年,升任川军团长。在成都北郊驷马桥丶迎恩桥击败了企图占据四川的滇军唐继尧部,先后升任邓锡侯部第12团团长丶第6旅旅长。

  1924年,李家钰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驻防安岳丶乐至两县。

  1925年,四川"统一之战“结束后,他分得驻防遂宁丶安岳丶乐至、中江丶蓬安丶射洪丶潼南、简阳等川中八县。并占据了华阳县和成都造币厂。是时,李家钰已拥有6个混成旅共18个步兵团的部队了!

  李家钰将自已的总部设在遂宁县城北辰街三元宫内。

  1926年5月,李家钰就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

  1927年5月10日,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第22军军长。

  1928年11月13日任国军编遣委员会川康裁编委员会委员。

  1929年任新编第6师师长。

  1931年,刘文辉委任陈鸿文为川康边防军第2师师长,接收了李家钰的华阳县县府丶华阳县征收局。收缴了成都市方池街李公馆守卫部队的枪械(成都市方池街李公馆现为四川省总工会管理使用,外观仍保存原貌),并趁势进攻简阳县李家钰的防区。

  1931年3月26日,遂宁城被刘文辉丶邓锡侯部攻占,李家钰只得退居顺庆府(现四川南充市)。

  1932年率部随刘湘参加"二刘之战",歴任四川北丶东路军总指挥。收复遂宁防区,总部迁回遂宁。

  1933年8月,在参加二刘之战中,大败刘文辉部,俘获刘文辉部师长陈光藻和旅镸石肇武,把石肇武当即处死,并将石肇武首级送到成都少城公园示众三天!石肇武土匪出身,被刘文辉招安后驻军成都,石部军纪极坏,抢掠成性丶为非作歹,其罪行累累,民众恨之入骨,人称石老虎。悬首示众后人人拍手称快!

  1933年10月,任四川"剿匪"第三路总指挥,率部围剿川北红军徐向前部。在战斗中屡遭失败,团长龚彬进剿遇伏,全军覆没,情急中龚彬跳入河中只身得免!当他似落汤鸡似逃回向李家钰报告时,李家钰说;全团弟兄都没了,你这团长还有什么脸来见我?随即拔枪将其当场击毙。因其屡剿屡败,损兵折将,蒋介石痛斥其剿匪不力!以至1936年眨谪远戍西昌。

  1935年10月15日,李家钰任104师中将师长兼第一绥靖区司令官。

  1936年2月25日,实授中将衔。奉命移防西昌,但在遂宁仍设留守处。

  李家钰自1925年入驻遂宁至1936年退出遂宁移防西昌,期间对遂宁防区下辖各县的文化丶教育丶交通丶经济均多有建树。他下令在防区遍设关卡收取赋税,又自印货币在防区各县流通。所得除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外,全部投入地方的文化、教育丶交通丶经济建设。

  李家钰初到遂宁,除简阳外,其它七县没有一所普通高中。在截留了安岳、乐至两县上缴四川省教育廰的教育经费后,又集中七县资金在遂宁城南新建"四川省立第七高级中学",李家钰自兼校长。特聘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为学校设计了一幢高大丶气派丶全木地板结构的西式教学楼,以国父孙中山之名命名为中山楼,此楼平面布局前为中字型、后为山字型,两楼一底,座北朝南。此校于1949年后改名为遂宁师范学校,现为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此楼在三楼大梁上还清楚的留有落成时李家钰的墨宝:国民革命军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建

  1928年,李家钰还为该校建了和中山楼风格一致的其相楼(因李家钰字其相),现在这两幢楼均保存完好。

  此外,李家钰还在遂宁梭子街创办了聋哑学校,为当地聋哑儿童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园地。同时,下令防区各县都要兴办一所女子初级中学,使女孩子能接受教育。

  自1926年开始,李家钰先后在防区主持修建了由遂宁通往防区各县的马路:

  遂乐路(遂宁至乐至)丶遂简路(遂宁经乐至到简阳)丶遂安路(遂宁至安岳)丶 遂潼路(遂宁至潼南)、遂蓬路(遂宁至蓬溪)丶遂射路(遂宁至射洪)的公路,方便了百姓出行,也带动了商贸流通。

  遂宁原无公共图书馆,李家钰入驻遂宁后把国民党党部原址作为图书馆,并把1927年从上海购回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万有文库”丛书入藏其中,又于1931年新建馆舍。

  1929年主持《遂宁县志》五修十八卷,并亲自作了《新修遂宁县志序》,在年底出版。

  还在遂宁修建了遂州公园、船山公园,引进电影放映机,将戏院改为电影院,开创了让老百姓看电影的先河!

  还从上海买回了三辆滊车,成立了遂宁马路局管理交通工作,遂宁陆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还敷设了遂宁至简阳的电话线,使遂宁和成都及全省邮电线路连成了一片,为遂宁今后的城市建设和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下初步基础。还举办劝业会以促进当地文化丶体育、经济发展。

  并派部队填平了干涸的护城河,修建了环城马路,新修了一条大街,并扩建了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道,拓宽街道路面,使街道楼房整齐划一,还整修了部份街巷,使遂宁城市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并高薪聘请技工在遂宁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除维修所部枪械外还大量仿制汉阳造步枪丶生产无柄手榴弹。我父亲告诉我,在山西打日本时用的就是遂宁造的仿汉阳制步枪,毛病很多,哑火丶卡壳是很平常的毛病。手榴弹是一个装了药带引信的铁砣砣,是用当地既廉价又方便的竹麻编的篼篼包起,尾部留有约三寸长的竹麻尾巴。用的时侯把引信一拔抓到尾巴向敌人扔去,有时落地不能马上爆炸,日本鬼子检起来又给我们扔回来才爆炸。

  1936年10月12日,陆军第47军在四川成都成立(所属部队源自四川陆军第3师第6旅)。出川抗战前驻四川西昌,隶属川康绥靖公署,47军下辖只有一个师即104师。

  1937年7月初,何应钦奉蒋介石令飞抵重庆,代表国民政府主持7月6日至10日在重庆召开的四川整军会议。

  7月6日参加整军会议的四川各路大小军阀齐聚一堂,由何应钦主持会议,并代表蒋介石说明此次整军的意义。他说;自1935年6月,川康军队第一次整军,是呈报中央有案的,若以团为单位来比较,四川现有171个步兵团,是日本全国军队的二倍半之多,日本举国只有70个步兵团!

  以四川一省之力要养活总兵力达六丶七十万,171个步兵团可见百姓负担之重,无怪乎部队质量之差,故四川军队必须整理!

  这一下会议室就乱了套,谁都知道有枪腰才硬,谁都不想裁撤自已的部队,都想保住自已的地盘,所以大家都以种种借口搪塞,当天草草收场。

  第二天,会议一开始何应钦就以沉痛的语气宣布;7月7日,也就是昨天,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战争开始了!本来各揣小九九参会的川军将领,这时却同仇敌忾,在会上齐吼;"我们愿率所部,参加抗日战争"!

  "川军愿在刘湘主席统率下,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在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整军会议在7月9日草草收场。何应钦宣布:

  ?一:川军各部缩减百分之二十;

  二:川军各部团以上军官由国民政府有关部委直接任命;

  三:各部军饷,按月由国民政府军政部派员点名发放。

  整军会议确定李家钰所部陆军第47军编制为2个师共辖7个步兵团。

  1937年8月1日,以原104师第2旅和补充团扩编为178师隶属李家钰所部第47军。178师师长为李宗昉,四川彭州人(1943年11月15日接任第47军军长)。

  178师下辖第1061团丶第1062团、第1063团。

  1937年8月7日,刘湘奉命飞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会议召开期间突然发生了两件举国震惊的事;8月9日,日军蓄意制造事端,派遣驻上海陆战队第一中队长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斋滕要藏,乘军用车强行闯入虹桥中国军用机场,并开枪打死一名中国卫兵。中国卫兵自卫反击,当场将蓄意制造事端的日军官兵二人击毙!

  8月12日,国防会议在南京中山陵举行最后会议,宣布紧急闭会。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全面战争开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

  决定川军为第二路预备军,任命刘湘为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邓钖侯为副司令长官。下辖两个纵队。接着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战区长官部设在许昌,担任平汉路方面的作战任务。

  右与第一战区相连,左与第二战区相接。

  第一纵队总司令为邓锡侯,副总司令孙震。下辖:

  第41军军长 孙震(兼)

  副军长 董宋珩

  参谋长 杨俊清

  第45军军长 邓锡侯

  副军长 马毓智

  参谋长 朱 瑛

  第47军军长 李家钰

  副军长 罗泽州

  参谋长 魏粤奎

  以上各部由北路步行翻越秦岭,到西安换装后向第七战区司令部集中。

  另驻贵州杨森的第20军丶郭汝栋的43军(第26师)由贵州驻地出发,经湖南增援上海。

  第二纵队总司令由刘湘兼任,副总司令唐式遵。

  下辖第21军丶第23军、独立第13旅、独立第14旅。由重庆水路乘船到宜昌登陆,再向第七战区集中。

  刘湘很快和川军各军首脑协商,组成了第七战区的战斗序列:

  司令长官 刘湘

  (后兼第23集团军总司令)

  参谋长 傅常

  副参谋长 余中英

  第23军军长 潘文华

  参谋长 杨百昌

  第21军军长 唐式遵

  参谋长 刘熙鉴

  独立13旅旅长田冠五

  独立14旅旅长周绍轩

  9月5日,四川各界民众欢送川军出川抗敌大会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召开,参会民众达万余人。大会由四川抗敌后援会主持,张澜在大会上宣读了《欢送川康出征军告同胞书》丶

  刘湘接着讲话;军人御侮救国是其本分,川军今为救亡图存,为民族而战,洗掉过去打内战争地盘的耻辱,出川为国而战是很光荣的! 邓锡侯代表第一纵队讲话;古人说过,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之时忘其亲,闻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我们出川抗日要抱血染疆场,马革裹尸的决心和日军作战,我们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前赴后继,一定会战胜敌人,取得最后胜利!

  唐式遵代表第二纵队讲话;我们出川抗日,抱定必死之决心,不将倭奴赶出中国,决不生还。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失地不复,誓不回川。并即席赋诗一首以明其志:

  男儿立志出夔关,

  不灭倭奴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处处是青山。

  1937年9月6日,邓锡侯第一纵队孙震部第41军727团为先头部队,由德阳县孝泉镇出发,沿川陜路北上,向西安集中。

  第47军军长李家钰在"七.七事变“后即致电国府:日本对平津的侵略,絶非一时局部之冲突,在国家存亡最后关头,应全国一致动员,挥军应战。我部正事整编,士气激昂,倘蒙移调前方,誓当执殳赴难!

  1937年8月18日,管辖四川、西康两省的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四川省主席刘湘,约集邓锡侯丶孙震丶李家钰丶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等高级将领,召开川军出川抗战协商会议。参谋长傅常中将代刘湘宣布;

  首批出川抗战的川军兵力共为11个师,即绥署直辖的唐式遵丶潘文华丶王瓒绪三个军各出两个师;45军、41军各两个师,47军李家钰部一个师!

  李家钰即起身,慷慨陈词"我以前的部队,都在打内战。现在为国效命的时候到了,我不留家底,决定我部所属两个师全部出川参加抗战!

  全场掌声如雷。傅常又宣布:驻贵州的川军杨森部第2O军的两个师,及郭汝栋第26师,也坚决请缨抗战,决定全部开赴前线!故川军首批出川者共有15个师,定于9月5日前开拔!

  李家钰部第47军远戍西昌,1937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五),李家钰率部在西昌誓师后,即向成都进发。

  10月初,李家钰在成都以北新都县(现成都市新都区)召开抗日动员誓师大会,他在大会上说;日寇侵略意在亡我中华,灭我民族,保国卫民乃我军人天职。并现场赋诗一首以明其志并激励将士:

  抗日救国出四川,

  不灭倭寇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到处是青山。

  10月3日起,第47军104师丶178师徒步北上,每天出发一个团,新都百姓夹道欢送,纷纷把煮鸡蛋、花生、锅盔往士兵手上塞。北上途中,凡经城镇,百姓均锣鼓振天,夹道欢送!

  1937年9月23日,奉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

  撤销第2路预备军,以邓锡侯所部第一纵队成立第22集团军,邓锡侯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下辖第41军。同年10月,第45军编入序列。11月第47军编入序列。

  11月21日,李家钰率军部人员由成都乘飞机抵达西安。23日,47军所部两个师共七个步兵团全部到达西安。原说在西安由军政部为川军换发新式武器丶皮背心和新棉衣,但军政部并未能兑现承诺。川军此时仍穿着出川时的草鞋,一套单衣裤,此时西安北风劲吹,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但将士们仍士气饱满,抗日决心坚定!

  就在此时,接到蒋介石命令,调47军归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指挥。李家钰急奉令率全军由西安乘火车沿陇海铁路东抵郑州,长官部即令全军转赴焦作,阻击南下的日军。李家钰令104师为先头部队,行至东阳镇即与日军遭遇,104师师长李青廷即令所部抢占阵地与日军展开激战。李家钰接报,急令178师投入战斗,与日军血战两天,伤亡甚大。全军又奉命转移到梓河一带,继续和日军作战,形成对峙。

  12月初,第47军奉命,改乘平汉线火车,北至新乡,再转道清铁路丶在博爱县下火车。此时博爱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马匹都冻得不能行走了,在火车站烧火取暖后才能开步。当地百姓看到川军扛着简陋的武器,穿着单衣丶草鞋,仍精神抖搂奔赴抗日前线,都主动予以慰问。

  1937年12月18日李家钰率部抵达山西省长治,归属第2战区,由战区司令长官阎钖山、副司令长官朱德指挥,规划长治、长子、潞城丶平顺丶黎城丶襄垣、屯留丶壸关等八县为47军防区。47军军部和104师李青廷驻长治,178师李宗昉部前往黎城接防鲍刚独立旅的东阳关阵地。

  李宗昉率178师接防东阳关鲍刚独立旅阵地后,立即带全师营丶团干部对原有阵地进行检查,随后立即命令对阵地进行改造丶加固(鲍刚部在东阳关构筑的阵地均是露天阵地,178师接防后,依据地形地貌将部份露天阵地改造成隐蔽的地堡丶地沟式阵地,更有利于最大限度杀伤敌人,保护自己),并利用东阳关的明长城遗址修筑了第二道防线。

  东阳关及长治附近之战斗

  民国27年2月初,平汉路北段之敌,为策应其津浦路北段之攻势,除向豫北方面发动南侵外,武安之敌,亦同时向冀晋边境进出,我乃派兵在东阳关一带堵击,用以策应津浦路方面我主力军之战斗,及掩护第二战区右侧背,于是开始本战斗。

  东阳关及长治附近之地形

  东阳关位置于冀晋边境,在晋省黎城县东北,为晋东门户。由此东出冀省之涉县,西走晋省之长治,有涉长公路贯通其间,交通甚便,为敌军西侵转用机械化部队必取之道路。长治据太行山之麓,扼浊漳河之源,地势崇高,与天为党,故昔称上党,实为一局部军事要地;惟自东阳关以下迄黎潞之间,多起伏小高地,无险可守,故东阳关一旦不保,长治即告危急。

  战斗经过

  敌军第一零八师团,自民国26年冬平汉路北段作战终了,占领武安地区以来,即与伪军一部从事整补,以作西侵之准备。

  时我第一战区所属之骑兵第四师及游击队孙殿英部,防守于涉县一带地区。第二战区之第四十七军,为掩护晋东门户,于十二月中旬,奉令继第十三军(该军及独立第四十六旅原担任东阳关长治一带守备)之后,以主力控置长治虢亭镇一带;并以有力一部接替东阳关防务,积极构筑工事,加强战备。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四日,卫立煌前敌总司令,以第二战区奉军事委员会令策应第一丶第五两战区之作战,将以全力向北出击,感于东阳关为冀晋边境重要据点,关系右侧背之安全,在战略上极关重要,乃电令第四十七军李家钰军长,指示作战方略如左:

  一丶敌军如由晋东进攻,东阳关自系主要道路,我阵地之选定,应尽量向前推进,与对辽县方面均须构成坚固纵深之阵地带,以保持极大靱性。

  二、虹梯关丶石窑滩丶玉峡关、通林县各道路之阻塞,可即预行办理。

  李家钰军长奉到上述电令后,即加强战备,以防敌军西侵。当时该军之1O4师第310旅任沁县丶襄垣丶屯留丶潞城一带之守备,第312旅任长治丶长子丶壸关丶平顺一带之守备,师司令部位置于长治北门外;第178师之1061团(欠第2营)控制黎城以东地区,第1062团(附1061团第2营)在林旺七田井一带任邯郸南北地区之游击,第1063团任东阳关一带之守备。第47军司令部位置长治。

  2月14日,武安敌军第108师团主力及伪军王英部约3000人,向涉县以东我游击队孙殿英部及骑兵第4师王奇峰部进攻。我军以兵力劣势,逐渐向涉县方面转移,是日敌军先头窜至鸡鸭铺附近。我第47军奉令策应骑兵第4师作战,其在七田井一带担任游撃之第178师第1062团团长罗仕英,即以第3营由七田井驰赴东西井店,进击鸡鸭铺敌军侧背。该营于17时到达,向敌左翼侧击。斯时李家钰军长于长治军司令部综合当面敌情,判断敌军有经涉县西侵企图,乃决心就东阳关阵地迎撃敌军,阻敌西进,即令178师扼守东阳关阵地,并支持涉县方面之骑兵第4师;同时又令104师向潞城集结,视情况倾入东阳关翼侧,以期将敌人于涉县以东地区撃灭之。

  第178师李宗昉师长,基于上述任务,即由黎城亲赴东阳关部署兵力;并令第1062团(欠第3营)截撃进攻涉县之敌。第104师亦向潞城一带集结,并先遣第620团进驻黎城。

  2月15日1时许,进至鸡鸭铺附近之敌,继续进攻我骑兵第4师,经激战后退守南北一带,适我第1062团主力到达小车附近,并与第3营取得连络,正准备攻敌左侧背;惟骑兵第4师以涉县无险可守,乃向索堡及东西辽县一带山地转移,涉县遂自动放弃。我第178师李师长,乃令第1062团以主力转进于清漳河右岸占领阵地,掩护师主力进出;并令该团第3营,留置于涉县以南龙山附近,与敌保持接触。9时许,第178师已全部到东阳关附近,并已部署完成。其部署如左:

  一、第1061团(欠第3营)为右地区队,占领五指山丶杨家山及寨脑轿顶山之线阵地。

  二、第1062团(欠第3营)为中央地区队,占领河南店丶响堂铺一带阵地,担任涉长公路正面之守备。

  三丶第1063团为左地区队,占领后岭村亘小曲蛟丶福堂沟一带高地及宽嶂南峪一带阵地;并派一部于秋树园附近,向北警戒,掩护侧背。

  四丶第1061团第3营及第1062团第3营,控置于东阳关以东地区,为师预备队。

  至21时许,敌军进占涉县,我留置龙山附近之第1062团第3营,随即向清漳河右岸转移,归还预备队位置。

  2月16日拂晓,敌军步骑数百,在其炮火掩护下于河南店附近强渡清漳河,与我第1062团发生激烈战斗,未几,河南店阵地被敌突破,该团以预备队第2营逆袭,白刃冲锋,我连长黄德威、廖占武相继阵亡,以下官兵伤亡亦众,该团不支乃转移椿树岭南北之线,继续拒敌。午后敌后续部队到达,乘势向椿树岭阵地进攻;同时进攻我左右两翼阵地。于是全线发生激战,我官兵沉着勇敢,力拒顽敌,第1061团连长黄高翼,及各团排长十余员,均奋战殉国。是时,李家钰军长已至潞城,鉴于敌势猛烈,乃令黎城之第104师先遣第620团,速开至停河铺,归第178师李宗昉师长指挥。

  21时许,敌军突破椿树岭阵地,直迫响堂铺我第1062团,遭我第1062团反攻。战况猛烈异常,该团第6连伤亡殆尽,孙模连长身负三伤,犹裹创力战,卒至阵亡,而敌军亦受巨创向椿树岭撤退。是夜敌复由左翼向我第1063团阵地进攻,战况激烈,该团第2营周策勋营长,率部出击,于黎家山附近力战殉国,攻势因之顿挫,赖孙介卿团长进至长脚底高地督战,阵线遂趋稳定。惟是时由涉县退至索堡之骑兵第四师,向辽城转移,以至我军左侧翼顿感暴露,敌军遂乘隙以轻装步兵七八百,经索堡丶峪裹向秋树园迂回,威胁我左侧背。李师长据报后,即令预备队第1061团第3营谭培营长,率第八、九两连,附重机枪一排,迅往庙上村丶龙王庙一带堵击。

  2月17日三时,敌军以一部由峪裹以北经后贾岭丶高石河向停河铺方面迂回,适我第104师第620团到达停河铺,李宗昉师长鉴于敌军迂回行动对我左侧背威胁严重,乃令第620团前往阻击。该团行至西黄须以北之白鹤山附近,与敌发生遭遇战,十时,敌军全力进攻,与我全线发生战斗,右翼方面,敌军进迫五指山,第1061团与敌激战于该山山顶,左翼敌军,与我第1063团在杨家山反复争夺,福堂沟高地已为敌军占领,而我第1063团第3营,与进至秋树园之敌在庙上附近发生白刃战,争夺惨烈,谭培营长丶杨廷春连长先后阵亡,第九连及重机枪排,全部壮烈殉国,第八连亦伤亡惨重。李师长鉴于左翼战况不利,又以第1062团第9连疾驰应援,堵击南进日军。至15时许,战况益形剧烈,全线阵地被敌机及大炮大部摧毁;右翼五指山阵地被迫放弃,我第1061团转移杨家山轿顶山阵地,继续抵抗;中央方面,响堂铺附近之敌与我第1062团发生争夺战,左翼庙上村已被日军攻占,并续向南压迫。是时第178师特务连亦已参加左翼之战斗,第620团亦在原阵地与敌对峙。是日,第104师主力,虽已到达潞城集结,但未及参加战斗。

  李家钰军长鉴于我军伤亡甚重,阵地逐次放弃,战况陷于不利态势,乃决心放弃东阳关,退守长治,遂变更部署如左:一丶第104师长李青廷,指挥310旅为右翼队,占领壸关一带山地,努力侧击向长治进攻敌军之左侧。

  二丶第312旅旅长李克源,指挥624团为长治守备队,固守长治,并派高级参谋李光渊协助之。

  三丶第178师师长李宗昉,指挥该师为左翼队,占领长子东北一带阵地,侧击向长治进攻敌之右侧。

  四丶第623团为总预备队,位置于申家庄以南地区,并维护长治、高平间交通之安全。

  五、军司令部位置于长子东端。

  上述部署既定,李家钰军长乃令第623团先于黎城以南之浊漳河右岸占领掩护阵地,俟第一线部队转移后,再经壸关方面归还总预备队位置;右翼队及长治守备队,实时分向壸关长治转移。

  各部队奉令后,即向指定地区转移,第623团于17时许到达浊漳河右岸,占领漫流岭南北之线及河岸掩护阵地,第178师及620团,即于17时后开始转移。

  2月18日拂晓,敌军发觉我军撤退,即跟踪追击,至13时许,敌追击部队已通过黎城迫近浊漳河,遭我掩护部队阻击,敌我遂于浊漳河两岸隔河战斗。敌军旋以一部约二千余名,经我左侧方之石梁附近,偷渡浊漳河向合室镇前进,我第623团为避免受敌包围,乃向潞城方面转进,未几复在潞城东南之愚山与敌对峙,至晚乃利用夜暗转进,经壶关到达申家庄附近预备队位置。是时第620团已归还第104师第310旅建制,第178师到达潞城西南之马厂,续向长子方面前进。

  2月19日7时许,敌进占潞城后,即循涉长公路向长治前进,9时到达南垂镇以北地区,与我第104师第310旅警戒部队接触。旋敌后续部队到达,我警戒部队遂经北钰山退回鳯岭。11时许,敌经南垂镇迫近长治城,而敌炮亦在南垂镇及鹿家庄一带放列,向我射击,自午迄晚,炮声不绝,至20时许,长治北关城垣被敌炮火摧毁,敌兵七八百,继在炮火掩护之下迫近城下。是时我守备部队第312李克源旅长,抱与城共存亡之决心,一面令守城部队奋勇堵击,一面令各部队急速完成巷战准备,即将预先储备之土囊沙袋,以天主堂为核心,分向东北西各方面构成梯次工事准备,作为最后之抵抗。

  2月20日拂晓,敌复集中炮火猛轰城垣,城墙崩陷数处,敌军乘隙攻入,我守军退守街市,竭力拒敌,血战至15时,敌兵愈增,我守城部队几全部牺牲,长治遂告不守。是时李克源旅长于混战中曾电告李军长,以城池被毁,敌军涌入,当作最后奋斗,与城偕亡。李家钰军长综合当时战况,决心转移于长子以西有利地带,继续阻敌西侵,即令长治守备队第312旅李克源旅长,相机率部突围,向长子西南山地集结;又令右翼310旅丶预备队第623团向端氏地区集结,左翼队第178师向横水集结,军司令部向横水转进,东阳关及长治附近战斗遂告结束。

  第47军第104师第624团长治之战,当日军用飞机丶大炮轰开长治北门突入城内时,川军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尸横街巷。守卫大北街的川军一个连、退守天齐庙的川军一个营全部壮烈殉国。

  长治之战川军守城副司令李光渊,在城破后的巷战中负伤,由其弟李光荣背负且战且走,后从长治南门缒城而下,突出日军包围。时任312旅少校主任副官杜长松,左腿重伤由两名卫士保护突围,转回四川忠县第四陆军医院治疗。上尉参谋李浩东,与日军巷战身负重伤突围。川军阵亡官佐计有:营长杨岳岷,连长:夏抚涛、杨显谟丶苛华丰,排长8名共计阵亡一千余人。

  日军伤亡也在千人以上。日军将阵亡川军将士遗骸集中葬于南门外,并备礼祭奠,所有过往日军官兵均脱帽敬礼。

  1939年1月10日,长治各界人士举行隆重祭奠仪式,悼念长治保卫战阵亡川军英烈,并在市内莲花池建了《长治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建有碑亭(2019年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前往悼念祭奠英烈时,在当地抗战史研究者、退休中学歴史教师郭新虎先生带领下,造访莲花池时,碑已不存但碑亭尚在市总工会院内)。郭新虎老师还陪我们去参观了《抗日战争前期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歴史展》馆内专门为川军第104师第312旅第624团设一专门展柜,命名为:守城之战,展示了守军誓死保卫长治的决心,用大量图片丶文字展示了长治保卫战的惨烈,纪念川军英烈!

  据黎城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于2016年2月出版的《川军血战东阳关》一书,详尽的描述了川军第47军178师血战东阳关的惨烈!

  在大战在即,2月13日李家钰鉴于川军没有重武器为了减少无谓的伤亡急赴临汾面见阎锡山丶卫立煌请拨炮兵支持,阎钖山、卫立煌没有立即应允,因军情紧急,李家钰即返长治。李家钰走后,卫立煌决定调炮兵支持东阳关,这支马拉炮队整整走了两天,16日才到达长治,李家钰即令开往东阳关受李宗昉指挥,当晚炮队到达漫流河住下,此地距东阳关尚有5O华里。17日上午得知东阳关可能不保,遂原路返回。而日军拥有一万余人并配有坦克丶大炮,每天上午正式开战前,日军呼唤4架飞机对我方东阳关左丶中丶右阵地狂轰滥炸,低空扫射,然后又是大炮饱和式炮击,才发起步兵攻击。川军以低劣的装备,凭籍地形优势,以血肉之躯在东阳关血战中附出二千多名将士的生命,使日军付出一千余人的伤亡重挫了日军的凶焰!

  日军之所以能以七八百兵力轻装绕过东阳关正面,经秋树园丶龙王庙威胁到东阳关左侧背,是当地汉奸高承祖向日军献策,并亲自带领日军经当地药农、猎户出没的小径袭击了秋树园、龙王庙。178师在上述两地守军经激战后全军壮烈殉国,龙王庙守军的一个排在力战不支后,带着重伤员退入龙王庙继续抵抗,日军丧心病狂的堆上柴草把龙王庙付之一炬,妄图迫使守军投降,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守军宁愿葬身火海也没有一人出来投降!从东阳关撤下来的川军178师在向西退往黎城方向,从山上下来要经过一个叫玉石桥的地方,约有七八百米的开阔地上一道土坎才是涉长公路。这是川军撤退的必经之地,日军在东阳关的大炮用密集的炮弹将这里变成了死亡之地!在《川军血战东阳关》一书中叙述,从东阳关至黎城20里的大路小道都有牺性的178师将士的遗体。

  《川军血战东阳关》一书中记载;

  178师于1937年12月18日进驻黎城,至1938年2月18日撤离,虽只有短短2个月,但因军纪很好,所以军民关系很融洽!在东阳关激战期间,当地百姓主动承担起了帮助军队转运弹药、粮粖、护理伤员。更有甚者一些青年主动到阵地参战。

  战后主动掩埋烈士遗骸,掩护、收养伤员。并为东阳关阵亡烈士举行公祭大会,在东阳关修建了川军纪念碑、川军庙。

  1938年11月6日,中央通讯社报导:

  李家钰部前在东阳关丶长治一带抗战,其可歌可泣之事甚多。该军器械不如敌军之优越,然官兵牺牲之精神,莫不令人敬仰。在长治城中,全团殉国死节,子弹完后,继以枪托拳脚与敌巷战肉博,毙敌达两千左右。官兵宁愿饿死,不愿掠夺,深为民众所景仰。现潞城至黎城途中,民众自愿为该军修建庙宇及纪念碑甚多。大小庙宇,皆立该军阵亡将士神位,堪为我军之表率!

  1938年12月,八路军随军记者卞之琳在《长治马路宽》一文中写到:

  城破了,完了吗?不,还有巷战。兵士在被解决之前,把枪枝毁了,或投到井里。一场壮烈的战斗,博得了长治一带老百姓简单而可贵的一声:四川军打得好!

  继2月21日长治陷入敌手后,日军108师团1500余人,又向襄垣县第47军阵地发起进攻,川军一个团奋力抵抗,,组织平民安全转移后,他们与日军激战三小时,打退日军四次进攻,日军伤亡数百人,2月24日第3军丶第13军及川军第47军在上丰丶南娥丶石峪坪展开十华里阵地战,从上午九点打到下午四点,打退日军108师团六次冲锋。最后,日军以飞机大炮轰炸,虽冲破我军阻击圈,但也付出了一千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2014年春节后,黎城县派出以政协副主席杨增元丶政协文史委杨建乐丶东阳关镇民政主任段小军专程到成都寻找、看望原第47军178师健在老兵,并看望老兵后代。在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陪同下,走访了成都丶蒲江丶彭州健在的东阳关抗战老兵郑维邦丶黄开仁丶徐治安。在成都的活动结束后,他们提出要来广汉看望我父亲(我父亲王振庸,东阳关保卫战时任178师1063团团部中尉文书,同年6月,安邑之战后升上尉。我父已于2010年5月6日无疾而终,享年95岁)。我接到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张光秀秘书长电话后,即带着父亲回忆录手稿丶北京记者方军、建川博物馆副馆长何新勇采访我父亲时的音像光盘到成都和他们见了面。他们看了我带去的资料认为很珍贵,马上拿去复印、翻刻。

  我于2014年7月第一次去黎城县寻找父辈抗战足迹,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特别是看到在黎城宾馆门前主干道的文化墙上,看到黎城人民对川军第47军的深厚情谊,他们用浮雕把第47军李家钰军长全身戎装骑马像的英姿展现在文化墙上。随后的几天人大副主任孙广兴丶政协副主席杨增元丶政协文史委主任杨建筑、东阳关镇民政主任段小军陪同我踏遍了东阳关的几个主要阵地,站在巍巍太行山上父辈抗日阵地遗址,看到壁立陡峭山谷中穿关而过的涉长公路,似乎看到了硝烟弥满,川军和日军浴血奋战的身影。在我返川前,刘县长知上述领导和我进行了座谈;从他们的介绍中得知,他们为了纪念178师为保卫黎城百姓,在东阳关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县里决定在东阳关抗战遗址最高处建一座纪念碑,并把设计图给了我一份,要我带回四川给原47军老兵和后人看后提供参考意见(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没能建成)。2014年9月,黎城县政府出面还邀请第47军的老兵及后人前往黎城县举办了盛大座谈会,邀请了四川、山西的媒体记者,并到东阳关祭奠了阵亡烈士。

  2015年8月,四川电视台丶山西电视台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决定联合在山西黎城县东阳关保卫战遗址 作现战直播。川台要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推荐人选,研究院就推荐了我。但事前并没给我说去的目的,我认为可能是我此前和黎城政协丶民政相关人员 见过面,又亲自去黎城抗战遗址考察过,回川后又和黎城方面常有联系,和川台去便于协调丶沟通,所以也没什么准备。殊不知当天上午在东阳关直播现场,他们请政协杨增元副主席讲了东阳关保卫战黎城人民主动帮助178师运送武器弹药、向阵地送水送饭丶转运伤员,冒着生命危险收殓掩埋烈士遗体丶收养伤员的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事迹。当他要讲完的时候,川台的罗平老师过来对我说;王老师你准备一下,杨副主席讲完后你就接到讲。我一下没反应过来,我说;我讲什么啊?你们事前没给我说,我根本没有一点准备怎么说嘛?罗平老师说;这有什么凖备的,你父亲当年在这里打鬼子他是怎么给你说的,你现在就怎么给大家说就行了,如我们提前给你说了,你就有时间编故事给我们听了,之所以提前不给你说,现在才给你说,你就没时间去加工,讲的才是真实的!于是我给大家讲了1938年2月17日发生在1063团阵地上的战况。当日下午第178师李宗昉师长正在东阳关关楼上督战,突然发现1063团中校团附王杰才防守的中央阵地被一小股日军突破,有少数日军已进入我军阵地正和守军进行白刃战,情况万分危急!李宗昉师长马上令师部特务连第一排屈池州排长率部火速增援,屈排长不敢怠慢,立即率部跑步前往中央阵地,到达阵地后马上集中火力向正从缺口往上爬的日军猛烈扫射,日军猝不及防被增援的生力军迎面打得狼奔豕突滚下山去了,增援部队和阵地上的守军将突入阵地的日军完全歼灭干净,1063团的中央阵地终于脱离了危险,但我军伤亡也很大!据参加增援的师部特务连第1排第3班,时任副班长的陈海才老兵告诉我,战斗结束后第3班只有3个人了,可见战况之惨烈!

  同时1063团孙介卿团长率第2营防守的大东阳脑也几度告急,由于这片阵地前山势较为平缓,当天日军先后四次攻入阵地和守军进行白刃战,但即使最后一次守军弹尽援絶,他们用大刀、枪托丶石头和日军博斗,最后日军遗下无数尸首逃下山去时,1063团第2营也几乎伤亡殆尽,第2营长周策勋在17日下午的反撃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孙介卿团长身负重伤。由于敌我双方经数次激烈博杀,都已精疲力竭,加之时已黄昏,日军也无力再次向大东阳脑发起进攻,只是安排人员到阵地前沿收尸。我方守军也在村民帮助下忙于向后方转运伤亡人员,并抓紧时间补充枪弹,加固工事,以利次日再战!

  1998年版的《黎城大辞典》丶2008年版的《东阳关镇志》、1999年7月7日《山西日报》、2016年版《川军血战东阳关》均记有1938年2月东阳关血战后,流传至今的一首民歌:

  正月十七那一晚,

  日寇进攻东阳关;

  英勇川军来抗战,

  誓死保卫东阳关;

  火炮轰来机枪响,

  不胜川军手榴弹;

  高承祖呀当汉奸,

  引上敌人向北转;

  关隘险阻进攻难,

  抄袭夜奔北顶山;

  三皇垴上炮声响,

  李家屹罗扎营盘;

  川军撤退伤亡重,

  玉石桥上挨炮弹;

  死亡过半真可怜,

  黎城人民记心间;

  日寇打进黎城县,

  占据上党好河山;

  男女老少总动员,

  血债要用血来还。

  未完待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