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翊在抗战中的成名之役是滕县保卫战。其实在日军进攻滕县前夕,严翊的部队并不在城内。由于战况紧急,守城部队又不多,严营就被紧急派到城内,服从122师师长王铭章的安排,担负起守备东关的重任。在整个滕县保卫战中,东关的争夺战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占据了大部分的作战过程。
本来根据负责城防的张宣武的部署,东关由严翊的三个连守备,此外还配备了两个连做东关守军的后盾。而当日军发起猛烈进攻之后,严营就因为要填补被轰塔的城墙而前仆后继的为国捐躯了,就连作为后盾的两个连也马上损失殆尽。严翊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坚持督战,并组织起被打散的官兵,不管是不是归他指挥的,一律动员起来,向冲入东关的日军发起反冲锋。如此鏖战两昼夜,东关得保护不失,而严翊本人则在最后一次督战中,腿部中弹而奉命撤下了火线。
滕县失守前夕,守军残部开始陆续突围。对于腿部负伤的严翊来说,是突围部队的负担,势必影响部队的突围速度,所以他拒绝撤退并准备与城共存亡。好在他的那些被打的没剩几个的部下对他不离不弃,死拉硬扯的把严翊给拖出了滕县。尽管滕县保卫战是失败了,但严翊的名字却和王铭章、张宣武一样联系起来,被全国人民给记住了。
在严翊的做人准则中,忠字是摆在第一位的。他对于自己所服务的部队,以及提拔自己的长官孙震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一直到他当了124师少将师长的时候,仍能坚持这一信条,哪怕是在徐蚌战场上,部队即将覆灭的时候,严翊仍能坐镇指挥,坚守岗位,试图将残部给带回给孙震。也正是这个原因,严翊是在与解放军作战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成了俘虏的。
在解放军的精心护理下,严翊经过四个月的调养终于恢复了健康。当时三野的联络部出于统战需要,决定释放一批川籍贯军官做策反工作,严翊由于在疗养期间表现良好,被列入了名单。1949年7月,严翊释放回川,在受到孙震的召见以及同僚的祝贺后,暂时在孙震的绥署住了下来。毕竟孙震对于释放回来的严翊并不放心,就怕他是回来做策反工作的。对此严翊也是心知肚明,他本来就没打算回来策反,干脆就安心住下让他们考察去吧。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孙震认为严翊没有问题,便任命他为川鄂绥靖公署独立纵队副司令。到了同年10月,原47军军长杨熙宇和127师师长游联璋因为“互告”都被撤了差,孙震就想到把严翊提拔为军长。可严翊的军长位子还没坐热呢,解放军已经快打到家门口了。
前面说过47军内部不团结,这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军长严翊和所属三个师长的资历辈分都是平等的。除了127师新任师长袁国驯还比较听严翊的话,另外两个师长都各有主张。比如董宋珩和曾苏元决定16兵团起义的时候,严翊的意思是带着47军脱离董、曾的控制,向成都方面的堂兄严啸虎靠拢,而所属几名师长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有的支持起义,有和持观望态度,再往下一层,这副师长、参谋长、团长都有自己的算盘。总之,47军内部对于是否起义始终没能形成统一的意见。要不是严翊得知堂兄已经决定起义,要不是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这47军的结果还真难说。不管如何,严翊还是带着47军跟着16兵团起义了。
部队是起义了,可因为没能形成统一意见,麻烦就来了。首先是严翊对于起义并不认同,他想在部队里找一些反对起义的军官,与他们形成统一战线再谋出路。这一找,还真就找出一批,其中首推第302师参谋长贾绍谊的行动最为干脆。就在47军起义后不久,302师大部分部队就在贾绍谊等人的鼓动下撇开支持起义的师长张子完,宣布“反正”。严翊得知此事后,立即派遣军部作战科长徐镜波前往联系,并且要徐科长带上军用地图,提供“反正”部队的行军道路。此后47军的其他两个师也陆续出现了连、排级部队的叛乱事件,一时间弄的47军内部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不过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朝严翊所想的哪个方向发展,因为及时反应过来的解放军立即对叛乱部队实施围剿,很快,就把他们都解决了。为首的贾绍谊被枪决不说,严翊也在事后的清查行动中被举报,经过核对确认,严翊被判处了二十年有期徒刑,并被押送北京关押改造。
在经历了这一次风波之后,严翊是彻底服输了,他在功德林的改造很积极。因为表现良好,严翊于1963年4月被特赦释放了。获释后的严翊选择在北京定居安度晚年,遗憾的是他没能如愿。后来,严翊“不堪重负”,于1967年过早的去世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