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满洲警察重要写真集成》: 杨靖宇将军遗首照片以及照片背后“怨敌杨靖宇射杀”的字样)
寒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
英雄杨靖宇,常活在人间。
这是流传在吉林省长白山一带的民间歌谣。
杨靖宇可以说在中国那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又名顺清,字骥生,化名张贯一、乃超、杨靖宇等。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
关于杨靖宇的革命和抗战的经历有很多记载,我在这里就不赘叙了。
我想说说杨靖宇到底是怎么牺牲的。
一直以来关于杨靖宇殉难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敌人围剿的最后关头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一种说法是被讨伐队射杀。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前,很多研究者根据抗联叛徒的说法,说杨靖宇将军是自杀的,而中日关系正常化后,一些来自日本的档案资料被披露,使我们知道了杨靖宇最后时刻的壮烈。
(宣传杨靖宇将军的连环画说,杨靖宇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杨靖宇指挥的抗联第一路军在东南满地区的活动一直是日本侵略者维持其殖民统治的心腹大患。1939年敌人围捕残杀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和杨靖宇的活动明显加大了力度,1939年4月7日,日本关东军公布“关作命第1483号命令号附件”称“在三江省、通化省和热河省,第四师团(包括指挥下的部队),有关独立守备队及西南防卫队,仍继续坚决讨匪,彻底消灭残存匪患。特别对于捕杀匪首(周保中、杨靖宇、金日成、李华堂、戴鸿宾、王荫武、陈翰章、李景荫等),须全力以赴。为此目的,满洲国机关应与军的讨伐密切联系,继续加强匪贼的归顺、瓦解工作”。伪满洲国治安部1939年4月14日发布满作命第13号附件《治安部一九三九年度治安肃正要纲》中说:“对捕杀匪首的部队和个人,由日本军及满洲国军发给巨额奖金。”此肃正要纲》,特别提出:“第一(最近改编的第八军管区所属部队)、第二军管区司令官,由其部下各精选两个挺进队(一队约一百五十名装备优良者),努力捕杀杨靖宇、金日成等匪首。”该文件附表《治安部关于捕杀抗联及抗日军高中级干部的赏金规定》:“杨靖宇总司令第一军军长一万元,赵尚志总司令第三军军长一万元”。
1939年下半年以来,日伪治安肃正计划全面实施,加紧了对抗联第一路军的军事“讨伐”和政治镇压,使活动在东南满地区的抗联第一路军的斗争环境更加恶化。为了断绝抗联第一路军的粮食来源,日伪当局强迫东南满地区的农民提前秋收,然后把粮食集中到指定地方,由日伪军警严加监管。
针对这种情况,杨靖宇曾分别派出警卫旅政委韩仁和率少年铁血队一部到濛江的头道、二道、三道花园一带,派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伊俊山率少年铁血队另一部到金川、辉南县的榆树岔、龙泉镇、韩家街一带,派第一路军总部参谋李兴绍率警卫旅一部到辉南县马屁股山一带筹集粮食,为部队过冬作准备。9月30日,杨靖宇率队来到桦甸县头道溜河,与中共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南满省委宣传部长全光、第一路军警卫旅旅长方振声及所率部队会合。会合后,杨靖宇、魏拯民决定于10月1日至5日,召开中共南满省委与抗联第一路军主要领导人会议,史称第一次头道溜河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韩仁和、全光、方振声、徐哲、黄海峰等。会议分析了当时的严重形势,研究了对敌策略,为保存实力,避免遭受歼灭性打击,决定对抗联第一路军各部实行“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的方针,以小股部队分散游击的方式与敌人周旋,以粉碎敌人的“讨伐”。会后,抗联第一路军各部,便以小股部队分散在长白山区的濛江、抚松、金川、辉南、桦甸、敦化、和龙、临江、辑安等地,开展游击活动,艰苦作战。此时,抗联第一路军的抗日游击斗争已进入极端艰苦时期。
头道溜河会议结束后不久,杨靖宇接到了被程斌裹胁投敌的原抗联第一军第一师战士于霖青幡然悔悟,回到抗联部队的报告。
为号召降队人员学习于霖青弃暗投明的行动,争取尚有天良的人,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于1939年11月发表了《告降队书》。《告降队书》痛斥了安光勋、程斌、胡国臣等叛变革命,甘当日寇鹰犬,破坏抗联等等罪行。《告降队书》说:“你们始而参加革命,继而背叛革命,终而破坏革命,思想矛盾,行动卑鄙,试问人生意义在哪里?”“你们恬不知耻招摇撞骗的行为,虽影响到抗日联军内极少数动摇不稳分子的附和,但觉不能说革命无望和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告降队书》是抗联第一路军在斗争进入极端艰苦时期发出的,它充分表达了抗联第一路军指战员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和坚定不移的抗战必胜信念。
头道溜河会议后,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率警卫旅南下,积极开展游击活动。
(1940年2月中旬,日伪讨伐队在濛江追击杨靖宇将军)
11月22日,杨靖宇率警卫旅第一、第三团在濛江县那尔轰一号桥伏击日伪军“讨伐”队,歼敌30余人。12月7日,杨靖宇率队在龙泉镇北方的角杆顶子与日军有马部队交战,毙伤敌10余人。12月9日,又在濛江县大北山与日军渡边部队交战。随后,杨靖宇率部南下。在此期间,杨靖宇率部先后在濛江县瓮圈与第一路军总部参谋李兴绍部会合,在金川县回头沟与曹亚范部会合,在临江县西南岔与第二方面军林水山部会合,杨靖宇向他们传达了头道溜河会议精神,并计划攻打临江县林子头、白水泉子和八道江铁道工程现场,拟夺取越冬物资。12月24日,杨靖宇队队400余人,行至临江、金川两县交界的大板石沟1162高地时遭日伪军堵截,激战终日,后转移到临江县三岔子。12月26日又在三岔子北方15公里处与伪军激战。根据敌情变化,我军取消了攻袭八道江铁路工程现场的计划,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开展游击活动。随后,在濛江县头道老爷府岭南方与李兴绍、曹亚范部分开活动,在濛江县头道花园与林水山部分开活动。不久,杨靖宇率部在濛江县双山子与完成筹集给养任务的韩仁和及少年铁血队一部会合。与此同时,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各部在敦化、安图等地开展游击活动,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各部在汪清、敦化、额穆、安图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1939年秋冬,抗联第一路军的反“讨伐”斗争是异常艰苦的。
抗联的战略意图,日伪也是很清楚的,他们采取的手段更为毒辣,一方面是对抗日军采用兵力搜剿手段,摧毀抗联的密营、存粮;另一方面则是采用以帮助农民秋收的名义,由南向北督促农民提早秋收,把苞米及可食的农产物一律收净,并将收获物集中起来由警察看守,使其不向抗日军输送一粒粮食。
由于敌人对抗联第一路军各部实行军事、经济、思想等全面进攻的毒辣政策,致使抗联第一路军各部经常要与数倍以至数十倍于己的敌军频繁交战,不得休整,十分疲劳。特别是冬季天气十分寒冷,使抗联部队的衣食住行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破布或麻袋片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部队每次从敌人手中夺取粮食和给养,都要经过激烈的战斗,几乎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沉重代价。长白山地冻天寒,气温常常是零下三四十度,不少战士冻掉了手指和脚趾,很多战士在雪地宿营时,躺下后就被冻得站不起来,被严寒夺去了生命。部队缺医少药,许多战士因负伤或冻伤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伤残甚至牺牲。正像抗联老战士回忆时所说的那样,抗联部队的生活是: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火是生命,森林是家乡,野菜野兽是食粮。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抗联第一路军广大指战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继续与日伪军不断进行英勇卓绝的搏斗。
由于频繁残酷的战斗和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也造成了抗联第一路军的大量减员,到1939年末,抗联第一路军的兵力不足千人。
到了1940年后,抗联第一路军各部的战斗环境更加恶化,与日伪军的交战也更加频繁。特别是总司令杨靖宇所率领的队伍,更是敌人集中兵力“围剿”的重点。
1940年1月1日,杨靖宇率队在临江县大阳岔东方与日军大原部队和申、曲伪警察大队交战。
1月4日,在临江县三岔子东Ⅱ285高地与日军有马部队及唐、梁伪警察大队交战。
1月6日,在濛江南方10公里处与日军小滨、渡边部队及伪军交战。
1月6日至8日,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在濛江县公署主持召开“讨伐杨靖宇讨论会”,调兵遣将,准备围歼杨靖宇部队。在这种极其严峻的形势下,杨靖宇决定将所部再次分兵活动,由警卫旅政委韩仁和与警卫旅第一团团长黄海峰率警卫旅60人佯作主力北上,以转移敌人视线,而他自己则率机枪连一排、特卫排和警卫旅第一团第四连及少年铁血队共200余人在西岗地区,准备与第一路军军需处长全光会合,研究解决部队给养问题。
1月9日,又在濛江县青江岗北方西岗地区与日军小滨部队及程、崔伪警察大队交战。
1月11日,韩仁和、黄海峰率队诱敌北上,杨靖宇率部在西岗地区隐蔽下来。等了多日,不见全光前来。
1月18日,因派出下山筹粮的小部队暴露了目标,敌人派出重兵前来追剿,杨靖宇指挥部队与敌连日展开激战。
1月21日,警卫旅第一团参谋丁守龙在濛江县马架子战斗中负伤被捕叛变,供出了杨靖宇在青江岗北方西岗地区的行动等机密。敌人则调集大原、有马、渡边、小滨、有政等日军和伪军第一旅第三团及程斌、崔胄峰、唐振东、桑文海、范文谕、申麟书等9个伪警察大队、一个伪森林警察队计4万余人,在飞机配合下,由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坐镇指挥,向杨靖宇及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展开了疯狂的“围剿”。
关于敌伪是如何“围剿”杨靖宇的,1940年3月31日伪通化警务厅曾召开了一个座谈会,满铁社员会编的《协和》杂志,第263期,公布了这个座谈会的文件,也是这个文件使我们详细了解了杨靖宇的最后时刻,使我们知道了杨靖宇不是自杀,而是战死的,不是死在日本人的手里,而是死在了叛徒的手里。座谈会记录稿中伪通化省通化县警尉益子理雄和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详细描述了杨靖宇将军的最后时刻:
益子:从那天起又过了两天。十八日在濛江县城以东六公里的大东沟村附近,发现杨靖宇的两名部下出来寻找粮食,大东沟警防队和特搜班立即出动,将他们击毙。杨靖宇完全只剩下一个人了。另一方面,讨伐队命令附近一带村民:“进山砍柴的人绝对不许携带午饭。”这样,到了二月二十二日,据说在保安村以西约五里地处,有一人要求四个砍柴的农民送来两袋面粉和棉鞋,并说可以多给钱,还拿出大捆的钞票给他们看。同时还约定了交东西的地点。根据农民的报告,讨伐队顿时紧张起来,开始行动。
岸谷:可是当时讨伐队的绝大多数队员都到其他地方进行搜查,留在警察队本部的只有为了应付紧急情况的唐大队的一个中队和在附近衬里待命的崔大队的一个小队。而且卡车也全部出动,只有一台备用车。而接到这一情报后,不允许有片刻的迟疑。于是,立即同各方面取得联系,同时由当时正在本部的益子警尉等十九人乘卡车奔赴现场。益子:命令一下,我们立即武装起来,乘卡车出发。但是,卡车只能开到中途,不得已只好让报信的农民带路赶赴约定的地点。似乎他早已知道我们到来似的,在约定的地点连个人影也不见了。但是,雪地上却有很大的脚印,从那里开始向相距三百米的山上走去。于是我们便沿着脚印登山。这时,走在最前面的一个队员,虽然没有发出“有人”的声音,但是他用姿势告诉大家对面有人影。大家顿时紧张起来,将队员分成两组,一组从山顶,一组从半山腰,悄悄靠近,然后突然一齐向躲在对面岩石裂缝中的人影开始射击,人影在地面滚动着逃走了。我命令四五个队员留在山上监视人影的去向,我随后继续追赶。看来他已经完全丧失了逃跑的力气,再次利用山脚下的地物拼命地开始应战。双手拿着两支手枪向我方乱射,双方的距离只有五十米。“怎么抵抗也没有用了!快投降吧!”我们再一次敦促他投降。而对方却用手枪的子弹代替了回答。“畜生!打死他!”又进击到相距三十米处,他已经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我们又将队员分作两股,我带领一名满警,在山上负责监视的队员的引导下,接近相距二十米处,然后,同另一股队员同时从两个方向开始猛烈射击。交战约十分钟,不知从哪个方向射来的子弹命中了,我亲眼看到对方一下子倒了下去。于是,我拼命地高喊:“打死了!前进!”当我们跑上前看时.只见一个身中数弹的大汉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根据我掌握的杨的体貌特征,立即直感到“这就是杨靖宇”!我的预感完全正确。经过原来杨的部下对首级的验证,证实确确实实就是最后一人。大头目杨靖宇。弄清之后,大家都围在尸体的周围,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接着不约而同地高呼“万岁”。大家都“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1月29日晨,杨靖宇率队与范、桑、申、曲等伪警察大队激战,突围出去,但部队损失较大,伤亡约70人。这时扬靖宇身边日剩下特卫排、机枪连一排和少年铁血队60余人了。
2月1日,特卫排排长张秀峰携带现金9960元、手枪4支及机密文件多件,向五斤顶子伪森林警察队投降,进一步暴露了杨靖宇及第一路军总司令部的行踪。到2月4日,杨靖宇所部尚有16人,2月10日减少到 12人,2月12日,只有7人。此后,杨靖宇又让警卫员黄生发、司务长刘福泰等4名伤员转移,最后他身边只有朱文范、聂东华两名战士。
2月18日,朱文范和聂东华在濛江县大东沟购买食物时,被敌人发现。敌大东沟警防队和特搜班立即出击,朱文范、聂东华与敌人激战半个小时后牺牲。敌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手枪、现金、表、钢笔、口琴和杨靖宇的印鉴,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
在规定时间内,杨靖宇未见朱文范、聂东华回来,估计他们遇到了危险,于是只身向三道濛江附近走去。这时杨靖宇已数日未进食,并身患重感冒,衣服和棉鞋也已破烂不堪,碾转于濛江县山林中。
2月23日,杨靖宇来到濛江县保安村西南的三道崴子,遇见了伪牌长赵廷喜等4个打柴人。杨靖宇见他们都是农民,便委托他们代为购买粮食和棉鞋,并表示可以多给一些钱。这几个人对他说:“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会对投降者杀头的。”杨靖宇坚定的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决不能向日寇投降的,良心不允许我这样做,这样做也对不起广大人民。”最后,这几个人答应了杨靖宇的要求。但是赵廷喜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日本特务李正新,他们便把这一情况报告了伪村公所。历史真的不能假设吗?如果没有那些叛徒?如果……?杨靖宇牺牲后,曾流传有自杀殉国说,抗联史研究专家赵俊清在其《杨靖宇传》中说:“此说不确,1940年12月7日,在苏联伯力参加抗联党军领导人会议的同志听苏联军官通知说,‘杨靖宇同志在今春期间,在南满受伪满军围攻,于激战遭受重大损失之时,杨靖宇同志自杀’。事实上,杨靖宇并非自杀,而是被日伪‘讨伐队’所枪杀。具体说是‘讨伐队’中的抗联叛徒根据日本人的命令开枪射杀的。据曾到杨靖宇牺牲现场认定其遗体的张秀峰讲:‘杨靖宇将军是被叛徒张奚若用机枪打死的,他自己这么说,别人也这么说。我是亲自在现场听张奚若说的,敌人把杨靖宇包围了,杨靖宇竭力还击。杨靖宇在一棵大树下,蹬着腿刚要起来,张奚若端起机枪哗地几发子弹全点了。那个地形我看了,是张奚若讲的那么个情况。(《张秀峰谈话录》载《抗联一路军在濛江》)”。
《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这份材料没有说清楚是谁在最后一刻向杨靖宇射出了致命的子弹,根据张秀峰的说法是张奚若。
(杨靖宇将军的最后遗照。)
敌人将杨靖宇遗体运下山后,伪警察署官员令叛徒程斌和前不久投降敌人的张秀峰辨认,证明确是杨靖宇。而后,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敌人震惊了,不得不承认杨靖宇不愧是个英雄。
提到杨靖宇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树皮,没有一粒粮食。听谁说的,谁看见了,没有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是确实有人看到了,沈阳军区军旅作家姜宝才曾到靖宇县寻访到了杨靖宇被剖腹的目击者,她叫曲志敏,当年她是一个15岁的学生。她向姜宝才描述了这样一幕:
那天日头没落,我就放学回家了,在路上看到日本警察拿小旗比划着喊着:打倒杨匪,大日本国万岁,满洲国万岁!我很好奇,凑上前看热闹,看见过来一个小爬犁,小爬犁上躺着裹腿布,穿高腰军鞋,头上蒙黄大衣的杨靖宇。第二天我逃学来到一个院子里看热闹。在一个方桌上,放着刚刚割下来的人头,一个人给头颅理发,有人在洗死者的肚子。一个叫金源相医生,戴着一个口罩,拿起一把挺亮挺长的刀,给杨靖宇剖腹,把胃割开了。我看见杨靖宇的胃里有草,有树皮,就是没一粒粮食。一个戴小胡子的日本军官,在旁边举起大拇指说:中国人志气的有!
关于杨靖宇将军殉难的经过,敌伪档案《讨伐杨靖宇座谈会》中说得在明白不过了,但杨将军殉难后却有一个传说,说的是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把杨靖宇将军的头颅作为战利品送到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市),给他的上级——关东军第二独立守备队野副昌德少将汇报了他的战果。此后没几天,这位少将给岸谷去电话说,自从杨靖宇死后他连续几宿睡不着觉,晚上一闭眼就做噩梦,梦见一个人大叫“还我头来”。岸谷找来中国道士算命,道士说杨靖宇是天罡星下凡,割掉他头颅犯了煞星,将有血光之灾,若想破灾必须给他全尸安葬,让他入土为安。
3月初,迷信的野副昌德指示岸谷按道士掐算的祭日安葬了杨靖宇。因为杨靖宇的头颅已经不可能取回,就找了两个木匠用柞木砍了个人头形状,算是杨靖宇的人头。5日,在濛江县西山关帝庙召开杨靖宇慰灵祭大会,伪通化省警务厅人员和伪濛江县公署所有官员及当地百姓数百人参加。岸谷隆一郎从通化带来两个日本道士做道场,按日本习俗祭奠后,把杨靖宇安葬在保安村西岗上,岸谷在松木牌上亲笔写了“杨靖宇之墓”。
(日伪公祭杨靖宇将军)
以前,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我查过赵俊清老师的《杨靖宇传》第523页,确实有记载,但没有作出出处。而且赵老师也说野副头疼等细节是“据说”。我也问过姜宝才,他说他在吉林曾采访过当年的历史见证者,说确实有过,日本侵略者给杨靖宇将军搞过慰灵祭。而且那次采访还意外得到一张老照片,后来他送给了王锦思。我在翻看王锦思收藏的野副大讨伐影集时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有八个人,其中左侧有五个人是身披袈裟的和尚,其中一位和尚的袈裟还印有花草图案,不知何意。右侧三个人,有两个人明显是日本人,有意思的是在两位日本人中间还有一个小孩。他们面对写有杨靖宇字样的一个墓碑,这个墓碑是典型的日本制式,方柱体,顶部呈尖柱状。这种墓碑是对战死的武士最尊贵的礼遇。
墓碑一侧用毛笔上书“杨靖宇……”等字样,只可惜被和尚袈裟遮挡无法看到下面的字样。另一侧书写“康德七年二月二十三日……于三道濛江……”,中间有几个字无法辨认,但大体可以看出这是杨靖宇将军殉难日期和殉难地点。据说这个墓碑上的字是岸谷隆一郎亲笔书写,那被袈裟遮挡的字就应该是“之墓”两个字。这个墓碑也不是一些作品中说的“松木牌子”,而应该是一根原木破成的松木方子。
该照片下面的图说有“武士道”字样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字样。从照片中孩子的衣着上看应该是初春季节。这一切说明日本侵略者确实给杨靖宇将军搞过“慰灵祭”,至于是不是用以平复他们迷信的心理还有待考证,用这种方式来对中国民众的欺骗宣传我认为是可信的,而那个关于野副司令官的梦,可能还是一个传说。
须知日本侵略者对他们的强硬对手的礼遇是不乏例证的。
至于那些叛徒的下场,程斌被镇压,张秀峰、张奚若上世纪八十年代还都健在。
注:文中敌伪照片为王锦思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