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白崇禧是个悲剧人物吗?
来源:凤凰网   2018-10-25 09:54:51


  白健生的悲剧,源于他军事上的自负和政治上的短视,金一南将军在访谈中提到,当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里的白,就有指白崇禧的意思,我深以为然,因为彼时上海地区的北伐军归白崇禧统一指挥,事变爆发时蒋介石在南京。

  既然欠下共产党如此的血债,不到半年的1927年底,当白崇禧率军北伐取得重大胜利时,又感觉自己和桂系已经天下无敌,联手李宗仁何应钦逼蒋下野。八个月时间里,接连反对两个曾经的合作方,这是政治上的极不成熟,谓之反复无常,无人敢信。

  近年来白先勇先生不断为父洗白,不敢苟同。

  以桂系的10几万兵和旧中国广西的贫瘠,在国家急需统一共同抗日的大时代下,白崇禧分别在1929、1930和1936年三次起兵反蒋,均告失败,却严重破坏了国内日渐趋于联合抗日的政治生态。尤以1936年的“两广事变”最为搞笑,白崇禧、李宗仁和陈济棠以“北上抗日”的旗号准备武力推翻蒋介石,却在背地里接受日本人的资助与军援,东北沦陷,华北危急,白崇禧还在同室操戈。

  最后连粤军中余汉谋等一批将领都看不下去了,通电支持国府中央,陈济棠下野,白崇禧又缩回广西。

  年内西安事变爆发,桂系第一个通电支持张杨,白崇禧甚至提出杀掉蒋介石以谢国人,在日寇虎视眈眈的局势下,杀蒋极有可能使国家陷入更大的内乱,这种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的提案,与我党能暂时放下前怨和平解决的态度,高下立判。

  终白崇禧在大陆掌桂系兵权的22年,还曾经三次逼蒋下野,一次是1927年;一次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1931年,张学良放弃锦州也与此有莫大关系,因蒋下野,东北军得不到国府任何实质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担心东北军单独牺牲而放弃抵抗;一次是三大战役后蒋军精锐尽失,1949年初白崇禧终于扶植李宗仁当上了中华民国“代总统”。

  当人民解放军进抵长江北岸时,国共北平和谈方案达成,又是白崇禧怂恿和逼迫李宗仁拒绝签字。历史曾经给白崇禧的政治生命最后一个机会,四十万的带兵权,熟悉民国史的答友尽知,不懂大势的白崇禧再次错过。

  当桂系军队的老本被林彪的四野消灭殆尽时,白崇禧已经一无所有了,惟有亡命。

  比他政治清醒些的李宗仁警告白崇禧别去台湾,他还是去了,自作孽,不可活也。

  链接:白崇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