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结束之后,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军队都被重新整顿,俞飞鹏的后方勤务部改为后方勤务总司令部。
此时,在国民党军队掌握大权的是有“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后方勤务部掌握重大军事财政权力,陈诚自然不会让俞飞鹏继续插手下去。
适逢当时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因病辞职,曾经干过交通部次长的俞飞鹏被调到了交通部做部长。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司令由黄镇球接任。
黄镇球本是粤军名将,因为勇敢智慧,故有“老虎仔”的称号。像这种粤军出身的人本来是没有机会掌管国民党军队后勤的,幸好这个黄镇球脑子好使。
1931年,黄镇球因为负伤而去德国学习防空专业,在这里他遇到了被陈诚派到德国考察空军和防空的周至柔。
周至柔和黄镇球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投机。从此,黄镇球和国民党军队的高层有了亲密接触。
几年后,黄镇球因为经济断绝而放弃学业回国。为什么经济断绝呢?因为当时李济深和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新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蒋介石带领三路大军围攻福建政府,当时黄镇球所在的军队也站在福建政府一方,正打算和蒋介石死磕呢!哪里还有精力给黄镇球这个留学生准备学费。
听说黄镇球这个“老虎仔”从德国回来了,粤系好几个部队都要聘任黄镇球。
黄镇球正在考虑给粤系中的哪个东家打工好,突然更大的一个东家托人找到了他。这个更大的东家就是蒋介石。
黄镇球受宠若惊,急匆匆地赶到南京回见蒋介石,并一头扎入到蒋介石中央军的怀抱。
归顺蒋介石之后,黄镇球立即呼唤粤系旧部归顺。福建事变结束之后,又出现了“两广事件”,这次事变和福建事变差不多,也是地方军阀和蒋介石对峙。
黄镇球再一次利用自己在粤系、桂系中的影响,策反粤系军阀陈济棠的部下、获取了许多粤军的军事情报,为蒋介石处理“两广事件”立了大功。
更狠的是,陈济棠看到大势已去逃到了香港。黄镇球在没有和蒋介石商量的情况下到香港,劝陈济棠出国“旅游”一段时间。
事后,蒋介石追问黄镇球为何要这样做。黄镇球说:“粤系虽倒,但桂系势力还存在,我担心陈济棠负气再次与桂系联合,再出事端。”
听到黄镇球的话后,蒋介石非常感动:“你这是釜底抽薪之计,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做得非常好。”
通过这些事件之后,黄镇球获得了蒋介石和陈诚的信任,从此开始在国民党军中受到重用。
黄镇球学的是防空专业,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主要做的是防空。抗战结束之后,防空部门开始压缩编制,黄镇球于是离开了防空部门。
靠着和宋子文、陈诚的关系,黄镇球被委任为掌握军事财政大权的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
黄镇球走马上任后不久,又遇到一件好事,那就是国民党军队对后勤保障部队再次调整。考虑到抗战时期负责后勤的部门之间利用职权互相攻击,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供应、补给业务自成一体的独立系统来实现陆、海、空三军后方勤务统一办理为原则,因此将后方勤务司令部以及军政部所属的军需署、兵工署、军医署予以合并,改编成立联合勤务总司令部。
新成立的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简称联勤部,隶属于国防部。这个联勤部为国民党海陆空三军提供后勤保障,职权非常大。
职权大则意味着责任电大。黄镇球上任联勤部司令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和解放军开战,一时间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到处都有战场。
做习惯了防空工作的黄镇球刚刚抓起后勤工作并不是太顺手,他整天奔赴于青岛、上海、北平等地、穷于应付各个战区的后勤保障,精疲力竭还是没有能够做好这个联勤兵司令的工作。
1947年6月7日,陈诚正式发布命令:黄镇球和郭忏职务对调。黄镇球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一职,而郭忏则接任联勤兵司令一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