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将领名录与英勇事迹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佩剑将军”“吴克峰”的真面貌
来源:中红网   2018-11-23 09:58:03

  电视剧《利剑》央视8套热播,主人公是根据三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塑造的——

  32集电视剧《利剑》2月24日起在央视8套黄金档播出,立刻引起观众们的关注。该剧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我党最高级别的间谍密使一号的斗争经历。

  据编剧张成功介绍,主人公原型是历史上三位真实人物:吴石、张克侠与何基沣三位将军,各取三人名字中的一个字形成了电视剧中的吴克峰。吴、何、张都是我党优秀的“利剑”,其中张克侠由于在抗战中荣立战功,抗战胜利后,被授予“佩剑将军”。在《利剑》中吴克峰珍爱的大刀多次在重要场合出现,其思路也是来源于此。

  张克侠、何基沣在1929年至1948年,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军中,19年间,他们与我党的秘密关系一直未被敌识破。淮海战役中,他们蓄势而发,反戈一击,致敌于死命。党中央高度赞扬此举是淮海决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历史中真实的潜伏者吴石将军

  吴石(1894年-1950年)是北伐先驱,保定军校高材生;他是白崇禧同窗,蒋介石校友;他是参谋奇才,曾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官拜陆军中将;他是“密使一号”,是中共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级别情报官,他是真实历史中真实的潜伏者。

  1949年8月,原任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的吴石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部参谋次长”。他抵台后便展开了情报搜集工作。为尽快取回吴石掌握的重要情报,华东局领导决定派长期在上海香港活动并有子女在台的女情报员朱谌之(化名朱枫)潜入台湾。后来,因叛徒的出卖两人被捕,英勇就义。1973年,为表彰吴石将军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特殊贡献,由国务院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抗日名将何基沣

  何基沣(1898年-1980年)先后在长城抗战和卢沟桥抗战中率部抗击日军,以机智顽强的作战赢得世人赞誉,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向华北侵略。宋哲元部二十九军负责喜峰口带的防务。1933年3月8日,何基沣率所部赶到喜峰口。面对强敌压境,他为激励官兵士气,振臂高呼:“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是受人民养育之军人,当以死报国,笑卧沙场,何惧马革裹尸?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11日晨,何基沣针对日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制定了出其不意的迂回战术。当日深夜我官兵手持大刀,趁日军熟睡之机,突入其营地猛砍猛杀,并将日军的火炮和辎重,粮秣烧尽。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首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不久,何基沣因功晋升为110旅旅长。后历任第179师师长、第77军副军长、军长等职。193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77军军长等职。

  1949年2月,何基沣被任命为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四军军长。不久率军强渡长江天险,会同三野兄弟部队攻克蒋介石老巢——南京,为解放全中国立了战功。1980年1月20日,何基沣因病在北京逝世。遵其嘱,将他的骨灰一部分撒在卢沟桥畔,一部分撒在当年的淮海战役战场上。

  冯玉祥的部下张克侠

  张克侠(1900年-1984年),河北献县侯陵屯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

  1924年张克侠在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任少校科员兼陆军讲武学校教育副官及队长。北伐战争开始后,任西北军学兵团副团长,后于1927年春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7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遵照党的指示重返西北军,任张自忠部的参谋长。1933年3月,张奔赴长城抗日前线,任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在战斗中,张不断向士兵们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激励二十九军将士奋勇杀敌。尔后,参加抗日同盟军,任高级参谋和干部学校校长(冯玉祥为名誉校长)。为培养抗日爱国军官,张为学校规定了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马列主义著作,还规定学生每日举行“朝会”和学唱革命歌曲,并提倡阅读苏联的文艺书籍和鲁迅著作。解放战争时期,张克侠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

  新中国成立后,张曾任农林部部长、中央林业部副部长、并兼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1984年7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84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