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抗战老兵们为了驱逐日寇,保家卫国,进行浴血奋战,演绎了一幕幕“一寸山河一寸血”气吞山河的悲壮场景。今天,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他们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活教材,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难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向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学习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不畏强敌、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我们要用心倾听抗战老兵讲述的那段悲壮而屈辱的抗战历史,认真记录和整理他们的口述,以铁的证据回击种种歪曲和美化侵华历史的丑行。
2017年,抗日战争纪念网、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走访湖南、四川以及吉林长春,抢救性的进行抗战老兵口述采集,在采集过程中,收集到了抗战老兵们珍贵的手模,一双双曾经扛枪卫国的手,就是一座座护国丰碑!
1920年10月24日,谢礼谦出生于浙江绍兴天王寺街1号。1937年,在叔伯舅舅孔繁坤的帮助下,谢礼谦开始了自已的行伍生涯——加入了俞济时的74军,被分配到51师师部警卫连,在军队任职文书,师长王耀武。当时归属于第六战区,驻扎在湖北沙市的十里铺。因为在工作中结识了共产党员钟效培(曾任共产党的江西兴国县县委书记),谢礼谦决定追随钟效培前去皖南参加新四军,为此,谢礼谦借故家母生病请假,从沙市取道武汉,在汉口租界89号大石洋行找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后在项英的带领下来到了南昌市三眼井1号,在曾山同志的帮助下(时任江西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曾庆红同志的父亲),最终到达了皖南新四军的军部云岭,并成为了新四军教导团的第一期学员。灰布长衫的秦邦宪同志亲自给他们上了《大众哲学》、《民族统一抗日战线》等等。正在此时,谢礼谦收到了亲戚从上海写来的家信,信上告诉谢礼谦,新四军在军内被排挤,没有前途,要求谢礼谦回乡。于是谢礼谦又托故身体不佳,回到绍兴。回绍兴不久,谢礼谦再次回到了74军,当时的74军已划归第9战区,军部已迁往长沙,于是就又追随部队来到了长沙。不久,有朋友从安徽来信相邀,是年冬,谢老再次离开74军前去安徽投奔86军,在86军师部第一连任司务长,司务长在当时的军队里又称特务长。说到这里,谢老用了好几分钟给我们解释特务长的“特务”与俗称的“特务”的区别,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个词语于他是相当敏感的。
1939年,谢礼谦前去江西分宜县接兵,回程中,听好友(当时86军的一个排长)说,军内要清洗新四军,因谢老曾在新四军待过,怕祸及自身连夜出走,取道万载,经浏阳,再次回到长沙。经同乡相助,决定前去四川广元投靠已失散多年的父亲。谢老当时带有一支马枪,还有74军和86军的差假证,徒步从长沙出发,不幸途中在湘潭染病,谢老说到这里,不好意思的笑了。染病期间,谢老偶然结识了湘潭县锦石乡的乡长彭顺清,应邀去了乡公所。病愈后,留在乡公所任职,主要负责兵役干事一职,任职期间,愿意为乡邻作想,所以深得人心。“但这个事,是个丑单位。”谢老笑着说道。后来在彭顺清的帮助下,在湘中小学任教,时任校长王柏林。
1944年,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溃退的日军为了挽回颓势,决定在中国发动豫湘桂战役,第四次长沙会战打响。6月,长沙、湘潭相继沦陷。时任湘潭县长的谢惕乾受命组建抗日自卫团。在各方派系势力的博弈下,最终由张碧青出任一支队支队长,周兴祖出任一大队大队长,谢老则担任了一中队中队长。带领七八十个人的一支武装,与日军周旋。因为已接近战事的尾声,在自卫团的日子,与日军并没有太多的交锋。但让老人记忆深刻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44年年关,老人去敌占区石当买盐,被当地维持会的会长李春甲出卖,被日军抓住关在一个叫陈家大院的地方,在狱中老人一直寻找逃跑的机会,最后在农历大年初四,老人借着出去为日本人洗菜的机会成功逃脱。在路上,正当老人以为安全的时候,没想到遇到三个日本兵,当时的日军物资也是极度匮乏,三个人只带了一支枪,谢老说自已从十二岁时既开始学习太极拳,等日本兵离他只有1米时,当即先发制人,抢枪夺枪,一气呵成,顺利逃脱。说到这里的时候,老人精神为之一振,站起来,连说带比划,非常自豪。另外一事是:在抗日自卫团的日子里,老人曾救过一位美国飞虎队的飞行员克拉克(音译),并派人安全的将其送到了大后方。
1946年,抗战胜利后,老人在湖南同乡会王赳(25集团军上校副官)的帮助下,在李觉的25集团军任教务主任。不久,厌倦了军旅生涯的老人,离开军队,辗转多地,以任教为生,先后在浙江省立师范、浙江桐乡师范任教。在学校,老人也经常受到排挤,期间,谢老还与一个外籍朋友马五泉夫妇开过妇科诊所,1949年解放后,谢老再次回到湖南湘潭,靠行医度日。因老人的医术得自家传,在当地小有名气,1949年老人与妻子一起被推荐到长沙,参加了由政府组织的正规培训班,因成绩突出,分配到湘潭惠景医院(湘潭人民医院的前身)负责外科部,后抽调到株洲市组建株洲市立医院,任外科主任。
1956年,老人再次因历史问题受到排挤,被株洲市法院判刑5年。入狱后,老人多次上诉,在时任湖南省省长孙国智的协调下,老人被教育释放。1964年参加韶山灌区的修建,其后一直在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
1968年,按照当时的“靠下不靠上”政策,老人被分配到桃源县茶安铺镇医院工作。这时的谢老已育有了7个子女,其中老六送给了自已的亲戚。
1980年,老人在桃源县茶安铺医院退休。从此开始了自已的退休生活,读书看报,老人每天的生活相当规律。目前退休工资为1100元。
在感叹老人命运巧合的同时,真正让我感叹的是老人乐观的心态,老人用“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这一句话,轻轻带过。说到幸福,老人给出答案让人意外:“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就是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这一天”这份真诚,这份淡定,让人动容。
最后,在结束采访时,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穿戴整齐,精神十足的站在镜头前,对我们笑着说道,“活下来真好”。看着这个穿着西装的93岁老人,坚持要送我们到门口,我想,是的,活下来真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