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日战争图书馆 > 抗战老兵手模 > 内容正文

肖像与手模:香港抗战老兵苏定远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4-25 16:03:59

       缅怀抗战英烈,关怀抗战老兵!

  让我们向为抵抗侵略,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的抗战老兵致敬!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抗战老兵们为了驱逐日寇,保家卫国,进行浴血奋战,演绎了一幕幕“一寸山河一寸血”气吞山河的悲壮场景。今天,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他们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活教材,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难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向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学习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不畏强敌、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我们要用心倾听抗战老兵讲述的那段悲壮而屈辱的抗战历史,认真记录和整理他们的口述,以铁的证据回击种种歪曲和美化侵华历史的丑行。

  2017年起,抗日战争纪念网、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走访湖南、四川、河南、安徽以及吉林长春,抢救性的进行抗战老兵口述采集,在采集过程中,收集到了抗战老兵们珍贵的手模,一双双曾经扛枪卫国的手,就是一座座护国丰碑!




  苏定远,原名苏文思,1928年9月生于四川井研,1944年9月在成都参军,编入远征军新一军38师防毒排。1981年获探亲签证来到香港,定居至今。

  无心向学 投笔从戎

  1928年,苏定远出生于四川省井研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苏柱勋曾与邓小平是同校同学,高中毕业后有机会赴法国留学,惟因身体原因投考四川省邮政局,成为高级职员。幼时,苏定远生活还算安稳。

  抗战开始后,由于其父经常调动工作,苏定远时常转学,至16岁方初中毕业。1944年,进入抗战的第7个年头,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感召下,苏定远放弃高中学业,在成都投军。

  投军之际,父兄对其选择表示支持,并将其原名苏思文改成苏定远,鼓励其效仿东汉班超,马革裹尸还。

  调往缅甸 成远征军

  1944年9月,参军仅一个星期,苏定远即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乘坐美军的飞机飞往印度,降落于汀江待命,被分配到缅北密支那新一军,同时烧毁身上所有衣物,换上了英式装备。受训教官是美国人,有面包牛奶,待遇不错。

  同年10月,苏定远分配至孙立人的新38师直属防毒排,配合部队作战。防毒排,是当时较需要技术含量的队伍,操作时需使用火焰喷射器,该武器适用于缅北丛林地形,销毁碉堡战壕。

  “我们这个兵种最不容易牺牲,上场时都要首长先批准,有炮兵步兵打掩护,有经验的老兵在第一线,新兵在后面负责后勤,扫荡散兵游勇。”苏定远说。

  苏定远经历了1944年9月至1945年1月的八莫、南坎两场战役。两场战役中方皆胜,其中八莫之役为整个缅甸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英国政府和印缅战区盟军最高指挥部,为纪念这一战役之伟绩,特令颁布将八莫至莫马克的一段公路以38师师长的名字命名为“孙立人路”。

  奉调回国 卷入内战

  1945年3月,滇缅公路打通,38师奉调回国。原本打算去东京当占领军,但随后内战爆发,1946年新一军调至东北,苏定远随军从广州至香港,乘船从秦皇岛登陆来到渖阳。由于不愿直接参与内战,苏定远调至人事科军需处,1947年9月退役。

  回到成都,苏定远不愿从事分配消防工作,又重新投入国军,广州解放后,逃至雷州半岛,后因病请求离职,乘船飘到香港。

  经历曲折 定居香港

  新中国成立,苏定远返回广州,经友人安排,在广州越秀公安分局秘书科任职,1年后因曾供职于国军被辞退,赋闲在成都,直至1956年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1981年,53岁的苏定远以探亲为名来到香港,经人介绍结婚,现今老伴已经去世,无子女,一人居于沙田公屋内,身体尚还硬朗,自己操持生活,有友人感念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偶尔帮手做事。

  缅怀战友 感叹此生

  近年来抗战老兵渐为社会提及,港深等地不断有组织邀请苏定远参加活动。如身体允许,他一般不推辞,也不拒绝媒体的访问。2014年,在义工的陪伴下,他赴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他说,“抗日是救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所以并不后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