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日战争图书馆 > 抗战老兵手模 > 内容正文

肖像与手模:安徽抗战老兵靳玉综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6-30 14:29:55

  缅怀抗战英烈,关怀抗战老兵!

  让我们向为抵抗侵略,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的抗战老兵致敬!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抗战老兵们为了驱逐日寇,保家卫国,进行浴血奋战,演绎了一幕幕“一寸山河一寸血”气吞山河的悲壮场景。今天,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他们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活教材,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难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向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学习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不畏强敌、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我们要用心倾听抗战老兵讲述的那段悲壮而屈辱的抗战历史,认真记录和整理他们的口述,以铁的证据回击种种歪曲和美化侵华历史的丑行。

  2017年,抗日战争纪念网、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走访湖南、四川以及吉林长春,抢救性的进行抗战老兵口述采集,在采集过程中,收集到了抗战老兵们珍贵的手模,一双双曾经扛枪卫国的手,就是一座座护国丰碑!




  老兵档案

  靳玉综,1920年08月07日,籍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入伍时间:1938年(19岁);入伍地点:安徽阜阳;部队番号:第33集团军第77军(原属西北军)132师394团通讯排;部队职位:战士,副班长。长官姓名:司令员张自忠,师长王长海,副师长王子亮(界首沙河南杨集人),团长任廷才(河南省沈丘纸店人)后为王忠元,排长陈勇清;参加战役:枣宜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

  从军经历

  靳玉综,兄弟3人排行老大,念过私塾。“1938年发黄水,没吃的,父母都到外地要饭去了。我在界首城里卖纸烟,听说西北军招兵,我就跑去报了名。我们的排长高汉三带我们先在沙河南岸继续招人,招了几十个新兵,后来就一起去了湖北,在襄樊以南的南漳县训练,离前防只有百十里路。训练几个月后编入小孩连通讯排,管电话,拉电线,主要是跟着各级长官,不直接打仗,一排只有四五杆步枪。后汤司令接防,我们部队下来到河南邓县休整三个月,又回到湖北前线,在荆门、宜县等地抗日,在东宫、杨兵、夺刀寺(音译)等地打过仗,一直到日本投降。打了七八年。”

  “1945年,我们部队一团提一人到军部办的训练班学习有线无线知识,以便以后与空军连络,我就去了。后部队从汉口调防徐州,我们学员没有及时去,直到1947年,我们毕业后才回到原部队,住徐州北营房。1948年请假回到家乡,当时家里已解放,我就参与了本地的解放工作。”

  信息提供:李志超,记录整理、初访人:持爱走天涯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站长统计-当前在线[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