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挥泪作霜霰,妖氛鼓荡不相见;蟾轮失驭迷东西,广 乐无声仙子倦。是时梁园筵正张,毫竹哀诗喧一片;布裘惨淡对 西风,忽拟飞凫登月殿。酒酣气可吞妖蟇,赤手擒来总充咽;扫 尽云烟百万重,大地晶莹共摇眩。萧条此意空金樽,投暗明珠倍 难现;何当玉斧手亲操,七宝玲珑呵护偏。”
此诗应和他叔叔诗中“仙桂森森千丈高,岂是妖蟇可吞 咽”、“霓裳曲调长寂然,蟾兔何时暂曾见”等句暗喻台湾被割让,但妖魔岂能长存,定有重见月华的一天。
第二年(1897年)18岁的林幼春写诗《梦得季父信愀然而 作》,也是豪情万丈:“夜梦寄书来,依稀人胸臆;陆沉神州间, 挥剑苏门侧,誓将逐鸱夷。”十七八岁的诗,即可见林幼春的志 气豪情,这也就是他日后以文化抗日的序曲。
1902年,林痴仙、林幼舂叔侄和赖绍尧三人决定以文抒情, 成立诗社,名为“栎社”。栎树不成材,是废材,所以取此名, 乃是因为在异族日本人统治下,他们不能以武力抗日,只有自谦栎社。
虽自谦废材,苒实均是大材。栎社是台湾日据时最有质量、林幼春回敬梁启超一长诗,全诗放情歌悲也怀义有致。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栎社诸君子也成立“台湾文社”。 栎社总会也兼文社,蔡惠如、林幼春、傅锡祺、林献堂等12人为 文社创会理事。文社会员,包括林仲衡(林朝栋次子)、台南连 横,及中部大甲、丰原、神冈、潭子、鹿港等地多位名士。台湾 文社1919年曾办《台湾文艺丛志》月刊,长达7年,这时不只作 诗,还有翻译外国历史,甚至小说,以跟上“五四运动”的步伐。
1923年,为因应祖国白话运动,林幼春和一群朋友蔡惠如、林呈禄、黄呈聪、陈逢源,邀族亲林献堂、林阶堂出资,设立 《台湾民报》。《台湾民报》以白话文为主,创刊词全是白话:“我 们汉民族移住台湾,已经过了三百年了,开拓产业,从事贸易, 教养子孙实在费了很多苦心。有这样丰富土地,用这样勤勉的劳 力,照理论上讲,我们台湾应该化为世界尚无比的乐园才对了, 虽然,我们同胞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
创刊词最后呼吁:“360万父老兄弟,我们在今日的台湾社会,欲望平等,要求生存,实在非赶紧创设民众的言论机关,以助社会教育,并唤起民心不可了。”
台湾文化协会创立,林献堂被推为总理,林幼春为协理,《台湾民报》成立,林幼春被推为社长。林献堂在领导两次赴日请愿 之后,因为受误会而不再签名联署。但林幼春始终不改初衷。
第三次“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于1923年2月赴日请愿, 林幼春因健康原因未能同行。蔡培火,陈逢源两人带着106位签署的请愿书由基隆搭船去东京,林幼春特别写了一首诗:“一往情深是此行,中流击楫意难平;风吹易水冲冠发,人唱阳关劝酒声。意外鲲鹏多变化,眼中人兽慢纵横;临歧一别男儿泪,愿为同胞倒海倾。”
陈逢源两人抵东京后,在日本的同志选出重组的“台湾议 会期成同盟会”,主干是明治大学的林呈禄,专务理事是蔡惠如、林呈禄、蒋渭水、林幼春、蔡培火等5人,另有理事10多 人。回台后,积极推动,到处演讲。这年12月16日,“日本台 湾总督府”下令全台日警,同时在台湾南北各地逮捕台湾议会请 愿者60多人,几乎一网打尽。林献堂正好去关子岭,没被逮捕, 他叫他的助手叶荣钟想法搭火车到台北,通过《朝日新闻》的特派员蒲田,把这消息带到东京《台湾民报》。在东京的同志立即召开大会支持请愿,上海的台湾青年会也召开支持大会,《朝日新闻》也把这次“大检束”报道出来。
林幼春被捕后移送台北古亭村监狱,在狱中度过阳历、旧历新年。林幼春身体孱弱,1924年2月7日交保释放。在狱中,林幼春写律诗多达20首,抒发愤懑胸臆。
1924年7月,日警以“治安警察法违反嫌疑案”审讯,10 多人被判有罪,蒋渭水、蔡培火禁锢4个月,林幼春、陈逢源, 蔡慧如、林呈禄等三个月,上诉无效,只有坐监。在狱中,林幼春发表《无力者之自白》。
文化协会成立后,在各地开讲座,也常被日警制止。林幼 春因健康关系,较少各处奔波,但在重要场合总是和林献堂、蔡 惠如一起出面。林幼春很长一段时间担任《台湾民报》社长,多主持汉诗界,偶尔撰写社说,批判日人及其走狗。
林幼春和林痴仙、赖绍尧是最初领引文人保留汉文化的诗 人,“五四运动”之后,他的思想进入新的境界,和林献堂、蔡 惠如、林呈禄致力新文学的提倡。林幼春一生充满豪情。1931 年,林幼春为栎社30年沿革志写序,1935年杨逵办《台湾文学》 杂志,他也提供大笔经费。1939年10月2日病逝,享年60岁。
(丘秀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