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著名社会人士抗日牺牲名录 > 内容正文

冯梦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09-07 17:11:49

  冯梦云,原名冯恭茂,浙江慈溪人。因家境贫寒,少年来上海学徒,“由于从小爱好文艺,业余时间读书写稿。后来,由于投稿关系,认识了小报界文人洪水水和卢一方,与他们结下了文字之缘,且引为知己。不久,经洪与卢的介绍,进入《小日报》任编辑。从此踏进上海小报界,开始了他的报人生涯。”

  《小日报》最初是韩天受创办的,但只办了40天就停刊了。后来韩天受的弟弟韩啸虎于1926年8月1日复刊。《小日报》初期,作者阵容强大,销路亦佳。著名报人林白水被军阀杀害后,该报搜集到林生前给上海朋友写的书信铸版刊出,为小报界前所未有的。对于《小日报》当时的经营状况,林华《上海小报史》介绍说:“当时一般撰稿的人,都是钱芥尘去拉来,出的稿费很大,因此《小日报》每月的开支,不在少数。”不到一个月,亏了一千多块钱。这时舒舍予、韩啸虎便把《小日报》让给了查士瑞,由冯梦云主持辑务。

  冯梦云任编辑的时候,因各种原因,《小日报》销路一落千丈,每期印不到3000册。而冯梦云也在这一时期离开了《小日报》,主办《大晶报》。关于冯梦云的离开《小日报》,周允中在《冯梦云的报人生涯》文中说:“冯梦云自觉鹊巢鸠占,脸面无光,就脱离了《小日报》,自办《大晶报》去了。”

  但与冯梦云也非泛泛之交的张志韩却说这其中有段恩怨。他说:“冯梦云本来负责主编的《小日报》,向由一个姓查的出资创办……他们相处得很好,不过由于报纸很难赚钱,给个投稿人名叫黄光益的,认为有机可乘,他先以投稿人的关系,结识冯梦云,后来渐渐与姓查的相交,黄光益其时做南通大生纱厂的庶务,专驻上海,负责该厂一切采办事宜,大生是南通状元张謇的大事业,黄光益在这一个大机构做事,所以手面得阔绰,他写小报文字不但不取分文,还经常慷慨请客,而且自动向查老板表示可以和他合作,亏本的钱由他赔垫,就这样竟把这张报纸由他掌握。于是他又结识了许多写文章的朋友,更结识了一班在《晶报》的写作者,于是他蓄意逐出冯梦云,趁梦云某次告假去杭州游览,把他扫地出门。”因此冯梦云一气之下,自己办了这张《大晶报》———当时他以为和他作对的都是《晶报》中人,所以他把报名定为《大晶报》。

  办《大晶报》揭露日军暴行

  《大晶报》于1929年元旦创刊,初为三日刊,四开四版,1932年后改为日报。冯梦云主办《大晶报》时得力于他的一些青年朋友,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凭了年轻人的一股朝气,居然把《大晶报》办得如火如荼。冯氏喜欢研究国际问题,该报发表的一些国际国内时事评论,非常精辟,为读者所欢迎,投稿人也颇踊跃。唐大郎写的诗,谢豹(啼红)写的小品,最初都在《大晶报》发表。他们后来都成为上海小报界著名作者。“一·二八”抗战爆发后,该报还发表过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敬礼》。抗战开始,该报与其它小报一同停刊。

  在《大晶报》创刊的同年7月7日,冯梦云又创办了《铁报》。《铁报》是因《硬报》的停刊而创办的,当时《硬报》是政治色彩很浓,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的小报,为市井小民所欢迎,冯梦云因势利导,便创办了《铁报》。在《大晶报》和《铁报》出版的同时,冯梦云又创办了一个《太阳报》。但只三个月,不堪亏累,只得收摊。

  周允中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冯梦云亲赴前线采访战地新闻,及时报导我军英勇杀敌的消息,揭露日军屠杀无辜百姓的滔天罪行。为了让上海市民了解战况,《大晶报》一天出三报(早报、午报、晚报),这是当时小报界的创举。不久,上海的大小报纸先后停刊。10月5日,《上海报》、《小日报》、《大晶报》等十家报纸联合出版《战时日报》,由龚之方主编,冯梦云任编辑顾问,不断发表抗日救国的新闻……国军西撤后,上海的租界成了孤岛。留沪的进步作家自费出版了以刊登杂文为主的半月刊《鲁迅风》,冯梦云自告奋勇与巡捕房联系,登记备案,在有可能遭到敌伪暗杀的情况下,毅然挂名担当发行人的重担,表现出一位爱国报人无私无畏的高尚气节。”其中说冯梦云“担当发行人”,当是“编辑人”之误。《鲁迅风》的发行人是来小雍,也是小报界的著名人物。当年《鲁迅风》的主编文载道在《〈鲁迅风〉掇忆》一文中说:“来、冯两位因办小型报多年,和警务处的人相熟,所以由他们出面申请,就有把握。这也是由巴人辗转设法拉上关系,实际就是利用合法、开展统战的一种方式,但在当时孤岛上,他们两位能够答应,确也很不容易。我们也没有什么物质的报酬,只是每期留出约摸四分之一的版面,登了一个貂蝉茶室的广告。所谓茶室,实即点心店,是来小雍先生开的,地点在旧马浪路(今马当路),就以此作为酬谢……我猜想来、冯两位对每一期内容未必仔细看过。一个月里面,大概有一两次到茶室去和他碰头,大家都没有过多的话,我问他对《鲁迅风》有什么意见,他就叮嘱我要小心,文章不要写得太尖锐,弄到一张执照不容易,免得被吊销。但和冯梦云先生,在《鲁迅风》出版时期一直未曾见过面,到《鲁迅风》停刊二三年后,才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相识。”

  经营《正言报》种下杀身之祸

  学者孟兆臣在《中国近代小报史》说:“冯梦云的办报能力不但得到了小报界的肯定,而且也引起了大报的注意,他受《文汇报》华协理兼广告主任胡雄飞之请,任营业主任。在上海报界,大报、小报泾渭分明,壁垒森严,大报记者兼写小报稿司空见惯,但小报报人进大报主持业务,实属罕见。可惜的是,《文汇报》发生内讧,冯梦云未能施展他的才能,便离开了《文汇报》。”

  1939年底,吴绍澍奉国民党组织部部长朱家骅之命,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兼三青团上海支团主任干事的名义,自重庆来上海,与相继抵沪的国民党宣传部驻沪专员冯有真及前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吴开先商议,决定筹办《正言报》。这张报纸,是吴开先、吴绍澍等到了上海展开工作以后创办的国民党直属报纸,总编辑袁业裕,原是旧日《民国日报》老同人,他由吴开先汲引,冯梦云则由毛子佩的推介,认识了吴绍澍。其时该报开办之初,任用人员非常谨慎。毛子佩是吴绍澍的得力助手,冯梦云又是毛子佩的亲密朋友,因此关系,出任经理职务,该报社址在九江路281号,与《新闻报》相背为邻,最初为成舍我所办的《立报》旧址,是四层楼房。《立报》关门了,但剩下的生财机器没法搬走,派了一个姓田的负责留守,他们有两架小型的日本轮转卷筒机,轻巧快捷,《正言报》出版时,则连同房屋机器一并租用,所以筹备出版,并不十分吃力。1940年9月20日便创刊了。

  据曾参与《正言报》的教育编务的潘湛钧说:“该报主要成员有经理冯梦云(化名方经理),被捕后不久牺牲,由冯志方(化名刘仲庵)接替。总编辑是袁业裕(化名崔伯鸣,原在《民国日报》工作),每天社论和上机前的大样都由他过目。此人认真踏实,人们都称呼他为‘崔老板’。主笔李秋生,原在国民党办的平明通讯社工作,主要负责社论,主编副刊《文综》。编辑主任为胡惠生,主编要闻版。国际版编辑程玉西,国内新闻编辑沈公谦,本埠新闻编辑管久安,各地通讯编辑胡道和,教育版编辑潘湛钧,体育版编辑胡道璋,兼采访主任,经济版编辑胡安定,外勤记者原有梁酉廷,不久,又来了羊文贤,外事记者兼翻译许桂庭。主编副刊《草原》的是柯灵,主编副刊《大众》的是潘大年,另有副刊编辑邢琬(又名邢慧民)。此外有校对长徐迈群,报务员傅鸿志,会计姚德明等。”

  当时报社内外戒备森严,底层大门口堆置沙包,设有两重铁门,均加大锁,日夜由警卫人员把守,报社人员出入随手锁门。每层扶梯口都设有铁栅和沙袋,直到四楼为止。四层屋顶平台四周装有两层铁丝网,底层装有警铃,以防日伪突然袭击。为了保证职工和编校人员的安全,报社规定一律住在宿舍内,编辑部所有人员全用化名。因为七十六号的暴徒,在《正言报》开门之后,亦曾炸弹相饷,所以同人出入,概从后门,关防非常严密。冯梦云身为经理之职,为了安全起见,亦复寄宿在内,但他的工作不同于编辑同人,必须经常与外界接触,而且接触的人至为复杂。虽然报社内部十分安全,但他有时必须出外接洽,他为人既负责,做事更勤奋,想不到因此种下杀身之祸,就在某一天他忽然不见了!社中同人,初以为他有事外出,未尝在意,当天未返,也不以为出了乱子,就这样两三天过去,始终未见其人,大家才觉事情不妙,因为希望他仍会安然归来,所以报纸未登只字,大家不予张扬,更希望他只负经理部职责,与报纸上文字纪载不发生关系,纵然敌伪方面绑架而去,也许不致危及他的生命。

  受尽酷刑为国捐躯

  张志韩在《血泪当年话报坛》一文中说:“可怜的冯梦云,究竟他那时置身何处,受到怎样的痛苦折磨,最后又怎样的给他们残酷处死,完全毫无所闻。不久之后,太平洋大战爆发,上海公共租界,也给日本人占领,我们也流亡去了内地,一直到胜利归来,关于冯梦云的下文,才由他的朋友毛子佩,向中央领得一笔恤金,算正式公开了冯梦云的噩耗。”

  据周允中的文章说,日军为了威逼他供出抗日志士的名单,用一只大木桶装满冷水,将冬天里身穿棉衣的他浸入冷水之中,只露出嘴巴和鼻子,过了很久,才让他出桶,然后立即逼迫他坐在烈火旁,将棉衣烘干。冯梦云原来就患有鼻炎,经过这番磨难,脑部严重受损,鼻子不时流出腥浓的液体,奇臭难闻,痛苦不堪。在不断遭受日军的残酷刑罚之下,得不到良好的治疗,终于在1944年2月17日为国捐躯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