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编读往来 > 内容正文

【编读往来】一段文字牵起记忆,一份坚守照亮历史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5-09-28 11:08:42

  近日,我们收到一位网友的来信,字里行间满是对亲人的牵挂与对历史的珍视。这位网友在浏览本站2018年6月发布的《四川省仁寿县修建藕塘乡二十七位壮士抗日救国纪念碑》一文时,被文中“一位抗战老兵受伤截去双下肢,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世却未留下姓名”的记述触动——他推测,这位无名老兵或许就是自己失联多年的叔外公。

  网友在信中细细讲述了家族与抗战的渊源:外公兄弟三人当年追随唐式遵长官出川抗日,历经南京保卫战,在皖南驻扎至抗战胜利。叔外公因双腿被地雷炸断,由外公贴满邮票、托付四川老乡护送回仁寿,此后便没了音讯。三十多年前,母亲偶然提及这段往事,彼时年仅5、6岁的母亲对那一幕印象深刻,而这段记忆也成了网友寻找叔外公踪迹的重要线索。如今,文中短短一句话,竟让这段沉寂数十年的家族记忆有了重寻踪迹的可能,这份意外的联结,让我们既感动又欣慰。

  自创办以来,本站始终将抗战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视为重要使命。我们深知,每一页泛黄的文献、每一段零散的记述、每一个模糊的名字背后,都藏着不该被遗忘的英雄故事,都连着一个个家庭的牵挂。多少个日夜,我们穿梭于档案馆、走访于乡村街巷,只为打捞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多少次整理,我们反复核对、悉心记录,哪怕有些信息暂时无法串联成完整的故事,哪怕很多努力看似没有即时的结果,我们也从未停下脚步。

  我们曾无数次自问,这份坚持的意义何在?直到收到这样的来信,我们才更加清晰地明白:那些我们用心记录的文字,或许在发布之初只是一段平实的史料,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它可能会成为一位读者寻找亲人的线索,成为一个家族填补记忆空白的拼图,成为更多人触摸历史温度的窗口。这便是我们坚守的意义——不是追求轰轰烈烈的成效,而是用点滴积累的努力,为历史留存印记,为读者搭建与过去对话的桥梁。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英雄的故事不应被淹没。未来,本站仍将继续深耕抗战史资料收集与传播,无论是家喻户晓的战役纪实,还是鲜为人知的个体经历,我们都会用心记录、用心呈现。也期待更多读者与我们分享您的故事与发现,让我们携手并肩,在打捞历史记忆的路上同行,让更多沉睡的故事被唤醒,让更多英雄的名字被铭记,让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永远在我们心中鲜活如初。

网友邮件截图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