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研究动态 > 会议通知 > 内容正文

讲座纪要 | “战争违法化体制中的侵略战争与战争犯罪”讲座纪要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公众号   2023-09-15 15:11:06

  2023年9月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和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讲坛”第十一讲,邀请日本都留文科大学伊香俊哉教授作题为“战争违法化体制中的侵略战争与战争犯罪”学术讲座。讲座由《抗日战争研究》主编杜继东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徐志民研究员担任与谈人,所内外20余位同仁参加。《抗日战争研究》副主编高莹莹全程翻译。

▲主持人杜继东研究员

  讲座伊始,杜继东研究员代表近代史研究所,对远道而来的伊香教授表示欢迎。伊香教授从事侵略战争与战争违法化研究30多年,曾参与编纂《亚洲·太平洋战争词典》,著有日文专著《近代日本与战争违法化体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中日战争》《从满洲事变到中日全面战争》等,其中《战争的记忆——日中两国的共鸣和争执》一书被翻译为中文,并于2016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引起中日学界的关注与好评。

▲日本都留文科大学伊香俊哉教授

▲现场翻译高莹莹副主编

  伊香教授从“战争是怎样被限制的”这一问题引入主题。自19世纪以来,禁止战争及战争罪行,已经在国际上形成基本共识,但至今人类都无法根绝战争,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从1920年到1928年,《国际联盟盟约》《九国公约》《日内瓦议定书》《非战公约》等条约陆续颁布,意味着战争违法化潮流日渐加强。对于这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总趋势,日本则一以贯之地秉持消极态度,虽然对外表明自卫权不涉及本国领土之外,但政府内部则采取基于自卫权的军事行动可溢出日本领土外的“广义”解释。

  之后,伊香教授论及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与战争违法化体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中期,币原喜重郎提出,日本为维护权益而在中国行使武力并不违反不干涉内政方针,故在中国国民革命期间,日本以3万兵力出兵山东,开为维护“权益”出兵而被国际许可之先例。正是这种基于“自卫权”合理性的歪曲解释,才有了后来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对此,日本政府将关东军的侵略视为“自卫”,一方面宣称和主张不扩大方针,一方面认可先发制人的进攻方式,要求以武力为后盾解决中日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国联秉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态度,但最终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行为。此后,日本掀起“华北自治运动”,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行政统一,并于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其标榜的“自卫权”始终未得到国际支持。1938年9月,国联理事会做出日本实质上对中国构成侵略的判断,实际上已将日本认定为“侵略国”。虽然日本对战争违法化一直持反对态度,但至20世纪40年代,它已陷入无法否认战争违法化原理的自我矛盾之中。1945年《联合国宪章》基本上沿袭了国联和平解决国际纷争的总体方案,不过即便联合国拥有相对较大的权限,依然无法阻止美国实施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步伐。

  伊香教授进而谈到战争犯罪这一议题。甲午战争后日本领导层声称要遵守国际法,但依旧对中国平民进行大规模虐杀,战场的指挥官、士兵是虐杀行为的施行者。其中有日本士兵对中国士兵的复仇心理作祟,而在复仇心背后,对中国之轻视、视己国为神国的优越感,也构成虐杀平民的基础。此外,日军对士兵独特的教育方式,士兵对上级绝对服从等方面,也是日本特殊性所在,仍有继续讨论的空间。伊香教授将日本与美国对士兵的军队教育、战争中的暴行进行对比,认为二者有一定共通性。上级对下级人格的否定,士兵在军队中接受的教育,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不虐杀俘虏便脱离群体的错误观念,在此过程中,士兵愈加失去自控力。日军在华北实行“三光”政策的种种暴行,即是此种情形的呈现。需要注意的是,士兵能有这样的行为,一个基本前提是受到不正确的教育,令其丧失了对屠杀的道德谴责感,也使士兵施行暴行的心理防线逐渐消失。

  最后,伊香教授建议今后从事日本战争犯罪研究的学者,最好通过个案研究加以深化,另一个方向即是从战争心理、军事训练、民族主义等方面进行多国比较研究。

▲历史理论研究所徐志民研究员

  在与谈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徐志民研究员指出,此前学界论及日本侵华战争,很少从战争违法化角度阐释,伊香教授的讲座视角新颖。近代以来国际上为禁止战争颁行一系列法律,但最终都未实现遏制战争的目的。显然,战争违法化体制尚未形成一种机制,更多地是一种形式。徐老师认为,日本战争特性与欧美等国存在较大差别,还有值得深入挖掘之处。反思民族的劣根性、防止战争也是日本应尽的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和平运动热潮高涨,日本学生曾组织海神会,呼吁全世界人民同悲伤、共欢乐,不要使战争悲剧重演。伊香教授和诸多日本和平友好人士致力于维护和平、促进中日友好发展,在目前国际局势动荡、日本右倾化趋势下,我们仍要警惕战争的爆发,但仍然寄希望于日本人民,希望未来有新兴力量使我们对此产生信心。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勇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勇教授谈道,20世纪50年代日本和平主义、民主主义呼声高涨,至70年代起趋于弱化。日本和平运动一直存在,但最近又有势微倾向,引起我们的担心。伊香教授在抗日战争和战后日本对历史反省等领域有诸多较有影响力的著作,之所以酝酿出这样的思想,亦受其出生地、师承和学缘关系影响。伊香教授的讲座是对过去30多年研究成果的综合呈现,其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富有理论化色彩。日本学术界强调对法律文本的重视,伊香教授从国际法、战争法角度考察抗日战争,以及禁止战争的想法如何演变为机制,视角新颖;二、注重比较研究。日本侵略的现象并非孤立存在,从历史延伸到现在,从日本比较到美国,这样的方法能够引发诸多现实性思考。伊香教授既有日本学者注重实证研究之特点,同时又强调实证研究的深化,并在深化基础上带有全局性和综合性的考察。未来如何构建崭新可行的国际法、遏制战争的发生,仍值得我们深思。

  伊香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新见迭出,引起在场青年学者的热烈讨论。最后,伊香教授谈道,战争违法化有法律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双重问题。在法律层面有其理想化成分,而现实中总有与理想不能重合、不被遵循的情况。各国遵守国际法体制非常重要,如何将意志力和实践力真正结合,任重道远。国家在培养国民上肩负重任,让其正确理解区分“自卫”与“非自卫”,富有国民担当,也是必要且重要之事。本场讲座历时近3个小时后顺利结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