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 内容正文

传承抗战记忆,新书《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出版
来源: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2023-09-18 10:01:01

  "日军投降的消息是突然传来的,当时我们高兴得都大呼小叫,大家情绪都非常激昂。我们胜利了,我们要接受日军的投降了!我们也搞了庆祝活动,和老百姓一起开庆功大会。"新四军老战士许胜的口述,将人们带回到1945年的胜利喜悦之中。

  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前夕,《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出版座谈会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据了解,该书由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教授张连红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75名新四军老战士的口述资料,真实记录了新四军不畏艰难、坚持抗战、不断壮大和走向胜利的峥嵘岁月。

  与时间赛跑,书中近四分之三老兵已"归队"

  在座谈会上,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新书分为上下两册,收录了75名新四军老战士的口述史,而这只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成果的冰山一角。

△本书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教授张连红

  "自2015年项目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全国各地已经访谈了抗战老战士1500余人,其中新四军老战士500余人。"张连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项抢救性的口述访谈工作由多方力量、近200人共同完成,主要成员不仅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还有来自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民间力量,馆长吴先斌带领几位馆员搭建的全国各地"关爱老兵"志愿者网络为寻访老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书中收录的75名新四军老战士中,年龄最大是1914年出生的王痕,2019年1月,课题组采访他时,他已经105岁了,年龄最小的是吴亚民、陈克平、蒋令三人,他们都是1931 年出生的,今年也已经92岁了。"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据我了解,这75名新四军老战士中,还在世的仅剩20余人了。" 张连红说。据了解,书中的新四军老战士在抗战期间大都为普通士兵,既有一线战斗人员,也有文艺兵、卫生兵、通信兵、勤务兵、政工人员以及会计后勤保障人员等。他们来自新四军所辖7个师和新四军各根据地的地方部队。从地域分布来看,由于抗战期间新四军主要活动区域为江苏、安徽和浙江一带,因此他们也主要来自这三个省份。其中还有8名女兵,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战精神令人动容。

  口述历史呈现细节魅力,听他们再忆胜利荣光

  新书中,新四军老战士们的口述细腻、真切,仿佛瞬间将人们的思绪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攻打泗县,战斗很激烈。我们连牺牲了十几个人,我们有个副班长肠子都漏出来了,他自己却不知道。撤退的时候,有个战士跟他说:‘你肚子上是什么东西’?他一看,才知道肠子露在外面了,副班长当场牺牲。"从新四军老战士刘亚辉的讲述中,可以窥见激战的残酷。然而,残酷的不仅仅是前方,还有后方战地医院。为报父仇从而参军的女兵邓文秀讲述了半城师战地医院的境遇,因为敌人封锁,环境艰苦,战斗频繁,缺衣少药,她眼睁睁地看着战友痛苦地死去。平时她会把自己吃的盐省下来,加水烧开,经过过滤当酒精消毒水用。没有纱布,就把穿的稍好一点的衬衫,撕成布条放在盐水里消毒后,敷在伤员的伤口上。艰苦抗战,终迎胜利。回望1945年,胜利的喜悦令他们记忆犹新。"当时军分区派来的通知,说抗战胜利了,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不敢相信。"8月14日夜里,新四军老战士史孝民所在的部队还在安徽灵壁与侵华日军战斗了一夜,"直到以前用铁丝架子缠住的灵壁县的大门敞开了,我们才相信抗战胜利了。老百姓都给我们送肉送啥的,庆祝抗战胜利。"抗战胜利时,新四军老战士孙忠所在的部队正驻扎在淮北,他回忆到:"抗战胜利这个时候,我们新四军也好,八路军也好,大批的部队都忙着开到东北占领地区,准备接收日军的武器,收复失地。"

  聚焦战时情感,他们的亲情爱情鱼水情感人至深

  "抗战士兵的战时情感是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目前在档案文献中极少有反映战时士兵情感生活的资料。"张连红在座谈会上表示,课题组在访谈过程中,不仅注重搜集重要的军事战役、重大事件等资料,同时特别关注战时精神层面的资料,比如士兵的战场体验、情感生活等,"这些资料虽然零散,但有利于我们构建真实全面丰富的抗日战争史,形成完整的民族记忆。"在民族存亡关头,无数男女青年为了救亡图存,抛却儿女情长,投身抗日战场,成就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新四军老战士李昌银回忆说,他是1941年结的婚,"我结了婚后在1942年就离开家去当兵了,当了12年的兵,1954年才回来的,我的老伴就在家等了我 12 年。"抗战期间,无数青年踊跃参军,在生离死别之际,最令老兵难以割舍的就是亲情。新四军老战士蒋令记得,"父亲就带着母亲弄的两个饼子和一毛钱,从我们家金坛到丹阳、扬州走了上百里路来找我。他跪在我面前,希望我和他回家,不要当兵了。"蒋令拒绝了父亲的请求,给父亲磕了一个头,让他回去了。军民关系水乳交融,是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新四军老战士李剑锋回忆起新四军4师师长彭雪枫登门认娘的故事,感人至深。抗战期间,谢老太太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老伴经受不住打击,也死了。彭师长知道这件事后,就到龙山去看望谢老太太,见了老太太后跪倒就叫 :"老妈妈,儿子来看你了!"谢老太太不敢叫司令当儿子,彭师长却说:"你不认我这儿子,我就不起来!"谢老太太这才认下了这个 "儿子"。

  未来计划分类出版40册口述史,让抗战精神得以传承

  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都迫不及待地翻开新书阅读起来,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做口述史是非常艰难的,这部书学术性很强,从口述史的操作上来说,非常规范,为口述史著作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江苏省口述史学会会长李继峰表示,从规模上来说,这部书可以说是"绝唱","未来即便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我们也很难找到这么多能很好表达的老战士了。"

  江苏省党史办副主任吴逵隆认为,这部书是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的精品力作,"做口述史除了饱含热情地去采访,也还要钻到文献里去做一定的考证。看了这部书,让我很感动,书里不光有战场上冷冰冰的枪炮,也还有战场外热乎乎的情,往往是这些情支撑了战士们战斗。"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学术宣传委员会主任常浩如表示,"以往新四军口述史常因人员的关系,只做简单整理,没有经过规范化核实、文字梳理,这本书从文字、质量上来讲有很大的提高。"关于项目成果转化,南通大学文学院教师、该书编委张若愚表示,希望未来可以找更好的机会和平台,遴选出其中一部分的口述采访视频,能够让更多公众感受到口述历史的温度和热度。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张连红代表编者向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雨花台区图书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捐赠了新书。据悉,课题组围绕抗战老战士的口述调查,已先后出版《烽火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据张连红透露,"已出版的书中涵盖了近300名抗战老战士的口述资料,现在我们还在继续整理现有的口述资料,希望将来可以将所有口述资料分类整理成40册出版。这些资料档案里是没有的,对我们传承抗战记忆、弘扬抗战精神非常重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