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日战争图书馆 > 抗战老照片 > 抗战照片综合 > 内容正文

长沙文夕大火77周年纪念日
来源:   2015-11-13 14:07:42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此次大火为“文夕大火”。

    2005年11月4日,一座纪念“文夕大火”的警世钟雕塑,伫立在了长沙市天心阁公园内,雕塑由两个巨大的断壁残垣造型和一口大钟组成,钟高2.7米,重为2.8吨,距离地面1.4米,雕塑之下是仿古麻石地板,四周围有砖块和砂石,反映了当年被大火烧后的场景。石碑碑文如下: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实行“焦土抗战”政策。1938年11月12日,日军逼近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奉命制定放火焚毁长沙的计划,并预定以天心阁举火为号,13日凌晨,南门某处突然起火,放火队员误以为信号,便四处点火,一场旷世大火骤然而起。大火烧了五天五夜,城区建筑毁之七八,死难同胞3000余人。长沙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的财富顷刻间化为灰烬,长沙人民为民族抗战做出了最大的牺牲。由于12日电码韵目代码为“文”,史称“文夕大火”。值文夕大火六十七周年际,特铸“文夕大火警示钟”,铭耻砺志,以庆长沙的伟大复兴。”

   这段话,记录了长沙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这就是1938年11月13日的长沙大火。

   今年是文夕大火77周年,亦是长沙城涅槃77周年。重温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无疑无数老长沙人心中永不能抹去的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