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期间,芷江作为正面战场的军事重镇,拥有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吸引了多个空军部队相继进驻芷江,其中驻防时间最长的则是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五大队,该大队1943年6月9日进驻芷江基地,一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19日才离开,李继贤就是其中一员。
李继贤1913年生于江苏省盐城阜宁县,在七七事变爆发之际,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毅然放弃学业,只身一人前往南京投考中央陆军官校,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正科班第15期一总队步科一名合格的学员,在受训两年三个月后毕业,因表现优异留校服务,在当上了上尉区队长后被调往空军士校,任第2期及第3期的学生区队长。
1943年,时年30岁的李继贤为了投身战场报效祖国,毅然放弃已有的上尉军阶,虚报年龄考入空军官校,成为第16期学员,毕业后前往印度、美国受训。
1944年4月,李继贤从美国毕业后重新由少尉做起,回国后被分到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五战斗机大队二十六中队。这张宝贵的作战地图就是在第五大队进驻芷江后为作战的需要而制作的,他们以这张作战图为“眼睛”,取得了“三袭白螺矶”、“芷江保卫战”等重大战役的胜利,夺取了中国战场绝对制空权。
三袭白螺矶是第五大队的一场大胜仗。1944年7月9日,他们第一次袭击白螺矶机场,先出动轰炸机在白螺矶机场上空进行轰炸,吸引日军零式机前来应战,与之周旋,待日军返回白螺矶机场落地加油挂弹时,第二批P-40超低空赶到,奇袭机场,击毁停在机场上的六七十架各型飞机,连同空中准备降落的敌机,一共击毁了一百一十多架敌机;第二次袭击白螺矶机场,击毁了二三十架敌机;第三次袭击白螺矶机场,将已不到二十架的日机全部打掉。此战之后,日军再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及空战,直至抗战胜利,制空权仍牢牢掌握在我方手中。
1945年4月,李继贤参加了芷江保卫战。激烈的战斗让他不仅遭遇了地面猛烈炮火的攻击,驾驶的飞机还发生了爆炸,所幸的是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期间,李继贤按照计划的路线飞至放洞上空,在确定日军左翼部队的位置后,他激动地投下了四枚燃烧弹,再俯冲下去扫射从密林中逃出的日军。他感到十分痛快,直到子弹打完才返回基地。在中国陆军和中美空军的密切配合下,最终湘西会战以中国全胜、日军惨败而结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
2010年8月21日,时年97岁高龄的李继贤老人在台北家中,将这张珍藏了67年的作战地图捐赠给芷江飞虎队纪念馆,他激动地说:“我不愿将它留在台湾,这张地图承载着飞虎队在芷江作战的历史,它是属于芷江的。”于是,这张珍贵作战图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终于回到了湖南芷江。2015年8月24日,102岁的“飞虎队”老兵李继贤于台北逝世,但他的抗战精神将如同这张作战图一样常存于世,振奋后人。
(付盼 湖南芷江飞虎队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