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复(1915—1966年),字近之,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其父赵戴文是老同盟会员,和阎锡山关系深厚,是阎锡山的“军师”和“宰相”,他的学生遍及山西军政各界,是山西国民师范第一任校长,官至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监察院长。然而,他却没有料到,他的儿子赵宗复后来竟走上了革命道路。1932年,赵宗复考入燕京大学,接触了大量的进步思想,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赵宗复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与阎锡山公开合作的统战组织—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的工作;1938年被任命为第二战区政治部宣传部政治交通局局长,12月改任第二战区政治部宣传组长。1941年主持进山中学的教务工作。他作为阎锡山的一名高级助手,颇得阎的赏识。他利用特殊家庭背景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来没有暴露过其真实身份。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他们在华北、华中袭击八路军、新四军,调动大军四十万准备突袭陕甘宁边区,并散布反共言论。这次反共高潮遭到了国际上进步舆论的谴责。究竟谁在抗战,谁在破坏抗战,中外记者及国际新闻界是急于要了解的。为了弄清国共两个区域的真相,以正视听,中外记者除参观国民党统治地区之外,要求一定要到延安参观。
在选派陪同去延安的代表问题上,阎锡山煞费苦心,最终选派了他认为既年轻英俊、才干学识能应付新闻界人士,又绝对忠诚可靠的赵宗复及其姐夫徐士珙陪同记者团前往延安。
中外记者团到达延安后受到了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因为赵宗复是以第二战区的代表身份陪同记者去的,所以延安方面招待中外记者参观团的一些活动,他与徐士珙两人均参加,如盛大的招待会、合影留念、参观活动、文娱晚会等。赵宗复是地下党员,这次回“家”特别受到党中央、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还亲自将这件陕甘宁边区人民自己生产的藏青色毛呢大衣送给他,让他披着回去,并嘱咐道:“外面风大,不要受凉”。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之间崇高的革命友谊和领袖对同志的爱护之情。
赵宗复一直将这件事引为一生的荣耀,十分小心地珍藏着这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大衣。他身在国统区,心却向往延安,每当形势险恶时,总要拿出来看看、摸摸,默然无语,凝视远方。“文革”开始后,他蒙受不白之冤,仍叮嘱家人要好好保管这件大衣,准备将来交给革命纪念馆收藏。
1991年,这件大衣由赵宗复的夫人赵熙赫同志捐献给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经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杨芸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