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纷纷潜回大陆参加祖国的抗日战争,视祖国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认为抗战胜利之日就是台湾光复之时。在这些回到大陆参加抗战的台湾同胞中,最为著名的是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
李友邦,1906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曾参加台湾文化协会,从事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1924年因抗日行为被学校开除,当年回到大陆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李友邦提出: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欲致力于台湾革命的成功,必先致力于中国抗战的胜利。并提出了“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1939年,李友邦在浙江金华成立了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同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委任李友邦担任台湾义勇队队长并晋阶为陆军少将。1943年开罗会议召开,确定日本将窃取中国的台湾等领土归还中国。台湾义勇队扩大编制为台湾义勇总队,李友邦升任中将总队长。总队下设四个支队,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敌政治工作。义勇队成员熟悉日语,他们利用语言上的便利,翻译日军文件,审讯并教育俘虏,深入敌伪组织获取情报等。第二,医疗救助工作。1939年9月,义勇队在浙江金华正式成立“第一台湾医院”,随后又在浙江衢州、浙江兰溪、福建建阳相继成立三家医院,为军人、出征人员家属及贫苦民众免费医治。第三,生产报国工作。第四,巡回宣传工作。
台湾义勇队的成员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但是他们各尽所能为抗日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台湾少年团的成员都是随父母回到大陆的台湾少年儿童,他们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才十一二岁,但是他们与父母一样战斗在前线,进行演出,慰问伤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李友邦始终把台湾革命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正因为如此,他领导下的台湾义勇队和少年团,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无论走到哪里,始终高举“保卫祖国,解放台湾”的旗帜。在这些爱国的台湾同胞心中,祖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把能为祖国效力,作为自己应尽的光荣责任。
从1939年到1945年,台湾义勇队和少年团这两支抗日革命队伍,在李友邦的领导下,转战祖国东南前线,为赶走日军,为台湾回归祖国,艰苦奋斗了七年多。李友邦曾自豪地对一位台湾女青年郑晶莹说:“我们为了不当日本顺民而在大陆度过了一二十年的流浪生活,饱尝了人生的甜酸苦辣而幸存下来,今天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爱国的台湾同胞,堂堂正正地回家乡去见父老兄弟。”
抗战胜利后,李友邦回到台湾,准备为台湾的建设贡献力量时,被国民党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于1952年4月21日在台北杀害,时年47岁。但是他为台湾光复、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将流芳百世!
(任建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