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文物 > 抗战文物 > 内容正文

妇救会主任李苏台使用过的小笸箩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1:07:53


  这件物品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无极县蒿无一区妇救会主任李苏台使用过的小笸箩,呈长方体,由荆条编制而成。

  1941年秋,日军对冀中平原进行“扫荡”,先是使用“铁壁合围”和烧、杀、抢的“三光”政策,后又采取“蚕食”的方法,使根据地沟路如网,碉堡林立,妄图把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一网打尽。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划分战区,把原无极县183个行政村县城东的59个村划归晋深极县,县城西南北的124个村划归蒿无县。根据地党政干部由公开转向秘密,由白天活动改为夜间活动,由根据地转向近敌区和敌占区,以便保存和积蓄有生力量,等待时机,创造条件,准备反攻。李苏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区委派回西池阳村家中,进行隐蔽斗争。

  回村后,李苏台组织全家人在家里挖了一个大隐蔽洞。作为“堡垒户”,县区主要领导经常到她家隐蔽。她也经常用这个小笸箩作为掩护,往来送信、送鞋,给干部、伤员送饭。根据上级“县干部不离县,区干部不离区,村干部不离村,誓死坚持战斗岗位”的指示精神,李苏台在村中多次掩护了地、县、区三级领导干部,躲避了许多危险。

  一天,一个叛徒带领据点里的日军包围了李苏台的家院,指认李苏台是妇救会主任,并且家里藏有八路军干部。日军猛地用刺刀顶住她的腹部,喝问道:“八路军的干部藏在哪里?”生死关头,李苏台十分镇静地回答:“我家里根本没住过八路干部。”说完,她用力把刺刀拨开。顿时,双手血流如注,三个手指被伤致残。隐藏在洞内的县委领导张达风等对洞外的一切听得清清楚楚,他们万分焦急,立即通知李母梁秀菊去找伪保长刘连山和党的秘密联络员李小武搭救李苏台。刘、李二人冒着风险向日军证明李苏台是本村人,是“大大的良民”,这才解了围。

  一个初冬的深夜,地、县、区三级领导干部王振海、张达风、高建民以及李苏台的兄弟李勇等,在李苏台家碰头研究对敌斗争情况,忽然听到狗叫声。李勇很机警,立即带领王、张、高等越墙跳入另一家闲院内隐蔽。敌人涌进李苏台的家院,六七个日本兵张牙舞爪,威逼李苏台交出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干部。“我家没有藏八路干部。”李苏台断然回答。日军不相信,仍继续逼问,后来,听到北屋里有人答话,转而前去搜索,李苏台趁机跳墙逃走了。可是生病在床的父亲李树林却被敌人抓住。敌人狠狠毒打他,逼他交出儿子李勇、女儿李苏台。

  李树林被押送到赵正寺据点后,受尽了各种酷刑,灌辣椒水、狼狗咬,被折磨得死去活来,遍体鳞伤。左耳被打聋,右眼被打瞎,但他坚贞不屈,守口如瓶,从他口里只能听到:“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后经县城工部多方设法营救,才被救出虎口。

  后来,李苏台改名为李兰芬,1995年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在丈夫高鹏陪同下,将一直精心珍藏的这个小笸箩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乔玲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