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涛(1909—1941),福建上杭溪口乡人,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1929年参加闽西暴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杭武(平)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闽西南红军第七支队政委。
1938年1月,在闽西南红军游击队集中到龙岩白土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时,廖海涛被任命为二支队四团政治部主任,于3月间随部队开赴皖南。入夏,廖海涛升任四团政委。7月,二支队挺进到日军占领的苏南敌后与陈毅率领的一支队汇合,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一年以后,廖海涛升任二支队副司令员。
1940年5月间,日军南甫旅团冈本联队从南京开到常熟镇驻扎,企图建立据点。为粉碎日军阴谋,廖海涛率领二支队司令部和特务连进驻与日军相距不远的戴家边。一天下午,廖海涛率领部队在溧水附近的周家棚子活动时,被一路日军跟踪。发现情况后,廖海涛即命令部队转入茂密森林与之周旋激战,消灭日军骑兵40多人,迫使余下的日军退出森林。天黑,日军又发起总攻,廖海涛率部以夜幕为掩护,从其火力薄弱的空隙,带领部队分两路冲出重围,胜利地与兄弟部队在郑村汇合。战斗结束后,二支队受到陈毅、粟裕电令嘉奖。7月,在陈毅、粟裕率领主力部队挺进苏中、苏北建立苏北指挥部后,廖海涛任江南指挥部政委,与指挥罗忠毅共同挑起坚持茅山地区抗日斗争的重任。
1941年1月下旬到2月底,在日伪军出动一万多人进犯茅山根据地时,廖海涛奉命率部撤离茅山,转到太(湖)滆(湖)地区活动。3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和江南人民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廖海涛任六师十六旅政委兼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主席,罗忠毅任旅长。5月间,廖海涛与罗忠毅奉命恢复茅山根据地,率领四十六团、四十七团与日伪顽强血战数十次,终于恢复和巩固了茅山根据地。
1941年11月28日,在溧阳县塘马村召集苏南根据地各县党政负责干部会议,日伪军3000多人马突然袭击塘马村。时值寒冬,浓雾笼罩,尽管能见度极低,廖海涛在查哨时,仍从望远镜里发现了日军骑兵动向。然而不巧,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均在别处执行任务,身边只剩下直属连队,加上地方武装仅约1000人,不及日伪兵力的三分之一。在处境险恶的情况下,廖海涛当机立断,沉着指挥,命令旅侦察连等直属部队,抢占村前、村侧有利地形,进行阻击;命令参谋长兼四十八团团长王胜带领四十八团为撤退人员开路;命令旅组织科长王直率领地方干部迅速转移。廖海涛与罗忠毅一起指挥旅直属部队阻击进犯的日伪军,掩护地方干部和机关人员撤退,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下午,重机枪手中弹阵亡,廖海涛立即接过烈士的机枪,对准日伪军猛烈扫射。日伪军遭到阻击,便集中所有火力,向重机枪阵地轰击,廖海涛与罗忠毅相继中弹,英勇牺牲,廖海涛时年31岁。
罗忠毅、廖海涛牺牲后,新四军军部通电全军沉痛悼念:“罗廖两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十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功绩卓著。罗廖两同志壮烈牺牲,全军一致追悼,昭彰先烈。”
廖海涛牺牲后,这条绑腿一直由妻子保存。2000年,廖海涛的女儿廖明娥将它捐赠给抗战馆。
(乔玲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