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晋察冀边区现行法令汇编》第一编
年代:1943年7月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
说明:该《法令汇编》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秘书处编辑,民政处校正,点滴社印刷,1943年7月5日出版。全书详细收录了晋察冀边区的施政纲领、政权建设、社会建设及兵役武装四方面的相关法令。
102.日军使用的《掌中支那全图》
年代:1943年7月(昭和18年)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高平捐赠
说明:该地图是我抗日武装于1942年在山东泰北缴获的。该地图册包括13幅地图,第一幅地图为支那全图,第二幅地图为河北省、山东省及陕西省,第三幅地图为内蒙古,第四幅地图为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第五幅地图为河南省及湖北省、第六幅地图为江西省及湖南省、第七幅地图为福建省、第八幅地图为广东省及广西省、第九幅地图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及西康省、第十幅地图为陕西省、甘肃省及青海省、第十一幅地图为新疆省,第十二幅地图为西藏,第十三幅地图为外蒙古。
103.延安交际处赠爱泼斯坦的新中国新华书店印《陕甘宁边区地图》
年代:1943年12月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爱泼斯坦捐赠
说明:此图是1943年12月印制的陕甘宁边区地图,标识了边区界、村镇、公路等内容。
104.彭雪枫使用过的笔记本
年代:1943年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河南省博物馆
说明:该笔记本为彭雪枫烈士遗物。所记内容大多是作者的学习笔记,主要涉及是军事史及哲学;另有部分内容为作者日记,时间为1943年1月1日至1943年1月4日。
105.新四军游击支队编印的《拂晓报》
年代:1943年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说明:《拂晓报》由新四军游击支队于1938年9月29日创刊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的机关报。该报纸最初为油印四开四版报纸,不定期发行,第425期起改为铅印四开四版三日刊。1941年9月6日起增发四开版的《拂晓报•部队版》。刊名“拂晓报”由彭雪枫题写。《拂晓报》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为彭雪枫,主要编辑有阿乐、单斐、易河、庄方、陈阵等。该期主要内容有《参军运动宣传大纲》。军事博物馆还收藏各时期发行的《拂晓报》单期或合订本30余件。
106.彭雪枫的印章
年代:1943年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安徽省涡阳县曹市集四里庙李疾民捐赠
说明:该印章是彭雪枫生前所用的手章,1943年10月12日遗失于涡阳曹市集四里庙,被当地居民李疾民拾到后带回家中保存。
107.赵基梅使用过的笔记本
年代:1943年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郑绍文捐赠
说明:该笔记本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十三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赵基梅的工作日记。日记内容为工作笔记及各种表格,以表格为主。表格内容包括司令部干部配备名单、过路人员、武器、粮食等方面的调查统计表、1943年各部队战斗表、人员武装组织情况统计表、鲁西南敌伪据点兵力武器统计表等。
108. 毛泽东在延安给电影《南泥湾》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年代:1943年
尺寸:21*16厘米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吴印咸捐赠
109. 张轸“由川反豫”日记
年代:1943年
尺寸:16*10厘米
质地:纸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张轸之子张世诚捐赠
110.冀鲁豫边军区政治部战士社出版的《战友报》合订本(第2-297期)
年代:1943——1947年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二干休所原军报社长胡痴捐赠
说明:该合订本收录了《战友报》第2期至第297期,共567页。该报为竖版,石印、铅印,双页4版,白纸黑字,最初为报名为“战友”,后改为“战友报”,该报刊注有“冀鲁豫边军区政治部战友社出版”,内容多为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宣传。该报第2期刊有社论《开调查会》、《整风掀起新潮》、《这都是什么风》等文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