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文物 > 抗战文物 > 内容正文

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四分区民兵制造的地雷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8-08-24 09:13:26

  地雷战是运用地雷爆炸打击和消灭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是民兵在战争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主要战法,也是民兵的传统战法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军民根据作战的需要,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地雷,如拉火雷、踏火雷、定时雷、子母雷、连环雷、跳雷、滚雷、飞雷等等。其中有铁制的、石制的、陶瓷制的,还有利用壶、罐、瓶等日用品改制的。他们把地雷埋在大道、村口、沟边、路旁等敌人必经之地以及房屋内外,并用各种巧妙的办法加以伪装,使敌人不易发现。一旦敌人经过布雷区,踩响地雷,便血肉横飞。

  1943年秋,敌人出动4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首府阜平及其附近进行大“扫荡”。根据地军民运用多种多样的地雷战术使敌人处处触雷,战战兢兢,走走停停,绕绕转转,队伍走得稀稀拉拉,不成队形,足足走了半个月才到达阜平。敌人进了城,如同走进了地雷阵,脚下的踏雷、门上的吊雷、门后的弓雷、凳子下的拉雷、水井里的蜻蜓点水雷、柳枝上的抬头见喜雷……炸得敌人行不得,坐不得,动不得。在这次胜利的反“扫荡”中,涌现出了民兵班长李勇等爆破英雄。李勇所带领的爆炸组,运用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364人,炸毁敌汽车20辆。我军曾缴获日军独立第三旅团第六大队代理大队长菊池重雄的日记,在其字里行间对地雷战充满了恐惧。“地雷战使我将官精神上受威胁,使士兵成为残废”,“地雷效力很大,当遇到爆炸时,多数要折骨,大量流血,大半要炸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