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后,在占领区建立了一批傀儡政权。在南京,1938年成立了以大汉奸梁鸿志为首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华中维新政府)。维新政府解体后,又于1940年建立了以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为首的伪“中华民国政府”(汪伪民国政府)。这两个傀儡政权在南京和江苏各地都创办了一批报纸,进行媚日卖国宣传。
维新政府在江苏创办过《南京新报》、《苏州新报》等10余种报纸。由于这个伪政权的主体是原北洋政府的一些政客、军阀所组成,政治资本贫乏,故宣传也显得陈腐拙劣。汪伪政权则是从国民党分裂出来的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所组成,有一套汉奸理论,具有较大的欺骗性。汪伪政权登场后,其宣传部门对以前维新政府出版的报纸进行了整顿,撤换了一些报纸的负责人,更改报名,更加卖力地宣扬“和平反共建国”和“大东亚主义”等反动主张。
1941年8月30日,汪伪宣传部公布《宣传部直属报社分区改进委员会通则》,目的是通过这一机构监督各区直属报社的经营和宣传,并决定将主要报纸《南京新报》、《苏州新报》分别更名为《民国日报》、《江苏日报》,直属汪伪中宣部管理。
1942年6月10日,汪伪最高国防会议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战时文化宣传政策基本纲要》,又提出“推行一地一报、一事一刊政策,主要地区有设一报以上之必要者,应分别确定其性质,各遂其发展。”所以,当时除汪伪政治中心南京和伪江苏省政府所在地苏州有数种报纸出版外,各县限于出版一种,报纸为数约20余种。各报分别属于汪伪宣传部划分的南京、苏州、扬州、上海等几个报区管理。日本军方在南京和徐州创办的《大陆新报》,则属于日籍在华会员报社。到日本战败前夕,这些报纸处境日益狼狈,许多报纸缩减篇幅,有的被迫停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些日伪报纸先后被国民政府各级党政机关接收,改出自己的机关报。
《苏报》
民国26年(1937年)11月19日苏州沦陷后,以堕落文人闻名的记者汪铸新、宫晴初乘机打劫抢占了苏州《早报》的房屋及其设备,又劫走了《吴县日报》所存大量白报纸,于当年12月11日出版以伪苏州地方自治会为背景的苏州第一张汉奸报纸《苏报》。宫晴初任经理,汪铸新任主编,社址在西中市。该报一、二版刊登日本同盟社苏州分社电讯,其他版面刊载地方自治会的政闻和本地新闻,副刊文字庸俗低级。出至27年7月底停刊。
《大民周报》
创刊于民国27年(1938),四开四版,庄江秋主编。是梁鸿志的日伪维新政府所属“大民会苏州联合支部”的报纸。28年12月23日更名为《大民报》,四开四版三日刊。该报主要宣扬“大民主义”、“群民主义”、“良民主义”等反动主张,宣扬旧道德,鼓吹“民德主义”,是顺应日本军国主义以华制华的产物。该报于30年1月“大民会”解散时停刊。
《新锡日报》、《无锡日报》
《新锡日报》是日伪控制的无锡地方自治会出版的报纸,张遂初主持,自民国27年(1938)1月1日出至民国31年12月31日。初为四开两版,27年4月29日起改为对开四版,发行量3000—5000份,除新闻报道外,设有“商业金融”专栏,副刊名“新锡林”,为无锡沦陷后公开发行的唯一大报。后汪伪中宣部接管此报,于32年1月1日改出《无锡日报》,委派更为亲日的黄君锦任社长,仍出对开四版报,发行量2500份。34年9月停刊。
《常州新闻》、《武进日报》
《常州新闻》是日伪常州地方自治会于民国27年(1938)初创办的四开两版三日刊,除有少量地方新闻和伪自治会发布的文告外,其余均抄录上海《新申报》登载的时事消息。出版半年后,是年6月伪常州自治会解散时停刊。
《武进日报》于同年7月23日继起创刊。该报由伪武进县公署主办,郭文轨任社长。卞和之任主编。刊登汪伪中央电讯社播发的电讯,还有少量的地方新闻和副刊。每期报纸均需将清样送日军联络官审阅后方能出版。31年春,汪伪宣传部清乡委员会接收该报,并派毕业于汪伪宣传讲习所的原《江苏日报》撰述主任沈立行任社长,报纸篇幅扩大为对开四版,宣传内容受日本华中派遣军报道部控制,鼓吹“和平反共建国”、“大东亚共荣圈”和“圣战”等反动主张,刊载日本同盟社和汪伪中央社的电讯。此外尚有本地新闻和一附刊。34年8月日本投降后,此报由国民党武进县复员委员会接收。
《南京新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
《南京新报》创刊于民国27年(1938)8月1日,是日伪维新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日出对开四版一张,28年1月1日改为六版。社长秦墨哂。此报宣称其编辑方针为“直接秉承宣传部之指导,反映中央政府(维新政府)之国策政纲作迅速之报道,对国际情势东亚关系作详尽之记载。”所载文章主要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摇旗呐喊。
29年汪伪民国政府成立后,经改组成为汪伪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设有经济新闻、各地商情、沪讯杂志、世界知识、国际简讯、今日世界科学、文艺、电影、戏剧等栏,站在德国法西斯立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讯和国际时事,登载汪伪政府的法令、命令、要闻和苏浙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宣传汪精卫卖国集团传播的假“三民主义”和汉奸理论,鼓吹中日合作和东亚和平。
30年10月10日,汪伪宣传部命令将《南京新报》更名为《民国日报》,直属汪伪宣传部管理,并确定其为全国性的甲级报纸。《民国日报》的社长仍由秦墨哂担任,并聘关启予为总编辑。此时的《民国日报》日出对开一张半,刊登国内外新闻,竭力宣传汪伪的“反共和平建国”的汉奸理论,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作辩解。34年,《民国日报》再度更名为《中央日报》。后因秦墨哂辞职去北平,该报由汪伪宣传部指导司司长武仙卿继任社长,但为时很短。
《苏州新报》
系大汉奸梁鸿志主持的维新政府的伪江苏省政府直属机关报,民国27年(1938)8月,由伪《苏报》改组而成。28年1月调整机构时,由维新政府行政院宣传部派顾天锡任社长,总编辑吕律初,编辑部长闵绥之,编辑记者多为维新政府开办的“新闻训练所”毕业学员。该报初出对开一张,后扩大为一张半;因纸张匮乏,又改为每周日、三、五出一张半,二、六出版一张。此报出版约三年,30年9月随着维新政府的垮台,让位给汪精卫的“还都政府”时宣告结束。该报27年11月创办的《苏州晚报》,次年1月即宣告停刊。
《苏州新报》的版面,一版为“中联社”、“同盟社”电讯,维新政府的要闻、社评、特稿;二版省讯(包括省属厅、处颁布的政策、法令、规程)和记者采写的新闻、特写,日本驻军机关、侨民的通讯稿件;三版地方新闻和专栏“苏州夜话”、“新闻圈外”、“冷言热语”以及大事记等;四版经济新闻、商情;五版各地通讯、海外观光考察纪事,间有编造的“重庆通讯”;六版为副刊“新生”。
该报的社评、时评、特稿,大多是配合时事宣传“和平救国”、“大东亚共存共荣”。32年3月3日至9日,为了适应日本侵略者的需要,在伪江苏省政府举行“建设东亚新秩序运动大会”期间,该报公然提出“要使民众对建设东亚新秩序有彻底的认识和觉悟,要努力实施其纲要,要使之成为东亚人应有的共同理想,要认清此次战争的意义,反证抗战的错误”等媚敌卖国论调。在“重庆通讯”一栏中还造谣污蔑坚持抗战的进步文化人士。
《陇海新民报》、《东海自治新民报》、《苏北新民报》、《徐州日报》、《淮海日报》
这几种徐州出版的日伪报纸,因主办单位名称变化、人事更迭而一再改名。
《陇海新民报》是民国27年(1938)徐州沦陷后,驻徐日本陆军特务机关利用原国民党《徐报》的设备,于当年8月15日创办的。社长为日人太田藤十郎,主编张兆义。报纸为对开四版,一版国内新闻,多半报道日本侵略军的战绩,二版国际新闻及广告,三版地方新闻及广告,四版副刊“陕哉亭”。青年刻字工人王培根在大标题上刻上“打倒日本”4个阴文字,被日军抓去严刑拷打,地方新闻编辑也因此受到追查。
28年初《陇海新民报》更名为《东海自治新民报》,因此时驻徐日本陆军机关长易人,接任者将徐州改为东海自治州。社长初时仍为太田藤十郎,后换黑田重幸;总编辑初时仍为张兆义,后换焦瑞孚。此报为对开四版日刊,反动的口号是:“协力同心,铲蒋灭蒋剿共,猛进,猛进,又猛进。继五千年历史,明德新民,修身齐家治国,日新,日新,又日新。”共办了8个月,28年9月1日更名为《苏北新民报》。
《苏北新民报》是汪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的机关报。民国28年(1939)5月,汪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成立,《陇海新民报》的报名与新建制不相称,因而改名《苏北新民报》。黑田重幸继续担任社长(后换大川真一),总编辑石英。此报办了两年半,又改名《徐州日报》。
《徐州日报》创刊于民国31年(1942)2月19日,此时汪伪苏北行政公署又改称为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该报为这一机构的机关报。社长由日本华北军报道部派遣的大川担任,主笔叶复荆,编辑长石英。报纸仍为对开四版,曾连续14期刊登汪伪淮海省政府政务厅编发的《防共知识》。发行实行强迫摊派,终刊时间是33年1O月9日。
《淮海日报》出刊于33年1O月10日,当时汪伪苏淮特别行政公署改为淮海省政府,该报为伪淮海省政府的机关报。初期社长仍为大川真一。33年底,由伪淮海省政府派省府秘书刘杰接任社长,副社长兼总编辑曹宝林。对开四版,一版国内新闻,宣扬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绩;二版地方新闻,报道淮海省军政活动要闻;三版本市新闻;四版副刊“徐风”。该报最后20天(1945年8月21日至9月13日),曾重又改名《徐州日报》出版。
《南京晚报》
民国28年(1939)1月4日创刊。社长曹见微。日出四开一张,内容侧重地方新闻。30年8月第一次东亚新闻记者大会在广州召开时,该报曾与《南京新报》联名致电“祝贺”,竟称该会“集中日满宣传斗士于一堂”。
《江南日报》
民国28年(1939)5月出版,日出对开一张,社址苏州。由在日本驻苏特务机关供职的黄春成主办。黄自任名誉社长,并招揽落水文人、最早编辑《申报·自由谈》的王钝根担任社长兼主笔,总编辑陶凤子。该报标榜“弘扬佛教,导正世道人心”,实际上借佛学之名来麻痹人民仇恨日伪的情绪。出至30年秋停版。
《时代晚报》
民国28年(1939)1O月1日创刊于上海,29年9月1日迁至南京出版。日出对开一张。社长是汪伪监察委员朱朴,总编辑庞明儿。30年第一次东亚新闻记者大会在广州召开时,该报总编辑庞明儿赴粤参加会议,社长朱朴向会议发去“贺电”,31年底停刊。
《中报》
创刊于民国29年(1940)3月30日汪伪政府成立之日,是周佛海为谋求自我宣传的报纸。董事长由周佛海兼任,社长由罗君强兼任(后由顾仲韬代理),总编辑倪蝶荪。罗君强曾回忆道:“我办的报纸取名《中报》,对人公开说是中国人办的报,‘中央’办的报,实际上是我看到《申报》资格最老,‘申’字去掉一横就是‘中’字,命名《中报》有心影射”,以打开销路。由于该报能注意版面工作,且在宁沪 间自设电台通报,把当时英、美、法等国的通讯稿改头换面地择要刊登,加之当时上海租界发行的报纸在汪伪统治区内被禁止传递、发售,故《中报》有一定销路。该报初期日出对开一张半,后扩充为两大张,并于29年9月增出《中报译丛》(半月刊)和《中报周刊》。
30年因纸张供应困难,增出的这两种刊物停刊,《中报》也于32年缩小为对开一张。《中报》的办报主旨是宣扬“和平反共建国”的汉奸主张,主要报道国际国内新闻,刊登汪伪政府的法令,特稿颇多,且出有不少专刊。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周佛海将其改名《复兴日报》,并于8月17日改头换面套红出刊“胜利专号”,报道国民政府军委会京沪行动总队(蒋介石任命周佛海为总指挥)南京指挥部成立以及南京指挥部指挥周镐(国民党军统南京站站长)起草的第一号布告。此报后被国民党《中央日报》接收。
《京报》
民国29年(1940)8月18日在南京创刊。董事长由《中报》社长罗君强兼任,社长初由葛伟昶担任,后由李六爻接任,朱率斋任总编辑。该报初为日出四开一张。后因该报与《中报》均属周佛海系统报纸,且均由罗君强直接领导,两报便合在一起办公,《京报》改出晚刊。30年8月27日,该报因登载“香烛业工人罢工”新闻,汪伪宣传部以“可能引起社会不良影响”为由予以警告。
《清乡日报》、《清乡新报》
为配合日伪“清乡”宣传,于民国30年(1941)6月创刊,是汪伪江苏省清乡委员会机关报。版面对开、四开、八开无固定,也无定价。社址苏州。名誉社长李 士群,社长汪正禾,主编史训迁。出版初期,大多刊登汪伪清乡委员会的《清乡法规》、《组织规程》和《赏罚规则》等。
31年,汪伪江苏省宣传队接收《清乡日报》,于2月22日发刊《清乡新报》,社长仍为汪正禾(汪伪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此报由宣传队向吴县、昆山、常熟、太仓四县乡镇散发。
《江苏日报》
其前身是伪维新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办的《苏州新报》。民国30年(1941)9月16日,汪伪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派冯节接收此报,改组为《江苏日报》。《江苏日报》在同年10月1O日出版,对开一张,地址仍在苏州。社长冯节,编辑冯子光,总经理徐靖宇,之后冯子光、翁德健先后于31年和33年接任社长,陈方中、唐起翔先后任总编辑,陈其昌任总经理。
《江苏日报》在30年10月10日至34年8月16日的4年间,特别是在发生重大事件时,经常以多种形式为日军的侵略行径摇旗呐喊。30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江苏日报》连日以显著篇幅刊登日本海空军战绩的照片,竟称之为“大东亚划时代的圣战”。
31年12月“大东亚战争周年纪念日”,《江苏日报》又配合举办“有奖常识测验”,提出了“大东亚战争爆发后英美根据地何时陷落”、“怎样才能获得大东亚战争胜利”等测验题。
32年1月9日,汪伪政府发出“宣战布告”后,《江苏日报》大量宣传“省垣参战大会”和“游行示威”等活动,鼓吹“参战必有胜利的把握”、“求东亚民族生存,须实际参加圣战”,并举行“击灭英美座谈会”等活动。32年4月1日,在日本故作姿态宣布交还苏州青旸地日租界的第二天,伪江苏省政府大搞“庆祝”活动,《江苏日报》除刊登游行、游园、讲演、演剧等新闻和照片外,竟著文吹捧为“中日亲善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