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京临时政府前后时期的孙中山警卫人员(1912-1913年)
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立即启程回国。1911年11月初,经沪军都督陈其美举荐,尹锐志、尹维峻姐妹俩来到上海,准备担负护卫孙中山的任务。1911年12月25日,上海各界在哈同花园设宴,为临时大总统接风洗尘。是宴会后的戏剧演出。台上正演到高潮,“演员”陈玄礼(实为杀手李方竹)袖筒里有枪,对准中山先生。负责保镖的姐姐尹锐志拔出手枪击灭了舞台上两盏大吊灯,紧接着,妹妹尹维峻飞身上台,擒住刺客。
尹锐志
尹维峻
[尹锐志]( 1891-1948年),浙江嵊县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女杰之一。祖上世代习武,少年时跟随清代山西太原府武艺总教习、江湖称“五毒圣手”的名师李德源(绰号“李老五”),学练武当、峨眉派功夫。15岁携妹妹尹维峻到绍兴,入明道女学堂,深得其师秋瑾赏识,姐妹先后加入光复会,她曾派赴上海光复会秘密联络机关锐进学社工作。1907年秋瑾皖浙举义事败后,被通缉,与妹妹尹维峻流亡上海,习制炸弹。1909年,率领暗杀小组成员十多人从上海赴北京,计划暗杀清廷要员,伺机一年,未果而返。后协同王金发处死告发秋瑾的主谋胡道南。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顾问。1913年,赴北京探亲,袁世凯企图笼络收买,被尹锐志拒绝。1916年与同乡光复会同志周亚卫结婚。1917年周亚卫被选送入日本陆军大学,尹锐志同往。抗战期间,在重庆任妇女工作队副队长、抗日军工烈属工厂厂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尹锐志与周亚卫等在重庆重建光复会,自任会长。1948年逝世。
[尹维峻]( 1896-1919年),浙江嵊县人,光复会会员。祖上世代习武,少年时跟随姐姐尹锐志到山西太原练武。1905年九岁时又随姐姐到绍兴、上海等地,参加光复会的反清革命活动,负责通信联络工作。1911年辛亥革命时,参加兴复上海、浙江、南京等职役,与姐姐尹锐志成为辛亥革命时的著名女杰。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聘为南京总统府顾问。1912年夏天到西洋留学。1913年秋回国后,被委任为长江上下游总稽查。1914年与浙江同乡、光复会同志裘绍结婚。1917年7月与裘绍随孙中山赴粤护法,被任命为军政府顾问。1919年7月16日被北洋政府所派遣刺客暗杀于广东汕头。
1911年12月2日南京继上海光复。12月下旬,孙中山先生由欧归国到达上海。在孙先生到达上海的前夕,沪军都督陈其美命令沪军都督府卫队长兼侦探队队长郭汉章(所部45人)护卫孙中山先生的工作;翌日,郭汉章率领一大队便衣卫士前往十六铺金利源码头布置警卫。
在上海期间,陈其美负责联络和安排保卫工作。蒋介石在1912年前后曾短暂担任孙中山的联络员和保镖。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黄兴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他指令洪承典挑选总统府卫士40名,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侍从队,队长郭汉章。卫士有雷长端(孙中山为其改名“雷彪”,山东籍)等人。
在南京期间,陈其美亦负责安排孙中山的保卫工作。他抽调了上海军政府与上海商团中最精锐的卫队与沪军都督府谍报科长应桂馨部,由军务部部长李英石、卫队长郭汉章等率领,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在成立侍从队前,李英石担任卫队长;并密派著名的浙江革命党人、绍兴军政分府都督王金发化装成孙中山的总统随员,秘密保护。
邵力子晚年著文回忆说:“当李英石以总统卫队长身份登上沪宁铁路专车,分享沿途民众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时,有一名无名英雄默默地为保卫孙中山先生的安全而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此人就是王金发。王金发功成不居,自己从未提及。深知内情的陈其美、胡汉民早已逝世,故而此事不为外人所知。又因事关当年保卫中山先生的重大机密,我也不敢谈论。长期以来,这件事便几乎湮没无闻了。”
1912年3月31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当天下令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办理善后。孙中山离开南京后,侍从队解散,黄兴派郭汉章任留守府中校副官。
[郭汉章] 安徽省和县人,1895年加入洪门会,后投军。1902年后参加兴中会,因身份暴露被迫从桂林转移到昆明。1908年去苏州领导新军暴动,失败后逃亡南京、上海,加入同盟会。1911年11月3日,参加上海光复战斗,任沪军敢死队队长,攻克西炮台、江南制造总局,救出总司令陈其美。同年12月25日后孙中山回国后,负责孙中山安全保卫工作。次年元月,被正式任命为临时大总统府侍从队队长。
[王金发](1883年—1915年),字季高,浙江省绍兴人。1905年在绍兴大通学堂加入光复会。同年冬,东渡日本,入大森体育学校,以第一名毕业。翌年夏回国,在秋瑾主持的大通学堂任体操教员,致力培训会党骨干。1907年徐锡麟、秋瑾合谋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失败后,王金发遭清廷通缉,改名孑黎,潜居浙东山区;数月后才由陈其美接应转赴上海。1911年11月4日会合起义新军攻克军械局,为光复杭州立下“首功”;11月10日率部光复绍兴,自任绍兴军分府都督。1912年军政分府撤销后,拒绝袁世凯“总统府顾问”之聘,携40万元库银赴沪购置别墅,过寓公生活。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后,在上海招集旧部,任浙江驻沪讨袁军总司令。讨袁失败后,又遭悬赏通缉,亡命日本。1914年11月,以巨款贿赂段祺瑞亲信,并由其母出面,向陆军部投诚,准免通缉。但袁要求其必须杀死蒋介石才可以将他彻底赦免,王听后愤然回到浙江。1915年5月,与同盟会会员姚勇忱到杭州活动,在章介眉的策划下,遭浙江都督朱瑞软禁,6月2日下午4时被枪杀于杭州陆军监狱。孙中山赞扬他是“东南一英杰”,黄兴则称他为“东南名士”。
王金发
[李英石]( 1882-1933年),名显谟,字英石,上海闵行镇人,清光绪化贡。1902年夏,赴日本拟学军事,适值江苏等省自费生申请入成城学校学习,清驻日公使蔡钧拒绝保送。7月28日,李英石与吴稚晖等20余人赴公使馆请愿,被日警以“妨害治安”罪勒令回国,遂入南京陆师学堂,后转入将弁学堂。毕业后又得族叔、江南制造局提调李平书帮助,以官费再赴日本,入振武学校;二年后转入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毕业后返国应试,赏给举人。辛亥革命前夕,先在武昌任新军书局编译长,与新军第八镇内革命组织“文学社”有联系。后被派入南京新军第九镇任为马标第一营管带。1911年11月1日被推举为上海商团临时总司令;3日,英石率领商团参加闸北、吴淞起义。6日,出任军政府军务副部长,兼沪防水陆全军统领。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李英石奉命组成第三混成旅,以少将衔任旅长,并被委任为警卫司令。南北议和后,都督府撤销,李英石即被解除军职;根据袁世凯授意,由江苏都督程德全委任为江苏水上警察厅厅长,驻苏州。1914年李英石被委为江苏省警备队总司令,加陆军中将衔;旋被委为陆军第三旅旅长,移驻察哈尔,辞不就任。1917年起,任苏(州)松(江)太(仓)官产营地局局长。1926年任淞沪保卫团监督,后改办事处主任兼第一团团长。北伐后,受蒋介石等排挤,脱离军职,经营实业。1933年11月13日逝世。
李英石
[应桂馨](1865—1914年),名夔丞,字桂馨,原名义衡,又名秉钧,浙江省鄞县人。1887年跟随英国工程师金斯美学习工程绘图,后随岳父薛培榕去汉阳铁厂任职;后被斥,赴南昌知府曹朗川幕下。1891年报捐县丞,被任命为巡捕,同年赴安徽,充支应局兼报销差;1893年负责皖南缉捕营,1894年辞职赴沪。1906年因涉嫌敲诈及私通巨匪范高头,被驱逐出租界。他逃往苏州,捐一候补知县,并被袁世凯之族弟袁干卿委任为督练公所科长,后遭到通缉而逃走,藏匿于老家鄞县。辛亥革命时参与上海光复战斗,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任为谍报科长。孙中山来沪时负责照料,并护送孙中山至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被孙中山任命为总统府卫队司令,后兼庶务长;后因贪污遭斥革。1912年7月1日,应桂馨纠合青帮、红帮等江湖势力,成立了中华国民共进会,自任会长。1912年9月制造了湖北马队兵变,被黎元洪镇压;后被查明兵变为主使,遭通缉。不久后,由来上海的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向江苏都督程德全举荐,出任江苏驻沪巡查长,还被洪述祖说服黎元洪取消了对应的通缉。12月北上北京,谒见大总统袁世凯与国务总理赵秉钧,从赵秉钧那里得到了国务院密码电本,又得到袁世凯给他5万元用于遣散共进会的经费和每月2000元津贴的允诺;1月下旬返回上海。应桂馨得到承诺后,收买凶手武士英,于1913年3月20日制造了宋教仁案。3月24日,应桂馨被英捕房逮捕,至7月二次革命爆发之际,他趁乱越狱,藏身青岛德国租界。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请求平冤昭雪,但并未收到袁世凯政府反应。1914年1月19日在津京快车上遇刺身亡(主使者一般认为是袁世凯)。
应桂馨
1912年8月,孙中山到天津演讲,宣扬三民主义。袁世凯收买杀手,冒充火车司乘人员,欲将孙中山在火车上杀害。途中杜心武以寡搏众,虽然击退杀手,但自己也受了重伤。北京同盟会当即推荐刘百川赶往护卫,全程保护孙中山安全。
[刘百川](1870-?年),安徽省六安人,近代著名的武术家。早年跟随少林志善大师(俗名杨澄云)学习“少林罗汉门”的功夫。后在保定军校任国术教官。1911年冬进入上海精武会任教。1912年孙中山在天津期间负责保护孙中山。1916年春跟随孙中山先生到香港,与英国大力士康泰尔比武获胜,人称“江南第一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刘百川任黄埔军校国术教官。1926年初任蒋介石少将护卫官。后受聘于南京中央国术馆,并任教务委员会名誉主任。
刘百川
1912年9月17日,孙中山因山西都督阎锡山邀请,从北京乘火车出发赴晋,下午抵石家庄。阎锡山特派卫队200名抵达石家庄护卫,卫队长续范亭。
[续范亭](1893—1947年),山西省崞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1912年9月,孙中山赴山西考察时陪同护卫。1916年组织西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25年前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长、国民军军政学校校长,后来一度归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协助邓宝珊在甘肃组建陆军新编第一军,被任命为中将总参议。1937年9月,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民联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晋西北行政公署行署主任;同年11月,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9月12日,病逝于山西临县。1947年9月13日,续范亭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续范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