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有一支军队,番号为陆军第二十一军。该军从1926年11月27日由川军第二军易帜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军,从此经历了军阀混战、围剿红军;1936年抗战前夕,经过整编出川抗战,经过八年浴血奋战,逐步成为中央化的国军,经历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浙赣会战等大小几百次战役、战斗,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其间也参与了皖南事变,对新四军进行了围攻。抗战胜利后收复镇江,继而接管上海,成为上海卫戍部队,并负责警戒京沪铁路沿线。一部参与进攻苏中根据地,在李堡惨败,驻守南通、如皋一带。1947年台湾爆发2.28事变,奉命赴台,进行绥靖与清乡。1948年初陆续全部回到南通、如皋,在李堡再次遭到解放军重创。1949年参加江防战役、上海战役,投诚起义过半。残余部分到台湾后,被陈诚留下部分士兵,其余返川重建。1949年12月21日在四川大邑起义,结束了整整23年的征战历程。作为一支军阀部队,经过多次整编,成为中央化的国军,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次重大事件,成为一支著名的军队,有许多值得记述的事情!作为二十一军将士的后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有关二十一军的历史资料,现将这些资料经过筛选整理集结成册,以便广大军史爱好者参考。所有资料来源于已经出版的有关书籍、文史资料、地方史志和网络媒体,有些来自于海外或台湾。这些资料主要出自于当事人的回忆、史料档案、以及专家学者的手笔,都是非常好的史料,文采飞扬、条理清晰,我真是不敢做大的改动,生怕破坏了原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中难免有一些不完全正确的地方,在编入时,本人进行了取舍;对相互矛盾的地方,通过比较、印证其他材料,进行了修正,大部分章节基本保持原状,只对少数文字进行修改,删去个别过于激烈的词句,采取中立观点,尽量不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基本不对事件、人物作个人评判,保持原文的立场观点。本人只是在某些没有被人重视的小事上,根据有关材料写了一些短文。在编辑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敬请广大军史爱好者和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一篇 成军时代
第一章、刘湘建军
中华民国陆军第二十一军是1926年12月17日由川军第二军改编而成的,而川军是辛亥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其来源可追溯到清末编练的四川第十七镇新军。
1901年,清朝政府废除绿营制度,建立新军,规定全国各省共编练三十六镇(镇相当于后来的师)。四川因省区较大,兼控制康藏地区,决定编练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三个镇。
四川不仅负担三个镇的全部经费,每年还要定额接济邻省:西藏一百万两,云南五十万两,贵州四十万两,甘肃、青海各三十万两。
为了培养军事人材,四川先后派遣周道刚、徐孝刚、胡景伊、张毅、刘鸿逵、徐海清六人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同时,四川相继设立了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堂、官弁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讲武堂等,培养中下级军官。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夕,四川计划编练的三镇新军的任务并未完成,仅编成了第十七镇。
1905年四川编练新军步兵6营、工程队一队,1906年扩编为10营,未成一镇之数,清总理练兵大臣奕劻在其奏折中称“拟先成立1混成协。番号为四川暂编陆军第33混成协。步队6营编为两标,另增遍骑、辎、炮、工4营。”由于此协为日后成镇做准备故受暂编番号。
袁世凯为控制四川派陈宦入川,其深得锡良器重,委任为为常备军帮统。后又继任为统领并兼任武备学堂总办。从此军权在握,
本来成立新军是由兵备处负责,但陈宦越权操纵,将其常备军班底转为第33混成协基干,并谋划以40营巡防营为基础成立第18镇,陈宦一帆风顺由常备军统领,一跃成为首任第33混成协协统。
后又受命成立四川陆军小学,后随锡良入滇,并掌握新军19镇大权,同去的的张毅为第38协协统,此次同去的四川军人还有刘存厚、乔毅夫、刘成勋、曾崧生、罗瑞林、饶国梁、陈笃斋、董慕舒、龚缉照等数人。
陈宦走后由满族人钟颖继任新军33混成协协统,相继成立65标、66标、骑、辎、炮、工4营。
1909年,清廷鉴于西藏形式紧急,遂调陆军第33混成协协统钟颖,率军一协驻防西藏拉萨,钟在西昌调兵66标,在雅安、泸定等处招兵三营,成立驻藏陆军混成协第一标,军官则由速成学堂毕业生充任,年底钟颖到达拉萨,
由成都带去的三营遂定番号为驻藏陆军混成协第一协。此时速成军官如唐式遵,潘文华等正是义气风发的少年,怀着报国之志,奔赴边疆。
1911年住藏川军时值武昌起义成功,在西藏的川军和地方各种势力矛盾升级、爆发导致兵变,后被藏军围攻所部溃散。钟颖出走。潘文华等数人由几经艰险由印度返回四川,所部仅余数人。
赵尔巽(1844年-1927年),字公镶,号次珊,又名次山,又号旡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代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昌起义后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止革命。民国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辞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被尊为“嵩山四友”之一。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继任川督以后,以原任协统钟颖入藏,于是调与其关系最深的朱庆澜入川,并带来大批奉天籍军官,如日后奉军头面人物姜登选、郭松龄等充任17镇官佐。继而筹建陆军第17镇,任统制。其未到成都前,所遗33混成协协统由第65标周道刚代理。后周道刚发生血腥镇压士兵事件因事去职。
朱庆澜来成都着手建立新军17镇,以33混成协为基干,从宁远营调三营,成为一标番号为67标,从巡防队中精选三营编另一标第68标,合成陆军34协。
其后鉴于34协两标均为新编,与33协水平差距很大,于是将33协66标与34协67标互换番号,使得两协各有一基干标。以朱庆澜任统制、姜登选为正参谋官,全军10001人。
17镇两协四标的和特科部队的下级干部,大部分由武备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弁目队、官弁学堂的毕业生充任。成为新军第17镇的基干力量。然而朱庆澜任统制,带来的私人30多人充任各类官佐,川人标统一级官佐只有周骏一人,管带只有几人,挡了大批川籍军官的升迁道路。使得17镇内部产生了外来军官与川籍军官两派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的成都兵变埋下伏笔。1910年刘湘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到第33混成协66标(标统周骏)任尉级见习官。
1911年武昌起义前,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假借铁路国有名义,将民办的川汉、粤汉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了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反对,四川尤为激烈。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当场成立保路同志会,推选立宪党人蒲殿俊(四川广安人)、罗伦(四川西充人)为正副会长,各县保路同志会亦先后成立,很快发展至数十万人。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至8月下旬,保路运动发展为罢课罢市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同盟会会员乘机组织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然而,当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四川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加上革命党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中心,以及会党众多,斗争分散,未能迅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革命政权。直到11月22日,重庆地区同盟会首领杨庶堪(四川巴县人)、张培爵(四川隆昌人)、谢持(四川富顺人)联络新军军官夏之时、林绍泉、朱之洪等起义成功,才建立起蜀军政府。杨庶堪谦让都督,仅负顾问名义,由张培爵出任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川南、川北、川东相继发起起义。
革命党人发动民军包围省会成都,因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汉军正蓝旗人。以山西知县累保道员,权永宁道,调建昌,旋充川滇边务大臣,改驻藏大臣。宣统三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后,被迫让政权于大汉四川军政府,仍据总督署企图反攻,遂为都督尹昌衡所杀。赵尔丰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老二是《清史稿》的编纂者赵尔巽。)指挥清军顽抗,成都未能攻下。这时,立宪派首领蒲殿俊、罗伦等决定同赵尔丰以妥协谈判的方式实现成都和全川的独立。谈判结果:四川政权转交谘议局;赵尔丰交出政权后,仍带兵办理藏边事务,但暂不离成都,以备顾问;
以蒲殿俊为军政府都督,以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浙江山阴人)为副都督并统领军队。
11月27日,赵尔丰宣告四川地方自治,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以党人蒲殿俊、新军统制朱庆澜为正、副都督。新军中外籍军官多出走,第67营管带彭光烈代理第68标标统。此后四川陆军扩编为四镇。
改第十七镇为四川陆军第1镇统制宋学皋、号飓臣、邛峡人、武备学堂,前清17镇67标1营长。整编同志军为四川陆军第2镇统制彭光烈、号蛰仙、双流人、武备学堂,前清17镇67标2营长,68标标统。整编原巡防军为四川陆军第3镇统制孙兆鸾、号元青、武备学堂。四川陆军第4镇统制刘存厚、号积之、简阳人、武备学堂,日本士官学校6期,曾任云南新军19镇管带。
然而,革命党人对蒲、赵妥协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甚为不满,重庆蜀军政府商议组织西征。而在成都,蒲殿俊和朱庆澜实际上也无力控制局面,新政权极其软弱无能。
12月8日,蒲殿俊和朱庆澜在东校场阅兵,突然军队哗变,蒲殿俊和朱庆澜仓惶逃离成都,成都城中秩序大乱。这时,军政部长尹昌衡急脱身出城,驰往凤凰山找第六十三标标统周骏和营长宋学杲。周、宋即率部入城平乱。平乱后,由军官和士绅共推尹昌衡为都督,罗伦为副都督。
这时,赵尔丰仍盘踞旧督署,擅发告示,并暗中召边军入省,妄图夺权。尹昌衡遂召集军事会议,决定逮捕赵尔丰。12月22日,尹昌衡派兵包围旧督署,将赵尔丰抓获,拉到明远楼下宣布其罪状,枭首示众。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就出现了成、渝两个军政府并存。尹昌衡曾打算武力统一,蜀军政府也曾邀滇军入川帮助统一,后经各方调解协商,尹昌衡放弃武力统一,滇军也退出四川,双方于1912年1月派代表会商,于2月2日协定:以成都为政治中心,设四川军政府,以成、渝两处都督分任正副都督;重庆为重镇,设镇抚府。这样,四川宣告统一,尹昌衡出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重庆镇抚府以夏之时为镇抚总长。
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军政府,由尹昌衡、张陪爵为正副都督,尹又任命与其关系很深的胡景伊为四川陆军军团长,从此川中军政实权实为胡景伊掌握。
4月尹昌衡被推为都督后,立即着手组织军政府,由周骏任军政部长,其他各部门首脑由革命人与立宪派分子分任之。
陆军1到4镇分别改称为1到4师,
蜀军第一师易番号为第5师。
5月军队重新加以编制:
第1镇为第一师,周骏为师长;
整编同志军为第二师,彭光烈为师长;
整编原巡防军为第三师,以孙兆鸾为师长,
第四师师长刘存厚,
第五师师长熊克武。
对新改编的川军五个师,尹昌衡交给胡景伊统辖,让他出任川军军团长。不久,重庆镇抚总长夏之时辞职出国留学,胡景伊兼任镇抚总长。刘湘此时为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第2营营长。
1912年夏,因西藏发生暴乱,危及四川,都督尹昌衡电告北京政府,自请督师西征。袁世凯准如所请,委尹昌衡为征藏军总司令,由胡景伊代理四川都督。尹昌衡亲征藏边,平息了边境骚乱,驻扎在川西。
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生,孙中山决定领导国民党人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尹昌衡加入了国民党,袁世凯担心他也加入讨袁行列,便蓄意扶植共和党籍的胡景伊,而胡景伊也趁机投靠袁世凯。
1913年6月,袁世凯正式任命胡景伊为四川都督,解除了尹昌衡的川督职务,任为川边经略使。
其时,正处在二次革命酝酿和爆发之际,胡景伊秉承袁世凯的旨意,镇压四川的革命党人。首先,他企图编遣由革命党人组成的驻重庆的熊克武第五师。第五师是辛亥革命时在上海由川籍军校学生组建的蜀军演变而来,革命性较强。熊克武面临胡景伊的压迫,是否起兵反袁还犹豫不定,但重庆革命党人和第五师的旅团官兵群情忿怒,要求起兵,熊克武才最后下了起兵的决心。
由于当时江西、南京、上海等地的讨袁战争败局已定,重庆革命党人决定西上讨胡。8月4日,熊克武在重庆宣布独立,重庆是二次革命最后宣布独立的重要地区。
熊克武成立重庆讨袁军总司令部,下设民政部、军政部。熊克武任总司令,杨庶堪任民政部长,刘植藩任军政部长兼参谋长,但懋辛任副参谋长兼督中路之师。讨袁军由原蜀军两个团,川军第五师两个旅共九千人合编为四个支队,一个川江水师,一个炸弹队。龙光、吕超、李树勋、刘植藩分任四个支队司令,余际唐任川江水师司令,曾子玉、颜德基分任炸弹队队长。
讨袁军计划兵分三路,由第一支队取中路经永川、荣昌、隆昌,进取泸州;由第二支队扼守合川,防御北路;第三、第四支队防御南路,分拒滇、黔军。
与此同时,胡景伊令驻泸州的第一师师长周骏发兵进攻重庆,由王陵基模范团及川军第二、第三师编组为一支队,由北路南下,由第四师师长刘存厚编组一支队沿江东下。
8月12日,袁世凯又命令鄂督黎元洪、陕督张凤翙 、滇督蔡锷、黔督唐继尧派兵合攻重庆。四都督遵令拨队援川。
战争开始后,两军在隆昌、泸州一线展开血战。开始讨袁军节节胜利,几乎攻下泸州,但终因兵力不足,伤亡严重。
9月后,刘存厚部攻克资中、内江,王陵基部占领南充、定远、合川。与此同时,黔军黄毓成部占领綦江,逼近重庆,滇军叶荃部进至宜宾,陕军张钫部后临夔州。大本营重庆告急,吕超、余际唐率部还救,但熊克武等已于9月11日被迫撤退。
9月12日,黔军占领重庆。川军等杀戒大开,讨袁军或被杀,或逃亡,很快瓦解。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同时,整个二次革命战争也完全沉寂。二次革命后刘湘任四川陆军第1师第2旅第3团团长。
胡景伊投靠袁世凯,镇压了国民党人发动的重庆起义,本以为可以稳坐川督的宝座。然而,其后,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考虑到滇、黔两省会反对,特派自己的亲信陈宦于1915年3月以会办四川军务、四川巡按使的身份赴四川坐镇。率伍祥祯、冯玉祥、李炳之三混成旅以会办四川军务、四川巡按使的身份到达成都,后出任四川将军(都督改称将军)。
陈宦到达四川以后,控制了全部川军及全省政务。8月,帝制运动开始后,陈宦多次通电恳请袁世凯“迅择吉辰,举行大典”,是袁世凯称帝的积极支持者。
陈宦来川任用私人。以黄鹄举第2旅调出与第3师一部混编成川军第1混成旅,张邦本调将军府任闲职,丢刀下马,又将队伍缩编为一旅两团以其同乡熊祥生为旅长。刘湘留任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第1团团长。
同年底,蔡锷逃离北京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1916年1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中路主力军经贵州毕节入川,进攻纳溪、泸州。陈宦急令川南镇守使伍祥祯等部抗击护国军,同时急电袁世凯派兵增援。
1月5日,袁世凯令曹锟、张敬尧组织征滇军,入川进攻护国军,由第二路总司令张敬尧统一指挥入川的北洋军。四川陆军第1师扩充后升为中央陆军第15师,师长周骏,后易王陵基,刘湘任中央陆军第15师第29旅第57团团长。
护国军入川以后,连战皆捷,1月21日击败伍祥祯旅,占领叙州,并向泸州进逼。由于护国战争声势浩大,护国军在四川节节取胜,使得部分川军将领也决定倒戈反袁。
1月31日,刘存厚在纳溪宣布加入护国军,自任护国川军总司令,迎蔡锷军入纳溪。
2、3月间,滇、川护国军与张敬尧、曹锟、陈宦的北洋军在泸州、纳溪一线展开连场血战。在战争的过程中,四川人纷纷组织起来,支援护国军,甚至拿起武器,直接参战。国民党籍的川军将领熊克武、但懋辛等组织四川义军,配合护国军作战。
到3月中下旬,护国军攻克纳溪、江安、围张敬尧于泸州城内。在这种形势之下,四川将军陈宦不得不求蔡锷停战议和,以保住自己在四川的统治地位。
5月22日,陈宦宣布四川独立,和袁世凯断绝关系。
6月6日,袁世凯病死,护国战争结束,陈宦为川军及四川人民所迫,无法留任,只得率部出川,蔡锷出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蔡锷任命周道刚为川军第1师师长,空有师长头衔,驻永川的刘湘两团人马编为第1师第1旅,虽然周道刚多次派人到顺庆索要部队,但周骏密令张鹏舞团、和唐廷牧整个炮团及袁彬营、何钟璧营、唐成杰营、唐三秋机关枪营、吴震辎重营等官兵均不返回第1师,就近编入川军第2混成旅钟体道部。战后该师第1旅驻永川、第2旅驻重庆、合川。
第1旅刘湘所部参加对川南滇军作战进占隆昌。不久,蔡锷因病赴日本治疗,入川滇军总参谋长罗佩金出任四川督军,入川黔军总司令戴戡为四川省长。这样,四川落入滇、黔军阀的控制之中。
当时,入川滇、黔军占据了四川省大片地方和成都、重庆等重要城镇。罗佩金秉承唐继尧的旨意,尽力搜刮四川的财富,掠夺盐税,强令四川人民负担入川滇、黔军的军饷,由此,与四川军民矛盾日深。罗佩金又奉行“强滇弱川”的政策,扩充入川滇军,压制川军。
1916年冬,罗佩金召开编遣会议,裁减川军,激起川军五师长联名通电控诉。
1917年3月,罗佩金又以武力解散川军第四师,川军将领深感祸将及己,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乘机联络川军各部共谋驱罗。
1917年4月18日,刘存厚率部围攻驻成都皇城之罗佩金部,刘罗之战爆发。4月24日,罗佩金战败退出成都,北京政府免去罗佩金四川督军职,由戴戡暂代。刘罗之战后,紧接着又爆发了刘存厚与戴戡的刘戴之战,结果黔军又被赶出成都遭歼灭,戴戡身亡。1917年7月,北京政府任命周道刚为四川督军。
周道刚出任四川督军不久,云南军阀唐继尧借护法之名;发动了靖国战争,率滇黔联军进攻四川。
12月3日,周道刚与四川查办使吴光新战败撤出重庆,周道刚率残部败走永川、资中,从此脱离军界。
12月8日,北京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在成都令川军第一、二、三师重新部署,推举熊克武为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
1918年2月20日,川滇黔靖国联军攻入成都,刘存厚等部退往陕南汉中地区。
2月25日,唐继尧自任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3月,孙中山正式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杨庶堪为四川省长。当天,熊克武通电则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行使军民政务。
川督熊克武于1918年5月22日召开第一次靖国川军整编会议将川军各军编为6师又2个独立旅。冠以靖国川军某师的番号:靖国川军第1师师长但怒刚,靖国川军第2师师长刘湘。
该师原为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护法之役该师第1旅旅长刘湘与周道刚并无渊源,不免貌合神离,另一旅长王右瑜与刘湘有隙不能合作,使得该师无法团结一致。
初靖国黔军王文华、四川靖国军石青阳进逼重庆,11月12日该师驻江津一营与北军管聚金旅联合将黔军4营击退。12月3日该师布防长江南岸的特科两营被黔军主力击溃。周道刚出川挂冠而去。由徐孝刚继任师长,退守合川、永川,12月18日该师第2旅党人王右瑜率所部通电护法,其第2旅纷纷哗变,投向刘湘旅,观察时局变化。
12月间滇军李友勋旅向永川猛攻。师长徐孝刚命旅长刘湘抵抗。刘湘几次反攻均败退下来,返回师部向徐孝刚报告战况。徐正大发雷霞,副官向他报告刘旅长到,徐孝刚厉声喝道:“难道刘旅长我就杀不得吗?”刘湘听到吁得转身就地,带手枪队列前线督战反攻,暂时稳住陈地。随后部队退至隆昌时,与川3师钟体道部会会。
钟体道力主寸土不让,坚决抵抗。徐孝刚率该师及第3师李挽澜旅退守内江;1918年1月23日川、滇军在内江激战中,旅长李挽澜战死。该师被迫向资中、简阳退去。
熊克武派其参谋长傅常与刘湘联系,许与靖国川军暂遍第1师师长,徐孝刚知此事遂离队,部队交刘湘代理,1团长陈能芳梯升旅长,营长唐式遵梯升团长。后刘为形势所迫通电护国。
1918年10月该师改编为靖国川军第2师。护法之役后该师易番号为四川陆军第2师所部1、2团扩编为1、2两个旅原团长分任旅长。驻川东合川及附近地区。该师为17镇老底子于川军诸师中素质最优。
但该师内部不稳定,3旅旅长王丽中与熊克武等人相近,4旅旅长陈能芳、独立旅旅长廖谦都为保定生同吕超关系密切。
刘湘为速成系指挥上不能完全掌握,该师驻荣昌独立旅廖谦勾结黔军密谋反戈,事被刘湘侦知请其速成同学时任滇军第二军独立团团长的杨森出兵永川堵截廖谦去路,于1920年3月19日率该师另两个旅将其旅合围缴械,廖谦只身逃走。独立旅长易为萧常德,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易第三旅旅长为唐式遵。杨森以一团之力,协助刘解决两个旅长,5月后杨脱离滇军,驻安岳的许绍宗团帮助杨森解决其内部。刘湘拨其王瓒绪第8团与杨森,组建第1混成旅。
滇军趁此占领荣昌、隆昌、永川三县防地。部队有被滇、黔军合围的危险,遂靠向熊克武。
战事开始刘湘分兵两路出江北、壁山抄袭重庆,壁山一路直抵磁器口同黔军激战,后滇军田钟毅、川军石青阳、卢诗谛等增援,将该师击溃。
事前刘湘骗得军费20万元顺江而上运合川,黔军一旅追至合川峡口与刘部两营展开激烈交火,营长刘荣阵亡。合川并被黔军胡瑛旅攻克。刘湘率主力回援将黔军击溃,于邻水会合江防军余际唐部收复合川、大足、铜梁。以3,4旅进攻重庆遭遇滇军田锺谷梯团、卢师谛、石青阳数路围攻失利。向安岳退却,独立旅萧常德拖三团之众在安岳倒戈,大本营合川又被黔军胡瑛并石青阳路汤子模旅攻占,虽复克合川,但黔军援军万人已到,遂西撤与中路军会于隆昌,
骑团长丘玉华因为为保定速成毕业,和刘湘不成系统,眼见2师内部保定系统之残弱,遂倒戈,投向吕超所部扩编为第1师,拥护廖谦为师长.
熊克武虽然出任督军之职务,但是,当时四川已在唐继尧的控制之下,滇黔军将领占据了重要职位和地区,如赵又新任四川军务会办,王文华任重庆镇守使,顾品珍任叙泸镇守使,叶荃任夔万镇守使等,熊克武实权不多。唐继尧为了牢固控制四川,并进一步向陕西、湖北扩张,
于1918年9月以五省靖国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到重庆召开了联军会议,并抛出一份《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书》。对这份实则“亡川”的同盟书,熊克武感到难以接受,拒绝在上面签字。唐继尧暂也无奈,只得于10月8日离开重庆返昆明。
1920年春,实业团(指四川国民党内以谢持为首的派别)与杨庶堪联合滇黔军发动了倒熊之战。
3月,唐继尧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国军总司令职。5月,又任命吕超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5月下旬,吕超、石青阳等率部从绵阳、中江攻成都;滇军顾品珍、赵又新部从川南攻成都;黔军王文华部与实业团黄复生部在重庆、綦江一带攻熊系余际唐部。
熊克武得刘湘等部的支持,与滇黔军及吕超等部展开连场激战,开始声势颇振,取得不少胜利。但到7月,熊部遭到全面反击,难以抵挡,熊克武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于7月10日率部离开成都,退往川北阆中进行整编。
7月18日,吕超率军入成都,通电就任川军总司令,实业团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熊克武退往阆中后,将部队进行整编,以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刘湘为第二军军长,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2师撤至保宁。8月保宁扩军该师升格为第2军。该师撤至保宁的2个旅(实为三个团)缩编为一个第3混成旅旅长唐式遵,第1师第2旅各级官佐也为速成同学于是熊克武将其拨归第二军易番号为第4混成旅旅长袁彬。该师番号无形中撤消。
刘湘,字甫澄,四川大邑人1889年生。
1906年入四川陆军弁目队。
1908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1909年保送四川陆军讲武堂深造。
毕业后在川军中任职。1915年在护国战争中,因阻击护国军有功,得袁世凯嘉奖、升任团长。1916年升任旅长、授以陆军少将衔。1918年升任川军第二师师长。1920年在倒熊之战中站到熊克武一方,升任川军第二军军长。其后在靖川之战和驱刘之战中,地位拉高,实力膨胀。
速成系则是指川军中主要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其首脑人物便是刘湘。速成系的骨干人物有杨森、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张斯可、徐孝刚、王陵基、乔毅夫、傅常、鲜英等。
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四川陆军弁目队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学生,称为老速成;一是四川军官速成学堂的学生,称为新速成。此外,还包括与他们有师生关系的军人。
速成系形成于1918年6月,当时熊克武整编川军为七个师,刘湘任第二师师长,大量吸收速成系同学以代替其他学堂毕业生担任中、下级军官,并在合川开办军官传习所,以为羽翼,提出了“统一四川,问鼎中原”的远景目标。
这样,速成系势力形成并不断膨胀。当时,武备系已经随刘存厚被逐出川趋于没落,第三军军长刘成勋虽是武备生,但却不用武备系而用第三军名义相号召。保定系和军官系尚未形成强大势力,能与速成系抗衡的,只有熊克武的九人团。
刘湘向熊克武建议,把刘存厚在汉中请回四川,合作驱逐滇黔军及吕超等部。熊克武表示同意,与刘存厚联络,刘亦应允。双方商定:在战事未决胜负之前,熊克武、刘存厚均不作四川督军,以刘湘为四川军前敌各军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
8月6日,刘存厚在汉中组织靖川军,自任总司令;率田颂尧、唐廷牧、张印本、赖心辉等部返川,熊、刘联合发动靖川之战。
刘存厚回川后大肆收编部队,挖刘湘的墙角,拉拢其第2师师长陈能芳以带刘为军长,第4旅旅长张毅崛许以第2师师长,团长张凤鸣,蓝文彬为旅长,阴谋拉走部队,事泄,刘湘以唐式遵第3混成旅带队将三人拘捕,陈能芳去职,兰文彬由其堂叔兰世钰说情救走。刘湘自兼师长,后唐式遵继任,以李树勋为第4旅旅长。
8月下旬,刘湘指挥各部由阆中向三台地区战略开进:刘存厚部及但懋辛的第一军为右方面军,经绵阳、罗江、沈阳、广汉向成都进攻;第二军为左方面军,经中江、金堂与右方面军会合,然后合攻成都。
9月8日,川军攻占成都,熊克武、刘存厚两司令部相继入城。
接着,川军与滇军赵又新、顾品珍部在成都近郊及龙泉山展开决战。川军集结兵力八十一营,滇军及吕超部共六十三营,双方激战十二昼夜。
9月21日,滇军战败。随即,川军发起追击战,昼夜强行军,连克简阳、资阳、隆昌等县。
10月3日,川军咬住溃败的赵又新部,将其围困于泸州,赵又新被击毙,顾品珍和熊克武商定,准其回滇倒唐,滇军全部退出四川。
10月上旬,刘湘指挥川军分三路直攻驻重庆的黔军。黔军抵抗,节节失败。10月15日,川军攻占重庆,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仓皇乘轮船只身逃往上海,残部由卢焘代总司令率领,逃回贵州。
熊、刘联合发动的靖川之战,将滇、黔军全部赶出四川,结束了滇、黔军阀控制四川的局面。同时,实业团的势力亦遭到严重的挫败,战后,所有实业团高级军官一律被逐出四川,杨庶堪亦辞去省长职离川赴广州。
熊克武、刘存厚联合发动靖川之战胜利后,熊、刘之间的矛盾立即产生并尖锐,驱刘之战随之展开。
1920年9月10日,刘存厚在成都设立北京政府任命的四川督军公署。
10月30日,熊克武在重庆设立广州军政府任命的四川督军公署。
熊、刘势不两立。这时,川军实力派刘湘等便成了关键人物。结果刘湘拥熊反刘,使熊克武在军力上压倒刘存厚。
11月5日,但懋辛、刘湘会同各军将领商定了解决川局善后的六项办法,主张川人治川,实行地方自治。
12月10日,但懋辛、刘湘、刘成勋等二十余位川军将领在熊克武授意下,联名分别致电刘存厚、熊克武,正式提出自治主张,请两人在五日内做出决定。
12月16日,熊克武通电拥护,并于29日通电自解四川督军职。刘存厚依仗北洋军阀,反对自治。12月30日,北京政府任命刘存厚为
1921年1月,熊克武、但懋辛、刘湘等通电反对。
2月28日,熊克武、但懋辛、刘湘、刘成勋等联名通电,宣布刘存厚依附北洋军阀,违反民意,反对自治,应予驱逐。随即,熊克武命令但懋辛率第一军,刘湘率第二军,刘成勋率第三军,以刘湘为前敌各军总司令,分三路夹击成都,发动了驱刘之战。
战争开始后,刘存厚部即节节败退,赖心辉部前线倒戈,邓锡侯、田颂尧、刘斌、唐廷牧四部离心,刘存厚自知无法抵抗,于3月20日通电下野,率护卫营离开成都,间道离川逃往陕南宁羌。刘湘、但懋辛督军追击刘存厚部在四川的残敌。这时,第一军第五师师长何光烈通电勒兵停战。前线各部通电响应,驱刘之战停息。刘存厚遗留在四川的部队被各军收编。
驱逐刘存厚之后,1921年6月,川军各将领在重庆召开善后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湘被推举为四川各军总司令。
6月24日,刘湘又被四川省议会和川军各将领选为四川省省长。7月2日,刘湘在重庆通电就职,第二军军长由杨森代理。此时的第二军,下辖三个师、四个混成旅、两个独立旅,实力与熊克武不相上下。
刘湘凭借所部军队能争惯战和对时局的清醒认识,灵活的连横手腕,阴险的头脑在川中独占熬头.所部8万余人,枪7万余枝,驻巫山、夔门、云阳、开县、巫溪、忠县、石柱、梁山、酆都、涪陵、垫江、大竹、邻水、乐池、铜梁、永川、大足、荣昌、隆昌、内江、资中、资阳.驱袁之战又获得黔军所剩防地.川东重镇重庆。但也付出了不小代价,杨森回川,刘湘下川东防区20余县为杨森驻扎。
附:第二军形成概要
1901年,清朝政府废除绿营制度,建立新军,规定全国各省共编练三十六镇(镇相当于后来的师)。到了辛亥革命前夕,四川计划编练的三镇新军的任务并未完成,仅编成了第十七镇。
1905年四川编练新军步兵6营、工程队一队,1906年扩编为10营,未成一镇之数,清总理练兵大臣奕劻在其奏折中称“拟先成立1混成协。番号为四川暂编陆军第33混成协。步队6营编为两标,另增遍骑、辎、炮、工4营。”由于此协为日后成镇做准备故受暂编番号。
袁世凯为控制四川派陈宦入川,陈宦由常备军统领,一跃成为首任第33混成协协统。陈宦走后由满族人钟颖继任新军33混成协协统,相继成立65标、66标、骑、辎、炮、工4营。
1909年,赵尔巽继任川督以后,以原任协统钟颖入藏,于是调朱庆澜入川筹建陆军第17镇,任统制。其未到成都前,所遗33混成协协统由第65标周道刚代理。
朱庆澜来成都着手建立新军17镇,以33混成协为基干,从宁远营调三营,成为一标番号为67标,从巡防队中精选三营编另一标第68标,合成陆军34协。其后鉴于34协两标均为新编,与33协水平差距很大,于是将33协66标与34协67标互换番号,使得两协各有一基干标。以朱庆澜任统制、姜登选为正参谋官,全军10001人。
1910年刘湘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到第33混成协66标(标统周骏)任尉级见习官。
1911年武昌起义后,直到11月22日,以蒲殿俊为军政府都督,以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浙江山阴人)为副都督并统领军队。四川陆军扩编为四镇。改第十七镇为四川陆军第1镇统制宋学皋。
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军政府,由周骏任军政部长,陆军1到4镇分别改称为1到4师,第1镇为第一师,周骏为师长;刘湘此时为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第2营营长。
1914年二次革命后刘湘任四川陆军第1师第2旅第3团团长。
1915年3月陈宦以会办四川军务、四川巡按使的身份赴四川坐镇。刘湘留任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第1团团长。
1916年1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中路主力军经贵州毕节入川,1月5日,袁世凯令曹锟、张敬尧组织征滇军,入川进攻护国军,由第二路总司令张敬尧统一指挥入川的北洋军。四川陆军第1师扩充后升为中央陆军第15师,师长周骏,后易王陵基,刘湘任中央陆军第15师第29旅第57团团长。
1916年5月22日,陈宦宣布四川独立,和袁世凯断绝关系,护国战争结束。蔡锷任命周道刚为川军第1师师长,驻永川的刘湘两团人马编为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
1918年5月22日川督熊克武召开第一次靖国川军整编会议将川军各军编为6师又2个独立旅。冠以靖国川军某师的番号,靖国川军第2师师长刘湘。该师原为四川陆军第1师第1旅,后熊克武许刘湘为靖国川军暂遍第1师师长, 10月改编为靖国川军第2师。护法之役后该师易番号为四川陆军第2师。该师为17镇老底子于川军诸师中素质最优。
1920年熊克武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于7月10日率部离开成都,退往川北阆中进行整编。以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刘湘为第二军军长,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8月保宁扩军四川陆军第2师升格为第2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