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1军】
该军前身是黄埔军校教导团。1924年11月20日,黄埔军校以该校毕业生组成教导第1团,何应钦任团长;12月26日,成立教导第2团,王柏龄任团长。1925年2月1日,黄埔军校教导团在校长蒋介石、校政治部代主任周恩来的率领下,从黄埔岛出发东征,讨伐叛军陈炯明部。3月下旬,将陈炯明所属叛军林虎部和洪兆麟部击溃,并迫使杨坤如部接受改编,第1次东征战役结束。同年4月1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决议,以黄埔军校教导第1、第2团编成党军第1旅,何应钦任旅长。同月23日,黄埔军校组成教导第3团,钱大钧任团长,归党军第1旅建制。5月,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桂军总司令刘震寰起兵叛乱,企图推翻广州革命政府。党军第1旅奉命撤离东江,回师广州镇压杨、刘叛乱。同年12月,协同友军将叛军全部肃清。
1925年7月26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为统一军队名称,决定取消以省别冠名的军队名称,统一称之为“国民革命军”。8月26日,国民革命军统一编成5个军。其中,以党军第1旅和建国粤军第4师合编组成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介石任军长,何应钦任副军长,王懋功任参谋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以第1旅改为第1师,何应钦兼任师长;以黄埔军校教导第4团、第5团编成第2师,王懋功兼任师长;以收编的粤军一部编为第3师,谭曙卿代师长。同年9月,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西南军阀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在度占据东江,威胁广州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决定以第1军编为东征第1纵队,何应钦任纵队长,率部再次东征。至11月底,东征军全部肃清东江地区之敌,结束了陈炯明的叛乱历史。东征作战结束后,该军将粤军张和旅与余鹰扬团合编为独立第2师;将黄埔军校教导团扩编为教导师。此时,该军下辖:第1师,何应钦兼任师长;第2师,王懋功兼任师长;第3师,谭曙卿代师长;独立第2师,冯轶裴任师长;教导师,王柏龄任师长。
1926年1月,蒋介石辞去该军军长职,何应钦继任军长,王柏龄任副军长,蒋伯诚任参谋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此时,该军下辖:第1、第2、第3师编制不变;独立第2师改编为第14师,教导师改编为第20师。同年7月,国民政府在两广实行统一后,为统一其他各省,决定出师北伐。其中,以第3、第14、第20师等部,由军长何应钦留守广东;第第1、第2师组成北伐军由副军长王柏龄、参谋长蒋伯诚率领参加北伐。在第1、第2师出师北伐的同时,蒋介石除以第20师仍留守广东外,任命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率第3、第14师和以张贞补充团扩编的独立第4师,进军福建征讨周荫人部。
1927年1月初,北伐军在平定江西、福建后,为消灭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决定向长江下游进击。2月下旬,北伐军分江左,江右军东进,第1军下辖第1、第2师和第21师和第26军为江左军,由白崇禧指挥,沿沪杭路前进,夺取上海;第3、第14师和第14军、第17军各两个师,以及第19军一部,由何应钦指挥,协助程潜的将右军攻占南京。3月21日,白崇禧指挥东路军进至上海郊区,在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的配合下,东路军顺利地进入上海。3月23日,何应钦指挥的部队协同江右军攻占南京,占领江苏。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第1军编入第1路军,由镇江北渡长江继续北伐。至6月2日,该军相继攻克扬州、涟水、海州、名县、徐州等地。此时,汪精卫、唐生智发表宣言,宣布东征讨蒋,蒋介石立即将北伐军第1、第2、第3路军全部撤回江南,从而使江北一带,复归孙传芳、张宗昌等部占领。汪蒋合流后,国民革命军再次北伐。8月下旬,北伐军与孙传芳部为争夺南京发起龙潭之战,一举歼灭孙传芳的“五省联军”5万余人。
龙潭战役后,该军已发展到9个师。此时,由于该军建制庞大,驻地分散,指挥不便,9月26日国民政府决定将该军所辖9个师分编为第1、第9、第32军。其中,第1军,刘峙任军长。下辖:第1师,胡宗南任师长;第2师,刘峙兼任师长;第22师,蒋光鼐任师长。1928年1月,刘峙任第1军团总指挥兼第1军军长,蒋鼎文任副军长。下辖第1、第2、第22师编制不变。同年7月,国民政府对国民革命军进行编谴,将原有各军缩编为师。其中,以第1军第2师、第22师和第33军第2师合并缩编为第1师,刘峙任师长,张克瑶任副师长,下辖:第1旅,徐庭瑶任旅长;第2旅,胡宗南任旅长;第3旅,张承治任旅长。以第1军第1师和第22师、军教导团各一部与第33军第3师合并缩编为第9师,蒋鼎文任师长,岳相如任副师长,下辖:第25旅,甘丽初任旅长;第26旅,李延年任旅长;第27旅,岳相如兼任旅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讨伐桂系,以第1、第9两师扩编为第1军,刘峙任军长。,下辖:第1师,刘峙兼任师长;第2师,顾祝同任师长;第9师,蒋鼎文任师长。4月,桂系部队在湖北境内被击溃后,该军进驻武汉,军长刘峙被任命为国民党编谴委员会直辖第2编谴分区主任,指挥湖北境内部队。同年10月15日,顾祝同任第1军军长,李明扬任副军长。下辖:第1师,刘峙兼任师长(徐庭瑶代理);第2师,顾祝同兼任师长;独立第3旅,李云杰任旅长。同时,将原辖第9师调归第2军建制。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该军沿陇海铁路由东向西攻击。5月至7月,该军先后攻占归德、兰封、开封、杞县、太康等地。8月,该军在右翼军总预备对的编成内,参加对西北军的总攻,进驻潼关。1931年5月,军长顾祝同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同年7月,该军进行整编,第3师师长陈继承任第1军军长,同时,将第2师调归第17军,将第3师调归该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1师,胡宗南任师长,彭启彪任副师长。师辖第1、第2旅和独立旅;第3师,李玉堂任师长,师辖第7、第8、第9旅和独立旅。
1932年6月至10月,蒋介石纠集30万大军向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发动第4“围剿”。该军第1师编入右路军第2纵队,第3师编入中路军第2纵队,参加对鄂豫皖苏区红军的“围剿”,迫使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川陕边界2地区转移。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后,该军对中央红军的长征进行过多次的围追堵截作战。1936年初,该军军长陈继承调任豫南特别区善后委员会副委员长兼豫南“清剿”区指挥官。同年4月,胡宗南任第1军代军长,范汉杰任副军长。下辖:第1师,胡宗南兼任师长,丁德隆任副师长,师辖第1、第2旅、独立旅;原属第19路军第78师拨归该军建制,桂永清任师长,师辖第232、第234旅。同时,将西北补充旅拨归该军建制,杨德亮任旅长。同年9月,该军调至陇东地区,参加了阻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作战。11月19日,该军第78师在山城堡战役中,被中央红军歼灭大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该军驻防黑铁镇、瓦亭、平淳、泾川等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该军分驻陇东各县。1937年4月,该军奉命东移,接替第2师徐州和归德一带的防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奉命调往上海进行防御作战。此次作战,该军伤亡大半,于9月下旬撤至昆山附近进行修整。在修整期间,第1军与第8师合编为第17军团,胡宗南任军团长。10月上旬,上海作战失败后,该军转移到陕西凤翔地区修整。1938年5月,胡宗南被免除兼军长职,由李铁军继任军长,范汉杰任副军长,同年7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陶峙岳任该军军长。下辖:第1、第78师编制不变。9月,该军参加了武汉会战。10月底,武汉会战结束后,该军撤回陕西,部队分驻于西安附近地区,担任防守任务。1939年初,第5战区第167师调归该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1师,李正先任师长;第78,刘安祺任师长;第167师,赵锡光任师长。该军此次整编后,调驻韩城至潼关一带,担任河防勤务,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直辖。1940年6月,陶峙岳升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丁德隆接任该军军长。1941年5月,丁德隆调任第57军军长,由韩锡侯任军长。1942年4月,韩锡侯调任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91军军长后,张卓接任军长。1944年春,该军第167师奉命参加了豫中会战。1945年1月,张卓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由罗列任军长。3月,该军参加豫西鄂北会战,配合集团军担任潼关、华阴、韩城一带守备。在此期间,该军下辖第1、第78、第167师编制不变。
1946年5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第1军改为整编第1师,军长罗列任师长,原下辖第1师改编为整编第1旅,黄正诚任旅长;第78师改编为整编第78旅,许良玉任旅长;第167师改编为整编第167旅,王隆玑任旅长。此次整编后,该师隶属第38集团军,至1948年9月,在西北战场上多次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先后参加了闻夏战役、临浮战役、进攻延安、蟠龙战役、榆林战役、黄龙站用、清涧战役、澄(城)合(阳)战役作战。1948年9月,整编第1师恢复第1军番号。由罗列(后陈鞠旅)任军长,隶属第5兵团。辖第1师,陈坚任师长;第78师,沈策(后袁书田)任师长;第167师,曾祥庭任师长。该军恢复番号后,为阻止西北野战军南下潼关或再出西府,先后参加了西北野战军秋季和冬季攻势作战。1949年4月下旬,胡宗南集团惧怕在西北战场上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开始实行战略退却。该军随第1兵团撤至宝鸡及秦岭西段布防。同年7月,集结于凤县、佛坪、东江口及陇南地区,企图依托秦岭阻止第1野战军南取汉中。11月,蒋介石察觉人民解放军由湖北、湘西、贵州迂回重庆、成都,急调胡宗南集团由秦岭、大巴山撤入川,并以其第1军车运重庆增援。12月下旬,解放军发起成都战役,第1军在新津和邛崃地区被歼,军长陈鞠旅被俘。
【国民革命军第2军】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2军
一、湘军谭延闿部组成的第2军
该军的前身是湘系军队第3混成旅和第6混成旅。1921年,湘鄂战争结束后,湖南军阀赵恒惕投靠北洋军阀吴佩孚,反对孙中山的广州政府。1923年7月,孙中山为北伐赵恒惕,任命谭延闿为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入湘组织讨贼军湘军。谭延闿由此将其所属部下编为5个军,其中,以湘军第3混成旅扩编为讨贼军湘南第1军;以湘军第6混成旅扩编为讨贼军湘东第1军。1924年1月,国民政府大本营将进入广东的各省军队改为建国军并冠以省名。湘南第1军改为建国湘军第3军;湘东第1军改为建国湘军第5军。同年10月,建国湘军第3军、第5军奉命出师北伐入赣后,因在赣南作战失败退回广东进行整编,将建国湘军缩编为6个团。1925年6月,建国湘军参加讨伐滇、桂军将领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7月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各省建国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建国湘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军,谭延闿任军长,鲁涤平任副军长,岳森任参谋长。下辖:第4师,张辉瓒任师长;第5师,谭道源任师长;第6师,戴岳任师长。10月至12月,该军奉命参加了第2次东征。1926年春,该军增设教导师,陈嘉祐任师长。同年7月,谭延闿率领谭道源第5师和陈嘉祐教导师,留守广东南雄、始兴、马坝等地。鲁涤平、李富春、岳森率领张辉瓒第4师和戴岳第6师参加北伐。
1927年1月至3月,该军在北伐军东路军编成内,接受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指挥,由乐平、德兴入浙江,经淳安、桐庐、富阳直取杭州,于3月24日配合第6军攻占南京城。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第2军闻讯后西移湖北,继而回师湖南,归武汉国民政府指挥。同年5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将第2军扩编为第2军和第14军,原第2军军长谭延闿卸职,由鲁涤平升任军长,张辉瓒升任副军长,下辖:第4师,王俊捷任师长;第6师,戴岳任师长;第13师,朱耀华任师长。1928年2月22日,该军第13师改番号为第23师。同年10月8日,该军缩编为第18师。鲁涤平任师长,张辉瓒任副师长。原辖3个师依次改称为第52、第53、第54旅。
二、湘军贺耀祖部组成的第2军
该军的前身一部为湘军贺耀祖的第1师。1926年8月,湘系军队贺耀祖的第1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1927年3月,该独立师扩编为第40军。1928年底,该军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师;该军前身的另一部是鄂军夏斗寅的第1师。1927年6月,夏斗寅的鄂军第1师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0军,1928年2月,该军改番号为第27军,同年底,第27军所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3师。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讨伐桂系,以第8师和第13师及独立第1旅合编为第2军,朱绍良任军长。下辖:第8师,毛炳文任师长;第13师,夏斗寅任师长;独立第1旅,陈跃汉任旅长。该军组成后,在第2路军的编成内参加了蒋桂战争。4约日,当蒋军各路进至武汉附近时,桂系第3路军倒戈投蒋,李宗仁的第4集团军放弃武汉向荆州、沙市、宜昌撤退,该军随第2路军实施追击。10月,朱绍良升任第6路军总指挥,该军所属第8师编入第6路军,第13师编入第21路军。该军番号撤消。
三、第6、第9师组成的第2军
该军的前身一部为皇埔军校教导团。1924年4月,皇埔军校教导团编为党军第1旅。1925年8月,该旅扩编为第1军第1师,1929年1月,第1师改编为第9师;该军前身另一部师浙军第2师。1926年12月,浙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军。1929年1月,该军缩编为第6师。
1929年10月,蒋桂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第6师与第9师合编为第2军,蒋鼎文任军长,陈诚任副军长。下辖:第6师,赵观涛任师长;第9师,蒋鼎文兼任师长;第11师,陈诚兼任师长;独立第4旅,罗霖任旅长。该军编成后隶属第2路军,于11月初参加了讨伐西北军的作战。1930年5月,该军参加了中原大战。此时,第11师调归第2军团建制。该军辖第6、第9师,隶属第3军团建制。
1931年6月,该今年奉命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3次“围剿”。此时,第6师调出组成第1路进击军。第2军仅辖第9师,军长蒋鼎文兼师长。同年9月,该军第9师先头部队第27旅进至江西老营盘地区被红军歼灭。10月,该军奉命移驻上饶,并协同第79、第53、第55师等部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进犯。1932年6月,该军军长蒋鼎文辞去师长兼职,由李延年调任第9师师长。1933年2月,该军开赴江西,编入中路军第3纵队,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4次“围剿”。同年9月,第1军第3师调归第2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3、第9师。10月,该军编入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第2路,参加对红军的第5次“围剿”,向闽西红军进犯,被红军歼其1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该军参加了对留在福建的红军游击队的“清剿”。此时,该军隶属驻闽绥靖公署,并将驻闽绥靖公署第80师拨归该军建制,仍由蒋鼎文任军长,下辖:第3师,李玉堂任师长;第9师,李延年任师长;第80师,陈琪任师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鼎文升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李延年接任第2军军长兼第9师师长。同年9月,该军由福建开赴上海,隶属第15集团军,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春,该军开往鲁南,参加了台儿庄对日作战。战后,该军撤至漯河地区整训。同年6月,该军第3师调归第8军建制。9月,第89师调归100军建制。同时,另将140师调归第2军建制。此时,李延年任第11军团长兼第2军军长,陈应龙任副军长。下辖:第9师,郑作民任师长;第140师,宋思毅任师长。此次建制调整后,该军即开赴湖北田家镇要塞与日军作战。11月,开赴湖南衡阳一带整训。
1939年初,国民党军进行整编,该军第140师改隶第37军建制,另将第86军第103师改隶第2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9师,郑作民任师长;第103师,何绍周任师长。1940年1月至2月,该军先后参加了桂南作战和昆仑关作战。第9师师长郑作民在昆仑关作战中殉国,由张金廷代理师长。3月,该军移师湖北恩施、巴东地区整训,隶属第6战区。4月,第103师调归新编第11军,另将第79军第76师和新编第33师调归第2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9师,张琼任师长;第76师,王凌云任师长;新编第33师,张世希任师长。此后,该军相继参加了宜枣会战和第2次长沙会战。
1942年6月,第2军军长李延年调任第1战区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由王凌云任军长,张琼、钟松任副军长。下辖:第9,第76师和新编第33师编制不变。此时,该军由湖北调往云南,隶属昆明防守司令部,集结于川、滇之间,担任守备。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该军隶属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先后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第1次入缅作战、滇西反攻作战和第2次任缅作战等。在第2次入缅作战后,该军留置中缅边境,担任国境守备。隶属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司令部。1945年6月,该军新编第33师撤消,另将第6军预备第2师拨归该军建制。此时,王凌云任军长,钟松、张金廷任副军长。下辖:第9师,陈克非任师长;第76师,刘平任师长;预备第2师,顾葆裕任师长。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该军移防云南大理,隶属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部。
1946年5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将第2军改编为整编第9师,原军长王凌云改任师长。原下辖:第9、第76师和预备第2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9旅,陈克非任旅长;整编第76旅,刘平任旅长;预备第2旅,杨宝谷任旅长。1947年2月,该师从云南调至华东战场后,预备第2旅改为整编第46旅。同年4月,蒋介石对山东发起重点进攻后,该师编入欧震的第3兵团,先后参加了泰蒙、孟良崮、南麻临朐、胶东等战役。在胶东战役中,该师被华东野战军歼其一部,残部逃向青岛。11月,整编第9师师长王凌云被免职,由陈非克继任师长。12月,王凌云升任河南南阳第13绥靖区司令官,第2军即由青岛船运河南,担任南阳地区守备。
1948年5月,该军在参加宛西,宛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其一部。10月,整编第9师恢复第2军番号,隶属第13绥靖区。陈克非任军长,下辖:第9师,尹作干任师长;第76师,刘平任师长。同时,将原辖第46旅改隶第5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9师,蒋治英任师长;第76师,张桐森任师长;第164师,李剑霜任师长。该军恢复编制后,奉命南撤。于11月下旬抵达鄂西,担任守备宜昌。不久新组建的第164师拨归该军建制,李剑霜任师长。1949年7月上旬,第4野战军第13兵团发起宜沙战役。该军放弃宜昌,向鄂西山区撤退。解放军即发起追击,歼其一部。同年9月,陈非克升任第20兵团司令兼第2军军长。11月,第2野战军和第4野战军一部在南起贵州天柱,北至湖北巴东500公里的地段上对敌实施多路进攻。位于湘鄂西地区的宋希濂集团猝不及防,慌忙西撤。解放军即进行追击拦截。至12月下旬,将宋希濂指挥下的第14、第20兵团大部歼灭。陈克非率第20兵团及第2军残部逃至成都附近后,于12月25日,在彭县宣布起义。
【国民革命军第3军】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2个第3军
一、滇军李烈钧部组成的第3军
该军的前身是滇军第2军一部。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后,李烈钧率护国军第2军进入广西,后进入广东。1916年6月,护国战争结束,护国第2军改称为驻粤滇军。1917年,驻粤滇军参加护法战争。1920年,驻粤滇军发生分裂,李烈钧、朱培德率驻粤滇军大部远走湘南。1921年5月,孙中山回广州任非常大总统,该部由朱培德率领回到广州,归属孙中山。1924年10月,驻粤滇军改编为建国第1军,朱培德任军长。1925年2月,建国第1军参加第1次东征。8月,该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军,朱培德任军长,黄实任参谋长,朱克靖任党代表。下辖:第7师,王均任师长;第8师,朱世贵任师长;第9师,朱培德兼任师长。
1926年7月,该军参加北伐。同年9月,该军会同第2军连续攻克萍乡、宜春、上高、新喻、高安等地。10月初,该军协助第1军、第6军攻克南昌。北伐军攻占南昌后,该军负责南昌警备。1927年5月初,第3军扩编为第3、第9两个军,编成第5路军,朱培德任总指挥。其中,第3军由王均任军长,下辖:第7师,王均兼任师长;第8师,朱世贵任师长;第9师,黄实任师长。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该军北南昌起义部队歼灭一部。1928年8月,国民党军进行编谴,原属各军缩编为师。第3军缩编为第7师,原军长王均任师长,原辖第7、第8、第9师,依次改编为第19、地20、第21旅,由李世龙、祝膏如、李文彬分任旅长。
1929年3月,蒋介石为讨伐桂系,蒋原第3军缩编后的第7军与原第31军缩编后的第12师合编为第3军,王均任军长,曾万钟任副军长,张鉴桂任参谋长。下辖第7师,王均兼任师长;第12师,曾万钟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编如第1路军,归朱培德指挥参加蒋桂战争。10月,该军调至徐州,参加讨伐西北军的作战。1930年5月,该军编入总预备军团,参加了蒋、冯、阎中原大战。1931年7月中旬,该军被编为“剿赤”军南路集团军第3军团,参加讨伐石友三的作战。此后至1934年9月,该军调往豫鄂皖地区,先后参加了对豫鄂皖苏区和红军的第3、第4、第5次“围剿”作战。1935年9月至1936年0月,该军先后调往陕西、甘肃,参加了追堵对红军长征和阻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多次作战。1936年11月,该军进至会宁整训时,军长王均因飞机失事身亡,由曾万钟任军长。此时,该军下辖第7师,曾万钟兼任师长;第12师,唐淮源任师长。同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该军被编为“讨逆军”第9纵队。1937年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该军由甘肃调往河南郑州、开封等地驻防。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由河南开赴河北高碑店、良乡一带,隶属第14集团军,参加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而后进至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在太原会战中,该军随集团军军部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娘子关失守后,该军撤至晋南,在白晋公路沿线进行游击作战。1938年7月,曾万钟升任第35军团军团长兼军长,唐淮源任副军长。10月,该军调至中条山地区,归第5集团军指挥。1939年7月,曾万钟升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由唐淮源任军长。此时,该军下辖:第7师,李世龙任师长;第12师,寸性奇任师长。同年冬,参加晋南冬季攻势作战。1941年5月,该军在中条山会战中,奉命坚守马村、距南村渡口。6月4日,该军被日军包围,部队伤亡惨重,军长唐淮源、第12师师长寸性奇阵亡。第12师被全歼,第7师付出重大牺牲后突破日军包围圈,辛免被全歼。同年7月,该军重新组建,周体仁任军长,李世龙任副军长,下辖第7师,李世龙兼任师长;第12师,吕继周任师长。该军此次重新组建后,隶属第34集团军。1942年春,该军调陕西汉中整训。同年冬,第7师调甘肃平凉、三元一带,参加封锁陕北抗日根据地。第12师调兰州,担任兰州城防警备。1943年,国民党将新编第3师调归该军建制,沈元镇任师长。1944年4月,周体仁升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李世龙任军长,邱开基、吕继周任副军长。下辖:第7师,李用章任师长;第12师,陈子干任师长;新编第3师,沈元镇任师长。1945年1月,隶属第38集团军后,李世龙调任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罗历戎任军长,邱开基、吕继周、杨光钰、李用章任副军长。同年4月,该军新编第3师被裁减。
1945年8月,由甘肃开赴石家庄隶属第34集团军。
1947年10月,在清风店战役中被晋察冀野战军全歼,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被俘。
二、整编第38师、暂编第3师等部组成的第3军
1948年初,国民党军为加强在西北战场上的军事力量,以整编第38师第17旅与新编第9师、暂编第3师等部在陕西合编为第3军,许良钰任军长。同年5月,该军改编为整编第16师,原军长许良钰任师长。下辖整编第17旅,王作栋任旅长;新编第9旅,于戒需任旅长;暂编第3旅,陈留陵任旅长。9月,国民党重新规定番号,又将整编第16师改称为第3军,许良钰任军长。同时,将整编第17旅改称为第17师,暂编第3旅改称为第254师,新编第9旅改称为新编第9师。该军此次整编后隶属西安绥靖公署,先后参加了948年西北冬季攻势、1949年西北春季攻势、陕中战友和西南战役等作战。1949年底,该军在第5兵团编成内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川西新津、邛崃地区。
【国民革命军第4军】
该军前身是粤军第1师。1920年10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后,桂系军阀陆荣廷败走。11月,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东,重组广东革命政府,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决定组建粤军第1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兼任师长,陈可钰(后李济深)任参谋长。1922年3月21日,师长邓铿被暗杀,梁鸿楷任师长。同年5月,第1师在北伐右翼总指挥许崇智指挥下,出师江西方向进行北伐。1923年2月,第1师攻入广州后,梁鸿楷升任粤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接任第1师师长,徐景唐任参谋长。此时,该师下辖:第1旅,卓仁机(后陈铭枢)任旅长;第2旅,陈济棠任旅长。全师共5个团:第1团,梁鸿林任团长;第2团,张驰任团长:第3团,邓演达任团长:第4团,戴戟任团长;独立团,张发奎任团长。
1925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改称国民政府,原辖各省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1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李济深任军长,陈可钰任副军长,邓演存任参谋长,麦朝枢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及1个独立团。以原第1旅改编为第10师,陈铭枢任师长,蒋光鼎任副师长,戴石孚任参谋长,李笠农(后徐名鸿)任政治部主任;以原第2旅改编为第11师,陈济棠任师长,邓世增任副师长,李扬敬任参谋长,林冀中任政治部主任;以粤军第4军独立旅改编为第12师,张发奎任师长,朱晖日任副师长,李汉魂任参谋长,廖乾吾任政治部主任;第13师(该师属第5军建制,拨归第4军节制),徐景唐任师长,陈章甫任副师长,余华沐任参谋长,翟瑞元任政治部主任;另以国民政府铁甲车队改编为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同年9月,陈炯明再次举兵向潮汕的粤军进犯,该军奉命第2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的作战。
1926年5月,湖南省防第4师师长兼湘南督办唐生智,因拥护国民政府,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和湘军叶开鑫部的攻击,退驻衡阳。为援救唐生智部,该军以叶挺独立团由肇庆先谴入湘,与桂系第7军钟祖培旅,协同唐生智部,先后取得了衡山、渌田、金圣寺、龙家湾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吴佩孚重占湖南的图谋,并由此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同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誓师北伐。军长李济深率第11师、第13师及两个炮兵营留守广东,副军长陈可钰、党代表廖乾吾率第10师、第12师参加北伐。此后至8月中旬,该军右路军的编成内,相继攻克湖南的醴陵、浏阳、长沙、平江等地。8月下旬,该军向湖北挺进,先后攻克鄂南门户汀泗桥和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组成攻城司令部,指挥第4、第7军经过40余天的激战,与10月10日攻克武昌。该军在此次北伐作战中夺关斩将,荣获“铁军”称号。同年11月初,该军挥师弛援江西北伐军,配合第7军等部先后攻克德安、马回岭、九江、南昌等地,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大部,迫使孙传芳仓惶逃回南京。11月27日,该军以第10师扩编成第11军;以第12师及叶挺独立团扩编为第4军,陈可钰任军长,张发奎任副军长。下辖:第12师,黄琪翔任师长;第25师,朱晖日任师长。1927年4月,该军军长陈可钰因病去职,张发奎任军长,黄琪翔任副军长兼第师师长。随后至6月中旬,该军奉武汉政府之命参加第2次北伐,讨伐河南奉军。在此次北伐中,奉军第11军副军长兼第12旅旅长富双英率部投降,被改编为第4军第26师,富双英任师长。第2次北伐结束后,武汉政府将唐生智部扩编为第4集团军,以唐兼任第1方面军总指挥;将第4军、第11军与贺龙的第20军组编为第2方面军,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第4军由黄琪翔继任军长,缪培南任副军长兼第12师师长,朱晖日调任第11军军长,李汉魂继任第25师师长。7月下旬,第4军除以第26师滞留湖北外,主力第12师、第25师由武汉沿长江南岸东下,进至九江、南昌。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该军为堵截由南昌南下的起义军,奉命沿赣江南下,返回广东。同年11月,张发奎、黄琪翔指挥该军在广东发动驱李政变,将李济深所部新编第2师和新编第4师收编,并将黄绍竑的桂军驱逐出广东。此时,该军由黄琪翔任军长,叶剑英任参谋长。下辖第12师,缪培南任师长;第25师,李汉魂任师长;第26师(该师原隶属第11军,8月随第4军回广州),许志锐任师长;教导第2师,薛岳任师长;教导第4师,黄慕松任师长。张、黄发动政变后,李济深调动部队包围广州。为保卫广州,张发奎将第2方面军所属部队调往前线,准备与李济深部作战。12月11日,共产党人利用第4军同李济深和桂军的矛盾,乘广州空虚之机,由参谋长叶剑英率第4军教导团为主力,在广州举行叫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后,张发奎、黄琪翔引咎辞职。由缪培南升任军长,薛岳任副军长,谢膺白任参谋长。吴奇伟继任第12师师长;将教导第2师改为教导第1师,邓龙光任师长;教导第4师改为教导第2师,黄镇球任师长。1928年1月上旬,该军在广东战败,第26师师长许志锐战死,陈芝馨继任师长,该军被迫逃往江西,随后北上南京投奔蒋介石。同年8月,国民党实行裁军,该军缩编为第4师,缪培南任师长,朱晖日任副师长。原属部队统一整编为第10、第11、第12旅,分别由谢膺白、黄镇球、吴奇伟任旅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第4师奉命南下浦口,配合第3军西攻武长路,截断桂军南逃退路。此时,张发奎被蒋介石起用,出任第1路追击司令兼第4师师长。率部向宜昌、沙市追击。桂系失败后,第4师进驻湖北宜昌、沙市。9月初,蒋介石电令第4师移防陇海路,企图在途中将该师缴械。张发奎识破蒋介石的阴谋后,拒不从命,决定再次反蒋。此时,汪精卫、陈公博等在上海组织“中国国民党海外总支部联合办事处”号召反蒋,第4师被改编为“护党救国军”第3路。12月上旬,自鄂西经湘西辗转入桂,联合李宗仁、白崇禧组成张桂联军,企图重新夺回广东,在进至广州北郊时遭到粤军的猛烈反击,损失惨重。被迫向广西撤退,第3路再次遭受严重损失,因而又恢复第4师的番号。
1930年初,第4师为参加李宗仁、冯玉祥等联合讨蒋,恢复第4军番号,张发奎任军长,韩汉英任参谋长。下辖第4师,李汉魂任师长;第12师,邓龙光任师长。同年5月,该军参加中原大战,因损失颇重,12月该军(含薛岳的第10师)缩编为第12师,吴奇伟任师长,唐宇纵任参谋长。1931年6月,两广反蒋,该部恢复第4军番号,张发奎任军长,归西南政务委员会第4集团军指挥。下辖第12师,吴奇伟任师长。1931年“9.18”事变后,张发奎以北上抗日为名,率该军由广西北上,进至湖南醴陵,再次投靠蒋介石的南京政府。1932年2月9日,南京政府重新任命张发奎为第4军军长,陈芝馨为副军长,并将原辖第12师改为第90师,吴奇伟仍任师长,师下辖两个旅,第268旅,欧震任旅长;第270师,韩汉英任旅长。8月30日,张发奎辞去军长职,由吴奇伟任军长兼第90师师长。
1933年1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第4次“围剿”,该军被编为中路军第2纵队,由南城、南丰向梨川、建宁、泰宁侧击,并截击红军主力。1月下旬,陈诚的中路军第1纵队第52、第59师进至黄陂附近被红军包围歼灭。同年5月,陈诚请准蒋介石重建第59师,由韩汉英任师长,拨归第4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59师和第90师,参加了中央苏区第5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第4军奉命在云、贵、滇、川等省多次参加尾追堵截红军长征的作战。1936年夏“两广事变”爆发后,该军始离开四川,返回贵州附近整训。
【国民革命军第4军】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奉命由贵州调至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在此次会战后,由于该军部队伤亡严重退至皖南进行休整,将第5军第92师编入该军。1938年2月,该军由宁国开往江西。6月,吴奇伟升任第9集团军司令,欧震任军长,同时将第92师调归第5军建制,另将第102师调归第4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59师,张德能任师长;第90师,陈荣基任师长;第102师,柏辉章任师长。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该军先后参加了第1、第2、第3次长沙会战。第3次长沙会战后,该军退回长沙整训。此时,欧震升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军长,柏辉章、张德能任副军长。下辖第59、第90、第102师不变。1944年6月27日,参加长衡会战中,放弃长沙向椰州撤退。因此,副军长张德能被押解重庆枪毙;第59师师长林贤察、第102师师长柏辉章;第90师师长陈侃因被撤职。后由沈久成任军长,谢铮任第59师师长;薛仲述任第90师师长;梁勃任第102师师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调至江西泰和、吉安地区担任守备。1946年5月,国民党军在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4师。王作华任师长,容有略任副师长,郭照球任参谋长。原辖第59师改编为整编第59旅,李子亮任旅长,张国泰任参谋长;第90师改编为整编第90旅,薛仲述任旅长,罗旷任参谋长;第102师改编为整编第102旅,梁勃任旅长,熊铁垣任参谋长。该师整编后,即调至苏中地区进行内战。1947年8月,整编第102旅脱离该师建制。此后,该师下辖整编第59旅、整编第90旅。
1948年10月,整编第4师恢复第4军番号,王作华任军长,容有略任副军长,陈治中任参谋长。整编第59旅恢复第59师番号,李子亮任师长;整编第90旅恢复第90师番号,薛仲述任师长;另增编一个第286师,唐连任师长。1949年1月,该军在江苏镇江大港一线担任长江防线的防守任务。同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该军及首都卫戍司令部所属第45军沿京杭国道向南撤退,同月26日,被解放军包围于安徽广德岗背湖地区,战至29日,该军第59、第90师被全歼。同年秋,该军残部在广州重建第4军,薛仲述任军长。下辖第286师,许国钧任师长;另以第109师残部重新组建第109师。广州解放后,该军逃至海南岛,担任林诗港至岭头湾段守备任务。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该军撤至台湾。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