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国民革命军军史 > 空军军史 > 内容正文

中国初期的航空建设
来源:《中国对日空战画史》   2019-09-11 10:58:36

  《海国图志》对氢气球的记载

  图2,是清咸丰壬子年(1852)魏源著《海国图志》封面和扉页。魏源(1794-1857)清末思想家、史学家,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道光六年(1826),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请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并参与策划漕粮、水利等事。1841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加浙东抗英战役。次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痛愤时事,著《圣武记》,以推求盛衰之理,筹划海防之策。后据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史志等编成《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和地理等。魏源读书精博,熟于掌故,尤精舆地之学。1857年在杭州病故。图1,是《海国图志》卷九十四《西洋器艺杂述》对“天船”(即气球)的介绍,是中国人对航空器最早的描述。文如下:

  天船短小,其式如亭,可容十人。内置风柜,极其巧,如浑天仪。用数人极力鼓之,便能飞腾至极高之处。自有天风习习,欲往何处,则扬帆用量天尺量之。至其处乃收帆,听其坠下。相传曾有被日火烧毁并曝死者,所以不敢频用也。

  张之洞和最初的气球军事应用

  日俄战争时期,日、俄两国均派有气球队参战,这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次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从日本购得两个气球,每个气球直径约4米长约25米,一红一白,下系藤篮,人坐其中,可用望远镜观察地面情况。

  1908年2月,湖北陆军第八镇首先在中国成立气球队,以工程营管带王永泉兼队长,装备日本山田式气球一只,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支空中部队。同年5月和6月,江苏陆军第九镇和直隶陆军第四镇亦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气球队,并分别以其工程营管带邓质彝和高凝震为队长,装备日本山田式气球各一只。同年10月,清军在太湖举行秋操时,陆军第八镇和第九镇均派气球队参加了演习。

  张之洞是中国将航空器(气球)用于军队的第一人,又是地位仅次于李鸿章的洋务派大官僚。同治二年(1863)进士。同治六年(1867)出任湖北学政。1882年任山西巡抚。1884年中法战争时,升任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率粤军援桂,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并依靠英、德等国借款和技术,创办湖北枪炮厂、湖北铁政局、汉阳铁厂和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影响颇大。1907年召京入阁,任军机大臣。1909年病逝。

  载涛倡导航空业

  1910年2月,清军谘府大臣载涛奉命率团出国考察军事,对国外的军用气球甚感兴趣,其随员徐元甫和田凯曾在日本坐气球升空,飘行250公里。回国后,载涛极力倡导航空事业,并在北京南苑毅军部设立航空机关,派留日学航空技术的李宝浚、刘佐成试制飞机,并购一架法国“桑麻”式飞机作参观和仿效之用。

  孙中山对军用飞机的认识

  中国空军的真正发源地在广东,这是与孙中山先生的极力倡导和广大爱国华侨的奉献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曾游历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地,进行国民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他耳闻目睹了有关飞机的发明和航空事业在欧、美各国的蓬勃发展,预感到飞机在军事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

  1910年3月,孙中山先生抵美国檀香山,即嘱当地同盟会成员筹设中华飞机公司,自造飞机。

  1910年5月31日,孙中山先生致函同盟会会员李绮庵,称:“飞船(即飞机)练习一事,为吾党人才中不可缺。其为用自有不中预计之处兄既有志此道,则宜努力图之。”

  1911年9月14日,他又复函萧汉卫:“来函诵悉,承问飞机一事,此事当无碍于各种方面,但以吾党所欲求发难者,尚不敢望此耳。飞机一物自是大利于行军。惟以无尺寸之地之党人,未有用武之地以用此耳。若欲以为发难之用,是犹凶年欲食肉糜之类也。如(朱)卓文兄欲研求之为发难得地后之用,未尝不可也。”

  孙中山与革命军空军

  1911年1月底,孙中山先生在美国奥克兰市观看了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的表演后,高兴地说:“吾国大有人矣”,并勉励冯如认清形势,把才智献给祖国。3月,冯如带飞机回到广东。10月,辛亥革命爆发,冯如参加了革命军,被任命

  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当时,飞行队共有两架飞机,一架为冯如从美国带回来的,另一架是经他半年努力在广州城外燕塘自制的。冯如原拟驾机北上作战,后因清王朝垮台而终止。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共有四支航空队。除冯如航空队外,还有华侨革命飞机团。早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一个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便批准了美国芝加哥同盟会会员梅培提出建立飞机队的建议,并由梅培负责筹备。武昌起义爆发后,同盟会美洲总支部立即成立了华侨革命飞机团,以著名飞行家谭根为统领,华侨李绮庵余夔等23人为团员,美国威尔霍斯为飞机装配工程师,前往中国。华侨革命飞行团的第一批3架飞机于1911年12月30日抵达上海,并立即转往南京。第二批3架飞机于1912年1月6日运抵上海,暂存上海江南制造局。华侨革命飞行团是辛亥革命时期四支革命航空队中飞机最多的一支航空队。

  第三支是湖北军政府航空队,成立于1911年11月,刘佐成任队长,有法国制造的“桑麻”式飞机两架。当清军与革命军在湖北激战时,黎元洪曾多次与孙中山先生电文往来,托其购买飞机。

  第四支是上海军政府航空队,成立于1911年12月,厉汝燕任队长,装备奥地利制造的“爱次去”单翼飞机两架。此后,这两架飞机移交给南京临时政府,组成卫戍司令部交通团内的飞行营。该团的团长为邓质彝,副团长为厉汝燕、刘佐成,飞行营营长为李宝浚。南京卫戍司令部交通团的飞行营是我国第一支有正规建制和番号的飞机队。

  这四支航空队都是为推翻清王朝而建立起来的,虽然革命军未曾动用飞机参战,但对清王朝起到了威慑作用。

  孙中山与航空教育

  1912年初,孙中山先生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在百忙中,曾亲自设计了一枚邮票,以正面飞行中的双翼飞机为主要图案。这说明他非常重视航空事业,只是由于袁世凯篡权窃国,飞机图案邮票没能制作发行。

  辛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后,孙中山先生又继续奔走于海内外,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而努力。这时,孙中山先生已将发展航空事业的重心放在创办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才方面了。

  1914年,孙中山先生到日本后,即亲自筹建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1915年4月,该校正式开学,名称为“中华革命党近江八日市飞行学校教官有日本的坂本寿一、星野米藏、立花了观、尾崎行辉等,此外还聘请美国人史密斯担任顾问。

  该校共招收了40名学员,其中飞行班30人,机械班10人。孙中山先生经常到校视察,称:“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的武器”,并以“航空救国”的道理激励学生。

  1915年5月,孙中山先生致函在美国的中国著名飞行家谭根,要其回国帮助发展航空事业。

  此外,孙中山先生还委派林森赴美筹划培训飞行人员事宜。1915年,美洲飞行学校成立,名誉校长由中国国民党美洲总支部支部长林森担任,校长由黄伯耀担任,校址设在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西面的机场。该校学员均为华侨子弟,其中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等以后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空军力量的种子。

  革命军空军参加“倒袁”

  1915年12月,袁世凯恢复帝制,云南的蔡锷将军首倡护国起义。1916年初,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全体人员(包括日籍教员)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进驻山东的潍县,以中华革命东北军华侨义勇团飞机队的名义,执行作战任务。由于袁世凯的军力强大,孙中山先生认为只有运用飞机这种新式武器,才能更好地战胜袁军。

  1918年初,孙中山先生南下广州进行护法运动,在大元帅府下设航空处,留美机械专家李谔任处长,张惠长任副处长。1919年6月,又组建了援闽粤军飞机队,陈应权任队长,杨仙逸任总指挥。1920年11月,孙中山先生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成立航空局,朱卓文任局长。下辖两个航空队:第一航空队队长张惠长,第二航空队队长陈应权。张惠长毕业于美国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1917年回国,任孙中山侍从官。1918年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副处长。1922年任广州航空局副局长兼第一队队长,代局长。1928年为首任广州航校校长。1928年6月任革命军航空司令。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认识制空权在战争中重要性的战略思想家。为了创建强大的空军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底创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培养航空人才。该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苏联顾问李糜担任过校长,初期学员中有许多中共党员,仅第一、第二期学员中,就有9名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曾是该校第二期学员。

  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思想一度被人忽视,直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才真正被国民认识和接受。


图1 《海国图志》卷九十四《西洋器艺杂述》对“天船”(即气球)的介绍,是中国人对航空器最早的描述

图2 张之洞像

图3 载涛像

图4 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和美国人合影

图5 孙中山(1866-1925)像
图6 孙中山在广州机场飞机前

图7 1925年4月25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古巴华侨捐款购置飞机的首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