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1年秋我进人洞庭中学初中第九班,到1947年复季高中第三班毕业,六年中我见李明灏将军大约两三次。每次都是他来校视察、训话或是陪同学者来校讲学。每次见到他,我都感到他既有军人的威严,又有长者的慈祥、亲切。他每次讲话都要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端正言行,成为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才。他的谆谆教诲,殷切盼望学子们成才的拳拳之心,我至今仍然还印象深刻。他亲自制定的校训“恭信勤朴”体现了他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洞庭中学的办学实践充分、全面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管理严字当头,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执行一丝不苟。学生如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就要被降级,三门功课不及格就要被辞退。不论平时或期终,对学生的考核、考试均认真严格,促使学生勤奋好学,养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
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从校长、老师的言传身教,到各项奖惩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处处注意培育学生的品德,教育他们爱劳动、爱护集体荣誉。学校是先借武冈皇城里的杨、李氏宗祠,因陋就简办起来 的。迁到唐富冲许家大屋后,教学楼是两栋由二分校的工兵用土坯盖起来的二层简易楼。师生共同挖泥挑土,平整操场。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开荒种菜,养猪、养鱼、养鸭,以改善师生伙食,在餐桌上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精神物质双丰收,另有一番滋味。校园的桃子、橙子熟了,没有人私自采摘,而是在端午节、中秋节集中采摘,在联欢会上师生共享。更可贵的是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洞庭中学还有自由民主的学术空气。如刘侃元老校长能在课堂上讲“猴子变人”,《新华日报》等进步报纸曾出现在阅报室内。师生还多次演出进步话刷。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师长。学校既是教学园地,又如一个尊老爱幼、真诚团结、好学上进、共度艰难的大家庭。这在师生们两次不畏艰险,避难绥宁、会同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熏陶、培育了一批批好学上进,正直有为的青年。洞庭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令我终生难忘。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已在解放区的工业重镇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工作。3月初,我到北京大学看望旧友。得知李明灏将军在北平市军管会工作(任军管会委员),即与彭准今(洞庭中学高五班毕业,当时在北平铁道学院学习)等人到他下榻的六国饭店看望他。他见到我们这些洞庭中学的学生,有的已参加革命工作,有的正在大学学习,十分高兴。他勉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一-询问我们的工作、学习单位和生活、工作情况。我告诉他我在唐山市公安局工作,管理外侨的签证,是我的工作任务之-一。他听后特别高兴,连连说:“外国人也得听从你的管辖了。”后来听说他见到洞庭的故旧,都要夸耀说:“现在的外国人在中国要外出旅行,都要归我们洞庭的学生管了!”在言语之间洋溢着浓烈的民族自尊、自豪感。这次会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依依惜别,相约再见。此后不久,他肩负致力湖南省和平解放的重任南下了,从此天各一方,没有机会再见重聚。最近从王宗力同学提供的资料中得知李明灏将军原来是一位自1927年就献身革命的老战士,更增加了我们对他老人家的理解和崇敬。
董事长,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的事业将由洞庭和二中的学子们继承和发扬!
(原载湖南人民出版社《武冈黄埔情----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纪念文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