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学生的这种难能可贵的品德和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主要来源于洞庭的董事长、校长和教师的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和极端负责精神的感召,来源于他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记得在最艰苦的1943年,殷校长对全校师生传达李董事长从重庆来信的内容和精神时,着重说了两点: (1) 董事长说洞庭师生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团难,能严格要求保持很好的成绩和风气,凡属青年谁无天良,在此精诚感召下当然化顽石为美玉。对此他很感欣慰。(2)董事长说天地间最苦的事莫如募捐,但他仍将克服困难,到处磕头打拱募集捐款,如能顺利,今年有筹得百万之希望,请洞庭师生放心并望继续奋发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殷校长教育我们一定要努力,不辜负董事长办学的片苦心。我们学生听了无不受到极大的感动。洞庭办学育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着重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奋发上进的动力,从根本上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记得在唐富冲校门大立柱上悬挂着一幅书写精湛的对联牌匾:“生活之目的在求亿万人民生活之美好;生命的意义为使千秋后代生命的繁荣。”经常启迪着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教师们经常鼓励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董事长每次训话总是谆谆勉励我们要“ 恭信勤朴”,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要有远大理想,切不能回家去当乡、保长。在洞庭中学的图书馆还有一批所谓“禁书”,即国民党禁止看的进步书籍,我们能小心地借阅偷看,对培育我们树立革命人生观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我作为洞庭的学生,除亲聆过李董事长的每次训话之外,还有两次单独晋谒董事长,亲聆教诲的机会。第一次是1946年秋在长沙我向他汇报了洞庭和个人的- 些情况,他亲切地勉励我努力学好工业技术,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年底他托人转交给我笔奖学金(为防贬值,我在粮店买存了800斤大米),要我节省着用,以后他行踪不定,恐再难接济了。现在我才知道,他那时已被撤职,准备去解放区,在自己家属生活都十分清贫的困难情况下,他还挤出钱来接济学生。这种伟大精神使我不禁愧疚万分,感激涕零。第二次是1951年10月我北上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时,路过武汉去拜谒了他老人家,他工作很忙,在共进午餐时接见了我,亲切地询问我与洞庭有关师生的情况,勉励我好好向苏联专家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在哈尔滨我曾去信向他汇报自已的学习与工作情况,以后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因无善状可告而失去联系,直到1980年得知他老人家仙逝的消息,我感到无限悲痛和哀婉。
位李明灏将军是一个伟 大的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老前辈,我十分赞成许英同志的建议,提请有关当局恢复洞庭中学的原校名,以慰董事长于九泉。
(原载湖南人民出版社《武冈黄埔情----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纪念文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