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黄埔军校 > 黄埔师生 > 初期教员 > 中共党员 > 内容正文

张秋人
来源:抗战纪念网综合   2018-09-13 13:55:22

  张秋人(1898.3—1928.2),乳名友表,学名慕翰,别号秋莼,浙江诸暨牌头镇人。1915年,入绍兴越材中学读书。1917年,转入宁波崇信中学学习。1920年在上海结识俞秀松、施存统、沈雁冰、邵力子、陈独秀等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了早期建党建团活动。 1921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党创办的“平民女校”任英语教员。 [1]

  1922年夏,经陈独秀推荐,赴长沙会见毛泽东,被聘请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衡阳)英语教员。1926年3月到广东黄埔军校,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担任《政治周报》和政治教官,讲授《各国革命史》。 [1]

  “四·一二政变”后,奉派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因黄埔军校学生告密,遭逮捕,1928年2月8日被杀害。 [1]

  人物简介

  张秋人,1922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经陈独秀介绍,专程到长沙会见毛泽东。其后,去衡阳任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英文教员,向学生宣传革命,发展了一批党、团员。1922年底,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爆发后,他和衡阳的党团员以湖南学联为主组织声援,1923年春,指导和支持湖南“三师学潮”。不久,因遭军阀迫害而回到上海。


张秋人烈士

  人物生平

  杰出宣传鼓动家

  1898年2月17日,张秋人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水霞张村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考入了免费的越材中学(是教会办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兼做校工。1921年下半年,张秋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6年,当时广东已实现了统一,广州成了革命的中心。这时,党需要大量的干部到广州从事各方面的工作。因《政治周报》副总沈雁冰准备到上海工作,张秋人奉党的指示来到了广州。一下船,他就直奔东山庙前西街38号,这是《政治周报》的秘密通讯处,也是毛泽东的寓所。毛泽东已和沈雁冰商定,要张秋人接沈雁冰主办《政治周报》工作,张秋人到达后,毛泽东安排他住在楼下萧楚女腾出的屋里,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楼上。

  《政治周报》是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政治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是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在1925年底一手组织创刊的,毛泽东任总,亲自主办了四期。后来,由于工作繁重,就把《政治周报》的工作全部交给了沈雁冰。张秋人接手后,仍然是负责《政治周报》的全部工作。当时人手很少,张秋人虽然是副总,但他除亲自撰写文章、组稿外,还抓具体工作。后来,张秋人还到农民讲习所讲授各国革命史的课程;还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讲授政治经济学。张秋人对各国革命史非常熟悉,为了使各地的农民领袖能更多地了解世界斗争情况,他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每件大事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和人物都详详细细地讲给他们听。在这个时期,张秋人虽身兼多职,但他却不顾自己的疲劳挤出许多时间为《政治周报》和《中国青年》撰写了许多文章,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主张。


政治周报

  在危急关头

  1927年3月17日,国民党右派开始在广州“清党”,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黄埔军校也下令通缉张秋人。这时,张秋人接到党的指示,要他立即离广州去武汉。他和阳翰笙一起取道香港转赴武汉,到武汉后,在黄埔分校任教官,还和向警予等同志一起从事党的宣传工作。6月29日,何键发出反共训令。7月15日,汪精卫也撕下了遮丑布,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张秋人随中央机关转到上海,和邓中夏等同志一起在党中央宣传部工作。

  1927年4月11日,蒋介石开始在杭州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许多同志牺牲了,在杭州的浙江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正是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7月,中央派遣张秋人任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肩负着重整党的组织,发动群众,壮大革命力量的重任到了杭州。

  张秋人到达杭州与组织接上关系后,第二天就召集了一些同志开会,全面了解了浙江反动势力的情况,以及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思想等情况,分析和估计了浙江的形势,研究制定了整顿组织,开展对敌斗争的计划和部署。

  第四天上午,张秋人同爱人又约了几位同志去西湖。到达湖滨时,迎面碰上了几个黄埔学生。张秋人他们装着游玩的样子,即租船下了西湖。船到西泠印社时,张秋人发现这几个黄埔时期的右派学生老跟着他们,便叫船夫用力划桨,向刘庄驶去,想在刘庄甩掉敌人。但那几个学生尾随紧追,他们刚上刘庄岸边,这几个家伙也急忙上了岸,并假惺惺地问张秋人:“张先生,什么时刻到杭州的?住在哪里?请到黄埔军校同学会去玩一玩。”张秋人意识到这几个学生不怀好意,一边镇静地回答:“好!你们‘同学会’在哪里?我有时间就去看你们。”一边跳上了船,用英语对爱人说:“我们遇着危险了,但不要慌张!”这几个家伙也跳上了自己的船,抢过船夫的桨,紧紧追上,和张秋人他们乘的船并行,要张秋人去黄埔军校同学会谈话。眼看敌人马上就要跳到张秋人的船上揪他了。张秋人机警地一面应付敌人,一面仍用英语对爱人说:“快去设法把重要文件毁掉!”随即,纵身一跃,跳进了西湖,潜入湖底,把随身的东西埋入淤泥中。但因耗尽体力,湖岸离水面较高,一连几次也没有攀上去。跟追的反动学生就大喊大叫:“抓共产党!”张秋人终于被包围了。他们把张秋人送到警察局羁押,不久又转送到杭州陆军监狱。

  在法庭上斗争

  在狱中张秋人仍然关心外面党组织的工作。他时常通过外面来探监的同志和进步看守,传递纸条,指导监外党组织的工作。他还把监狱里的同志组织起来,读书学习,鼓励同志们与敌人进行坚强的斗争。同志们在他的帮助教育和鼓舞下,读书空气非常浓厚,通过外面的同志悄悄地带进一些“禁书”进行学习。据当年和张秋人同狱的薛暮桥回忆:“张秋人在狱中每天读书五六小时,而且要我们跟他一起读书,还天天督促我们。他说:‘共产党员活着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在牢房里不能革命,就要天天学习。’我原来初中没有毕业,就是受了张秋人的教育后,在敌人的监狱里,读了马列的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还学了英文。”“每天晚上灯光很暗,张秋人为我们讲革命史,从法国革命讲到巴黎公社,何人何事,连年月日都记得很清楚。”

  据当时同牢的江圣堂回忆说:“张秋人,坐牢还是很乐观,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时还和同牢的同志一起演《捉放曹》,当作文娱活动。”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狱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难友们都充满革命乐观主义,并增强了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增强了同敌人作斗争的决心。

  1928年2月8日,张秋人和薛暮桥正在下棋,突然听到敌人传呼:“张秋人开庭”。张秋人知道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来到了,他整了整衣服,从容地迈出了牢门。他轻轻地把近视眼镜取下来送给了一位同情革命的进步看守,随即大声向牢房里的同志们讲:“同志们,今天要同你们分别了,你们继续努力吧!”并高呼:“共产党万岁!”难友们含着热泪,跟着张秋人唱起了雄壮的《国际歌》。

  敌人把张秋人押送到法庭上。法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张秋人嘲弄地大声回答:“老子张秋人,今年三十大寿!”说罢,即向前抓起法官桌上的朱砂砚台,用力向法官头部打去。法官惊恐躲避,虽未击中,但法庭秩序大乱。随后,被惊呆了的敌警,蜂拥而上,颤抖着把张秋人推向刑场。张秋人奋力甩开了刑警的手,放声大笑着,昂首阔步朝刑场走去。他一次又一次地高呼:“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然成功万岁!……”随着雄壮激昂的口号声,党的优秀儿子张秋人身受几处枪弹而英勇地牺牲了。 [2]

  人物概述

  张秋人,乳名友表,学名慕翰,别号秋莼,诸暨牌头水霞张人。1915年,入绍兴越材中学读书。1917年,转入宁波崇信中学学习。1920年,到上海,结识陈独秀、俞秀松等人,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经陈独秀介绍,专程到了长沙会见毛泽东。其后,去衡阳担任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英文教员,向学生宣传革命,发展一批党、团员。1922年底,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爆发之后,他和衡阳的党团员以湖南学联为主组织声援,1923年春,指导与支持湖南“三师学潮”。不久,因为遭军阀迫害而回到上海。

  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张秋人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其参加上海区国民运动委员会,帮助国民党改组、协助王荷波领导工人运动。1924年1月,担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4年6月,担任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秘书(书记)。1924年9月,补选为团中央委员,1924年并为上海、杭州的党、团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期间,曾两次到绍兴指导发展青年团工作。同时,还担任上海非基督教大同盟领导成员,在上海《民国日报》与《中国青年》等报刊上发表大量声讨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文章,为上海及江浙一带反帝运动的著名领导人。

  1926年3月,张秋人到了广州,继毛泽东与沈雁冰之后,接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工作。共《政治周报》第八期到第十三期,每期都有亲自撰写的重要政论文章,有两期都是他文章。 这一些文章不但发挥了革命宣传作用,而且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党史资料。《政治周报》停办后,其到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员。不久,调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与恽代英和萧楚女并誉为“广州三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到武汉黄埔分校工作,和向警予等一起从事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在杭州大肆地逮捕共产党员,中共浙江省委遭到严重破坏。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张秋人回到上海。在严重白色恐怖下,中央派他接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明知自己在浙江认识人多,容易暴露而随时可能被捕、仍勇敢地接受任务。行前对友人风趣地说:“看来,我的头要砍在杭州。”1927年9月27日到杭州、当晚召开了会议,改组省委,讨论整顿组织和在农村举行秋收暴动等问题。1927年9月29日,夫妇俩在西湖边突遇几个黄埔军校反动学生,便拉着妻子跳上游船,用英语悄声说:“遇着危险。你不要慌张、赶快想办法把旅馆里文件销毁或转移。”便纵身跳入湖中,把随身带文件踩入湖底。被捕后,面对死刑威胁,依然谈笑风生、孜孜不倦地读书。有人问他:“你既然等着枪毙、为什么还爱读书呢?”回答说:“我们作、就要认真学习、岂能坐以待毙。”他的革命言行,极大地激励和鼓舞青年难友为革命努力学习,寻求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3]

  1928年2月8日,张秋人突遭提审,法官问他姓名和年龄,他便怒目圆睁、厉声喝道:“老子张秋人!”随即抓起砚台向法官掷去=并一脚踢翻案桌。当日=遇害。1931年,毛泽东在瑞金回忆说:“张秋人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当年在狱中失学青年薛暮桥,在张秋人教育启发下,发愤学习,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他以十分崇敬心情,缅怀“监狱大学”教师时说:“张秋人同志同我们永别了,但他为党勤奋学习精神,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人物生平

  初期

  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秋人被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他参加上海区国民运动委员会,帮助国民党改组,协助王荷波领导工人运动。1924年1月,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6月,任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秘书(书记)。9月,补选为团中央委员,任并为上海、杭州的党、团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期间,曾两次到绍兴指导发展青年团的工作。同时,还担任上海非基督教大同盟领导成员,在上海《民国日报》和《中国青年》等报刊上发表大量声讨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文章,为上海及江浙一带反帝运动的著名领导人。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1926年3月,张秋人到广州,继毛泽东和沈雁冰之后,接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共了《政治周报》第八期到第十三期,每期都有亲自撰写的重要政论文章,有两期都是他的文章。 这些文章不但发挥了革命宣传作用,而且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党史资料。《政治周报》停办后,他到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员。不久,调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与恽代英、萧楚女并誉为“广州三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武汉黄埔分校工作,与向警予等一起从事党的宣传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在杭州大肆逮捕共产党员,中共浙江省委遭到严重破坏。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张秋人回到上海。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中央派他接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明知自己在浙江认识的人多,容易暴露而随时可能被捕,仍勇敢地接受任务。行前对友人风趣地说:“看来,我的头要砍在杭州了。”9月27日到杭州,当晚召开了会议,改组了省委,讨论了整顿组织和在农村举行秋收暴动等问题。9月29日,夫妇俩在西湖边突遇几个黄埔军校的反动学生,便拉着妻子跳上游船,用英语悄声说:“遇着危险了。你不要慌张,赶快想办法把旅馆里的文件销毁或转移。”便纵身跳入湖中,把随身带的文件踩入湖底。被捕后,面对死刑的威胁,依然谈笑风生,孜孜不倦地读书。有人问他:“你既然等着枪毙,为什么还爱读书呢?”回答说:“我们作,就要认真学习,岂能坐以待毙。”他的革命言行,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青年难友为革命努力学习,寻求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遇害

  1928年2月8日,张秋人突遭提审,法官问他姓名、年龄,他便怒目圆睁,厉声喝道:“老子张秋人!”随即抓起砚台向法官掷去,并一脚踢翻案桌。当日,遇害年仅三十岁。1931年,毛泽东在瑞金回忆说:“张秋人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当年在狱中的失学青年薛暮桥,在张秋人的教育启发下,发愤学习,后来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监狱大学”的教师时说:“张秋人同志同我们永别了,但他为党勤奋学习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张秋人,男,汉族,浙江诸暨人,1898年出生,1928年2月8日牺牲。

  张秋人出生于佃中农家庭。1915年考入绍兴越才中学,1917年转入宁波崇信中学学习。1920年夏,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剥夺免费保送上大学的资格,被迫赴上海求职。在上海,结识了陈独秀等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投身于革命活动。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义务教员,并协助指导杭州等地的建团工作。同年夏,经陈独秀介绍往长沙会晤毛泽东后,应聘为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英语教员,以此为掩护,积极参与湘南地区中共领导的青年和学生运动。1923年5月因发动学潮被迫离湘返沪。8月,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24年1月,被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委会候补委员。6月,任青年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秘书(即书记)。9月,补选为团中央委员,并任团中央局农工委员。在三省一市从事青年运动和国民革命,开展建团、建党工作。同时,领导江浙沪一带反对帝国主义宗教侵略的“非基督教大同盟”,此间多次回宁波、绍兴等地指导群众爱国运动,亲自撰写文章,带头游行和演讲。1924年9月25日,团中央派他任《中国青年》,并为《团刊》和《平民之友》撰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表了《广州的青年革命军》等十几篇文章。1925年1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委会委员。从5月起,全力投入“五卅”惨案后的反帝爱国运动,组织发动沪、杭、甬、绍等地群众的声援斗争。同年秋,任芜湖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和团地委负责人,领导当地党团员,团结国民党左派,加快了当地的革命形势的发展。1926年3月,党组织调他去广州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接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主编了8―13期。他连续发表文章,分析、评论当时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鼓动人民进行革命,显示了杰出的宣传鼓动才能。5月,任教于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不久,调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讲授各国革命史、国民革命概论和苏俄研究等课程。和恽代英等人一起,以各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国民党反动派重金通缉,离广州经武汉,于7月初秘密到达上海。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为加强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力量,他遵照党中央决定,冒着极大的危险,于9月27日前往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到任后当天即召开在杭中共党员活动分子会议,改组了省委。9月29日,在西湖刘庄附近遭国民党特务逮捕。被捕前,他一面用英语嘱咐妻子赶快回旅馆转移党内文件;一面纵身跳入湖中,把藏在身边的党员名单踩入湖底泥中,保护了党的机密和组织的安全。1928年初,他被当作“要犯”转押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他置生死于度外,每天坚持读书五、六小时,还向难友们讲述各国革命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理,郑重勉励难友:“我们共产党人,活一天就要为革命工作一天。在监牢里既然不能为革命工作,就要认真学习,岂能坐以待毙!”直到牺牲前一天晚上,还讲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的历史,给难友们上了最后一课。1928年2月8日,敌人传唤他开庭,他明白已到了最后时刻,遂将衣物送给难友,从容诀别。在狱中刑庭上,他趁敌人不备,抓起审判桌上一块砚石,猛力掷向法官,并掀翻了审判桌。在刑场上,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然成功!”等口号,连中7弹,壮烈牺牲。遗体由其兄迁葬回家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修葺了烈士墓,并列为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张秋人墓

  张秋人同志被害的消息传到诸暨,家乡的人无比悲痛。他的二哥张金标拉着板车,赶到杭州。在收尸入殓时,发现他身上的弹孔有七处之多。金标沉痛地拉着亲人的忠骸,沿着浦阳江,走了三天三夜,运回故乡,秘密地安葬在村前的山坡上。

  烈士墓位于诸暨市牌头镇同文村水霞张自然村南面,坐北朝南,略呈梯形,占地面积430平方米。四周以2.80米高花窗砖墙围匝,黛瓦盖顶。围墙南侧设重檐门楼,高4米,门台上方镌刻“张秋人烈士墓”。墓穴居园内正中,呈馒头状,周叠砌块石墓圈,直径4米,通高3米。墓前立“张秋人烈士之墓”碑,墓四周为方形平坛,边长10米,周设望柱及围栏。平坛前两侧有牌头中学和原牌头公社革委会所立墓碑各一块,记述了烈士生平简要事迹。围墙内外四周遍植杜鹃、黄杨、香樟、翠柏等[4] 。


张秋人墓碑

  解放后,坟墓重修。墓用条石砌筑,很是简朴。墓前树立两块石碑。一块是1957年4月同文中学全体师生员工敬立的,上刻“张秋人烈士之墓”及张秋人烈士的革命简历。另一块是1974年诸暨县牌头公社革命委员会敬立的,中间刻“张秋人烈士永垂不朽”。牌头水霞张村虽然是一个冷僻的小村庄,可是怀着对革命先烈崇敬的心情前去扫墓的人却络绎不绝。张秋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张秋人烈士墓

  参考资料

  1. 张秋人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2017-07-27]

  2. 张秋人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2013-05-07]

  3. 张秋人烈士资料

  4. 张秋人烈士墓 .绍兴网.2011年05月16日[引用日期2013-11-09]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