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光,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曾参加甲午战争,担任过民国海军总长,主要的功绩是率海军南下参加孙中山的护法运动。据戚其章先生《晚清海军兴衰史》知,他曾代表北洋舰队向日旗舰递交投降书并参加会谈,签订了《威海降约》。近来,又读到有关程璧光被剌死以及他率领“海圻”巡洋舰远航欧美的文章。程璧光的经历、他与孙中山的关系以及是谁刺杀他等问题(近有孙中山派人刺杀他的说法)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本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程璧光在船政学堂与在甲午战争中的情况
程璧光(1861-1918)字恒启,号玉堂,广东香山县人。十六岁时,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驾驶。在该班九名毕业生中,程名列笫二位。
程璧光毕业后,在“扬武”舰见习,六个月后任“超武” 舰帮帶,后升任“元凯” 舰管带、福建船政学堂教习、“广甲” 舰帮带、“广丙” 舰管带等职。
“广甲”、“广乙”、“广丙”隶属广东水师,在北洋舰队举行一年一次操练时,三舰都北上会操。1894年9月17日,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三舰即编入北洋舰队参加作战。
有文章称,程璧光率“广丙”舰参战,发炮击伤日舰“西京丸”,腹部被日军弹片击中,血染战衣。但“广丙” 发炮击伤日舰“西京丸” 之说不确。在陈悦《北洋海军甲午战史》中引用的日本海军军令部《廿七八年海军史》及川畸三郎《日清战史》等资料,证明北洋舰队包括“广丙”舰在内的数舰都曾与日舰“西京丸”激战,只有“定远”舰、“镇远”舰发的炮击伤了“西京丸”。又有《程璧光殉国记》(于1919年为纪念程璧光出版)一书中称: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后,程璧光“领广甲先出应战,矗立舰首,督士卒发炮猛攻,自朝至午略无休息,已而腹部被弹,血溢四周,浸内衣过半,公不知也。既罢战……始知脐下受伤,血仍涔涔滴”。程璧光在甲午战争中受伤是确凿的。但是,程璧光是“广丙” 舰管带,说他率领“广甲”舰肯定是错的,而且“广甲”已在大连湾船底触石搁浅并被日舰击沉。
1895年1月30日,日军进攻威海,2月10、12日,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提督丁汝昌等拒降先后自杀。接着,“镇远”管带杨用霖以死拒绝主持投降事宜。洋员和提调牛昶昞盗用提督的名义和印信,起草投降书。2月12日上午,派程璧光将投降书递交给日旗舰。当天下午,作为中方海陆军代表的牛昶昞在程璧光的陪同下与日本联合舰队以及山东作战军的高级官员会谈,达成降约条款。14日签订了《威海降约》,“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十艘军舰被日军掠去,只将“康济”舰留下给中方,用来运送殉难将领灵柩和海陆官兵、洋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程璧光曾向日方表示,自己是广东水师的军官,如果只身而还,必受到广东水师的惩罚,希望归还“广丙” 舰,但被日方拒绝 (1 )。
程璧光作为降使是非常屈辱之事,当然很不光彩。所以他从不提起,但却常将他在海战中腹部受伤的伤口给僚属观看,称:“此甲午战争之纪念品也。” (2 )
二、程璧光是兴中会较早一批的会员
有关程璧光参加兴中会的两种说法:
一说:程璧光是被其五弟程奎光逼着加入兴中会。程奎光(?~1895)字恒敦,号星堂。早年入福州马江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后官至广东水师“镇涛”舰管带。1895年2月香港设兴中会总机关,程奎光成为最得力的会员之一。孙中山通过程奎光约谈程璧光说:过去你也赞同我的主张,现在即请宣誓入会,共成美举……。程璧光听罢,犹豫不决,不肯签名。后来,在程奎光劝说和硬逼之下,程璧光才不得不签名入会。然而“其意未释然也” (3 )。
另一说:程璧光自愿加入兴中会。他因在甲午海战中腹部受伤,经常向孙中山求医。孙中山向他宣传推翻清朝统治的主张,他“亟称善,且许为助”,即宣誓入会 (4 )。
总之,程璧光、程奎光是较早一批的兴中会的成员。
三、程璧光脱离革命和重返海军
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后,程璧光到处逃亡,香港的亲友“莫肯相留”,初匿香港商人梁某家,后逃至星洲(新加坡)寄居在当地很有权势的富豪钟某家里两年。他因程奎光之死(起义中被打死)而怨恨孙中山,从此后不与革命党人发生联系。
大约在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洲,路过星洲时,程璧光为找出路投刺求见。李推荐他为监造军舰的专员。程璧光监造“海天”、“ 海圻”两舰后,回国任“海容”、“ 海圻” 等舰管带,从此成为海军界之重要人物,历任北洋营务处会办、船政司司长、海军部笫二司司长等职。海军大臣载洵常向程璧光讨教海军战术,对他“深心折服”,因而使他得到清室的倚重。
1911年5月英皇乔治五世加冕,清廷任贝子载振为专使、程璧光被委派为副使前往祝贺。加冕典礼上要举行检阅海军仪式,于是清政府批准调派“海圻”号巡洋舰参加。6月22日,载振、程璧光等前往位于坎特伯雷教区的西敏寺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庆典。
6月24日,乔治五世国王偕王后在斯匹赫德水域校阅包括中国海军“海圻”号在内的多国舰艇编队,并接见了程璧光,向其颁赠“加冕银牌”。为增进英国皇家海军与各国海军的交流,英方派出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与 “海圻”号进行互访。“海圻”号圆满完成英王海上检阅仪式。
此时,墨西哥发生了严重的排华事件,清政府令程璧光赴墨西哥保护侨民。于是他率领“海圻”舰由英赴美再赴墨。当“海圻”舰还在美国时,墨西哥政府已就排华事件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该舰不赴墨西哥改赴古巴。程璧光在美国、古巴都得到很高的礼遇。哈恩忠著的《清末“海圻”舰远航欧美》曾详细描述了“海圻”号出访欧美的历史史实。
武昌起义时,“海圻”舰尚在海上航行。同盟会会员三副黄仲煊在舰上展开地下活动,争取“海圻”号在海外易帜,加入革命阵营,获得了程璧光与汤廷光的支持与全舰官兵的积极响应。对于辛亥革命,程璧光认为自已对“祖国光复无寸功,咸以为辱”。
袁世凯篡权之后,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程璧光为海军高级顾问。
四、程璧光对护法运动的支持与作用
1917年7月,段祺瑞控制北京中央政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
7月21日,程璧光与笫一舰队司令林葆怿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他们在护法讨逆宣言中表明海军将士,“既以铁血构造共和,即以铁血保护”,并以三事自矢:“拥护约法”、“ 恢复国会”、“ 惩办祸首”,求的是“共和之实际,非共和之虚名”(5 )。同日清晨,程、林率舰队南下。随同有“海圻”、“飞鹰”、“永丰”、“福安”、“同安”、“豫章”、“舞凤”、“海琛”“永翔”、“楚豫”十艘军舰。
舰队在航行途中,不断受到北京政府的劝阻与警告。
对于北京政府的各种阻挠手段,程、林及全体海军将士不为所动,决心“宁维持公理死,毋违反公理生”(6 )。
护法海军军舰南下赴粤,使护法运动声势大振。孙中山在广东各界欢迎海军莅粤大会上的演说中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今诸君何事来欢迎海军,因海军拥护真共和。故今日观诸君之热诚欢迎,则诸君拥护真共和之心,与海军之心皎皎可昭日月矣。” (7 )
孙中山到广州后,国会议员纷纷响应护法,到广州的人数已达130多人。8月下旬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恢复临时约法,组织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标志着护法运动的正式开始。10月6日,护法战争爆发,很快就席卷了十多个省区。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陆荣廷等人拉拢、利诱程璧光与他们联手,改组军政府逼孙中山下野。在酝酿改组军政府的过程中,程璧光于1918年2月26日被刺身亡。
五、程璧光与孙中山的分歧
孙中山最初认为程璧光及其领导的海军是护法最可靠的力量,程璧光却站到桂系、滇系军阀势力一边,在以下重大问题上与孙中山发生了极大的矛盾与分歧:
笫一,是成立军政府和选孙中山为大元帅,还是迎黎元洪执行总统职务。程璧光护法的主要诉求,是恢复黎元洪的总统职位。孙中山原来也是主张黎元洪南下继续行使总统职权,当黎未能成行,程璧光因不满孙中山任大元帅,想拥陆荣廷代之。程璧光曾对澳门一卢姓绅士讲他南下参加护法有“不得已之苦衷,有难以语人者”。孙中山劝程璧光率海军独立,也被他拒绝了。后来他率笫一舰队南下的主要目的“是冀遥掣北方,保护黃陂(指黎元洪)”,而且他还认为孙中山“夜郎自大,等国事于儿戏” 等等 (8 )。
陆荣廷深忌孙中山指挥海军,以厚利诱程璧光。例如:陆荣廷请程璧光出任广东督军,程璧光坚辞;又例如:陆荣廷决定“海军每月军饷十万元,由粤库领支。”帮他解决了海军军饷奇缺和筹饷难的问题 (9 )。程璧光致陆荣廷的谢函中说:“我公为民国柱石,大局安危,咸瞻马首”,“ 璧光不才,窃愿附骥”。很露骨地表明他要以陆荣廷为最高统帅取代孙中山,并听命陆荣廷及与之共进退的态度 (10 )。陆荣廷、唐继尧不就军政府元帅之职,以示他们不承认军政府。而程璧光也未就海军总长之职。
笫二,是反击两广军阀势力的排挤、打压,还是阻挠反击。
广东代理督军莫荣新骄横跋扈,肆无忌惮,藐视军政府,事事掣肘,甚至拘捕、枪杀孙中山委派到各地的募兵委员和大元帅府卫队官兵、无辜群众。孙中山为此十分愤怒,命程下令海军炮击观音山警告莫荣新。程不仅不奉命,而且还将大部份军舰调离广州,泊于黄埔,宣布戒严,防止孙中山直接指挥他的部属。1918年1月3日晚,孙中山率将领数人及少数卫队登上“同安”、“ 豫章” 两舰,下令向粤督军署开炮。两舰舰长最初犹豫,孙中山亲自发数炮后又督促指挥炮手发炮,直到拂晓才停止。莫荣新未还击,他感到孙中山尚有声威,还足以指挥海军,于是挽人调停,承认孙中山、军政府所要求的条件。
程璧光认为孙中山炮击莫荣新一役得罪了桂系,深恐危及自已。他严惩两舰的舰长以泄忿。此后,程璧光与孙中山的隔阂更深 (11 )。
第三,是反对改组军政府,还是积极推动改组军政府。
唐继尧、陆荣廷不满孙中山任大元帅,图谋用各种办法取而代之。先是由唐继尧、李烈钧发起召开各省联合会议,程璧光不仅积极参与筹备,而且还电促各省派代表出席。1918年1月15日各省联合会议正式成立,唐继尧、程璧光、陆荣廷三人任军事总代表,形成了与军政府对峙局面。由于遭各方面反对,桂系军阀授意数名国会议员出面倡议改组军政府,将统帅制改为合议制。2月2日,程璧光、唐绍仪、伍廷芳邀孙中山及莫荣新在海珠开会讨论改组军政府的办法。会后,程璧光和一些人又出面通电,强烈要求各省军官对改组军政府的方案,“从速赞成” (12 )。由此可见,程璧光已成为西南军阀实现其图谋的急先锋。
孙中山坚决反对改组军政府。5月4日,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离粤返沪。对于西南军阀排斥和打击,他非常气愤,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1918年5月20曰,在桂系军阀的威逼利诱及政学系杨永泰等拉拢下,国会非常会议通过改组军政府,将军政府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合议制,孙中山被选为七总裁之一,他拒绝就任。后来国会派代表到沪,呈送总裁证书。孙中山听从吴玉章的建议,为了坚持与军政府、国会内的护法人士的革命联合阵线,接受了证书,并派徐谦作为全权代表出席军政府,直到1919年8月7日辞卸总裁职。
甲午战争后,在程璧光的人生中有三个闪亮点值得肯定:参加兴中会投身革命;率“海圻” 号巡洋舰远航欧美和海外易帜;率海军舰队南下护法,大大加強了护法力量。但是,他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脱离革命,以及在护法运动中与西南军阀联手排斥孙中山、积极推动改组军政府,危害护法运动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判的。(甲午战争博物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