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曾是清朝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他为中国的近代海防事业与北洋海军筹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伟大斗争中,英勇顽强,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与强烈的爱国精神。然而,由于他是忧愤自杀,故百余年来在一些论著中虽然有过记述,但都比较简略。笔者拟就林泰曾的海军生涯作些具体的探讨,敬请专家指正。
一、风华正茂学有所成
林泰曾,字凱仕,1851年(清咸丰元年)出生,福州闽县人。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清政府在福州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开始招收学生,培养海军人才。1867年,林泰曾以良好的成绩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成为当时唯一一所海军学校的第一届正式学员,学习航海驾驶。他勤奋刻苦,“历考优等”?①,被誉为“闽省学生出色之人”?②。1871年,结束了学堂内场课程的学习,他被“调赴‘建威’练船”实习,在此期间,“遍历南北洋海港”?③。两年之后,又“随船赴新加坡、吕宋、槟榔屿各海口,练习风涛沙线”?④。1874年,日本出兵侵占我国台湾前,正式成立侵台机构“台湾都督府”。清政府为了增强防御能力,沈葆桢派林泰曾“赴台湾后山测量港道”。不久,“委充‘安澜’军舰教习枪械”?⑤。同年5月7日,侵台日军在台湾南部琅桥登陆。6月14日,在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等的率领下,台湾道夏献纶、船政洋监督日意格、帮办斯恭塞格,从马尾分乘“安澜”、“伏波”、“飞云”三艘舰船前往台湾。23岁的林泰曾第一次乘着军舰参加保卫祖国领土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军事行动。是年冬天,又调任“建威”练船大副。1875年(清光绪元年),被沈葆桢奏保守备加都司衔。同年冬季,随同洋监督法国人日意格赴英国采办军用器物,林泰曾有幸进入英国高士堡学堂学习。期间,还考察了欧洲船政及海军建设。1876年4月,林泰曾从国外归来,又被调往台湾从事翻译事务。
1877年春,福州船政学堂派第一批学生赴欧洲学习。林泰曾有幸中选。5月11日(三月二十八日),他与其他同学到达英国。“监督学习水师官生之候补道李风苞、洋人日意格,亦于二十八日到”?⑥。这些官生共32人,分赴法国学习者20人,留伦敦12人。经安排,“驾驶学生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被派往英国地中海舰队的‘马那杜’号、‘孛来克柏林’号、‘狄芬士’号铁甲舰实习,并获准给予军官伙食和床位优待”?⑦。在英期间,他们努力学习,刻苦实践,“熟练驾驶、枪炮、战阵诸法”?⑧。1878年8月13日(七月十五日)英国王君要在朴茨茅斯海口校阅皇家海军船操,盛邀中国驻英公使参观校阅。“是日,武生林泰曾请星使往观”。驻英国公使郭嵩焘不顾阴雨风大,立即率队乘火车前往观看。在英学习期间,林泰曾与刘步蟾还分别在“拉里”号、“潘尼洛布”号、“阿其力”号、“威灵顿”号军舰实习,巡历大西洋、地中海,学习了设防、备战、布置水雷和枪炮等技能。1879年6月,28岁的林泰曾与刘步蟾、何心川结束了2年的国外学习,途经法国取道回国。9月14日,沈葆桢奏报请示,李鸿章代南洋订购炮船4艘即将抵闽,分别命名为“镇东”、“镇西”、“镇南”、“镇北”,“拟由赴英学生艺成回国之刘步蟾、林泰曾、何心川管带”?⑨。同年11月5日,丁日昌推荐林泰曾、刘步蟾、蒋超英才皆可用。李鸿章还函告李风苞,称林泰曾、刘步蟾将来能调管大船。12月7日,李鸿章函沈葆桢,林泰曾委带“飞霆”赴江苏,由沈葆桢差遣。12月20日,又奏请林泰曾、刘步蟾以游击留闽尽先补用,并赏戴花翎。1880年,南北洋大臣会同闽浙总督奏保,以公“沉毅朴诚,学有实得,保游击并戴花翎,调带‘镇西’炮船”?⑩。
自1867年至1880年,林泰曾经过13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管驾舰船的实践,已成为理论全面、经历广泛、年轻有为的中国海军舰长。
二、首次远航接舰成功
1880年12月,李鸿章决定派丁汝昌、林泰曾等带同弁勇赴英国接带新购“超勇”、“扬威”2舰回国。林泰曾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也明白自己虽然出洋学习过,但此次赴英国接带军舰,要“远越重洋数万里之外”,肯定“险恶异常”?(11)。于是,他积极协助丁汝昌拟定详细计划,做好充分准备。
1881年2月27日,天气稍阴,气温为“寒暑表四十度”(华氏)?(12)。林泰曾率领官弁勇丁乘“海琛”轮起航开行。为了提高官兵素质,他每天坚持率领水勇操演行队或“练习洋枪打靶”?(13)。4月23日,他们历时56天,顺利到达英国纽克所(Newcastle)。
在英国期间,林泰曾虽是故地重游,学友故旧很多,但他却全力以赴地准备接舰试航。由于水土不服,水勇袁培福、顾世忠先后病逝。5月26日和27日的清晨,林泰曾率全体员弁水勇,前往纽克所官山为水勇袁培福、顾世忠送葬,还为两位葬于异域它乡的水勇立了墓碑。送葬仪式结束,林泰曾即率水师官兵投入紧张的试航准备活动中。
6月9日,是火车发明人史提芬生(GeorgeStenphenson)百岁诞辰,英国“合国官民为之庆贺”?(14),是日,纽克所政府在议政院举行了大型庆祝宴会,丁汝昌、林泰曾应邀与当地官员、绅士、名人等400多人出席了宴会。宴会上,府尹、阿摩士庄、丁汝昌、林泰曾分别起立祝酒。林泰曾用英语讲道:“我中国提督与在座诸君致谢,非独谢今日之宴也!盖谓中国员弁勇丁到此以来,受诸公及本地民人之款待为已优矣!但愿英与中国永相和睦,无忘旧好,且实提生顺百年庆寿,我中国官员得附(赴)盛筵,何胜荣幸。愿实提生顺子孙世享其泽。夫实提生顺创立火轮车美利几遍各国,我中国他日用之,大获其利,则中国之幸,亦诸君之幸也!”“言已,即席数百人为之鼓掌称善。”?(15)第二天,当地的报纸这样评价丁汝昌、林泰曾出席宴会的盛况:“胜会之间得中国两员在座,且中有解英语者,词令之善,音调之纯,诚所罕见,足使胜会生色,诸官绅于此又大快意焉。”?(16)
8月3日,纽克所港彩旗飘扬,呈现一片节日的欢乐景象。中国驻英国大使曾纪泽在这里举行“超勇”、“扬威”巡洋舰升旗仪式。丁汝昌、林泰曾及全体官弁勇役精神抖擞,与英国官员、制造商及当地的部分市民参加了升旗仪式。
中国龙旗是1862年由总理衙门奏定为中画飞龙戏珠图案的黄色三角旗,此后的十多年间,这面龙旗在中国沿海和部分亚洲国家海域飘扬过。尽管此前中国也从英国购买过舰船,但都是雇请英国海军升用英国旗驾驶来华后,再实行交接。因此,这次交接试航和升旗仪式的空前之举格外引人注目。
试航开始。林泰曾、章斯敦管带“超勇”、“扬威”两舰驶出港口,演放大炮,“皆轻灵妙捷”?(17)。“超勇”、“扬威”两舰身长220英尺,宽31.9英尺,排水量1350吨,马力2400匹,“桅系两枝,无横杆”,船上配备“小轮船两只,电气灯一盏”,船上25吨重“后堂大炮两尊,分配船首尾”?(18)。另外,“中号炮四尊,配子弹各重四十磅”,“小号炮二尊,配弹子各重九磅”,“格林炮四尊,新式四门响糯等飞(Nordenfelt)炮(多管枪)二尊”。船上除洋枪手枪外,共有大小钢炮十四门。试航结果说明,两舰每小时“尽力可行十四海里”,“每昼夜烧煤四十五吨”。如果每小时只行十二海里,则“昼夜烧煤二十八吨”。如果每小时只行八海里,“则用煤十八吨而已”?(19)。两船试航进行得十分顺利。林泰曾感到十分高兴,他对自己管驾新船远航回国充满了信心。
至8月8日,两船返航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完毕。中午时分,“本地府尹来送行”。他向丁督操和林管带赠送了礼物,还有制造轮机的“何逊(H·owthorn)先生奉送丁、林诸色机器照(像)本各一册”。照片和像册“工致清亮,阅之爽目”?(20)。
8月9日,天气晴朗,微风拂面,林泰曾与章斯敦管带“超勇”、“扬威”两舰,于下午2时“由纽克所港道出……每一分钟轮九十转,每一点钟约行十二海里”?(21)。8月11日下午5时,丁汝昌在菲利茅港上船。第二天清晨,林泰曾命“超勇”舰“挂英旗,升炮二十一响,贺英国主,是地炮台亦升挂龙旗,答炮如数。‘扬威’复升炮十七响,贺其提督,彼亦照答”?(22)。是日下午,林泰曾前往拜访英国提督及舰船管带,他们“皆其旧友”。
8月17日,天气晴朗,微微有风,清晨4点,两舰开船起航,林泰曾管带“超勇”舰在前,“扬威”紧随其后,相隔不远。“是后船皆昼夜行”?(23)。驶出英国海之后,林泰曾遵照丁汝昌命令,每天指挥“水勇人等按日操作如常”?(24)。
中国人首次驾驶以蒸汽机做动力的巡洋舰,离英东航,途经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西太平洋,可谓一次壮举。在归国途中,林泰曾精心管驾,与“超勇”舰的官弁水勇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惊涛骇浪,救助了姊妹舰不断出现的突发险情,圆满完成了接舰任务。
首先是“扬威”舰轮机损坏,缺少粮煤。自8月22日至26日凌晨,章斯敦管带的“扬威”舰与“超勇”舰失掉联系达148个小时。丁汝昌、林泰曾及“超勇”舰官兵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9月1日下午,“扬威”舰报告,“煤水已罄”,无法行驶,船停在“离鸦罗山打(亚历山大)八十海里洋面下锚”?(25)。接到求救电报,丁汝昌命令“超勇”舰前往救援。林泰曾立即驾舰前往施救。9月2日傍晚,“超勇”舰驶近下锚,连夜给“扬威”舰运送煤水粮食。第二天中午,两舰继续并行。9月10日,林泰曾又接“扬威”舰电报:“轮叶已坏,船停河中不能行。”?(26)“超勇”舰想法帮助。9月27日上午10时,“扬威”舰又升旗报告:“机器微坏,停轮修理。”?(27)林泰曾只得停轮待之。至中午12时修好开航,“以后快轮昼夜行”?(28)。10月2日夜晚10时许,林泰曾又接“扬威”舰电报,称“水缸舱失火”。10月17日上午10时,“扬威”舰在“沿途万山重叠”,河道弯曲的大石附近搁浅。“超勇”舰再次停轮等待,直至“夜子正水涨,‘扬威’船浮行退出深港下锚”?(29)。
自8月17日至10月17日的60多天里,洋管驾章斯敦管带的“扬威”舰6次出故障而影响了正常航行。“超勇”与“扬威”为姊妹舰,同一生产厂家,同时签单制造,同时验收试航,虽然我们不排除舰船质量的差别,但零比六的事故率还是证实了管理上和操作上的差别。可见,林泰曾管驾军舰的能力与水平之高超。
其次,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林泰曾管驾“超勇”舰从欧洲回国,属首次管带新式1350吨巡洋舰远洋航行。期间,有时高温难耐,疾病突袭;有时狂风巨浪,暴雨倾盆。这也是林泰曾和水师官兵们从未经历过的。
8月26日,天气酷热,“寒暑表九十度”(华氏)?(30),“扬威”舰“洋炮首洋人柯落可病重”。第二天下午,洋炮首卒于冒他海域。8月28日,“超勇”舰上的随行文案池仲祐也突然发病。由于天气酷热,口干舌燥,胸闷气短,他只好“登船楼吸取海上清气”?(31)。由于洋员的死亡和官兵突发疾病,使林泰曾及水师官兵心情十分沉重。8月31日傍晚,“超勇”舰到达波斯湾。当天夜里,“以船由菲利茅来未领保安执照,本地因勒挂黄旗禁船,岸人不得来往”?(32),当地一名引港者因已上船而被拘留在船上过夜。这令林泰曾与全船人员惶恐不安。林泰曾留学欧洲,深知西方国家对传染性疾病的控防是极为严格的。尽管他表面平静,但内心深处也是顾虑重重,寝食难安。直到第二天,当地医生来船细检查验,证实无疫情病症,“立即开禁”后,他才放心踏实地继续开航。
9月15日,船行红海洋面,天气酷热,连续数日寒暑表九十三度(华氏),员弁水勇“行坐无所,挥汗如雨”?(33)。又因有坏船半浸于水,影响舰船正常航行,林泰曾精心指挥全舰官兵,坚守岗位,精心操作。9月21日船出红海门,得知“扬威”舰“尚余煤二百五十”?(34),林泰曾建议:“不入亚丁,直抵锡兰。”“超勇”舰“午刻过亚丁口行入印度洋”?(35)。9月22日,午后起大风,船行异常艰难,林泰曾管驾“超勇”舰连续4天冒风航行。10月5日至苏门答腊。10月7日午后过马六甲海峡。10月8日大雨倾盆,上午8时船到新加坡,林泰曾下令“升炮庆贺”,英国军舰及炮台“亦答炮如数”?(36)。“午后雨加甚”?(37)。10月14日,“有风浪,午后暴雨”?(38),船行艰难。10月15日,“未初暴雨”,“未正见香港外口浮岛洋面时有大木漂流,又有坏蓬船半浮于水”,又“见木排上坐六人随水漂流而来”?(39)。林泰曾下令“放舢板”,将6人“拯救到船,给食更衣,医生为之调治”?(40)。经查,此“船之大可装货六百担”,系10月13日遇大风遭难,船上23人有17人遇难。同一天4时,又有人在浮岛上挥衣呼救,林泰曾立即命令停轮,派水勇驾小舢板前去救回4人。经查,他们是10月14日遭风袭击,一船“失去七人,只余三人”。另一船遭风袭击“船上失去二十四人,仅存就得一人而已”?(41)。10月25日,两舰到达汕头界,海上风大浪高船行艰难。26日,林泰曾顶着风浪驾舰驶离厦门港,“午后风浪愈狂,至夜不歇”?(42)。27日白天,“风略定开船”,是夜大风又起,“泊眉洲”。28日“冒风开行”。29日风太大,船不能行。至11月1日,两舰抵达上海港。靠码头后,池仲祐与“林凱仕(泰曾)及洋员葛雷森、章斯敦在亚士客寓作出洋用款报销”账?(43)。11月18日,林泰曾与水师官兵驾驶“超勇”、“扬威”2舰胜利到达天津。
自8月17日至10月29日的74天中,气象恶劣,暴风骤雨、酷热天气约占三分之一,林泰曾管带“超勇”舰,克服了艰难险阻,在确保安全航行的情况下,搭救了10名船民的生命,数次救援由章斯敦管驾的“扬威”舰,确保两舰安全回国,圆满完成了赴英国接带“超勇”、“扬威”舰回国的任务,得到广泛好评。1881年12月4日,朝廷以接待“超勇”、“扬威”舰来华尤为出力,“赏林泰曾果勇巴图鲁名号,免补游击,以参将补用”?(44)。
三、巡航演练席不暇暖
1882年7月23日,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清政府在10天之后才得到消息。朝廷一方面命令为母奔丧的李鸿章返回天津,一方面命令张树声派水陆两军迅速赴朝救援。8月9日,林泰曾管带“超勇”舰、邓世昌管带“扬威”舰随丁汝昌、马建忠从烟台直奔朝鲜。第二天抵达朝鲜仁川港时,日本海军少将仁礼景范率“金刚”舰已先期到达。林泰曾与邓世昌带舰驻守仁川,观察并打探日军情况的随时变化。8月13日,林泰曾与邓世昌分乘小艇至南阳测量水道,第二天返回军舰。他们了解到,10天时间,日本向仁川增派了7艘军舰,1营陆军,形势日益紧张。为了把握主动,以防发生意外,林泰曾与邓世昌将“超勇”、“扬威”两舰移泊南阳浦口,升火待命,时刻关注局势变化,直到事件平息。
这是林泰曾和北洋水师官兵第一次管驾军舰参加援助朝鲜、维护国家权益的军事行动。“壬午事件”的平定,使朝廷及清政府的大员们甚为满意。10月10日,李鸿章奏请,“管带‘超勇’快船留闽尽先补用参将林泰曾免补参将,以副将仍留原省尽先补用”?(45)。
1883年5月初,李鸿章怕法兵扰我海口,请各省督抚自行调度。5月26日,李鸿章电告张树声:“派丁汝昌带‘超勇’、‘扬威’、‘威远’舰来上海待命。”?(46)5月28日,林泰曾奉命管带“超勇”舰与丁汝昌离大沽赴上海港。
1884年6月22日至27日,林泰曾管带“超勇”舰随同李鸿章巡阅北洋海防,并参加了由北洋水师10艘舰艇组队的海上操演。林泰曾及各船管带“督率各船,放洋操演雁行、鱼贯各阵式,帆缆、灯旗各号令,及枪炮施放之法,尚能整齐灵变”?(47)。
同年8月,法国海军舰队进攻台湾基隆、炮击马江福建水师之后,又对台湾实行封锁。林泰曾分别于10月24日和10月29日随丁汝昌去天津,与李鸿章共商援台之事。11月13日,林泰曾、邓世昌管带“超勇”、“扬威”2舰南下援救台湾。11月21日,早已到达上海的林泰曾又接到李鸿章的电报,他便根据电报的要求,立即与吴安康密商,协调7船号令次序及严守军事机密的规定,做好了出战的一切准备。不料,朝鲜于12月4日又发生“甲申政变”,为防日本趁机寻衅图谋朝鲜,李鸿章奏请皇上批准,将“超勇”、“扬威”2舰调赴北洋听遣。12月16日,林泰曾、邓世昌管带2舰离沪赴旅顺口。12月20日夜,林泰曾管带装备充足的“超勇”舰,从旅顺口驶往朝鲜。22日驶抵朝鲜马山浦。自12月22日至1885年2月3日,林泰曾管带“超勇”舰驻泊朝鲜达44天之久。期间,他督率全舰官兵,严密注视日本军队的活动,为及时解决“甲申政变”、防止事态恶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1885年5月16日,林泰曾又奉命管带“超勇”舰随丁汝昌抵达位于朝鲜仁川与釜山之间的巨文岛,察看占领此岛的英国海军情况。朝鲜派参判严世永及德人穆麟德(P·G·VonMollendorff)附轮前往质问。英舰长麦乞伊明借口此举系为防俄,并提出请丁汝昌去长崎会晤英国海军提督交涉。5月18日,林泰曾管驾“超勇”舰,将丁汝昌、严世永、穆麟德送至长崎,与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陶威尔提督(H·Dowell)会晤。
另外,林泰曾于“十一年(1885年),兼办北洋水师营务处”?(48)。因此,他既要忙于海上训练,完成各项出海任务,又要兼顾营务处工作。同年10月,“定远”、“镇远”、“济远”3艘铁甲舰即将到华,林泰曾以事务尤繁,奏请重新聘请琅威理为北洋水师总教习。
11月17日,从德国购买的3艘铁甲舰到达天津大沽。李鸿章、丁汝昌、周馥前往验收,均与合同相符。“定远”、“镇远”二舰为姊妹舰,舰长298.5英尺,宽60.4英尺,吃水19.6英尺,排水量7335吨,马力6000匹,时速14.5节。舰上装配305毫米口径克虏伯炮4门,15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2门,机关炮10门。是当时远东地区舰体最大、装备最好的钢甲主力舰。“镇远”验收合格,留北洋效力,林泰曾负责管带此舰。
1886年5月16日至22日,醇亲王奕譞在李鸿章的陪同下,巡阅北洋海防各口。林泰曾管带“镇远”铁甲舰,携官、弁、水手人等331位,与北洋水师各舰参加了这次巡阅大操。5月18日凌晨4时,巡阅舰队乘着渤海大潮,驶出大沽口。20日上午,“定远”、“镇远”、“济远”、“超勇”、“扬威”及南洋之“开济”、“南琛”、“南瑞”8船演阵打靶。林泰曾、刘步蟾管带铁甲巨舰虽然才半年时间,但各舰“将弁讲求操习,持久不懈”,均能“布阵整齐,旗语灯号,如响斯应”?(49)。
同年7月,林泰曾管带的“镇远”舰与“定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5舰先到朝鲜釜山、元山,后至海参崴。8月7日,“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舰要去日本长崎修理。8月15日,北洋水师放假上岸,与日本警察再起冲突。据英国外交档案记载,“镇远”舰死3人,伤12人。8月26日,“镇远”舰修竣出坞,接着去朝鲜仁川执行任务。
1887年9月7日,林泰曾奉上谕保举为候补提镇。
1888年1月,海军衙门决定,把从英国和德国购买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舰,调归北洋水师应用。同时加紧北洋海军建设。同年5月,周馥、丁汝昌、林泰曾、罗丰祿等议订《北洋海军章程》,8月22日,李鸿章命令丁汝昌带舰前往台湾执行任务,北洋水师操防各事,饬琅威理与林泰曾商办。第二天,丁汝昌即复电李鸿章“操练各事,琅与林认真会商办理。公事归林泰曾代印代行”?(50)。
同年9月30日,海军衙门奕譞奏呈《北洋海军章程》。10月3日,懿旨允准。12月17日,海军衙门上奏:“管带‘镇远’铁甲舰记名总兵林泰曾,心志坚定,器识深闳;管带‘定远’铁甲舰总兵衔水师补用副将刘步蟾,才明识远,饶有干略;该二员由学堂出身,久在西洋随队操习,委带战船巡海已阅七、八年,资劳甚深,林泰曾堪胜北洋海军左翼总兵之任,刘步蟾堪胜北洋海军右翼总兵之任,人缺实属相宜。”?(51)
12月18日,内阁奉上谕:“北洋海军左翼总兵著林泰曾补授;北洋海军右翼总兵(著)刘步蟾补授。”1889年,林泰曾又被加提督衔。是年夏天,丁汝昌、吴安康率8舰去朝鲜沿海各口,林泰曾则率“镇远”、“济远”、“超勇”、“扬威”、“南瑞”、“南琛”、“保民”7船在北洋各口操巡约一月有余,7月24日,林泰曾率7舰返回威海卫港,圆满完成了训练任务。入秋以后,丁汝昌率“定远”、“康济”、“威远”3舰抵旅顺。余船由林泰曾率领在威海照章操练。进入初冬季节,北洋海军便启航南下,进行操习训练。12月2日,“镇远”与“定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5舰抵达上海。12月30日,林泰曾又率“镇远”、“靖远”、“来远”3舰离开上海开赴台湾。由于连日大风,林泰曾所率3舰3天后才到达基隆抛锚,还是因为风大浪高,取消了原订绕后山的训练计划。之后,林泰曾奉丁汝昌令,率3舰到澎湖归队。1月11日,“定远”、“镇远”、“经远”、“来远”4舰抵达香港修理。
1890年2月24日,丁汝昌率北洋“致远”、“济远”、“经远”、“来远”4舰到南海一带操巡。“定远”、“镇远”、“超勇”、“扬威”在香港操修,丁汝昌安排由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督率妥办。
朝鲜自1882年发生“壬午事变”和1884年“甲申政变”之后,1894年春,又发生了农民东学党起义,日本政府又借机出兵朝鲜,意在发动吞并朝鲜和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三日),清廷以本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赏给林泰曾宝寿字一方、大卷八丝绸二匹。同年6月18日,李鸿章电令丁汝昌“应饬刘、林二镇,酌派一员,统带数船,速赴仁川,妥慎防护”?(52)。6月23日,北洋海军左翼总兵林泰曾统带“镇远”、“超勇”、“广丙”到达仁川,他立即派人打探日军兵力情况。6月25日向国内发回电报称:“风闻倭尚有五千将到,倭水陆共十队,我兵既添,未添大队海军,后路请速备大队船,合军更备,雷艇‘福龙’须饬出坞,‘康济’装修水雷候进,并请调南洋船来。”?(53)收到林泰曾电报2小时之后,李鸿章就十分生气地给丁汝昌发去电报称:“日虽添军,谣言四起,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对林泰曾提出的“后路请速备大队船,合军更备,雷艇‘福龙’须饬出坞,康济装修水雷候进,并请调南洋船来”的建议,更为不满。他认为林泰曾对海军力量的调配,鱼雷艇、水雷的备用建议是“林镇等胆怯张惶,应令静守,相机进止,岂可遽调回威示弱。现俄国出为调处,或渐就范”?(54)。就在李鸿章给丁汝昌发去电报的第二天,即6月26日,林泰曾再次给国内发电称:“仁港泊船,战守均不宜,拟以一二船驻仁探信,余船驻牙备战守。请速派雷艇三艘来牙,并派弁兵带水雷五十个,药线、电机,一切由商船速装来牙云”?(55)。6月30日,林泰曾根据李鸿章、丁汝昌的命令,察看了驻守仁川和牙山两地的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平远”、“操江”4船的粮饷煤水,规定两地舰船要常通音信。之后,他管带“镇远”舰,与“济远”、“广丙”、“康济”4船分队陆续出口,取齐后开回整备。此次林泰曾奉命率舰赴朝鲜执行任务历时8天。期间,他数次发电报汇报前方日军兵力布置情况,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特别是针对日本海军舰船的增多提出的鱼雷艇与水雷备用的建议,是符合海军备战保舰的客观情况的。
四、黄海搏敌卫国有功
甲午黄海大海战,是中日两国海军的一场主力决战。在历时近5个小时的海战中,林泰曾率“镇远”舰全体官兵奋勇杀敌,勇灭烈火,击敌保舰,直至海战结束。
1894年9月17日上午,北洋海军按常例进行了一小时的操练。上午10时许,“镇远”舰瞭望哨发现西南方天际出现了一抹淡淡的轻烟。林泰曾命令继续加强警戒。不久,已能看清是日本舰队正面驶来。林泰曾立即报告丁汝昌,同时发出了战斗警报。
自7月25日丰岛海面日军突然袭击北洋海军以来,北洋舰队已做好了主力决战的准备。“镇远”舰上的美国人马吉芬详细记述到:“中日启衅之后,我舰队员官无不锐意备战。有鉴于丰岛一役济远、广乙两舰之覆辙,各舰皆将舢板解除,仅留六浆小艇一只。意在表示军舰之运命,即乘员运命,舰存与存,舰亡与亡,岂可有侥幸偷生之念,或借舢板遁逃,或忍败降之辱哉?此外,若十二吋炮之薄炮盾,若与战斗无益之木器、索具、玻璃等项,悉行除无余。各舰皆涂以深灰色,沿舱面要部周围积置沙袋,高可三、四英尺,……以煤袋配备冲要处所,借补沙袋不足。通气管及通风筒咸置之舱内,窗户与防水概为锁闭。凡有乘员俱就战斗部署,战斗喇叭余响未尽,而战斗准备业已整然。”?(56)可见,林泰曾及其管带的“镇远”舰官兵的士气是高涨的,海战的准备是充分的,誓死为国的战斗信念是坚定的。
12时50分,中日舰队相距5300米时,“定远”舰305毫米口径前右主炮首先发出了第一炮。林泰曾指挥的“镇远”舰与刘步蟾管带的“定远”舰,位居“中央突出点的凸形阵,几乎是成锐角的横阵”?(57)。
海战打响以后,“镇远”舰与“定远”舰始终相伴而行,相互依护,勇猛作战。他们紧紧咬住被分割离队的日舰“比睿”,发炮猛轰。激战中,“比睿”舰大军医三宅(贞造)、少军医村越千代吉、大主计石塚(铸太)等17人丧命,分队长高岛万太郎大尉等32人负伤。而日本舰队的“高千穗”、“秋津洲”、“浪速”3舰边航行,边向“定远”、“镇远”等舰发炮猛攻。
2时14分之后,“定远”、“镇远”等4艘中国军舰随即集中火力攻击日本海军中将华山资纪军令部长乘坐的“西京丸”船。2时22分,“镇远”、“定远”及另外一艘军舰向“西京丸”追击,并发炮猛轰。“其三十厘米炮弹从我右舷二百米左右打来,穿过客厅右侧,于客厅和机械室之间爆炸。结果客厅及其附近数室的‘天窗’、‘舱口’,以及气压计、航海表、测量器具、食器等全被击毁”?(58)。炮弹还穿过最上部甲板,将通往舵轮机的蒸汽管打碎,蒸汽舵轮机不能使用。2时26分,“镇远”舰被“松岛”发射的320毫米口径巨弹击中前部。“镇远”舰主炮在发射中忽然中弹,一个炮手的头骨当场被炸碎,血迹脑浆飞溅。但其他炮手毫无惊俱,将尸体搬开后继续射击。“镇远”舰一炮术长的弟弟战前来舰访兄,因故未能离舰,此时也在露天炮塔后协助作战,毫无惧色,其哥哥负重伤后,略作安慰,仍回岗位继续战斗。为了防止通气管把甲板上的火焰引入机舱,水手们把风斗卸除,这就使机舱内温度升至华氏二百度。但机舱内人员冒着高温工作,确保机器正常运转。当时,日本舰队观察到:“镇远前甲板殆乎形成绝命大火,将领集合士兵救火,虽弹丸如雨,仍欣然从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将大火扑灭,终于避免了一场危难。”?(59)当年参加黄海海战的“镇远”舰洋员马吉芬也有相同的记述:“当镇远的前甲板被致命的大火燃烧时,各军官立即召集士兵,命令跟他一起救火。……士兵们还是欣然从命,奔向九死一生的虎穴,无一表现踌躇。”
海战仍在惨烈地进行。“镇远”、“定远”两铁甲舰仍保持协调行动。约3时10分,“定远”舰忽中一炮,“定远”前部燃起大火,火势极为猛烈。“定远”舰正集中人力灭火,攻势顿弱,但火势益猛,日本舰队不失时机地向“定远”扑来,炮击愈猛,“定远”处在危急之中。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镇远”舰急驶上前掩护,灵活射击。尽全力掩护“定远”舰。林泰曾与帮带大副杨用霖在关系北洋海军旗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置生死于脑后,全心全力、沉着果断地指挥“镇远”舰,“开炮极为灵捷,标下各弁兵亦皆恪遵号令,虽日弹所至,火势东奔西窜,而施救得力,一一熄灭”?(60)。3时20分以后,日舰本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5舰死死缠住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2铁甲舰,双方在原作战海域激烈交战。北洋海军两舰虽处在5艘日舰的包围之中,但“镇远”、“定远”2舰的官弁水勇,临危不惧,他们沉着果敢,凭借坚固装甲与敌周旋,奋力激战。“3时30分,二发305毫米口径巨弹命中‘松岛’4号炮位,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大爆炸,顿时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状如雷电崩裂。军舰上空白烟翻腾,形成一个大火海。海军大尉志摩清宜等28人当场毙命,68人负伤,死者的头、手、足、肠到处散乱着,脸和脊背被炸得难以分辨”?(61)。林泰曾抓住战机,“督同在舰各员鼓勇御敌”?(62)。
林泰曾管带“镇远”舰,始终如一地保持和“定远”舰的间隔和方位,行进相宜,配合默契。“镇远”舰“放出开花弹四百余颗,小炮之弹业已垂尽”?(63)。两舰官兵,勇敢威猛,屡挫强敌。在惊险异常的情况下,有效地打击了日本海军旗舰“松岛”号,使其死伤近百人,军舰燃起大火,设施毁坏严重,32公分炮栓和水压机发生故障而不能发炮。“松岛”已经失去了指挥和作战能力。于是,伊东祐亨下令各舰随意运动,“松岛”则竭力摆脱“定远”、“镇远”2舰的打击,与其它日舰向东南方向驶去。
甲午黄海大战历时4小时40分钟,时间之长,海战之激烈,为世界近代海战史所罕见。在这次海战中,北洋海军广大爱国将士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崇高爱国精神,将永远彪炳史册。林泰曾作为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是第一次直接参加中日海军的主力决战。在整个海战过程中,他管带“镇远”铁甲巨舰,与“定远”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少抵多,重创敌舰。当我旗舰危难时,立即全力救援。在狠狠打击敌舰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中华民族的两艘铁甲巨舰。10月23日,林泰曾因参加黄海大战有功,被朝廷赏换霍伽助巴图鲁勇号。
五、知耻之勇良可悯惜
黄海大战结束,北洋海军的参战军舰就近在旅顺船坞进行抢修。“镇远”舰中弹220多处,是受伤较为严重的军舰之一。林泰曾尽心竭力积极督修,但因“船坞修工均不上紧,非得傅相(李鸿章)严行派人督催,海军不能计日出海”?(64)。按规定,北洋海军需修军舰,应由旅顺船坞总办龚照玙负责主持修理。北洋海军各船官兵则负责监督修理质量。自刘步蟾代替丁汝昌行使提督职责以来,林泰曾仍一如既往,尽心尽力监督对“镇远”的坞修。至10月18日傍晚,“镇远”舰的主要伤处已基本修竣,林泰曾奉命将没有安装起锚机的“镇远”舰起航开行,前往威海卫北洋海军基地补充弹药。
10月25日,林泰曾管带“镇远”舰与北洋海军的“定远”、“济远”、“靖远”、“平远”、“广丙”及两艘鱼雷艇,出海追寻当天早晨驶抵威海一带海面的两艘日本军舰。第二天早晨6时,又有两艘日舰在威海口外游弋,林泰曾随丁汝昌率6舰2艇出湾口迎击敌舰,日舰逃之。10月28日晚,他又管带“镇远”舰随同北洋舰队出发,经过一夜的航行,第二天上午到达旅顺口。是日下午,又前往大连湾,“行至大连湾东北河折回”,决定要“回旅赶配‘定’、‘镇’起锚机”?(65)。
11月14日凌晨,林泰曾管带“镇远”舰驶进威海湾口时,正值退海落潮水枯时,“因风大水溜,浮鼓稍有移动”?(66)。“镇远”舰为避雷标而误擦海底暗礁。“镇远”弹药舱、帆舱、煤舱、锅炉舱,以及水力机舱下部位等被水下礁石划破数道裂缝,进水甚急。林泰曾下令紧急抢救,设法堵住漏水的同时,将“镇远”舰驶进威海湾港内泊好。
威海湾港口,本来水深口宽,各种舰船通行安全快便。甲午战争爆发之初,为防日本海军舰队夜间偷袭,北洋海军以刘公岛为中心,在威海湾南、北海口布设“水雷拦坝”,将威海湾南、北两口全部封锁。即用长一丈有余、直径为1.5尺左右的木材排列海口,以粗大铁索相连接,每间隔一定距离用大锚和巨石固定于海底,以防风浪或潮流的冲击。在木栏附近,布设了不同类型的沉雷、浮雷、电雷等各种水雷共计248颗。除北口留下宽约600码宽的通道外,其余木栏外侧全都置有水雷数层,使所有船只不得靠近。为了保证北洋海军安全航行,在通道口门两侧用浮鼓做出雷标,为进出港口的舰船导航引行。通道之南的“岛嘴撑出礁石至二百五十尺之遥,东(即南,引者注)鼓下处,只距山嘴三百尺”,“惟汛潮极枯时,礁上有水二丈一尺”?(67)。初冬的威海湾,是多风大潮季节,海水落潮差流较大。由于连日大风,正赶上落潮最枯之时,加上“定远”舰先行在前,“分水力大,西北风盛,浮鼓被推东南”?(68)。“镇远”舰“平时装足煤水,吃水二十尺八寸,现在备战,因多装药弹,用泥袋保护,机器各舱口又多吃水八寸”?(69)。由此可测算出,开战之后的“镇远”舰吃水深度至少需要二丈一尺六寸。而当时威海湾北口的航道入口,水深却只有二丈一尺,加之浮鼓移动,致使航道错位。
由此可见,“镇远”舰船底受伤不是人为事故,也不是林泰曾失职造成的。但是,林泰曾“因海军首重铁舰,时局方棘,巨船受伤,辜负国恩,难对上宪。又恐外人不察,动谓畏葸故伤,退缩规避,罪重名恶,故痛不欲生”?(70),于1894年11月16日“卯刻服毒,辰刻身故”?(71)。
林泰曾自杀的当天晚上,李鸿章见事态严重,先向总理衙门作了通报,后又奏报朝廷。皇帝览奏,十分惊疑,接到奏报的当天即颁谕旨质问:“丁汝昌电称,‘镇远’前因进口时为水雷擦伤,拟此电之前,已有电将此事原委报明李鸿章,而李鸿章并无电奏。此船原泊何处?进何口被水雷浮标?既是水雷浮标,应碰伤船帮,何以擦伤船底?又何致派查数次,未能觅出伤处?林泰曾纵因船损内疚,何至遽尔轻生?来电叙述,既属含糊,情节更多疑窦,殊堪愤闷,难保该船无奸细勾通,用计损坏。著李鸿章严切查明,据实详晰复奏,不得一字疏漏。京津耳目甚近,此事实情,无难即日发觉,谅该大臣亦不敢代为掩饰也。”?(72)根据朝廷谕旨,李鸿章电告丁汝昌,“俟马格禄到后,令速查明原由,据实转报,以凭核办”?(73)。之后,李鸿章又接朝廷圣旨:“且海舰管带,自应用奋勇之人,既称林泰曾胆小,何以派令当此重任,则该大臣平日用人不当,已可概见。……著李鸿章迅即查明复奏等因。”?(74)李鸿章立即奏明朝廷:“林泰曾本闽厂学生出色之人,沈葆桢迭经保奏有案。北洋创立海军,仿照西洋各国水师定章,必须由学堂出身者,乃可洊充管驾。林泰曾出洋肄业有年,资深学优,委充‘镇远’管带,驾驶合法,但未经战阵。今夏派赴朝鲜巡防,有人议其胆小,鸿章曾加训斥记过。迨大鹿岛之战,询其同船洋弁,云该镇临敌,并未退缩。方冀其历练有成,不料竟因船被擦漏轻生,尚为有耻之将。”?(75)11月23日,李鸿章再次奏报说,林泰曾“服毒自尽,救护不及,并无他故及奸细勾通各事,委系实情。马格禄所查,亦属相符云。……林泰曾素精船学,自知获咎颇重,故尔轻生,并无别故”?(76)。
至此,朝廷对林泰曾“服毒自尽”的调查,也以“因所带铁舰被伤,引义轻生,知耻之勇,良可悯惜”?(77)的结论而告终。
林泰曾自15岁开始进入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知识,至43岁忧愤自责,引义轻生,历时28年。期间,他为改变中国有海无防、有防不强的被动局面,为北洋海军的筹建与正式成军,为舰队的训练与救援,为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抵抗外来侵略等方面,都是尽职尽责,不辱使命。通过他暂短而经历丰富的人生,证实了林泰曾是一位有智有勇、知耻重义的爱国将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