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中日历史 > 甲午战争 > 甲午战争记录 > 内容正文

黄海海战将士:“苟舰亡,必与亡”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伍媛媛   2023-01-02 10:17:55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二十三日,日军以偷袭清朝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教训最重的一次战争。甲午战争虽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惨痛的血泪记忆,但在与敌作战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官兵,至今为人们所称颂。在清宫档案中有一份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优恤黄海海战阵亡将士的奏折,即向世人还原了海军将士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两军相接 腹背受敌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十八日,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招商局轮船在朝鲜大东沟登岸的任务,准备返航。午间时分,“遥见西南有烟东来,知是倭船”,北洋舰队立即行动,以定远、镇远、致远等10艘战舰起椗迎剿,“以夹缝雁行阵向前急驶”,日军以12艘战舰鱼贯猛扑。两军相距渐近,一场规模空前的海上鏖战拉开了序幕。

  北洋舰队定远舰先发制人,随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北洋舰队右翼的超勇、扬威两舰成为日舰集中打击的目标。超勇、扬威两舰以弱敌强,连伤敌舰,终因强弱悬殊,中弹起火,或沉或毁。此时,北洋舰队亦将敌阵冲断,重创比睿、赤城两艘敌舰,使其无力再战而逃出战列。随后,日军战舰又采取分队夹击的战术,北洋舰队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难境地。致远、经远两舰被击沉,济远、广甲两舰遁逃,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来远4艘战舰还在坚持战斗。而日军尚余9艘战舰,北洋舰队大为失利。

  以寡敌众 誓死抵御

  此时,北洋舰队虽然居于劣势,处境极端困难,但定远、镇远、靖远、来远4艘战舰的将士们仍拼死战斗,力挽危局。面对日舰第一游击队的猛攻,靖远、来远两舰将士打得十分勇敢顽强。他们临时结成姊妹舰,在中弹的情况下,冲出日舰包围,驶至大鹿岛附近。两舰占据有利地势,以制约敌军。与此同时,定远和镇远两舰处在5艘日舰的包围之中,“药弹狂飞,不离左右”,但将士们毫不畏惧,坚决抵抗。“各将弁誓死抵御,不稍退避,敌弹霰集,每船致伤千余处,火焚数次,一面救火,一面抵敌”,终于顶住了5艘日舰的猛烈进攻,使战局化被动为主动。

  在激烈的炮火交锋中,日舰受创严重,“或受重伤,或遭小损,业已无一瓦全”。直到海战的最后阶段,定远、镇远两舰“仍有稳固不摇之气概”,来远、平远、广丙诸舰也出港助战,北洋舰队的声势益振。傍晚时分,暮色苍茫,日军舰队多已受伤,无力再战,历时4小时40分钟的中日黄海海战,至此终告结束。

  效死用命 英魂永存

  这场在黄海展开的中日双方海军的主力决战,从双方参战军舰的数量、总吨位及炮弹的发射速度来看,北洋舰队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在近5个小时的鏖战中,北洋舰队官兵“奋力迎击”。在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艘战舰或沉或焚,牺牲官兵600多名的情况下,北洋舰队仍“效死用命,愈战愈奋,始终不懈”,最终重创日舰多艘,迫使其不敢再战。北洋舰队官兵那种“誓与日舰同沉”的决心和壮举永远彪炳史册。

  这里,让我们一起品读清宫所藏关于优恤黄海海战阵亡将士的档案记录,来回眸一下那些海军将士的壮烈之举:其一,海战打响不久,扬威舰在日舰轮番轰击下,“首尾各炮,已不能动”,管带林履中登台一望,奋然蹈海,随波而没。其二,在战局转为极端不利的危急时刻,北洋海军最高统帅海军提督“丁汝昌统率全军,身当前敌,受创后犹复舆疾往来,未尝少休”,裹伤后始终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广大将士皆怀同仇敌忾之心,继续与敌搏战。其三,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定远舰情况危急,提出“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于是“开足机轮,驶出定远之前”。致远舰中弹累累,不幸沉没。邓世昌与大副陈金揆、二副周居阶同时沉海。邓世昌拒绝救助,“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最终牺牲于波涛之中。其四,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济远、广甲撤退,势孤力单的情况下,率领全舰将士奋勇搏敌,以一抵四。在激烈的炮战中,林永升“突中敌弹,脑裂阵亡”。经远舰士兵仍不惧危险,坚守到最后一刻。全舰200余人中,除16人遇救生还外,皆葬身海底。其五,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开战之前即立下誓言:“苟舰亡,必与亡。”当定远和镇远两舰在5艘日舰的猛烈攻击下,刘步蟾指挥得力,丁汝昌负伤后,他代为督战,“表现尤为出色”,“指挥进退,时刻变换,敌炮不能取准”。在其指挥下,全舰上下一心,勇抗强敌。

  黄海海战,虽使日军舰队受到沉重打击,但北洋水师也损失惨重。此后,日本联合舰队掌控了黄海的制海权,对中日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近代的走势,北洋海军也在随后的刘公岛之役中全军覆没。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甲午一战,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给积贫积弱的中国带来血与泪的耻辱,也唤醒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抗争与觉醒。

清光绪二十年(1894)九月初七日,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优恤黄海海战阵亡将士事奏折(部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5月21日 总第3681期 第二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